《滇味文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滇味文化-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伙子通过和姑娘的几次接触,若确定很喜欢这个人了,就会继续到姑娘家串门。经过多次串门后,小伙子认为时机成熟了,便会买手镯、项圈等东西送给姑娘。如果姑娘收下东西,就表示她确定了彼此的恋爱关系。几天后,小伙子再来串门时,姑娘会把亲手织的“伙森”(用红色和黑色棉线织成长5尺、宽3尺,两头装饰有线球的棉毯)披在小伙子身上,意思是要他快点来提亲。小伙子披着“伙森”回家后,他的父母会仔细询问一些情况,并很快请媒人去说亲。说亲时,男方请的媒人会送给女方父母一棵芭蕉、一包茶叶、两条干咸鱼作为见面礼。女方家很快也会请一个媒人,如果女方的父母同意了,男方家第二天就要把同样的礼物送给姑娘,第三天再把相同的礼物送给女方村寨的族长、长者,作为取得他们同意的礼物。经过三天重复的送礼求婚仪式之后,到了第四天双方就可以正式定下婚期。
  婚礼在所定日期的晚上进行。这天吃过早饭后,男方家会派两个媒人和一个年轻姑娘去女方家接新娘,新郎和她们一同前去,村寨里的未婚男女也组成歌队和他们一起上路。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后,双方还要举行对歌比赛,歌队中的姑娘同女方村寨的小伙子对歌,女方送亲的姑娘和男方这边的小伙子对唱。男方只有唱赢了,才能顺利地接走新娘。新娘进了新郎家的门,刚踏上楼梯时,婆婆会朝她撒鲜花瓣。前三次使用三种颜色的花瓣,每次撒一种,第四次撒的是五颜六色的花瓣。新娘在飞舞的花瓣中上楼,婆婆则领着新娘进洞房。
  新娘在洞房休息片刻后,新郎会端来放有鲜花的高脚竹编茶盘,带着新娘给寨子里的长辈和老人磕头,这些人则祝他们夫妻恩爱、白头到老、子孙满堂。然后,大家一起享用喜宴,尽情地对歌,而且要连持续唱三个晚上。这三个晚上,新娘和娘家送亲来的姑娘要一起睡在新房的地上。三天之后,送亲的姑娘全都回去了,新郎和新娘才能同房。新婚后的第三天,新郎要和新娘一起回娘家,新娘则带着婚前男家编好的小竹篾箩,装上一些礼物送给自己家的亲属。
  二、德昂族茶婚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章 德昂族文化(2)
德昂族种茶、采茶已有百年的历史。他们喜欢茶,不但山上,就是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栽满了茶树,处处洋溢着他们与茶的特殊感情。
  客人来了之后,会受到以茶为礼的热情接待,当地还有“说一句话,喝一盅茶”的习俗。德昂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也和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被称为茶婚。
  每当春天到来后,德昂族的青年就相邀上山采茶。在茶林里,青年们一起唱采茶调,为自己物色心上人。如果男青年看上了哪个姑娘,就主动过去帮她采茶,和她聊天。小伙子了解到姑娘的一些情况后,很快会托一个人给她送一包茶叶。如果姑娘比较满意小伙子,就会收下茶叶;如果不喜欢对方,就会退回送来的茶叶包。
  德昂族家长认同儿女的自由恋爱,当女儿领着男子回家时,父母会借故离开,让他们两人坐在火塘边无拘无束地聊天。青年男女则一边烤火、喝茶,一边说话谈心。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愿意结为夫妻,便会互赠一包茶叶,茶叶就成为他们的定情信物。男女缔结婚约后要告诉给父母,但是不用语言表述,而是用茶相告——小伙子趁父母熟睡后,把事先准备好的茶放在母亲常用筒帕里。母亲发现筒帕里的茶叶,就知道该为儿子提亲了。
  母亲与父亲一起商量后,会委托同族和异族的亲戚各一人,让他们作提亲人。提亲人去女方家时,不需带很多礼物,只需在筒帕里装上两包茶。到女方家后,他们先不说什么,只要把茶放到供盘上,双手递到女方家长面前,女方家长就知道他们是来提亲的。女方父母经过媒人的说合,认为这门亲事还可以,就会收下茶叶表示同意婚事,如果不收就表示拒绝。男方父母知道对方答应了婚事后,男方的父亲和媒人再次到姑娘家,大家坐在一起喝茶、攀谈,以增进彼此的感情。然后,男方的媒人携带一些茶叶、若干酒肉,到女方家宴请女方父母和老人、舅舅等。在宴席上,先由媒人向女方父母各赠一包茶叶,接着双方以茶议定订婚礼物。待双方家庭和亲属认可亲事后,几个月后他们就可以结婚了。结婚之前,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去彩礼,一般是糖、酒、猪肉等东西,但是绝对少不了茶叶,而且都是选择自家采摘、精制的上好茶叶。
  三、德昂族丧葬习俗
  德昂族人死后,家人首先在门外鸣枪三响,向亲朋好友和邻里报丧。其实,在老人或病人快要断气时,家属就已经把他从卧室抬到房屋内的走道一侧了。人死之后,他们把竹墙拆除一半,把死尸横置在上面。然后,用蒿枝蘸着温水为死者擦洗身体,还为他剃去头发,缠上新的包头,换上新衣,把尸体赤足仰卧,双脚平伸,双手作合掌状放在胸前,再用白线拴紧双指和双趾,并在死者嘴里放一枚银币,这是给死者的灵魂摆渡阴间河用的钱。
