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姝-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儿子还有理智,能保持自己的风度,没做出有损皇家颜面的事,总归不错。



  方容的心情却有一点儿复杂。



  这日天色不错,花园里一些比较名贵,香气宜人的花卉让许薇姝折了些送去给她那几个学生。



  自家教出来的孩子有出息,科举高中,当然是件开心事,奈何她如今轻易不能离宫,想要亲自见一见人,给予祝贺也难。



  虽然大殷朝的后妃们比前朝幸运得多,宫外也不是不能去。



  早些年京城好多花园子,像春合苑之类,就经常招待妃嫔主子,还攀比成性。



  可到底不自由,她也不能出去玩,整日除了操劳各种杂事,就是盯着方容让他按时睡觉吃饭,至于吃药,这两天已经停了大部分,只是吃些温补的而已。



  那些个药物,即便灌进去,虽然让方容没胃口之外,也无甚大作用,一帮御医开了一堆太平方,不过彰显万岁爷疼爱皇孙而已。



  外人到都觉得方容的身体恐怕没什么大碍,要不然,万岁爷也不会如此中意他。



  哪个皇帝会选个病秧子当继承人?



  今天难得清闲,方容带着袁琦去骑马了,说是骑马,外人信,但眼下许薇姝到觉得,怕是又折腾什么阴谋诡计呢。



  她也管不了,想了想,既然没什么事儿,就帮学生们准备点儿东西。



  “这几盆,连带着我收拾的文房四宝,还有那几本书,都捎带出去给卢玉衡,让他分分。”这阵子他们参加文会,不带几盆好花附庸风雅,就显得土气。



  靖州出来的几个,和那些士子交际时,容易让人小瞧。



  东宫里现在都是许薇姝做主,淘换些好东西给自家学生,也算尽尽心意。



  许薇姝又叮嘱了几句,既然决定入朝为官,过几日殿试,让他们拿出本事来,在文才方面或有不足,却能用经验来比,这两天多和京城士子交往,人脉还是挺重要。



  方容每次回来都很晚,许薇姝也不能替他们走走后门,问问方容殿试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这些皇子皇孙,整日都琢磨那位万岁爷,肯定知道对方中意什么样的人才。



  要是连这点儿眼力都没有,他们恐怕不是早就化为白骨,就是小透明,根本没得过重视。



  其实哪里用得着她叮嘱,方容那人比她心细,该交代的,怕早就交代过。



  一转眼,殿试之日就到了。



  万岁爷为此还多吃了一粒丹药,生怕精力不足。



  许薇姝也有些挂心,这还是她头一次盯着自己的学生科举取士。(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鲜事
  殿试和往年比,多了几分肃穆。



  往年虽然殿试也重要,可三年一次,再重要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对于士子来说,金榜题名,改变命运,自然是天底下顶顶要紧的大事。



  可上面那些王孙贵族,他们的子孙又不用参加这劳什子科举,人家生来就高人一等,寻常寒门子弟一辈子爬不上的高位,他们出生就已经预定,关注所谓的科举做什么?



  今年却有点儿不一样。



  金銮殿上,万岁爷端坐高台,却让太孙立在下首位置。



  礼部尚书金泉皱了皱眉,私底下面君,忍不住唠叨了几句,说这个不合规矩。



  进士是天子门生,正是殿试这一关,乃是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三甲也是他老人家亲自点出来,才算天子门生,现在让太孙往这儿一戳,未免不妥,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嘛。



  金泉到不是不满方容。



  事实上,满朝文武中,除了那些忠王和义王的铁杆,好些清流名臣,没卷进党争的,大部分还是乐意太子一脉脱颖而出。



  太子向来宽厚,方容也是好性子的,尤其宽宏大量,再说,太子毕竟做了好些年储君,上位有底气,做了皇帝,也不至于和底下人斤斤计较。



  换了忠王和义王,怕是又一场乱子要出。



  金泉提出异议,也是想保护方容,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方容最近名声挺大了,很不必再给他添加点儿光彩。



  当然,人家万岁爷自己不介意,乐意让孙子在金銮殿上露脸,让这一届士子认识认识未来的国家君王,当臣子的也没办法。



  于是,这一年大殿上,温文尔雅的皇太孙一个人就把满朝士子给比了下去,也自然引来无数倾慕。



  许薇姝也满高兴的。



  和会试时成绩差不多,三甲排位相差不大,她那些学生里没有黜落的,到是拟定被排到同进士出身的学生,又有一个文章大有长进,前进了点儿,排到二甲末名。



  卢玉衡居然也升了不少,得了二甲头名。



  说起来以他那张脸,万岁爷都想点他为探花。



  只不过,因为太孙在,卢玉衡是原来安王府出身,勉强还算是心腹,一甲三人的影响太大,要跨马游街,真中了探花,说不定招人诟病。



  主要还是卢玉衡本身文章不至于毫无争议,他要真才气逼人,无人能比,别说探花,状元也不是不行。



  二甲头名就很好了。



  三年一届,出了多少状元,可天下名臣,还是普通进士居多。



  不只是许薇姝高兴,今年殿试的士子们,也都松了口气,觉得满幸运。



  和前朝不同,大殷朝科举取士,会试时就按照成绩拟定三甲,等到了殿试,皇帝会大致上调整一下名次,但每年都有黜落,有些士子哪怕学问很好,仪态不好,品行不好,或者有别的乱七八糟的毛病,也有可能被黜落。



