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繁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浮世繁花-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他的目光移到子浚身上,看着那副他说不出来、此后却一辈子也没有忘掉的神情,终于没有问出口。

    子浚拉起阿霖离开。他没有回头,只一径地向前。方才,那孤独的坟前,他默默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埋在那里陪伴着娘亲。从今以后,他不需要每年都来这里凭吊,因为他知道,他的娘亲不会寂寞。至于他,则不必考虑,未来漫长的岁月是不是会有需要娘亲的时刻,因为他知道,这一生,他的娘亲,都不可能再出现于他的面前。

    那一方坟茔,不是连系着纽带,而是隔断一切、冰冷无情的黄土。

    子浚看向阿霖,心底流过一点温暖。还好,阿霖并不了解,他如今明白的事情。

    这是照在他面前,微弱的一团光明。(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net,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回 濒死留哀鸣 孑身北上 流离逢亲人 决然南下(一)】………

    阑骑在自行车上,飞快向家中驶去。暮色已经很沉T'霓虹灯渐渐亮起,妖娆妩媚,沧阑一路按着车铃,将车骑得更快。这一辆车,是他变卖家财还清欠债之后,用仅剩下的钱买来方便工作的。

    沧阑在一家美国人创办的英文报社工作,主编是一位名叫鲍威尔的美国人。由于在报社工作,这一年多以来,他对于国家时政越关注,国家积弱。,列强环伺,军阀混战,民生困苦,常叫他生出一种深沉的无力感。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他只觉得无论怎么努力,触目所及,仍。然是绵延的一片战火。鲍威尔先生曾经告诉过他,每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若是每个人都在自己所作的工作中贡献出一份力,汇集起来,那么,。那个民族将是不可战胜的。鲍威尔先生的话,如同黑暗中的明灯,驱散了。他心底的迷惑,让他明白了未来的方向。

    他没有什么所长,只有手中握着的一只。笔,若能以人深省的文章,唤起民众意识,投入救国运动,那未来的中国,必定是一番前所未有的新景象。

    近来,生了举国震惊的英国巡捕开枪射击请愿群众的惨案,上海的学生工人纷纷罢课罢工,抗议英国的暴行,鲍威尔先生决定做个系列特稿,跟踪报道这一事件,由沧阑全权负责,因此,他经常会很晚才能回去。然而,就在这时,大太太的病情突然恶化,在鲍威尔先生的资助下,住进了济慈医院,每天夜里,无论多忙,他都要赶到医院照顾大太太。

    鲍威尔先生看沧阑的情况,想放他一段时间假,等大太太病情稳定了再回报社。他还记得在沧阑报社求职的情景,什么也不说,就先向他坦白了来历。纪家生的变故,他也有所闻,沧阑从一个世家子弟,落到这般境地,能不卑不亢,也不自艾自怨,让他十分欣赏。待沧阑说出求职的想法,他当即就答应下来。不久,他听说沧阑要寻找在北京的妹妹,和一位远渡法国的朋友,便主动提出帮助沧阑,以他开办报社这么多年的人脉,没多久就找到了两人的下落。沧阑十分感激他,对他的态度越恭敬,他想,这时由他提出这个建议,沧阑一定不会拒绝。

    但沧阑婉言拒绝了。他明白鲍威尔先生这么做的慷慨和善意,可是,同胞蒙难,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在报纸上报道事实,抨击这样惨无人道的行径,让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

    “鲍威尔先生,我想,正如您说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样的时刻,是绝对不能退缩的。”沧阑言语凿凿,自有一股震撼人心的气韵。

    鲍威尔先生不觉更加赏识沧阑,难得他能有这样忧国忧民的情怀,实在可贵,于是便向他承诺,不管他以后有什么困难,都会尽力帮助。沧阑谢过鲍威尔先生,心中着实感慨,能在最困难的时候遇到这样的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网阅读!)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福气,而他却不知道,沧芸在北京是不是拥有一样的好福气。他因大太太的关系,没能去成北京,知道沧芸地址以后,又因先寻得了丝娆的地址,他将地址寄给熙扬,熙扬回过来的那封信而心存犹疑。他不想欺骗沧,明明知道事情的始末,还瞒着她。于是,他便索性连信也不写,装作仍然不知道沧芸的消息。

    不一会儿,沧阑已经到了济慈医院,刚放好车,就看到为大太太治疗的医生出来。“医生,我娘的病能有好转吗?”沧阑向医生问了好,转而问起大太太的病情。医生一脸肃穆,平静道:“病人的情况会越来越坏,长期糟糕的精神状态影响了她的身体健康,恐怕难以痊愈。方才病人又歇斯底里,我为她注射了镇定剂。”

    沧阑有些失望地谢过医生,进到病房看望大太太。大太太躺在床上,原本光润的脸变得削瘦,隐隐可以看见暗淡皮肤下纵横的青筋。她正闭眼睡觉,安和静然。沧阑坐到她的身边,望着她几乎不成*人形的脸庞,心底顿时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痛楚。他很清楚,虽然他仍然叫她娘,尽力照顾她,但其实,他并不曾忘记秀君的死,也不曾谅解大太太的所作所为。只是这一刻,他没有办法再记着大太太所做的那些事,他只感到,眼前这个濒临死亡的人,是生他养他的母亲。

