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重紫(重生)- 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懂什么?”苗安素喝斥着季红,“窦氏进门的时候陆老舅爷和宁德长公主等人都来了,轮到我的时候,就一个人都年老体衰了,我虽然门第不高,又没有窦氏那么丰厚的陪嫁,可我到底是御赐的婚姻,进了宋家的门,就是宋家的媳妇了,他们不给我面子,就是不给宋家面子,你不觉得有点奇怪吗?”


    季红红着脸道:“或许,或者是陆家的都有些趋炎附势?见二爷不能继承英国公府,所以才这么做的?”


    苗安素摆手,沉吟道:“这里面定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内情……二爷身边的丫鬟婆子都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和窦昭多多亲近,说不定能打听到些什么。


    苗安素对季红道:“我要睡会,快到香山的时候你记得叫我起来。”


    季红赧然地“嗯”了一声。


    苗安素心里却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有些透不过气来。


    她的小日子来了,乳娘试探地问宋翰要不要安排个通房丫鬟,他竟然点了季红……


    自己才刚刚嫁进来。


    就算是他看中了季红,难道就不能等两个月!


    宋墨贵为世子,窦氏还怀孕生子了,他屋里也没有什么姨娘通房。


    同是一母的生,两人怎么相差这么大。


    苗安素怏怏然地闭上了眼睛。


    坐在前面马车上的蒋骊珠却有些为难,道:“等会我们就这样带着苗氏去登山吗?”


    “香山那么多人,有什么不行的!”窦昭笑道,“我们总不能因为不喜欢宋翰,就把苗氏也一棍子打死吧?”


    “话说这样说,可这女人哪有不向着丈夫向着大伯大嫂的?”蒋骊珠道,“明明知道到时候大家一定会翻脸的,现在却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应付她,我总觉碜得慌。”


    窦昭笑道:“正好趁着这机会让她听些流言蜚语的,想必她以后就会和我敬而远之了。”


    “这样最好。”蒋骊珠觉得窦昭这样的安排再好不过了,她很苦恼地说起关于宋墨和蒋柏荪之间的流言来,“表嫂,您说我应该怎么办好?”


    窦昭笑道:“你虽是蒋家的女儿,可更是吴家的媳妇。若是和吴家有冲突,你就应该首先吴家。若是和吴家没有关系,你就应该首选蒋家。其他的,都是旁人。我想,大舅母会拿出个章程来的。”


    “其他的,都是旁人!”蒋骊珠喃喃地重复着窦昭的话,看着窦昭的目光中第一次流露出了钦佩之色。


    ※


    姐妹兄弟们,送上今天的更新。


    明天的加更依旧定在下午五点左右吧,这样时间上充裕一点。


    O(∩_∩)O~


    PS:祝大家周末愉快。


    求粉红票……


    ※ 
第四百四十四章 香山


    九月的香山,绿树青翠,远远望去,甘露寺如同徜徉在一片绿波之中。


    窦昭等人在香山脚下换了软轿,延着宽敞的青石板台阶,往甘露寺去。


    蒋琰撩了轿帘,有些贪婪地呼吸着带着几分冷意的空气,觉得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她听见前面轿旁的若彤笑嘻嘻地对甘露道:“姐姐,这禅寺和您是一个名字。您这名字是谁取的?真好听!”


    甘露冲着她“哼”了一声,得意地道:“我这名字是真定的崔姨娘娘取得。崔姨娘娘说,愿我如观世音手中净瓶的一滴水,除了心中无垢之外,还要能润泽他人。”


    若彤就好奇地问:“崔姨奶奶是谁?”


    “是,”甘露语气微顿,这才道,“是夫人的庶祖母。”


    若彤不由吐了吐舌头,忙道:“那素绢姐姐呢?她是什么?”


    “和我是一样的意思。”甘露笑道,“让我们少惹是非,心如明镜,不要被那些荣华富贵迷了眼,忘了自己是什么了。”


    若彤不满地叫了一声,道:“怎么论到我们的时候就都变成了红色?”


    “红色不好吗?”甘露笑道,“红色最庄重大方,你们是夫人近身服侍的,这个名字正好。”


    轿子里的窦昭听着,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几个丫鬟的名字也正是她的经历。


    初来京都的时候,祖母怕她被人欺负,盼着她身边的丫鬟婆子都能对她忠心耿耿;等到甘露几个到了出府的年纪,她已在英国公府站稳了脚根,所求的就不再是忠心和服从,而是当家主母的气度;再后来进来的小丫鬟。都以“拂”字取名,丫鬟仆妇,对她来说已不是依重的人了。


    以后,她又会给丫鬟们取什么名字呢?


