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繁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浮世繁花-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吊唁的人少,整个灵堂就冷清清的,熙扬跪在一旁,面上虽无悲戚之容,却执礼如孝婿,这让沧阑慨叹,换作是他,怕早已忍不住说了实情。

    祭文快念完的时候,门外来了位客人,这叫曾家的人都吃了一惊。来人是晴衡,曾家人了解他的性子,参加这类婚庆丧宴,他从不肯轻易前往,因而曾老爷子也就没要他同来。上一次纪家的舞会,晴衡主动要来,连曾老爷子也忍不住问及原因,才知道他是因四姨太的命令,不得不来。这回晴衡远游回家,家里人都觉得他变了,他比以往更难以亲近,似有心事郁结不解。晴衍找机会与他谈话,他就是笑笑,什么也不肯说,狭长眼睛流露出来的沉静决绝,让晴衍涌起阵阵寒意。

    “父亲,我想,来吊唁长辈,是晚辈该有的礼节,我知道以后,立即就赶来了。”在鞠躬上香以后,晴衡走到曾老爷子身边,低头恭敬地禀明来意。曾老爷子很是高兴,晴衡的话说得不算大声,但在庄肃的灵堂足可以使每个人听见,对纪家也算是一个交代。

    丧礼除了这段插曲,其它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在纪老爷子沉肃的悲戚中,大太太不露声色地控制着心底的得意,恰如其分地显出淡淡的、合乎身份的哀悼之情。祭奠完毕,大太太带着宾客到前厅奉茶,灵堂就只(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网阅读!)留下熙扬一个人。出去的时候,晴衡故意走得很慢,待人都出去了,他又转回灵前,对着二太太的遗像深深鞠躬。熙扬只作不见,他与晴衡有些心照不宣的默契,紧守该有分寸,不去探究对方的秘密,晴衡不揭穿他是假的二太太女婿,他也不问晴衡回头再次拜祭的原因。

    晴衡又拜了三拜,每一次拜下去,都觉得胸中那些压着他的东西,一再扩大。

    从岛上回来,晴衡立即去拜见了夫人,还未等他开口,他的母亲就说:“晴衡,别对我说软弱或是不切实际的话。你最好打消心中的念头,否则我不能保证她还会出什么事。你好好想一想,我是怎么教你的,你不是那些普通庸碌的人,你可以改变历史!你,都忘了吗?”

    晴衡无言以对,夫人实在太了解他,简单几句话就堵了他的嘴。“母亲知道你的心思,只是,你已经不必再选择了,我早将你的路铺好,你不姓曾,你姓石川,你是日本人!我最后原谅你一次,要是你再动摇,或是想逃开这一切,我也只有按照军法处置你。”夫人语调凛冽,这时,他面对的不是一个母亲,而是天皇麾下特别小组的江浙区负责人——石川忧子。

    石川忧子潜伏在中国已经三十年,目的是为了助天皇找到在日本流传已久的宝藏。她隐于风尘,四处打探消息,不想,竟被曾老爷子看中,娶了进门。为了不暴露身份,她只得扮演起曾家四姨太的角色,而曾老爷子对她实在很好,她冰冷无情的心也不禁动了涟漪,这才有了晴衡。

    晴衡身上,拥有两个国家的血统,而这两个国家,迟早将水火不容。所以,他明知道卓羽凶多吉少,也不敢对沧芸表白心中的情意,只能躲一旁默默任流年反复碾过那缕思念,绵绵密密,再没断绝之日。

    来此祭奠前,晴衡去医院看望过沧芸,看着沧芸无声无息地躺着,他心里竟奇异地平静起来。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至少,在这样的沉睡中,她可以忘掉失去卓羽的疼痛,也不必承受失去母亲的苦楚。他所能做的,便是代替沧芸在二太太的灵前敬上一柱清香。

    插上去的香,慢慢散开淡而薄的烟,一丝一缕,缠着绕着,袅袅地消失不见。空中有烧成灰烬的纸钱翻飞起伏,将阴和阳隔得泾渭分明,晴衡这才知道,生与死的距离,是如此遥远。

    室内的气氛沉寂且压抑,晴衡听见,熙扬撕纸钱时出“沙沙”的响声,那声音就似毒蛇,一点一点啃噬着他的心,盘旋在他脑中不如归去的念头,又清晰地冒出来。然而,母亲的话又冷不丁出现,那森然期盼的语调,让他觉得,即使这念头只是想一想,也是对不起母亲、对不起天皇的。更何况,还有沧芸的性命悬于此念,他又如何敢轻举妄动。

    晴衡不断向后退,逃出那个令他窒息的灵堂。

    他逃到前厅,想要借着与众人闲谈,驱散心底纷乱的思绪。但前厅的气氛,并不比灵堂好多少,一种僵硬的尴尬暗暗涌动,言家那位小姐言吟,更是红透了脸默默坐着,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思。

    晴衡疑惑地看向晴衍,晴衍将他拉到身边坐下,悄悄向他说了因由:“言家此来,全是因了纪太太一句‘小儿沧阑仰慕言吟小姐已久,盼与之结为秦晋之好’云云,到这里商谈言吟和纪沧阑的婚事。谁知道,言喻刚说起这事,纪沧阑就红着脸打断他,说自己生性愚驽,不敢高攀。”

    晴衍的语气,带着一点幸灾乐祸,他很有些偏狭的小心眼,见不得外人比曾家人好。晴衡没做声,心底倒起了好奇,想看这事怎么解决。

    “纪老爷,纪太太,生意场上,我是后学末进,理当对你们怀着敬意,礼让三分。”言喻面上隐含风雷,看得出他是在克制心中的愤怒,“今日前来,是承纪太太相邀来谈论婚事,可是,令公子是什么意思!”

