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顾无言。
二人之间的空气凝结欲滴。这种压抑让我窒息,而我却不知如何开口解释。
“我不信,不信你竟喜欢那老匹夫。我哪里比不上他?你也说过三个好,我自是比他好的。”王爷的喃喃自语打破了这异样的宁静。“你定是有求于他。”他抬起头来,眼眸恢复了素日的清澈温柔,“你到底有什么事求于他?又有什么是我所不能解决的呢?为什么你不告诉我?我们是夫妻啊。在你面前我不是什么王爷,仅仅是你的夫君,我真心待你,为何你却不能坦诚?”这样真挚的话语逼得我泪水盈眶,只是我不能说,那是一条不归的路啊。“王爷的情谊,臣妾岂会不知,只是若然能说于王爷,臣妾必不会向他人求救。”我此时此刻已经视他为夫。不仅是因为赵百吉的话,他让我顺从双亲之意,与王爷鸾凤和鸣。更多的,是我自己的心。我的心已经被王爷抢走了。
“好吧,我不迫你。若你需要,我便是你的盾。我将用我生命抵死守护。这,是我对你的承诺。”沉吟片刻,他交予我一样东西。接过一看,是一条项链,坠子是个同心圆球,嵌有两颗心形红宝石边缘相接,边镶明珠若干。
“王爷,这。。。”我此刻若然还不懂,那我便是石头冰山了。
“共结一心,算是我给你的定情物吧。”他低低地笑了,这笑里隐隐有几分的羞赧。
“你好生歇着,我先走了。”不知怎的,我瞧着他的背影有些落寞。我不想让他离开。冲上去抱着他,我哽咽了,“王爷的情意臣妾无以为报,但臣妾发誓必不负了王爷。”我看着他的目光唯有坚定,“从此让我们共牢而食,合卺而醑。”
他的身子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紧紧捉住我的手放在胸前。
“真的吗?你说的可是真的?”我紧紧握住他的手,郑重的点了点头,旋即端起两杯茶,娇羞浅笑,“咱们以茶代酒可好?”
他执起酒杯,含情脉脉,“妙极妙极。”
一杯饮尽,四目缠绵。
“你在这里等我。”他像是想起什么,扶我坐下,轻掩门扉而去。
再回来时,手里多了两根龙凤红烛,一根称心如意,一条喜帕。他是这么的心细如发,要给我最完美的一切。我怎能负他?我愿以自己的性命去爱他。
红烛热烈绽放它的热情,我端坐床边,满怀小儿女娇羞。成亲原来这样令人忐忑并着幸福。这一夜许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夜了。我爱他!命运待我不薄呵!
第十一章 拈 花(二更)
翌日清晨,我已由无知少女变为闺中少妇。心情却无端的轻松了许多。大概是想到我也有了依靠,虽然有些事情秘不可宣,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了吧。
元睦每日公务在身,自要去忙他的事情。我不准出府,只能在府中赏花闲逛。园中花木颇繁,寻常之辈有之,非凡之品亦多,真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日日如此闲暇,我倒想起制香一事来。幼时喜燃香料,更曾自制燃之,爹娘以为我有此天分,也请了师傅教我制香。昔日便常在家采英制香。此刻王府中各类花色一应尽有,若能采摘来制香数种,日日环绕可真是天上人间了。
我是谁?王妃,女主人,当然能采了,此刻就采。先到这里,我招呼冰蓝冰彤,“过来一起摘些花回去。”冰彤自是喜滋滋的跟在我身后,冰蓝却顿了顿,停在了那里,“娘娘不必亲自采摘,看中哪朵唤人剪了去便是。”冰蓝总像个隐形人,此刻却突然开口。她在提醒我自重身份吗?我恍做不知,“哪里会有自己摘的乐趣?来吧。”哪个少女不爱花?我和冰彤每人采了大束,花容人面相映,人比花儿俏。我拿出一半送给冰蓝,“送你。”冰蓝目中有光稍纵,复又冰冷,“娘娘还是自己享用吧,奴婢承受不起。”
正兀自尴尬,讪讪收回花朵,可巧王爷身边的卢简来了。他带着一脸的喜气,“娘娘请随我来,王爷正在新居等您哪。”新居?我把花儿拢好吩咐冰彤冰蓝带回旧处,由卢简引路穿过假山石亭,在一处竹林外停住,“娘娘请穿过竹林。奴才就先告退了。”我依言前行。竹林深处却别有洞天,曲致错落的回廊处处嵌满鲜花绿草,如宫装仕女翘首墨立。流水似一弯腰带系在这宫装仕女身上,那小桥便是腰带上的翠玉。跨桥而过,登堂入室,一股异香扑鼻而来,只见四面皆是五彩销金嵌玉的玲珑木板。上面刻着各式各样的花卉,地面铺就五彩卵石,内置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上有青花一尊,内插百合几支,皆是名贵之品。案后更有半璧的一格一隔的玲珑木板,置有锦盒若干。随手打开一盒,里面便是一种香料。我呆住了,此时已不能发出任何言语。
一任温暖的怀抱将我从背后环起,“此处命名浅香居,你可中意?”
