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两汉往事-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己的意愿,因为这两个人竟然是自由恋爱,在那个社会环境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更为夸张的是,项羽英雄无敌,虞姬美艳无暇,天作之和,简直绝配。

    在江苏常熟有座虞山,今是著名的虞山风景区,虞姬就出生在这里。相传虞姬出生时五凤鸣宅、异香闻庭,长大后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能做为项羽唯一的女人,无论关于她的传言是真是假,我在心里都真心相信这个传言是真的。

    下边这段故事很多出于野史,虽然我这本书基本是根据正史来的,但我思来想去还是准备把这段野史里的记载讲述一下,因为我相信这是真的,纵然是古人的虚构,我也宁愿相信他是真的。

    当初,项梁杀人避祸,携项羽南下吴中会稽。虞氏当时为会稽郡吴中望族,项梁叔侄在此结交江东子弟,当然虞家的人就认识了不少,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叫虞子期,他的妹妹就叫虞姬。

    虞子期制造兵器远近闻名,项梁叔侄为准备造反器具,没少往虞子期家里送银子。后来项羽起兵后,兵力扩充至6万,需要大量兵器,更是经常往返于虞子期家里。据传虞子期也是功夫了得的厉害角色,在野史中,把虞子期与季布、钟离昧、黥布、龙且并称为楚军五大将。当然这是以后发生的事情,而在此时,虞大哥还是个自主经营的买卖人。

    虞子期和项羽熟悉后,俩人经常一起切磋武艺,相互敬重。而这么一来二去,引起了一个人的关注,这个人就是虞姬,美人爱英雄,合情合理。而此时的项羽也注意到了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倾慕异常,英雄爱美人,亘古不变。你情我愿,相互爱慕,这一切没有逃出虞子期的眼睛,最终在他的撮合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这是部爱情片,两情相悦,皆大欢喜,到此就可以结束了。而不幸的是个纪录片,爱情只能是其中的点缀,我们还得继续往下进行。

    结婚后,俩人如胶似漆,夫唱妇随,并且还跟随的比较紧,项羽到哪,虞姬就出现在哪,相得益彰,和谐的很。项羽担心,她也担心;项羽高兴,她也高兴,这个男人的喜怒哀乐决定着她的喜怒哀乐。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幸福的日子总是不长有,痛苦的日子还是到来了。

    被围垓下,四面楚歌,项羽愁饮,曾经意气风发的男人颓做在案前,意志消沉。虞姬看在眼中,疼在心里,轻轻依偎到项羽身边,眼泪默默滑落。

    败局已定,生死茫然。两人相对无言,曾经的欢娱变成了眼前的一汪苦水。共同分享层有过的欢笑,共同承担眼前的困苦。说了很多话,流了很多泪。

    项羽颤颤站起,唱了自己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

    此际,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这个曾经威武雄壮的男人,丧去了曾有的威骨,虞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舍不得他,但大势已去,生死难料,她不愿意成为他的负担,更不愿意让他一直这样消沉,她默默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怆然拔剑起舞,也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历史上少见的绝命悲歌,也是爱情的悲歌,虞姬为了让项羽不再有牵挂,唱完《垓下歌》,挥剑自刎。

    项羽没想到虞姬会有这样的举动,更没来的及救下心爱的女人,抱着慢慢逝去的爱人,大声哀嚎,高声痛哭。至此,生死两别,永难聚首。

    悲痛的项羽紧紧抱着业已冰凉的虞姬,久久不忍松开。泪水犹如泉涌,痛悔纠缠于胸,静静地回忆曾经有过的点点滴滴,从相识,到相知;从聚首,到分别……难矜以后的日日相思。

    项羽在悲恸的哀嚎过后,只好把爱姬匆匆掩埋,随即跨上自己心爱的乌骓马,带领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冲破汉军的包围,杀出一条血路,向南而去。
第五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决战垓下
    早在汉军实现四面合围之前,项羽是做了不少努力的。从固陵对峙至退守垓下足足相隔了多半年。在这半年时光里,各路诸侯纷纷进军楚地,烽烟四起,韩信南下、彭越西进、魏豹出兵以及黥布北上,一连串不利的消息传给了项羽,让这个曾经傲视天下的勇武男人,焦头烂额、疲于奔命,最终四处调拨人马,把所有能用的上的人全部派到了前线,围堵拦截,为各路诸侯设置障碍。可事与愿违,无论怎么努力,传过来的还是失败的消息。

    失败,并不可怕,当初刘邦攻陷彭城,项羽三万铁骑就把他打的满地找牙。可这一次项羽有些恐惧,因为刘邦已今非昔比,嫡系大军二十多万,谋臣勇将辈出,更重要的是刘邦从来不和他正面交锋,防守、骚扰、抢粮等这种阴招层出不穷,让人打不着,抓不到,既让人恼火,也让人无奈。

