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火狐-代号00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谍海火狐-代号007-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台谍机关隐藏在海外的一个针对大陆的工作点中,他的角色是具体操作手。

  他开始在澳大利亚通过互联网对中国大陆开展情报活动,明目张胆地在网上勾连大陆人员,进行策反和窃密活动。

  当时他已经隐约有点感觉,这个公司十有*有境外情报部门的背景。

  事实上,这家所谓的公司正是台湾“军情局”秘密派驻澳大利亚专门用来招募间谍的掩护公司。

  果然,凯瑞不久就约他见面,并且特地嘱咐他带上护照和在部队服役的证明文件。

  这一次,凯瑞挑明了要李晓兵通过国内的关系搞一些内部文件和情报资料。

  他交代说:“我意识到自己真碰上了间谍,当时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毕竟在部队里也接受过一些保密防间谍教育。

  以前也从媒体上看到过一些间谍案,印象中最后判的都很重,自己好不容易才熬到在澳大利亚一家团聚,虽然现在生活比较艰难,但还不至于过不下去,要是万一当间谍被抓,这一辈子就完了。

  凯瑞好像看出了他的犹豫和不安,就安抚他说,为公司做事很安全,不会暴露,而且搞情报很赚钱,好的情报一份就值大钱。

  在他反复劝说和诱导下,李晓兵心存侥幸地想,现在偷偷地做几次就不干了,应该不会被发现的。

  而且这个钱来得容易,搞得好狠赚几笔,就可以在澳洲买上房子,好好享受了。”

  最终还是贪欲战胜了良知,金钱战胜了恐惧,他答应了凯瑞,并在一份“公司”聘用合约上签了字。

  随即,约克指导李晓兵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大陆的军事网站;退伍军人网站和军事论坛。

  约克 “点拨”李晓兵说,大陆的这类网站上有很多军事爱好者和现役;退役军人,他们都知道不少军事秘密。

  可以通过和他们在网上交流;打探;套取乃至购买军事情报,另外,一些大陆专业招聘网站也是值得好好下工夫的地方,在那里注册的人大多想找工作挣钱,只要有利益诱饵,不少人会主动找上门来。

  二。

  约克还诱惑李晓兵说,互联网现在是“公司”工作的重点,连台湾“军情局局长”都号召大家利用网络搞情报。

  大陆网络存在很多安全漏洞,很多大陆网民在网上完全没有什么防范意识,“公司”内部有很多人都直接在互联网上搜集情报,收获很大,而且在网上操作还轻松方便,基本上没什么风险。

  李晓兵果然被说动了,回到家里就埋头在电脑上干了起来。刚开始,他按约克教的以试探为主,在一些军事网站和军事论坛上寻找有可能掌握情报的人员,设法搞到他们的信箱,然后群发征稿启事,打着一家澳大利亚“防务周刊”的幌子鼓动大陆人员投涉及中国军事的文章,并许以高额稿酬。

  利用自己的军事知识,李晓兵还在很多军事论坛上跟帖,和军事网友交谈,套取情报。他有时投其所好,大肆吹捧,引诱网友继续说出更重要的内情,有时又用激将法刺激对方拿出更准确,更内幕的信息。

  后来,李晓兵还让台湾谍报机关出钱,在一些招聘网站上注册会员,以国外信息咨询公司的名义招聘大陆的信息员,但对应聘者的要求非常直接,就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部队转业人员,或者在党政部门和部队有良好人脉的人员,总而言之就是有涉密途径的人,要求提供的信息当然是党,政,军的内部文件和资料,许诺的待遇自然是从优。

  慢慢地,胆子越来越大的李晓兵甚至为了取得更好的“绩效”,早日拿到更多的钱,竟公然在一些网站和论坛上提出“高价收购”*党,政,军文件资料。

  世界正悄无声息地发起一场全球间谍战。

  从许多方面看,来自间谍活动构成的威胁更大,理应成为各国外交政策的当务之急。

  恐怖组织被逼入绝路,不太可能发起全球范围的协同袭击,但间谍活动则不然,它资金充足,并且有成千上万的“步兵”参与。

  更重要的是,它的目标不是防卫森严的政府设施和标志性建筑,而是防护糟糕的商业技术机密,而这正是经济和军事优势的源泉。

  这些零碎的信息似乎不足为害,但从数年甚至数十年里收集的数据来看,那些零碎的信息会迅速变成未打磨的钻石。

  当天晚上,大约12名政府官员前往香港某酒店迪斯科舞厅,“在派对现场有上百名活跃的年轻人”。

  这些政府官员在迪斯科舞厅逗留了至少2个小时,其中一名高级助手“被一位有魅力的女性搭话”,“两人一起跳舞随后共同离开”。

  “这是极不明智的,没人知道他们离开后到底做了什么。

  但第二天早上,这名高级助手报告说,我的专用手机不见了。”

