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呃……”刘芒更尴尬了,这哪是自己的名言啊,只是随便借鉴一下而已。



  “如此大义之言,当为吾座右之铭!”朱说慷慨后,不停地吟咏着刘芒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说有学问,这两句在他嘴里说出,显得格外铿锵。



  许是被朱说感染了,刘芒突然想起这名言的出处!



  这是范仲淹说的吧!但出自那篇名文,却想不起来了。



  刘芒皱着眉头,低声念叨着:“范仲淹、范仲淹……”希望能联想起相关的文章名字……



  “咦?刘先生认识在下吗?”



  朱说突然发问,搅了刘芒的思索,也让刘芒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刘芒摇摇头。



  “咦?刘先生不认识在下,为何知道学生的原名?”



  “原名?”



  “然也!在下原本姓范,名仲淹。”



  “啊?你是范冲淹?”



  嗡……



  系统启动了!



  刘芒大喜!



  这个朱说竟然是范仲淹!



  甭问啊,一定是自己召唤出来的人才!只是,刘芒搞不懂,范仲淹为啥叫朱说到底是那个政治人才,还是那个特殊人才。



  “你竟然是范仲淹!”刘芒激动了,一把抓住范仲淹的双手。“我可找了你好久啊!”



  “先生找我?”这回轮到范仲淹摸不着头脑了。



  “是啊是啊!找你和我一起救民于水火,呃……先天下之苦而苦啊!”



  “呃……”范仲淹更迷糊了。



  刘芒赶紧解释,自己有队伍有人才有匡扶汉室的理想,诚邀范仲淹加盟。



  听说这个刚过束发之年的少年,竟然是县尉,范仲淹对刘芒更加刮目相看了。



  受感于刘芒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又被刘芒的诚恳所打动,范仲淹迷迷瞪瞪中,就被刘芒忽悠得点了头。



  只是,范仲淹是戚先生的正式弟子。只有征得老师的同意,弟子才能离开老师。



  刘芒对这个老先生的印象很好,两人同后堂拜见了戚老先生。先生很支持范仲淹的决定,也勉励二人一番。



  刘芒很感激老先生,不由得深施一礼,恭敬地道:“在老先生这里,刘芒头一次认真听讲啊!如果不是要去涿鹿赴任,真想每天来听老先生讲故事,做老先生的学生!”



  戚老先生开导刘芒,读书之目的,就是明道理。刘芒读书虽少,但道理却通透,何必在意师徒之名分……



  正说着话,系统竟然又“嗡……”地启动了!



  刘芒一惊,这戚老爷子,不会也是自己召唤出来的人才吧!



  范仲淹是老先生的得意弟子,要外出闯荡,自然要叮嘱一番。



  趁人家师生说话的当口,刘芒告退,出来查看系统。



  系统显示四条信息。



  第一条信息:恭喜招募人才一名!



  类型:政治



  姓名:范仲淹,字希文,别名:朱说



  四围:未知



  人才简介: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成就:庆历新政提出屯田久守之计方针,戍边御敌、执教兴学。死后谥“范文正公”,主要作品:《范文正公文集》。后世配享孔庙。《岳阳楼记》中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人传颂。



  能配享孔庙,一定是了不起的政治人才!



  只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算不算范仲淹抄袭我刘芒的呢?



  刘芒窃笑。



  下一条信息,是关于戚老先生的,刘芒很关心,这戚老先生到底是谁……
第0060章 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条信息:恭喜遇到人才一名!



  类型:特殊



  姓名:戚同文,字文约



  人才简介:戚同文,北宋著名教育家。创建应天书院,门下进士五六十人,官至丞相七人。终身不仕。



  原来是教育家!难怪故事讲得那么好!(怎么感觉逻辑怪怪的……)



  第三条信息,任务完成提示



  任务类型:智力任务



  任务编号:智5002



  任务触发人:无



  触发人奖励:无



  任务介绍:听学戚同文,有所感悟



  任务奖励:智力+2



  好神奇!



  这个任务,之前没给出任何提示。不过,从任务编号和奖励情况看,和上次拜访李膺的任务基本相同,应该同属一个系列。



  第四条信息,五围变化提示



  智力+2,智力值变成54,五围总和变为273。



  戚老爷子这个特殊人才不错嘛!听他讲课,智力增加两点。如果请了回去,每天听他讲,哪得多爽啊!



