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就只跟这一家买火器?没别人了?”
“说是这家带来的的确是新火器。所以就僵着了。”
“秋冬季风都快开始了,那个商人再坚持又能坚持多久呢?不会是商行故意的吧?明明他们自己就能办妥,非要让你跑一趟。”
“说不准啊。不过这事以时间来算是比往常拖得久了些,钱大人又在旁边拨拉算盘,皇上烦了。”
梁夫人无奈地小翻一白眼,“又是钱大人,早该想到跟钱有关的事就少不了他。兵部买火器,怎么他也要插一手?”
“因为他把这部分的钱收回户部了,不然李玉来当初跟我面前哭那么凶干嘛。我不在的这几年,户部只发基本开销的经费,兵部想多花些钱都要提前跟他们申请款子,还不一定获批。”
“哎~~,钱大人抠门的本事又精进了。”
“没办法呀,以前花钱太凶,他总要想办法把损失找补回来。行了,等我这趟回来,短期内应该不会再让我出去了,我就能在家里好好陪着你了。”梁俭德轻轻握着妻子的手,两人四目相对脉脉温情。
第二天清早,李文芳送弟弟们上学,看着男孩子们进了课室,别的家长都走*了,她找到师母跟她谈了谈。
师母见李文芳愿意照市价给钱,而且又听她说要随主人家出差,料想她必是那梁大人身边亲近的丫头,心中一边惊讶自己竟然看走眼,一边心里同时又生出自己的小算盘,嘴巴上爽快地答应下来,还主动减了一半的钱,又让李文芳又惊又喜,谢了师母又谢那老仆。
安排好了男孩子们,李文芳回到尚书府,先去了外书房,跟那里的小厮借了几本关于焱州的地理志拿回去细读,然后又进内院找香姨,请香姨指点一下她这趟出差的详细事宜。
香姨本来在房中与夫人一道下棋,听丫头子来报,又请示了夫人,起身出去跟李文芳细聊。
香姨请李文芳到她屋里喝茶,细细告诉她梁大人生活上的一些习惯,以及随行人员在外面该怎样伺候等琐碎事。因梁俭德这趟是公务,一路上身前身后都有一堆人马同行伺候,所以李文芳和几个小厮这一趟跟出门也会比较轻松,衣物等也不用另外置备新的。
李文芳把香姨说的事项一一仔细记在心里,等香姨都说完了,她在心里整理了一下,一二三四条地复述了一遍,香姨面带微笑边听边点头。
要了解的都了解了,李文芳道了谢,告退回屋,先把香姨跟她说的那几条事项默写下来,接着又捧了那几本地理志细细研读有关焱州郡方面的内容。
书上说焱州郡地处国土最南端,南北狭长的半岛形状,只有东北端与大陆相连,地形中间高山四周平原,住在半岛东西两端的百姓要想见面只有驾船在海上绕行半岛,看似绕路,实则所花时间大大少于直接翻越高山,海域范围内还有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岛屿,礁石群更是不计其数。
焱州郡一年四季阳光耀眼天气炎热,因此得名焱。地处东南沿海的清泉府是焱州郡的首府之地,因地下有清甜的淡水而得名,乘船出海半天的工夫有一个名为姥姥湾的天然深水海湾,神奇之处在于不论海面上是怎样的狂风暴雨海浪汹涌,海湾里永远风平浪静,就像一位老祖母和蔼慈祥地保护着自己的儿孙一般,即使在台风季节,清泉府在姥姥湾的保护下也不会遭受破坏性的伤害。
正是因为这个姥姥湾的存在,吸引了很多历经海上长途跋涉而来的商船在这里靠港,姥姥湾也就成为了焱州郡第一大贸易港口,朝廷在清泉府设海关,光是每年上交户部的海关税银就相当的可观。
李文芳看完这几本地理志,每本书对焱州郡和清泉府的描写角度都不一样,有说环境气候的、有说商业贸易的、也有说风土人情的,几本书看完,李文芳对那块土地就有了一个相对立体的印象和概念。
李文芳前世就是个喜欢大都市的人,毕竟她前世从事的工作也就在都市里才有比较大的市场,这次随同出差去焱州郡,没准能在那里看到第一手的稀罕玩意儿。
李文芳想象了一会儿那个清泉府会是个怎样的热带城市,突然又想到一件事,趁着时间尚早,赶紧到后面东跨院备料,准备下午做几块香皂和几盒火柴带在路上用。
梁大人出的是公差,随行人员众多,而且还要发消息到清泉府通知相关人员准备接待的事项,时间上算下来最快也要过几天才能出发,正好有时间用热制法做几块香皂。
李文芳将手上所有的猪油都投入反应罐里,将制成的皂基又各分一半,分别做成洗衣皂和香皂,将成品放进屋里静置的时候,看到上次用剩的蓖麻油,李文芳犹豫了一下,又拿了干净的罐子,把蓖麻油全部做了冷制皂。
纯蓖麻油皂的熟成期要两个月,算下来正好到冷天就可以用了,冬天总是干燥的,甘油是不可替代的好东西。
做完了皂,又做火柴,把半成品放在烘架上烘着,李文芳回屋洗手更衣出门。
在去学堂的路上见到了陶飞,陶飞给她带来了她要的火药料,每个纸包上都写着药料的名字,陶飞还告诉李文芳他的姐姐们已经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在家帮她做那些小盒子。
“陶飞,帮我个忙,我过几天要随梁大人出差,我需要那些小盒子装些东西,明天早上先给我二十个,剩下的八十个等我回来再交货。可以吗?”