  有消息称,特别保护组“被敲了警钟”。

  “该起事件当时被迅速上报并采取了适当的补救措施—随后还进行了相关调查。

  手机丢失并没有危及到国家安全。” 。。

第二三零章。绝处逢生的一步
一。

  他发现自己要追查的线索,完全掌握在一个中央情报局高级特工的手里,于是前往该高级特工在香港的驻地进行寻访,结果与“黑蜘蛛行动”派来的两名刺客遭遇。

  巧妙利用随身携带的手电筒设置了圈套,从而诱使两名刺客产生了错误判断,结果一同被所击倒。

  本来是被两名武装刺客堵在了楼上的房间内,处境十分凶险。

  他没有选择盲目夺路而逃,因为面对训练有素的刺客,这样做最可能的结果就是被乱枪击毙,而是选择留下屋子里面,等刺客进屋再见机自救,在那么急迫的环境下作出这样的明智决定,不单需要理智,而且需要勇气。

  在危机中告诫自己“没有什么比慌乱更糟糕的了”,可能是绝处逢生的第一步。

  特工大多高大挺拔,而且一脸冷酷,恨不得在脸上凿上“特工”二字。

  香港仅仅是一座面积不大的城市,但是因为香港的国际地位,包括美国总统在内各国政要都曾到访香港,而本地的高级行政官员也需要警方的保护。

  特维什科因放射性物质钋—210中毒于11月23日在香港身亡。

  他病倒当天,曾与安全专家马里奥会面。

  特维什科正在香港与警方合作,他身上测出钋—210痕迹后,已经住院接受治疗。

  另外,特维什科妻子利娜身上也测出带有“非常微量”钋—210痕迹。

  事实上,FBI将矛头对准中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已经开始害怕中国。

  由于对恐怖主义过于敏感,近年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又飞速发展,更让美国不禁担心未来的命运。

  此外,对于中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类似于导弹;火箭等运载导弹武器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美国如今对中国的军事力量再也不敢低估。

  如果美国再自讨没趣,跟意图光复大陆的台湾当局搅成一团,那么后果只能是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为此,美国国防部已经发出了警告,提防中国军事力量崛起。

  俗话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从一个渠道来的情报并不可靠,而多个渠道来的情报相互认证才能保证情报的真实性和可用性。

  这本身也是一种对所得情报的分析和判断,更何况各国的政府情报部门也是要搜集军事情报的,这样才能保证在各个方面的情报都不是只来自一家的。

  二。

  缩短型大口径冲锋枪。

  在使用“突击步枪”替代之前广泛用于近战的冲锋枪,主要的原因是使用手枪子弹的冲锋枪在对付装备防弹器材的目标时威力不足,另外有效射程也不令人满意。

  而使用步枪子弹的超短枪管大口径冲锋枪则能很好地满足威力和有效射程的要求,从而拓展近战武器的作战适用性。

  同时,从勤务保障方面考虑,在已有的制式步枪上开发专用的近战型号,由于武器的大部分零部件与结构是通用或者相近的,可以充分地使用已有的武器配件,如近战中必不可少的战术强光灯,夜战使用的辅助瞄准器材,作为武器通用接口的战术导轨系统等等。

  武器保养维修与零件储备负担也相应降低,这对于执行特殊任务,人力不足的小规模精锐部队来说意义非凡。

  在武器训练方面,使用制式步枪的近战型号而不是另外型号的专用近战武器,也能实现简化训练科目,节省时间与经费的优势。

  通过为冲锋枪加装“导轨适配器系统”(RAS)来提升武器性能。

  RAS取代了传统护手,由4个皮卡汀尼导轨组成,可以加装许多附件。

  RAS还包含有一套备用机械瞄具。

  高性能附件包括 “先进战斗光学瞄准镜”突击士兵计划考虑的产品之列,和一种改进型AN/PEQ一2目标指示/照明/瞄准器。

  据附件产品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附件增强了武器的性能,提高了目标获取,隐蔽射击和火力控制能力,从而提高了特种步兵的生存力和杀伤力。

  黑鹰是为了应对严重的国际危机或重大威胁专门成立了一支秘密准情报军事部队,即调查部101机关直属行动突击队,在性质上和特种兵的侦察大队比较相似。

  这支部队和空降兵的战术大队一样,平时不承担常规特工业务,而专司突击训练,以在危机关头大显身手。

  假设中国也遇到了类似国际危机的情况,在别的方法都不奏效而不得不使用武力的情况下,行动大队将对运载秘密武器的船只进行突击,解除这个威胁。

  不论这些人员平时在自己的机关里是负责反谍的,还是负责反匪特组织犯罪的,在危机时期都要由机关指挥中心抽调到行动队来,统一布置行动任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