“元睦,你怎么知道我心中所想?”我反身将脸埋在他怀中啜泣,此刻我喜极了。
“但凡你喜欢的,我都努力给你,只要你开心。”元睦,我该如何回报你的好?我怔怔的看着他,这个一心为我的男子。
像是了然,他抚着我的发,“不要想什么回报,我能这样宠着你便满足了。”他目光灼灼,贴进我的耳边,呵气如兰,“元睦只是封号,以后叫我濯瑜吧,卢濯瑜。”我低头应允,流连在他的怀抱。“可是‘清浅蒲根水,时看鹭啄鱼’的啄鱼?”我调皮的问道。
“当然拉,这就是我们的缘分。”他开心的笑了起来。
第十二章 觐见(三更奉上)
民间女子成亲要拜过双亲,敬过媳妇茶。抢亲来的王妃也是正妻。濯瑜是太后的义子,于情于理都是要拜见她老人家的。但是因为抢亲之故,我一直也不敢前去。直到前日太后下了意旨宣我三日内觐见。虽然我很不安,但是这一天还是来了。
为免失礼令太后不悦,这两日濯瑜专门请了宫中引导姑姑为我教习礼仪。进宫的路上,我不停地问濯瑜步摇有无歪斜,衣服是否合体,濯瑜爱怜的注视着我,“哪里都好,你不要紧张。我喜欢的母后自然喜欢。”我温顺的伏在他膝上。有他在,我当安心。
从前在闺中也曾听人议论太后是个传奇人物。先皇怯懦,因嫡继位,无甚作为,故有朝臣宗亲不满,乃至酿成龙城事变,太后设计平叛险些丢了性命。叛乱即除,先皇许之凤印,并允太后一旦生子即诏天下立为太子。我总在想这样一个女中豪杰该有怎样的威仪。我从没有那等气魄,所以太后这两个字在我心中是与神人划等号的。而今却做了她的儿媳,我是如履薄冰,但不知她会否叹息扼腕和不满。濯瑜也曾说过我太过温顺以致失了性格。胡乱想着,已然到了坤德宫外。
王爷被留在外殿,我随侍女进了内殿,施礼后跪在太后面前,不敢有任何僭越。她看也不看我,只淡淡言了句“是个标致人物,配得上濯瑜。”接着赏玩她随身的小物件。我心中忐忑,只任汗珠在额前凝结。我猜不出太后的喜怒,也不知她是怎样的心思,我能做的唯有等待。
“起来吧。”半晌等来这么一句话,我谢恩过罢,如坐针毡。悄悄瞥去,原来太后圆形脸庞,鼻隆庭阔,柳眉凤目,齿白唇红,虽有岁月风霜减色,却有蕙质贤达增辉。目光扫处百物顺,话语达时众人安。
初起太后和我话了些家常,我正平复心情,但见太后两道精光射来,“哀家听皇上说城北斛川江宽有五里三分,濯瑜却说是七里三分。你以为谁说的对呀?”我连忙起身,本欲道未曾度量不敢妄言,但皇上和王爷可曾度量?皇上是圣主不能有错,王爷乃夫君岂会谬误?太后这一问真是把我难住了,可是不回答又是不敬。
我灵机一动,只能取巧了。“臣妾听闻斛川江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二季,故私以为丰水期宽七里三分,枯水期宽五里三分。想来浩淼,未曾观临,实是憾事。”
太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些许赞赏,“人倒也聪明,只是你要记住,夫君才你是的天,所谓共结连理乃是福祸与共,生死相连。”
“臣妾记太后教诲。”答完这一句我的心轰然落地。而后得太后赏赐玉如意一对,金麒麟一双,将她手中玉扳指赐与我。我心中自是欣喜,以为太后并不恼我。但又听到太后云“若濯瑜为你失了进取之心,哀家饶不了你。”随即又云“我乏了,你们回吧。”我应声告退。
来到外殿发现我的内衣竟已湿透。濯瑜为我拭去额头细汗,“母后可有为难你?怎么热成这样?回家可好?
”我摇了摇头,攥住濯瑜的手,紧紧跟在他的身后。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三章 誓 言
在进宫后的这段日子里,濯瑜每日伴我左右,陪我吟诗作赋,我作词他便和韵,我起舞他便弹琴。既是神仙怕也要羡慕坏了。真希望时光就此打住,让我永远腻在这幸福中。
望着门外为我摘花的濯瑜,我不禁生出无限感慨,提笔写道:
长相思
春日游;杏花插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
妾拟将身嫁与;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有什么喜事,这般傻笑?”他将花插入瓶中,伸手来取案上字看。这等话语怎可让他瞧见,我急了,伸手去抢,却被他一手揽入怀中,“我来看看写了什么?这般见不得人。”
“哪有见不得人,人家见你人在花丛中,玉树临风,人比花俏才有感而发的。”我不禁娇嗔。
“恩,写的好,深得我心。”他在我的脸上轻轻啄了一小口。“词好书法也好,人好情谊更好。”
“哪里好了,你且说来听听。”我被他夸得飘飘欲仙了。
“这情谊全在词里边了,咱们俩可是心照不宣哪,我要说出来你不找地缝钻进去?”此话一出,羞得我粉拳跌落,他呵呵一笑,“再看你的字,肉不没骨,筋不外透,虽姿媚溢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