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新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亡新论-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七)秦昭王四十八年,秦灭东周君(西周东迁洛阳后的一部),名义上的周天子,也就不复存在了。

  至此秦国除拥有西部的原有领土外,还拥有在惠王,武王时期兼并来的巴、蜀、汉中、上郡、河东、陇西、南郡、黔中、南阳,北地等十郡。从以上各郡的地理位置上,睿智诸君一定能看出,秦国的版图已是何等广袤了!然而要把这种兼并六国诸候已是大势所趋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也还需要后继君王付出极大的精力和高超的智慧,才能完成一统华夏山河的丰功伟业!

  话说昭王葬礼结束后,太子安国君便继位登上了秦王宝座。然而由于他身体实在太差,好容易坚持着办完繁琐的丧事之后,就病倒了!此外还由于按宗祧规定,先王去世后太子为表示哀思深情,要等一年后才能去宗庙受礼,正式加冠为王。在此一年之内,他也要行使王权,决断军国大事,但事实上却是一个“准”秦王。对于常人来说,一年时间很快就会过去,而对病魔缠身的安国君嬴柱来说实在是太长了!好多次出现病危,大家都以为他坚持不到加冠的那天了,可每一次又都转危为安地挺了过来!好容易一年过去,他强撑病体,在满朝文武的拥戴下,去远离咸阳的雍城宗庙中举行了加冠礼,可就在加冠后的第三天他就离开了人世!对此,有人说他是大秦国王中寿诞最短的一年零三天国王,更有人调侃地说他是只当了“三天”国王,两种说法看来都有道理。然而不论是一年零三天国王,还是只当了“三天”的国王,其在位期间所做的一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事,就是将子楚嗣立为有权继承秦王宝座的太子,使子楚在他驾崩后,顺利地登上秦王的宝座。这件事粗看极不起眼,仔细一想却会令人吓出一身冷汗!安国君拖着病弱的身体,以太子的身份按祖制办完极其繁杂的昭王葬礼之后,又在一年零三天的病魔折腾下,这位病中的秦王如果稍有闪失,不立子楚为太子,以后就不可能有始皇帝嬴政的戏,中国的历史岂不是要重新改写!当然这件事华阳夫人也功不可没,正是凭着她的精明,早在安国君健康尚可的时候,就让安国君在继位秦王之后,将实践立子楚为太子的承诺,刻制到一块由她保存的玉牌上去了!由于安国君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所以“刻玉为证”便成了表示诚信无欺的代名词,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后世生活中。

  为庆祝子楚为王,表面看最高兴的当属华阳夫人(此时亦可称“太后”),兰姬及阳泉夫人。实际上暗地里还有一个比她们更高兴的人,此人就是精明的吕不韦!正当秦国上下都在为子楚的即位而热烈欢庆之际,他于自到秦国之后,便在昭王当年赐给子楚、现在已由他独居的府内,筹谋着下一步该做的大事了。  

  列位看官也许会问,除了经商机敏以外,吕不韦还有什么本事,能做其它大事呢?原来吕不韦深知由于自已在秦国毫无政治根基,所做“大事”必须具有振聋发馈,一鸣惊人的效果,使秦国朝野都对其才干心服口服!为此,他几经考虑,终于选定了以仿效春秋诸子著书立说,传播天下的模式,准备编撰一部“奇书”,来体现并突出自己的才干,以震慑秦国朝野并使自己流芳千古!

  列位看官如果再问:吕不韦一十四岁随父经商以来,虽走南闯北,经历过无数艰辛,也开阔了狭窄的眼界。可多年来在商言商,开口无不与“利”字有关,虽然无往不胜,利市大发!可编书绝不同于经商 ,他凭啥本领编书?而且还要编一部令世人瞠目的奇书!然而就在睿智诸君百思不解,小子也甚感莫名之际,行事超前、不循常理,把编撰“奇书”,看作是“再赌”一把的吕不韦,就已经决然地开始行动了!首先,他再以千金之资,仿效春秋时期各大公子私养门客的方法,招集了一大批门客。并在收集了大量资料之后,便整日足不出户地按吕不韦的思路,紧张地进行着编撰刻写……待到子楚登基之时,此“奇书”也已快定稿了!