  这还是太祖定下的规矩,据说是为了表明,科举取士,求才也求德。



  不过这点儿却坑了考生们。



  那些个考生辛辛苦苦终于金榜题名,都上了金銮殿,碰上哪里惹了万岁爷的眼,十年寒窗苦,全都白费,因为这个,痛哭流涕的有,疯癫了的也有。



  当年许薇姝做女官,幸亏没赶上操持这些,只是听前辈女官们说过,到了大比之年,太医院那边老早就准备好各种药丸子,就是为了这些士子平平安安离开皇宫大门。



  不过,今年却只黜落了两个,方容亲自在殿上把因为容貌不佳,还有太过紧张说话结巴的三人留下。



  只因为这三个的文章言之有物,吹捧不多,看着比较踏实。



  万岁爷也点了头。



  黜落的都是下面报上来,说是品行不好,一个好赌,而且还卖妻卖子,另一个忤逆不孝,在联名作保的名录上做假。



  像这两个这般的,这次黜落,就没有下回了,下一次肯定不会再有人敢给他们作保,而且进了考官黑名单,勉强能参加考试,也要落选的。



  方容就趁机提议,以后科举取士,殿试黜落方面要有规程,不能因为莫须有的缘故坏人前程。



  皇帝就笑了,还连连夸奖自家皇太孙有仁心。



  连那些大臣们都点头称赞。



  他们里面一多半都是经历过艰难科举,碰上殿试的时候,因为帽子歪了,多结巴了两句就被黜落,何等残忍!



  也有大臣不以为然,觉得科举是为了选拔官员,那些个畏畏缩缩的人,学问好也当不好官,自然要赶走。



  不过,他们心里这么想,也不能说,真说出来,就显得冷傲得罪人,是官场大忌。



  东宫



  方容去参加宴会去,许薇姝听了会儿现场直播。



  一群宫女和女官们轮番过来玩,顺带着就说说哪个进士生得眉清目秀,哪个进士胡子都花白云云,听着挺有意思。



  “人都七老八十了,考上进士还能干什么?就是当官,怕也是个糊涂官。”



  几个小宫女叽叽喳喳。



  许薇姝哭笑不得,那帮女官拿人家开玩笑取乐,也不怕遭报应,想想那些年老的士子也不容易。



  考了一辈子,一大把年纪才考上,估计还是上面看在他年纪实在大,还有这份心气,算是安慰奖。



  “娘娘,许家来信,许茂竹要成亲了。”玉荷捧着瓜果进门,给自家主子切好,忽然想了想道。



  许薇姝一愣,要不是玉荷提起,这阵子事情多,她几乎都忘了她还替人家许茂竹保媒了一回。



  许茂竹也参加了这次会试,可惜只得了一个同进士,也不能怪他,纯粹是这一次考生里面卧虎藏龙的太多,他被肖氏拘了多年,每日只读圣贤书,文章到是会写,要写得言之有物,让人拍案叫绝却很难。



  要不是国公府被抄之后,他多少长进了些,又去靖州走了一圈,有些见识,怕是连同进士也考不上。



  当初他要参加科举,还特意问过先生,他先生就说,如果再多等三年,把握更大。



  他这么年轻,很没必要现在就考试,一旦考中同进士,便定了性,将来做官也要受歧视,还不如不中,来年再考。



  许茂竹自己也知道先生说的有理,只是他在家中,眼看着自从老太君故去,家里的状况一日比一日更糟糕,那些女孩儿们都要靠自己做针线贴补家用,他娘亲一天比一天衰老,短短月余时光,就老的没法子看。



  他身为堂堂男儿,怎么能只想着自己?



  为了母亲,为了妹妹,他也要快些立起来顶门立户才是。



  一咬牙,没听先生的话,就去考试,考中同进士,肖氏有点儿难受,他到觉得还好。



  同进士就同进士吧,不就是没办法升四品?那么多二甲进士,不都老死在五品这一品级上了,难道所有的二甲进士,全能步步高升,成为阁臣?



  蹉跎多年,吃遍了苦头,尝尽了人间冷暖,许茂竹终于明白,他在自己的家庭里很重要,他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可别人不会把他当主角,他在整个大殷朝,就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