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新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记 新读-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理洪水的人。大臣们向尧推荐了大禹的父亲鲧,尧说:“鲧这个人啊,经常违背命令,败坏同族的民众,我们不能用他呀!”大臣们都坚持说:“尊敬的王啊,相比较而言,众大臣没有谁比他更强了,希望您让他试试吧。”尧于是听从了众大臣的建议,任用鲧去治理洪水。鲧采用了围堵的办法,想把洪水截住,但是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泛滥不息。鲧失败了。于是,尧帝的继承人舜帝就将他流放到了羽山。后来,舜又任命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让他来承担他父亲未完成的事业。
  禹为人聪敏机智,仁爱可亲,说话诚实,能够遵守道德礼仪,吃苦耐劳。他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去治理洪水。禹吸取了父亲以前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让洪水流入大海。因为父亲鲧治水无功,禹心里一直怀着愧疚之情,于是他就不辞劳苦,尽心尽力地去治理洪水。在治水的十三年中,他有好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有进去看一眼。这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禹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用在了治理河川上。他开发了九州的土地,疏导了九条河道,修治了九个大湖,测量了九座大山。他还让益给民众分发可以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的稻种,让后稷赈济缺乏粮食的民众。禹治水时,一边行进,一边考察各地的山川地形及物产情况,并弄清了诸侯朝贡时的交通路线。同时,他还规定了各地应该向天子缴纳贡赋的数量。经过如此艰苦的努力,大禹终于取得了治水的胜利。
    天下为家
  大禹因为治水做出了巨大贡献,舜帝年老时便将禹定为帝位的继承人。舜帝死后,禹又想把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而自己则悄悄地躲避到了阳城。可是,天下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来朝拜禹。禹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继承了天子之位,建立了国家,将国号定为夏。
  大禹一共在位十年。他在一次去东方视察的途中不幸病逝,随后便被埋葬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的会稽山。大禹临终前将天下传给了益。服丧三年完毕后,益又把帝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而自己到箕山的南面去隐居。他本来想仿效大禹,等诸侯前来朝拜。但是这次诸侯却并没有去朝见益,而是鉴于启的贤德之名,纷纷归心于他。启也就因此继承了天子之位。到这时,中国古代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夏代之亡
  夏代后期有一位君主叫孔甲,对鬼神十分迷信,并且淫乱无度。夏王朝的德望也就随之日渐衰微,各地诸侯相继背叛。传说上天曾经降下一雌一雄两条神龙来警示孔甲,孔甲非常喜欢这两条龙,就四处寻找会喂养龙的人。当时,有一个叫刘累的人,从一个养龙的人那里学会了驯龙之术,便决定去侍奉孔甲,帮助孔甲养龙。孔甲对他十分欣赏,赐封他为御龙氏,并赐给他许多封地。后来那条雌龙死了,刘累便突发奇想,偷偷地把它做成了肉酱,拿来献给孔甲品尝。孔甲吃完以后,觉得味道非常鲜美,便派人去找刘累再做一次。刘累已经没有肉酱可以进贡,又害怕龙死的事情被孔甲知道,就连夜逃跑了。这件事也预示着上天对夏王朝已经失去了信心。
  夏代最后一个君王叫桀,他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不但不讲德行,反而用武力伤害百姓,民众都不堪忍受。他曾经将自己比作太阳,并对别人说:“我会像太阳一样永远不会灭亡的!”百姓们听说后,指着太阳气愤地说:“你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灭亡啊?我宁可与你同归于尽!”桀还曾经将商族的领袖汤囚禁在夏台,最后商汤被释放回到自己的封地之后,开始注重修行德业,勤于政事,力量不断壮大,诸侯都前去归附了他。最后商汤率领军队去征讨夏桀,夏桀战败逃到今河南封丘东部地区的鸣条,后被放逐而死。桀临死时还对别人说:“唉,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在夏台把汤杀死啊,使我落到了这个下场。”他丝毫没有觉察到这一切是由于自己所犯的错误造成的。
  

孔子推崇的时代(2)
  玄鸟生商
  契是古代的一支部落殷人的始祖,他的母亲名叫简狄,是有娀氏部落的女子,后来成为了帝喾的第二个妃子。有一次,简狄等三人到河川中去洗澡。她看见一只黑色的鸟(就是燕子)掉下一个蛋,便将它捡起来吃掉了。因此过了不久,简狄怀孕了,生下了契。
  契长大以后辅佐夏禹治水立下了功劳。于是虞舜大帝命令契说:“百官贵族不团结,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关系不和睦。因此,我任命你为司徒官,希望你恭敬的传布五伦的教诲。你要记住啊,五伦教诲工作的中心在于宽厚。”契历经唐尧、虞舜、大禹三位帝王,作为三朝###,他的功业突出表现在教导百官贵族方面。他们在契的教导下,个个安定下来,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事,毫无二心。为了表彰契的功绩,虞舜把他封在商(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这个地方,并且赐姓给他,姓子。
    成汤仁政
  成汤是契的第十三代孙。从契到成汤的这段时间里,殷人迁徙过八次国都。成汤即位以后,为了效仿古代圣人的事迹。把都城又迁到帝喾曾经定都的地方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县城)。
  成汤有征伐诸侯的权利。诸侯葛伯不奉行祭祀,成汤听说以后,立即去征伐他。他告诫葛伯说:“你不能恭敬地顺从天命,我就要重重地惩罚你,绝不会有半点宽恕。”葛伯因此改邪归正。成汤曾经说过:“人以水为镜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形貌,君主观察民众的状况就会知道国家治理情况的好坏。”臣子伊尹听了这番话,赞美他说:“英明啊!如果君主能够听从进谏的言语,治理国家的方法就会得到改进。而君主爱护百姓,那么凡是有善良品行的人也会因此受到他的提拔,在王府里任官。因此请您多多努力吧!”
