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姝-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府里也有家学?”



  小宫女闻言,给丽娘又倒了一杯热茶,低声道:“是娘娘开办的,收的都是流民里六岁以上,十三岁以下的少男少女,早开始到都是流民多,现在周边村子里但凡到了年纪的孩子全来了,连县衙里不少官员的儿女也有。”



  许薇姝一到靖州,解决山贼,救济灾民,这一概正事儿之外,也没忘了孩子们的教育。



  毛孩儿他们也要继续读书,他们离出师还早。



  而且,流民里的孩子虽然少,多是青壮年,可总是有孩子的,这些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比富贵人家的儿女更知道刻苦,要是有机会得到教育,比教导成年人可容易得多。



  许薇姝便又把当初在洞箫山上的家学给折腾出来。



  教导流民也就罢了,将那些农家子收来,这可不是什么容易事儿。



  而且,这又不是教导那些农户们怎么种地,农民都有自己的小聪明,你教他种地,他一旦觉得你的方法确实好,一旦看到成效,那都不用催促,自己就愿意学了,可你要把他们家的孩子弄去读书,这事儿可不好商量。



  十来岁的孩子,在家里已经成了重要劳力。



  王妃也只好用老办法,食物!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她肯管一顿饭,就能让孩子们来上半天课,要是肯管一日三餐,那一整天拘了小孩子们呆在王府,也没人不乐意。



  当然,那都是一开始,等到读书识字的效果一出,亲眼看着自家的娃大有长进,他们就会主动把孩子送家学里了。



  围墙后面,声音越来越远,偶尔还有年轻公子清越的讨论声。



  “我可听不懂那些什么战国策,到是等上数学的时候,我打算去听听……”



  显见,那位公子对今天的课程很是上心。



  “哎!”



  许爱丽叹了口气。



  可惜这里不是家学,她就是心动,一介外人,也实在不好意思去蹭课。



  她们俩唉声叹气,旁边伺候的宫女还当这两个是憋在王府闷了,便笑道:“小娘子可是想出去转转,转转也无妨,咱们靖州现在治安好,只要带上几个家丁小厮,决不至于有危险。”



  想起来的时候,见到的十分干净又特别的靖州府城,阿蛮沉吟了下,便点了头。



  那日来得晚,她没有细看,此时心中实在好奇。



  阿蛮隐约听宫人们提过,姝娘是先王爷来到靖州的,短短时间内,不但赶跑了山贼,攻下山寨,平定地方,还收服了靖州一干大小官员……



  传闻中的安王妃,都快成了神仙。



  阿蛮好歹和姝娘做了这些年的姐妹,怎能不惊讶?她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她有点儿不是滋味,有点儿泛酸,这是面对一个本与她没多大不同的女孩儿,一下子变得和以前完全不同,到达了自己根本无法理解的高度……的本能反应。



  宫人们本来想给阿蛮和许爱丽准备车马,可两个姑娘到想自己走一走。



  难得这地方不介意女孩子们抛头露面,街市上来来往往的女子也多,她们俩自然不大乐意憋在马车里。



  一路从京城过来,整日提心吊胆,别看走了这么远的路,可一点儿欣赏周围风景的心情也没有,如今到了靖州,哪怕还有些担忧,总也要四下里走走。



  宫人们没办法,只好多派了人跟着。



  都说靖州街面如今清净得多,可就算清净,也不可能一点儿乱子没有,万一冲撞了这两个小娘子,总归不美。



  前几日还听衙门那边的人说,现在城里的老百姓都变得大胆得不行,还有几个兄弟争产,官府没管,居然主动跑来,让官府给主持公道的,简直添乱。



  王妃听说这事儿,到笑个不停,还说是好事,总比私底下打个头破血流,甚或闹出人命要强。



  “听说,王妃在纺织作坊?”



  阿蛮忽然想起刚才宫人的话,低声问道。



  “正是。”



  不好泄露‘军情’,小宫女也是问一句就答一句,绝不肯多言语。(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距离
  要去纺织作坊,路还不近。



  小宫女就笑道:“小娘子若是不想坐咱们王府的马车,不如就坐一坐箱车。”



  箱车?