    沧阑的话,是大大出乎了大太太的意料,她算定沧阑个性柔和,断不会当着外人给她难堪,才弄这么一出先斩后奏,目的就是让沧阑在众人面前默许婚事。“阑儿,胡说什么!你不是昨天还在我和你爹面前夸言小姐娴静大方,是理想的太太?”大太太铁了心要促成这门婚事,不顾后果把话说到毫无转圜的地步。

    纪老爷子看出沧阑的抗拒,忙打圆场:“言老板,小儿确实提过,但他又想着,才接掌码头事务没多少时日,打算等一切上手再考虑婚事。”纪老爷子在丝娆离家之后,与大太太商量过沧阑的婚姻大事,他的意思,便由沧阑去,不再约束。大太太坚决不同意,纪老爷子也只好作罢,现在说上几句话帮沧阑拖延时日,已经是他的极限



………【第三十八回(中)】………

    言吟悄悄打量沧阑,心底有些欢喜,又有些羞怯,更多的却是因此而生出的恼怒。可喜的,这次跟着哥哥言喻来此,没有白来,言喻是中意沧阑的,她也对沧阑的印象也很好;可羞的,沧阑说她是理想的太太;可恼的,当然是沧阑那句推搪的话,幸而纪老爷子一番话又将这种恼怒,减到最低。

    “那么,就月底下聘定亲?时间会不会太紧?”言喻略微顺下心火,开始拟定婚娶计划。言喻之所以不介意沧阑娶过亲,又急着要将婚事定下来,多少有生意上的原因。他的纱厂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品种已经达到二十多个,其中有好几种成了国内知名品牌,有部分洋人都欣然购买。如果,此时能与纪家联手,借纪家码头把棉纱运销各地,他定然还可以把纱厂扩大一倍,真正成为上海的“棉纱大王”。

    大太太就盼着言喻说这话,赶紧笑着点头:“不紧不紧,丫头下人那么多,还怕忙不过来。”

    沧阑一听,立刻急白了脸,他张口想要辩解,却又在瞬间沉默。半晌,他向众人告罪,说是身子不舒服,匆匆离去。满屋子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愕然,大太太想要作,转念又将脾气压下,在言家人面前,倒不好过多指责沧阑,以免拆穿她的谎言。

    “我去找叔叔回来。”一直不做声的子浚突然从椅子背后钻出来,一溜烟就跑了出去。实际上,子浚并不是想找沧阑回来,他只想找个借口溜出门,回到妤好身边。这几日下来,他早已厌倦了纪家,每天都会有一大群他不认识的人来逗弄他,他一点也不喜欢,本想要逃走,身边又总是跟着人,如今总算给他逮到了机会。大太太慌忙叫人跟上子浚,叫他们一定要把子浚平安带回来。虽然,子浚是沧堇在外的私生子,大太太却从没想过不认他,反而对机灵的子浚十分喜爱,宝贝得很。

    “阑儿这些日子忙码头的生意,身子一直不大好,请你们不要怪罪才好。”大太太惟恐沧阑的举动又再激怒言喻,急忙代他解释。

    “没关系,年轻人,休息一阵就会好。那我们就这样说定了,我在家中恭候媒人上门。”言喻已不再介意沧阑失礼的行为,大太太说得言之凿凿,他丝毫不疑有假。

    婚事就这么定下,不管沧阑愿不愿意、在没在场,这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沧阑出了门,心底堵满忿忿的情绪,他实在想不到,大太太会从容说出那样的谎言来逼他就范。这一次,他不能妥协了,沧阑越想越坚决,错过一次,已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他不能再错第二次。

    “纪叔叔,等等我。”子浚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上来,才跑到沧阑身边,就拉着他躲进一旁的弄堂。沧阑探头去看,只见几个家里的下人匆匆跑过,一脸焦急的样子。子浚有些得意地说:“纪叔叔,他们都在找我,可我一点都不喜欢那个家,我要去找娘,再也不回那里。”刹那间,沧阑的心堵得更难受,就好似忽然被灌进一碗五味汤,什么滋味都齐了,火辣辣地呛在喉头。他要怎么说,对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说出那残忍的事实?

    子浚若有所觉,巴巴地望着沧阑,可怜地问:“不可以吗,纪叔叔?”沧阑深深吸口气,平复翻腾的思绪,子浚显然误解了他的意思:“不,子浚,我不是那个意思……”话才到一半,沧阑忽又顿住,他不确定告诉子浚实情,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子浚年纪虽小,却因生活艰辛,早学会了察言观色,他低下头:“是不是娘不愿意接我回去,她把我丢在别人家里不管了?”

    子浚的声音带着一点不解的怨愤,沧阑一听就呆了,这才意识到隐瞒妤好去世的严重性。他怎么可以让一个孩子,对母亲产生不解和怨愤,带着这样沉重的包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