    随着各路诸侯的大肆进军,大片地盘落到汉军手上,这么一来彻底断了楚军粮道,让本就处在风雨飘摇的楚军更是雪上加霜。项羽为彻底解决眼前的困难,亲率大军轮番攻击汉军,可刘邦这一次硬扛了几天,无论楚军怎么攻打,他只是一个字——守,既不投机取巧,也不挖坑打埋伏,在这里进行了一连多天的实力对抗。项羽善于打人,可刘邦善于防守。我让你来打,让你打的痛快,也把你累个半死。

    项羽最终没能解决掉刘邦,可他派往各地的兄弟们却被刘邦逐个解决掉了,这让项羽大为震惊,就在他震惊之余,各路诸侯已汇聚垓下,把楚军团团围住。

    最后的决战开始了。

    以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孔将军(蓼侯孔熙)为左翼,费将军(费侯陈贺)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

    韩信先行发动攻势,密密麻麻的汉军扑了过来,如簧箭矢遮蔽残阳,在这个不算太大的城池开始了惨烈的厮杀。

    一拨汉军冲了过来,被打了回去;又一拨冲过来,再被打回去。云梯搭上城墙,被推翻、被烧毁,巨石、椽木随着箭矢奔腾而下,痛苦的哀嚎随着震天的鼓声飘荡远方;献血泼满城墙,尸体堆积如山……这一战,是楚汉争锋四年来最为惨烈的一战。

    寒冬的残阳隐去最后那抹霞光,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圈起满地尸体上残破的霓裳,一天的攻守结束,短暂的休整将等待的是更为激烈的争夺。

    一连几天攻城与防守,相似的场景,反复的上演,几十万大军在这个城池前,殊死相搏,用血肉之躯攻击或者防守着这座冰凉的城池。这个地方注定要名留史册,千古流传。

    最终,这第一回合以韩信攻城失败告终,项羽占优收场。

    汉军初战进攻严重受挫,损失惨重,韩信不得以命令全军后撤。而就在此时,杀红了眼的项羽亲率大军冲出城门,追了上来,对准备后退的汉军一个严厉的教训,以期撕烂眼前的韩信。在一阵阵猛烈的冲杀过后,韩信大军伤亡惨重,将尽崩溃的边缘。

    这是最后的一丝希望,如果韩信崩盘,此次四面合围可能付诸东流。项羽似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擂动战鼓,全力进攻。楚军狂风般的攻击让韩信摇摇欲坠。

    就在韩信准备逃跑之时,左右两翼汉军及时赶了过来,迂回到楚军后方,夹击项羽。垓下城外,两军短兵相接,陷入胶着。韩信在得到孔熙、陈贺的援助后,又站稳了脚跟,催动大军翻身再战。

    从早厮杀至晚,血流成河、堆尸如山,楚汉双方伤亡惨重,随着夜幕的降临,项羽此次翻盘的机会彻底化为泡影。被三面夹击的楚军,最终被打成了散沙。眼看大势将去,疲惫的项羽不甘就此结束,高声怒斥,鼓动军心,重聚散兵,杀出重围,退回垓下城内。

    楚军虽败,但汉军亦伤亡惨重,双方又一次僵持了起来,一连多天,互有攻守,但都奈何不了对方。

    僵持的局面,让项羽陷入了空前的痛苦,一支孤军,没有援兵、没有储粮,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无需对方攻击,仅挨饿就能摧毁自己的十万大军。

    而此时的韩信也无比的苦恼,明明自己实力雄厚,兵强马壮,却一直奈何不了项羽。明明楚军已经陷入重围,缺兵少粮,可仍顽强的阻挡着自己前进的步伐,甚至差点拿走自己的全部。

    几天休整后,项羽有动作了。因为粮食彻底吃完了,他不想被饿死,也不甘于失败,深夜亲自带领钟离昧、季布等人于汉军大营抢掠,抢掠的目的很简单,用奇袭寻找转败为胜的突破口,捎带抢口吃的。这种干法无疑于虎口夺食,但也是毫无办法的办法,抢一口总比饿着强。他的这种骚扰方法,虽没有为楚军撕开一条缺口,争取到胜利的希望,但还是给韩信制造了不少麻烦,因为他本想一举摧毁垓下,可在这里却碰到了前所未有过的困难。

    韩信的苦恼让站在外围的刘邦感觉到了。最初刘邦自认为待得四面合围之后,项羽如同被锁住的困兽,单等他来进行轻松的屠宰。可战局却大出他的预料,疲惫和饥饿缠绕的楚军仍这么的顽强、这么的彪悍。

    韩信在前边的消息传了过来,刘邦率领大军向前推进,支援韩信。最终,汉军把垓下城重重围住,轮番敲打,可饥饿的楚军仍很有秩序也很有效率地进行着有效的抵抗,让城外的刘邦和韩信痛苦地看着这个城池,无奈地在城外观赏着零星的白雪。

    韩信怎么也想不通,一支孤军怎么会能有如此的战斗力,他遥望着这座孤城。这座城池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城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