  阿蛮还没问,小宫女就使了个眼色,身边跟着的那些小厮们就隐了,只有几个宫女留下。



  “这边儿走。”小宫女笑了笑,领着她们俩立在王府大门东侧,一块儿平平整整的大石板上坐好。



  石板有好些块儿,长条状的,上面坐了不少人,大部分衣着打扮都不怎么样,应该是寻常百姓。



  她们两个一过去,就有不少人扭头观望,显见十分惊奇,毕竟只看她们身上的衣服,也不像是没有马车的人家。



  如果许薇姝在这儿,非要白这小宫女一眼,她明显是故意的。



  其实,身为王妃娘娘的贴身宫女,如今被安排来照顾客人,那肯定是应该的,可私底下逗一逗客人,让她们深入了解下靖州的里里外外,那也是王妃的意愿。



  没多时,一辆由两头驴拉着的,长条箱子车就过来停下,看见那箱子最前面挂着个红牌子,等着的老百姓们,但凡是女儿身的,就纷纷站起来上车,阿蛮和许爱丽也稀里糊涂地走了上去。



  小宫女往前面的木箱里塞了三枚铜钱。



  整辆车顿时就满了,连个座位都没有,各种气味扑鼻而来,阿蛮的脸瞬间有点儿发绿。



  不过驴车一跑起来,速度居然还不慢,而且跑的是专门用来跑马的土道,上面种满了野草,保证不会伤了牲口的脚,微风阵阵,环境也就一下子显得好了许多。



  小宫女见阿蛮的脸色好了些,低声笑道:“这种箱车是寻常老百姓常坐的,出城上工速度很快,也便宜。只用一文钱,街市上少了车马,也不容易出危险,还能保养道路。”



  旁边有个坐在窗户前面。几乎把脑袋都伸出去,动作实在算不上安全的小女孩儿闻言就扭过头来笑道:“王妃娘娘安排的这箱车哪都好,太阳晒不着,下雨淋不着的,就是有一点儿。太少了,现在还行,等到晚上城外的人下工,那真是人挤着人,可够受的。”



  “可不是,但我家住得离城外太远,要是到车马行雇车,那来来回回得花多少银钱,还是凑合下吧。”



  对面坐在椅子上,拿着丝线不停地编织的老太太。叹了口气,应了声。



  车上都是女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说八卦,到也热闹,大家看见阿蛮她们,虽然惊奇,却没有特别在意。



  这种感觉,阿蛮还真没感受过,往日在京城,她出入府门。都是前前后后无数仆从护卫,便是有寻常老百姓过来,也不敢抬头看她,更别说搭话。



  小宫女低声道:“娘娘也常常乘车。靖州府那些贵女们有样学样,虽然不多见,但坐这种车的,也不都是寻常百姓家的小娘子。”



  阿蛮:“……”



  这一路上,时间不长,阿蛮听了一耳朵八卦。有些听得懂,有些却听不懂。



  但有一点儿可以肯定。



  在这里,女孩子居然也能出门打工赚钱,而且还是普遍现象,车里头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是要去打工的。



  这些女孩子们,别管年长的还是年幼的,讨论的都是今天能做多少工作,晚上要不要加班,赚的加班费够不够给孩子买商社新出的营养剂。



  要不然就是今年哪家的作坊能拿到官府的订单,军用的御寒衣物能不能赶出来。



  许爱丽拉了拉阿蛮,握着她的手小声道:“我有一种感觉!”



  “这里好像和他们曾经呆过的那些地方,根本就是两个世界,完全不同。”



  阿蛮有些困惑。



  难道女孩子们的幸福,不该是嫁个好人家,得到丈夫一心一意的宠爱?



  就是她,去考女官,拼命努力,也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个好人家。



  许爱丽到有些明白。因为眼下这些女子们,不可能像阿蛮那样,嫁去一个绝对不会差的家庭,一辈子衣食无忧,她们就是嫁人,也要做繁重的家务,生活的有多么凄惨,阿蛮和自己,大约永远也不会了解。



  所以,她们愿意抛头露面出去做工,只要能赚钱。



  箱车中间没怎么停,直接就到了城外,阿蛮和许爱丽跟着一群人下了车。



  客人们都四散而去。



  许爱丽和阿蛮又走了一段儿路,才走到靖州最大的纺织作坊的大门前。



  看起来院子就特别大,里面隐隐约约还能听见人们的说话声,夹杂着奇奇怪怪的声音,应该是机器的动静。



  “就是这儿?”



  阿蛮驻足。



  纺织作坊也不是说进去就能进去,尤其是里面大部分都是女工,有男的,也是五六十岁的老人,甚至还有一些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安全工作肯定要做到位,大门一关,外面的人不拿通行证,绝对不可能进去。



  这两位就被堵在了大门口。



  两个人正好看见有个乡下打扮的老汉,挽着裤腿,肩膀上还扛着条鞭子,驱车到了门前,人家大门洞开,放他进去,结果这俩人向前走,却被挡在门外。



  要知道,两人虽然没坐王府的马车,可一身打扮,也是光鲜亮丽。



  换了在京城,或者别的城池,她们这般装扮的贵人,只要不是什么官衙之类的地处,别管去哪儿,都畅行无阻。



  这次就不同了。



  对于老汉连问一声都没有的门房,直接把人拦在了门外。



  不过,说话到挺客气。



  “两位小娘子,里面是咱们靖州最大的纺织作坊,您要是想参观,可以去东面,东面有个纺织品陈列室,什么新鲜的花色布料都齐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