  尸体放置好后,家属就忙着准备棺材。村寨里的乡亲和邻里闻讯后,会带着米、菜、肉陆续来到死者的家里进行悼念,并帮助料理丧事。死者的棺材是用一株大树,截出2米多长的一段,再剖成两半,按死尸的大小在中间凿出空槽。把尸体放进去后,合好棺木用树胶封闭缝隙,再用麻绳把棺材捆紧。然后停放三天,停放期间每天早晚对天鸣放三枪,全寨忌下地生产劳动、砍柴、舂米等,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第二十章 德昂族文化(3)
出殡的日子一般由寺院的和尚通过占卜决定。出殡时,棺材的小头朝前,大头朝后,代表亡魂向前走的意思。棺木由8个男人先行抬起,死者的侄儿、侄女要在棺木下来回钻两次,队伍才可以出发。
  他们一般实行土葬,村寨里有公共墓地,死者不分男女、姓氏,只要是本村寨的人都可以入葬。送葬队伍从寨子出发直接去墓地。死者的墓穴采取占卜的方式确定。送葬队伍在去墓地的路上,要不时朝天鸣枪,这是告诉土地神死者的灵魂来了,让神仙接纳他。到了墓地后,一个男人用一火把在墓坑内绕三周,这是为了不让死者的灵魂害人。然后,棺材被放入挖好的墓坑里,棺材的大头朝东方,另一头朝西方,把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也放进墓里。家属各抓一把土撒在棺木上,接着其他人开始填土,把坟垒成一个土堆,四周还要围上竹栅,表示死者到了阴间也能住进竹楼。埋葬完毕后,在墓地的人都站起来,由一个老者念咒语,大意是:死了的人快去找自己的归宿,活着的人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老者念完后,每个人都拿树叶扫去身上的邪尘,家人和亲戚也不再哭泣。然后大家转身回村寨,返回时不能回头观望。
  在人死后的第七天,家属要为死者追悼亡灵,请佛爷来念经,超度死者早转世投生,或者让他安心前往天堂,不要来危害人畜。从此以后,家属就不去上坟和献坟了,因为德昂族人认为献坟不如献佛。
  德昂族认为:凡是被杀害死亡、摔死、野兽咬死、孕妇难产而死、暴病而死等,都属非正常死亡,系恶魔缠身所致,所以要把尸体抬到墓地中,放在干柴堆上焚烧,把火化后留下的骨头用清水洗净装入土罐内,在公墓以外的地方挖一个洞穴深埋,不垒坟头,也不进行超度。
  四、德昂族人的饮食
  德昂族以前称“崩龙族”,当地人好饮茶,主食以大米为主,玉米、小麦、豆类次之,副食为肉类、瓜类等。由于德昂族大多信仰佛教,佛教教义中严禁杀生,因此德昂族人较少吃肉。
  他们的食品制作方法有炒、煎、煮、炖等,但主要以蒸焖为主。其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比较有名的有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食用的蔬菜种类很多,一年四季都吃竹笋,除鲜吃外,还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他们还受到当地汉族的影响,制作汉族风味的腌菜和腐乳。
  德昂族人喜欢吃带有酸味的食品,因此家家都腌制各种酸性食物,如酸腌菜、酸笋、酸干菜、酸木瓜汁等。制作酸腌菜时,先把青菜冼净晒干,切成小段,撒上盐泡入罐里,浸泡几天就可食用了。腌干酸菜则要撒一些花椒粉、辣椒粉、盐、酒等佐料,在土罐中不加水,密封贮藏数月即可食用。做酸笋时,先把竹笋切成细丝,泡于盐水罐里,几天后就能吃了。酸木瓜汁是把酸木瓜切成细丝,泡于盐水中,称为酸水。制作酸豆豉时,要先把黄豆洗净煮熟,然后装在竹箩里密封发酵几天,取出来再放些盐、辣椒面为佐料,然后用木碓舂成豆饼,晒干后再用油煎一下就可以吃了。
  德昂族人还很喜欢饮茶,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几乎每天都离不开茶,而且好饮浓茶。喝茶时,他们常把很多茶叶放进小茶罐里,然后加一些水煎煮,直到把茶水熬到深咖啡色后再倒进小茶盅里饮用。这种茶水味道浓厚,有些苦,一般人喝了肯定会兴奋得彻夜难眠,德昂人却天天饮用,而且喝上了瘾,一日不喝这种茶水就感觉浑身不舒服,手脚酸软无力。一般来说他们喜欢在干了一天农活全身疲倦时,煮一罐浓茶,喝上几口以提神解乏。

第二十章 德昂族文化(4)
五、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本民族特色,过去他们的衣服多为自纺自织的棉布,原料也是自家种植的棉花,至今很多妇女的裙子仍用古老的纺车和织布机纺织而成。
  德昂族妇女喜欢头裹黑色包头或戴花色头巾,脖子上戴银质项圈,家庭状况越好,银项圈越大,而且下面都系有多对银须。此外,她们还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一般身着蓝色或黑色的对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