  有一次,成汤出行,看见野外捕猎的人张开了四面大网。他对此感到困惑不解,就向捕猎的人请教。捕猎的人说:“我这样做是希望从天上、地下和四方来的猎物都进入我的网中。”成汤慨叹道:“你这样做太绝情了,会把所有的猎物都捕尽的!”于是成汤命令他去掉捕网的三面,并且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想从左边逃去的猎物,就让它从左边逃去。想从右边逃去的猎物,就让它从右边逃去。那些不按照我的想法逃去的猎物,就进入我的网中。”后来四方诸侯听说了这件事,无不赞美说:“成汤的仁德达到了极点,竟然把恩惠布施到了禽兽的身上。”
    成汤灭夏
  当成汤在精心治理自己的部落时,夏王桀的黑暗统治也已经达到了极点,引起了各个部落诸侯的不满。诸侯昆吾氏首先进行了叛乱,使国家政局更加动荡。于是,成汤利用了这个时机,任命伊尹为军师,亲率四方诸侯军队###昆吾氏。接着,他随即挥师又###夏桀。
  为了打消诸侯们的疑虑,更好地团结大家,成汤对他们说:“既然大家跟随我出征,就要仔细听我的意见。如今,不是我敢举行叛乱,实在是因为夏桀罪恶滔天,天下百姓不堪忍受啊!我听到你们大家对出兵征讨夏桀有怨言,但是请你们一定看到夏桀的罪恶。我害怕上天降罪,不敢不进行征伐。或许你们会说:‘我们的君主不怜恤我们,让我们违背农时不去生产而进行大规模的征讨。’你们可能还会问:‘夏桀的罪恶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呢?’我告诉你们,夏桀耗尽了民众的力量,将国家资财一掠而空,民众怠惰而不愿意同他合作,都说:‘夏桀这个太阳不知道何时才能丧败,我宁愿与他一同灭亡!’夏桀的德行已经堕落到这种地步,所以,我一定要前去征讨他。如果你们和我一道去执行上天对夏桀的惩罚,我会大力的赏赐你们。相信我一定会言出必行。但是,如果你们不依从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不同我一块儿###,我就要惩罚你们,不会加以赦免。”在汤的劝说下,诸侯们终于打消了疑虑,跟随成汤一块儿征讨夏桀。
  成汤与夏桀在古代有娀氏部族的旧地展开了一场激战。经过双方反复冲杀,结果,夏桀的军队溃败了,夏桀本人也出逃到了鸣条。战胜夏桀以后,成汤打算迁徙夏朝的社神,但是考虑到夏朝先人平治水土的功德无量,就停止了此事。伊尹将事情发展情况通报给了天下的诸侯,于是,四方诸侯尽数归服于成汤,成汤便登上了帝位。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孔子推崇的时代(3)
  伊尹放太甲
  伊尹名叫阿衡。他一心想辅佐成汤,但是他们并不认识,而且也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见面。于是,他想了个奇怪的办法,当时生活在今陕西省陈留县附近的有莘氏部落女子要嫁给成汤做妃子,他便跑去作为男仆一块儿陪嫁过去,他背着炊事用具来到了成汤的宫殿里。阿衡用烹饪中的各种滋味作比喻来游说成汤,让他致力于实施王道政治。成汤听了他的话之后非常赞赏,决定重用他,便任命他为自己的宰相。
  关于伊尹的出道,还有这样的说法:相传伊尹是位隐居的贤者,成汤打算任用他,便派人去迎请。经过五次往返,伊尹才肯出山任职、辅佐成汤。他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的事迹以及九类国君的不同状况。成汤很受启发,便任用伊尹管理国家政务。据说,伊尹还曾经离开成汤而到夏国去谋取功名。因为看到夏桀荒淫残暴,政局败坏,民不聊生,已经无药可救了,于是他又重新回到了成汤身边。
  成汤的嫡长孙太甲在位时,伊尹已经是几朝###了。他在太甲即位之初,创作了《伊训》、《肆命》、《徂后》等文章,希望借此来辅导新君。但是,太甲在即位后的三年里,统治暴虐,背叛道义,不遵守成汤制定的各项制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