    “娘,娘……”沧阑低低地呼唤,“你要好起来,一定要好起来。”说着,不知不觉,他竟趴在床上睡过去。

    待沧阑醒来,已经大色大亮,大太太还在睡,他略略看了下大太太,心急火燎地跳起来,匆匆赶往火车站。昨日他就得到消息,说是奉军少帅张学良今天抵沪,他将以报社记者的身份前去火车站采访。

    惨案生以来,少帅张学良竭力督促北京政府迅出面交涉,又再三恳求父亲张作霖,准允他带兵南下,调处惨案。六月四日,少帅出《致上海五爱国学生电》,全文登载在《大公报》,他读后不禁热血沸腾。他原以为,张学良一介军阀之子,本是国家战乱的祸之一,却不想有如此爱国之心。这些日子,他一想到少帅在电文中所言——痛我学子,竟被摧残,莽莽神州,天道何在?积弱之国,现象如斯,凡我国民,宜知奋勉——便想尽快一睹少帅的风采。

    沧阑赶到火车站时,车站早已经围满了迎接少帅的人。政要名流,学生以及工人代表,挤满了站台,都探着头看少帅专车到来的方向。沧阑勉强挤了一个还算靠前的位置,耐心等候少帅到来。上午九时,在雄壮的军乐声中,少帅的专列缓缓驶进车站,不一会儿,沧阑就见到一个器宇轩昂的人走下列车。他身着笔挺的军装,佩着中将军衔,所到之处,群众都以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net,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回 濒死留哀鸣 孑身北上 流离逢亲人 决然南下(三)】………

    你……”沧阑说不出话来,眼睛里闪动着愤怒的火焰

    大太太闭了眼,心静如水。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现在把藏在心底的话说出来,感觉好了很多。也许沧阑会更加恨她,但至少,她的内心获得了从未曾有过的安宁。

    “娘,你睡吧,明早我去给你买粥。”沧阑的语调平缓。大太太讶异地睁眼看向沧阑,他神色平和,眼中的愤怒已然消逝。大太太胸中一怮,蓦地转身,背对着沧阑,不敢再看他的脸。沧阑帮大太太盖好被子,心底源源不断滑过沉重的悲凉。事到如今,纵使她做了再多的错事,面对着病危的她,他再也提不起恨。

    沧阑握住大太太枯枝似的手,静静地坐在床边,任由悲凉将自己淹没。

    天亮的时候,沧阑放开大太太的手,出门叫来医生,悄声道:“医生,我娘去世了。”医生赶紧俯身检查,片刻之后宣布道:“不错,病人已经死去两个小时以上。”沧阑嘴角牵动,淡淡一笑:“医生,我想把我娘接回去。”医生点头道:“你想什么时候接走,都可以。”

    沧阑立即背起大太太,慢慢地向医院外走去。夜里,他感觉到大太太的手逐渐变凉,伸手一探,大太太已没了呼吸。他的心咯噔一跳,停了半拍,一直缠绕着他的悲凉竟突然淡去。

    大太太的身体冰凉,贴在沧阑的背心,一如此时阴雨绵绵的天空,寒可沁骨。沧阑在雨中瑟缩一下,看了看跟在身旁的黄包车,微微摇头,继续在细雨中前行。

    密密的雨幕,烟水般朦胧,一声清曼的低吟,随着迷蒙的水汽散开:“满目疮痍家何在,不知人间几芳菲。”

    沧阑很快办好了大太太的身后事,将她与纪老爷子合葬,又赶着拍了一封电报给沧芸,让她别急着动身到上海,等着他过去北京。他向鲍威尔先生请了假,买了火车票北上,按照地址找到沧芸的住所。

    敲了很久门,没人应,沧阑转头四处看了看,胡同里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他站着等了一会儿,后来索性坐在门口的石阶,从行李中摸出一本书看起来。

    不一会儿,胡同口传来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沧阑抬眼一看,只见一个年轻人骑着车,从胡同那边飞快驶来。沧阑对着那人笑笑,又埋下头继续看书。“范太太和全嫂都出门了。”那人自动停在沧阑面前,热心地向他说明,“今早她们出去的时候,我碰上了,她们说很久没有去逛逛,要到大街上溜达一圈,看天色,还要一些时候才会回来。”

    沧阑合上:“真谢谢你。”那人道:“我叫何不凡。燕京大学地学生。就住在里面。不如你跟着我到家里坐坐。也好过在这里吹冷风。”沧阑略微迟疑。道:“我还是在这里多等一会好了。”何不凡听沧阑这样说。干脆架好车。走到他面前:“算赏我个面子。我这样亲自到你面前请你。你也不肯答应?”

    沧阑只得答应。跟着何不凡到了他家。一路过去。何不凡已经将他地来历说了一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