  不过,意-淫而已,刘芒还是足够理智。



  简介中说,戚同文终身不仕,也就是说老爷子一辈子没当官,人家未必肯跟自己走呢。



  果然,返回去诚恳相邀,戚老先生婉言拒绝,只是再三鼓励刘芒和学生范仲淹,多想天下苍生之苦,多为民造福……



  戚老爷子年岁已大,简介又说其“终身不仕”,不能招募过来,刘芒没有太多遗憾。



  范仲淹肯辅佐,刘芒已经很满意。



  范仲淹生父早亡,母亲改嫁朱姓,范仲淹因此改名朱说。



  朱说这个名字喊起来没有感觉,刘芒建议范仲淹改用原名。



  ……



  涿鹿驻地建设完毕,刘芒带着范仲淹苏定方等人赶去涿鹿上任。



  又过了几天,吴用燕青也回来了。



  两人不辱使命,将甄家妇孺安全护送至中山投亲,又将老娘护送至冀州魏郡元城县燕青的家。老娘有燕青家人伺奉,绝对可以放心。



  现在,刘芒终于有人丁兴亡,兵强马壮的感觉了!



  文有范仲淹、吴用;武有程咬金傅友德苏定方燕青;哦,对了,还有时迁这个特殊人才!



  虽然只有三百多兵卒,尚不足以和群雄一较高下,但起码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正的队伍。



  唯一让刘芒有些郁闷的就是苏定方。



  这苏烈,始终没从家破人亡的阴影中走出来,原本话就不多,现在嘴巴更像是被缝上了。即便是众人一起商议事情,也几乎从不开口。



  对苏定方的表现,程咬金最看不惯。多次背地甚至当面说他的不是,但苏定方好像根本听不见,既不反驳,也不气恼。



  说实话,刘芒对苏定方也有些不满。作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这点打击都承受不了,怎么能干事业呢?



  刘芒也分析过,自己没有名气,实力弱小,苏定方的投靠,绝非其本意。



  如果不是看人才简介,知道苏定方的确是个有用的人才,刘芒恐怕会炒了他!



  好在现在兵马不多,有傅友德程咬金统领已经足够。刘芒不强求苏定方表现,让他慢慢疗治心伤吧……



  ……



  整束兵马有程咬金傅友德,处理政务有范仲淹吴用,刘芒有大把时间和燕青学习武艺。



  燕青的训练方法,还是以练眼为主。以前是抛射一块石子,让刘芒用余光观察石子轨迹,之后,增加了一块石子,同时向两个方向抛射。



  同时追踪,还不许随意转头,这种训练,让刘芒吃了不少苦头。



  刘芒练得辛苦,却不好意思喊累,被手下一口一个“少主”喊着,不能让兄弟们瞧不起!



  ……



  日子一天天过去,对于幽州和涿鹿的情况,了解越来越多,刘芒发现,有两个问题急需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信息不畅。



  幽州本就位于边陲,而涿鹿县又位于北部之地,更加远离中原腹地。



  很多中原的信息,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传到这里。



  而且,由于刘芒不过是涿鹿县县尉,官职很低,朝廷和州郡的正式官文传达不到他这一层。大多数信息,只能从往来行商口中得知,准确性根本无法保障。



  志在天下者,首先要心系天下。



  如果连最新的消息都听不到,怎么心系天下呢?



  刘芒甚至有些怀念前世的新闻联播了……



  看新闻联播是不可能了,只能想别的办法,刘芒决定在蓟县设立一个办事处。



  蓟县虽然也很偏僻,但却是幽州治所,朝廷的邸报会定期传递到这里。



  设立办事处,并非刘芒创举,许多州郡都在京城设立办事处,称为“邸”,官方报纸“邸报”之名就源于此。



  就是通过这些各州郡的办事处,朝廷才能把各种政令、信息传递下去。



  办事处的人选,刘芒早有打算,这个人选,非二师兄吴用莫属。燕青办事谨慎靠谱,又很忠诚,刘芒令其作为吴用的副手,管理蓟县办事处。



  第二个问题是钱粮问题。



  三百多兵卒,虽不很多,但每天的消耗却是个不小的数字。



  虽然是幽州官兵,州郡会定期划拨军费。



  但这些军费,只够买米买菜,勉强填饱兵卒的肚子。整修兵器装备,就不够用了。



  刘芒还想进一步招募兵马,但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钱。



  必须想办法筹集钱粮。



  程咬金出主意,找土豪大户募集钱粮呗,咱手里有兵,还怕那些土豪大户不给?



  刘芒就知道程咬金出不来什么好主意,这哪里是募集钱粮,根本就是去抢嘛!



  这支队伍,不是山贼盗寇,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