    思忖间,甘露寺到了。


    她们下了轿,主持和知客和尚早已在山门前等候。


    见过礼,年过四旬的主持回避,由已过知命之年的知客和尚带着她们游甘露寺。


    大雄宝殿前的两株洲黄栌树有合抱粗,虽有百年。却依旧枝叶繁茂,灿烂如火。


    蒋琰等人啧啧称赞。


    知客和尚就讲起这两株树的历史来——甘露寺怎么被毁于战火,又怎么重建,两株黄栌树却始终屹立不倒……


    故事曲折而有趣,蒋琰等人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每个初来甘露寺的人知客和尚都要讲的。前世窦昭已经听过好几次了。知客和尚一开口她就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可看着蒋琰等人脸上时而惊叹时而愕然表情,她的心情却很愉悦。


    他们在甘露寺里游玩了一通,中午就留在甘露寺用斋饭,午休。


    窦昭觉得有点累,在小院里转两圈,消了消食。就歇下来。


    蒋琰却觉得浑身都是劲,拉了蒋骊珠去隔壁的放生池看乌龟,锦鱼。


    苗家虽然家道艰难,可苗家的儿女还是规规矩矩养大的。苗安素出嫁前难得出门一趟,如今好不容易出来了,她很想和蒋琰她们一起遛达,可见窦昭歇下了。她又怕仆妇们觉得她举止轻佻,小瞧她。想了想,笑着和蒋琰道别,回了给她安排的厢房。


    四周静悄悄的,苗安素闭着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


    这个时候,耳朵就特别的灵敏起来。


    她听到有丫鬟轻盈的脚步声从她厢房前的庑廊下走过,又有人低声地称着“拂叶姐姐”,道:“您过来可有什么事?”


    这个时候主子们都歇下了,拂叶的声音也压得很低,道:“你们可带了针线?,刚才若彤姐姐的衣袖给挂破了。”


    说话的是苗安素的小丫鬟叫柳红,闻言笑道:“我随手带着针线呢,只是二太太已经歇下了,只好请拂叶姐姐在这里等会了。”


    “不要紧。”拂叶非常的客气,“有劳你了。”


    柳红客气了几句,蹑手蹑脚地进了屋,不一会,拿了针线包出来。


    苗安素撇了撇嘴。


    都说窦氏御下有方,出门在外,身边的丫鬟却连个针线包都没有带,这算哪门子御下有方?这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如果婆婆还在世,宋墨没有那么早就被立了世子,宋家再多几兄弟,未必就有她窦氏称王称霸的时候。


    这可真是富贵天成,半点不由人啊!


    就像这拂叶,不过十来岁的年纪,还没有梳头,因是窦昭身边服侍,就是她的大丫鬟见了,也要尊一声“姐姐”,想想就让人觉得语凝。


    她胡思乱想着。


    拂叶来还针线包。


    柳红笑道:“姐姐这么快就缝好了?”


    “我的手脚快。”拂叶笑着,感慨道,“你可真是细心。我们临出门的时候都记得要带个针线包的,可出了门却把这件事给忘了。”她嘻嘻地道,“刚才甘露姐姐还教训我来着,说如果我下次办事还这么粗心,就把我调到前院去扫茅厕。”


    她语气轻快,显然并没有把甘露的话放在心上。可以看得出来,窦昭待人很宽厚。


    “姐姐过奖了。”柳红颇有些羡慕地和她客气着,“我从小在二太太屋里做事,这也是我们二太太教导得好。”


    苗安素听着很是欣慰。


    拂叶连连点头,赞同道:“二太太一看就是个好人,可惜嫁给了二爷……”话音未落,她已惊觉失言,忙捂着嘴。


    可惜已经晚了。


    柳红满脸地震惊。


    拂叶慌恐地摆着手:“我,我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说!”


    她一转身跑了。


    柳红目瞪口呆。


    屋里的苗安素心里却像翻江倒海似的。


    她腾地一下就坐了起来,高声喊着“柳红”,想让季红拿了几两碎银子给柳红:“你拿这些钱去买零嘴头花之类的,好好地套套那拂叶的话,看看二爷从前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柳红应喏,接了银子。


    可这里是甘露寺。就算有银子,托谁去山下买呢?


    要套拂叶的话,只有等回英国公府了。


    苗安素心里就像被猫抓似的,片刻也不能安宁。


    蒋琰和蒋骊珠却玩得高兴。


    寺里的知客和尚见她们对放生池里的东西感兴趣,派了个两个小沙弥跟在身边服侍,又拿了几个干馒头过来给她们投食,引得一群鱼争先恐后地挤在她们面前的水面上。


    两人就坐在放生池旁边的凉亭里喂鱼。


    蒋琰偶然间抬头,远远地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院门外。


    她心中一惊,指着远处吩咐映红:“你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映红应声而去。又很快折了回来,道:“是锦衣卫镇抚司的陈大人,听说夫人在这里登山,特来给夫人问个安。武夷说夫人正在午休,陈大人决定等一等……”


    蒋琰吓一跳。道:“陈大人怎么也在这里?”


    映红不知道,又跑去问,回来禀道:“陈大人出城公干,路过香山。”


    蒋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