  吕不韦以重金招揽门客为其写书,除每篇文章都必经他审定外,仅为书名他就没少费工夫。几经反复踌躇推敲之后,他把书名定为既体现其才能,而又极具震撼力的《吕氏春秋》,四个令人咋舌的大字上。

  以著书立说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并以著书立说来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思想,作为一介布衣,吕不韦眼光之独到,行事之不同凡响,确实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此外正是由于吕不韦以私人之资,招募了三千余门客,听其驱使办事,一大批由诸侯国赴秦求仕的士子,在未能找到进身之前,才得以滞留秦国,免遭异地无亲的饥寒之苦,并为秦国在未来的统一战争中,输送了不少人才,其中最为典型者李斯便是。还值得庆幸的是与战国四君子——即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的养士目的不同,他们的养士仅为培植个人势力,企图以美名在政治上攫取更多的权力,所以他们所养之士,成份极为复杂,从鸡鸣狗盗之徒到政客术士,无所不包,应有尽有。而吕不韦鉴于他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子楚为王的可能性,他无须刻意在政治上攫取权力,子楚也会按承诺虽不至与他“共享秦国”,但也决不会亏待他。眼下他最需要的就是如何抬高自己,使秦国的王亲勋贵看重自己。因此他所养之士多为学者、文士之辈。这些人在他的策划和统筹下,最后终于编撰完成了这部“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的,内容极其广泛的《吕氏春秋》。按照今日的提法,吕不韦虽不是此书的主要执笔者,但却是它的策划和主编,更因由于所养之士皆由其自费筹办,所以全书内容都清晰地反映着他的思想,因此《吕氏春秋》一书既是吕不韦挤身秦国上层的政治资本,也是他进身秦国上层的筹码,从中更不难看出吕不韦的精明和远识!

  由于《吕氏春秋》的成书时间,是在秦国不断壮大,由秦国来完成统一中国的大势,已基本上成为定局的时候。加之吕不韦又有意使它“震聋发馈,一鸣惊人”,所以精明的吕不韦便从一个新的高度出发,统筹编撰了此书。那么《吕氏春秋》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原来此书以“十二纪”、“八览”、“六论”、为纲。纲下分别列有内容极其广泛的众多小“目”。 

  “十二纪”是从自孟春至季冬,从一年十二个月的气候特点谈起,详述了农事活动与季节气候的关联。然而,更为可贵的是在每一“纪”中,他都以朴素的哲学理念,提出了一些极富创意的人文政治观点,使读者无不由衷地从思想深处,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例如:在第一篇文章,即“孟春季第一”中,他除写了“孟春之月……”的自然特点外,还专列了“重已”、“贵公”及“去私”等三个小目,分别写了三篇极具哲理的文章。 例如:在“ 贵公”一文中,专门写了“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八览”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国家的统一,和主张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主要观点有:“乱莫大于无天子”,“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同韩非“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的大一统理论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他还提出以“以八观六检”来加强对官吏的考核……

  “六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囿一家之说,集法、儒、墨、黄老……各家学派之长,提出了新的见解,论述有:“宗庙之本在于民”、“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

  总之,观点新颖,内容丰富翔实,洋洋洒洒二十余万言的《吕氏春秋》的编撰和问世,不仅是轰动当时的一件大事,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无价的文化瑰宝。此外,还有众多学者从此书完成后的《序意》中读解出,吕不韦编撰此书的目的除抬高自己,即所谓“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外,就是要为将来必掌王权的始皇帝嬴政,编一部新颖、实用的教科书,使嬴政亲政后能按他的观点执政掌权做一个好皇帝(吕不韦一直把嬴政认为是自己的儿子),不料却因嫪毐事发失宠,被始皇帝嬴政赶出咸阳。由于有此一茬,不少学者以为吕不韦想以《吕氏春秋》影响始皇帝嬴政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小子对此则不以为然!因为此书在子楚即位之时,虽然尚未完成,但书中所论述的治国方略,和依照吕不韦的哲学主张所反映的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内容,子楚是知道的。子楚虽然由于惨遭喑害而英年早逝,但在嫪毐事发以前的九年中,始皇帝嬴政丝毫不受其影响,抑或吕不韦不会以书中观点去影响始皇帝嬴政,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在其它问题上难以具体说清的话,在全国实行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管理模式上,始皇帝态度之坚决,如果不受吕不韦关于建立统一国家的影响,及关于建立大一统的大秦帝国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庆幸的是饱含着吕不韦智慧和心血的《吕氏春秋》,历经二千余年的沧桑巨变,一直流传到今天。它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研究吕不韦,研究子楚,特别是研究始皇帝嬴政,都有着极重大的意义。更为可贵的是对早已失传的先人著作的某些要点,也可以从《吕氏春秋》中略知一二!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吕不韦凭其在《吕氏春秋》中提出的“乱莫大于无天子”、 “宗庙之本在于民”、“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观点,对始皇帝嬴政的影响应该是巨大的。秦亡之后,自西汉至清朝分封诸王的最后,还是走到荡平诸侯王的“王者执一,而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