“可以,明天早上就给姐姐送来,我在南街的吴记糕饼店前等着姐姐,不见不散。”
“好,就这样说定了,明日我先给你一部分货款。”
“没关系的,可以等最后一起给,那几个小盒子又不值些钱。”
李文芳笑眯眯地胡撸了几把陶飞的脑袋,请他吃了个包子,两人就分了手。
李文芳接了弟弟们回去,先把烘干的火柴收好,又出来给男孩子们吃茶点的时候跟他们说了要随大人出差、将由夫子家的老仆每日接送他们上下学的事。
男孩子们本不乐意,吵吵嚷嚷地说他们可以自己上下学,但李文芳把小报上的寻人启事拿来一提,男孩子们就都闭了嘴,接受了李文芳的安排。
晚上李文芳照顾了男孩子们上床睡觉,她跟丫头子们说晚上想做些肥皂带在路上用,让丫头子们自行关好灯火门窗,然后她就跨进东跨院,闩上了院门。
跨院全是空屋子,火药又是危险的东西,李文芳挑了西厢的一间屋子作为火药实验室,那间屋子家具都齐全,方便做事。
小叽从破了的窗户钻进来,安静地蹲在窗台上看着李文芳。
李文芳桌前放着纸笔,桌子左边放着一堆药料包,她拿起一个药料包先抄下上面的名字,再打开看看里面的内容物,回忆一下前世化学课上学到的这种药料叫什么名字,然后写在旁边,接着再将药料投入到干净的小瓷罐里,封口贴标签。
忙活半晚上,李文芳才将药料和药名对比清单都整理完毕,然后把屋子收拾好,她带着清单回自己屋去了。
第85章 文芳遇险
第二天清早,李文芳送了弟弟们上学,回来的时候到吴记糕饼店门口与陶飞碰面,拿到了二十个火柴盒,回来后就把昨天下午做的火柴都分装到火柴盒里,用毛笔在每个盒子正面都写上“火柴”二字。
李文芳拿了十盒火柴给婆子们用,又拿了五盒跑去找花匠刘叔,说是自己新做的玩意儿,托他送去厨房试用,等她随大人出差回来要听试用报告。
老刘学着划了几根,笑呵呵地收下火柴,保证一定送去厨房。
李文芳回到自己屋,练了字后,有些闲闲没事干,拿了昨晚整理好的清单在手上琢磨,脑子里不由自主地这些药料组合在一起,配成不同的火药配方。
想着想着,李文芳不由得手痒起来,见时间还早,她溜去跨院的火药实验室把刚才的想法付诸实现。小叽再次出现在李文芳的桌头,歪着头好奇地看着。
经过滨州府的亲手验证,大威力的摔炮有很大的杀伤力,这让李文芳对摔炮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一在桌前坐下埋首于实验中,就完全忘记了她答应梁俭德的事,等她很哈皮地又做了几颗配方不同的摔炮出来后才想起来,又舍不得毁了刚做的成品,干脆自欺欺人地用手帕包起来随手揣进了怀里,想着也许以后可以通过陶飞卖几个烟花礼炮的方子。
她以后要花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不趁早开拓几个财源,就靠那点月钱,迟早不够花的。
将来要是真得她自己开一家玻璃作坊,那成本可就海了去了,制作玻璃的原料很便宜,可做玻璃的模子却很贵。老早以前,批量生产玻璃制品的模具是木头,但木质模具用一千次就得换,因为热胀冷缩的关系,第一千只玻璃杯与第一只玻璃杯的尺寸会产生偏差。
她是要玻璃做化学实验器具的,尤其是量具,她是不可能接受有误差的实验器具的,据她所知,现代玻璃厂所用的玻璃模具原料是石墨,石墨的物理化学特性不惧急热急冷的温度变化,充分体现了碳原子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玻璃品的质量。
而且等她走到这个阶段了,不光是玻璃作坊需要大成本的投入,怎么着还得弄一块原料基地吧,这土地的钱和植物种子以及培育植物的开销也是必须的支出。
现在不赚钱,将来徒伤悲哇。
李文芳关上屋门,一边思考着还有什么赚钱的法子,一边回到自己屋里写笔记,把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想法都记在了纸上,不过最后她的目光还是落在了石墨这两个字上。
石墨除了做玻璃模具,貌似最初的用处是做铅笔,她喜欢铅笔,起码比毛笔和鹅毛笔都好用,就是不知道在现在的木匠行或者木料商那里有没有削铅笔木条的工具或机器。
石墨能做黑铅笔,颜料和粘土能做彩色铅笔,李文芳想到经典的红蓝铅笔,一阵心痒。只要能找到削木条的工具或机器,她就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