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黄衣少女道:“任你选!”
风华笑道:“玩牌要靠运气,如果百赢不输,实在说,那也要靠玩假,我刚才说过,这场比试,要凭真本领,不许玩假,若是玩了假,那也失去了这场赌的真义,而掷骰子除了不灌铅之外,那就要靠手法了,凭手法那才是真本领,所以我想跟姑娘掷骰子三回定胜负,如何?” 那黄衣少女笑了笑,道:“说得有道理,使得!”
风华抬手往后一指,道:“老天爷前辈,跟他们再要三颗骰子来!”
老天爷如大梦初醒一般,应了一声,忙自柜台处取了一副骰子,奔了过来,递向风华手中。 风华接过了骰子,拿出了其中的一颗,然后自桌旁拿过了一个大海碗,随手一丢,三颗骰子叮叮然落在碗中,他把大海碗往前一推,抬手笑道:“姑娘,你请吧。”
那黄衣少女未推让,温柔的目光盯着风华笑了笑,伸出右掌,抓起了海碗中的三颗骰子,然后她随意一放,叮叮连响,三颗骰子一阵转动之后静止不动,旁边拿眼角偷窥的老天爷倒抽一口冷气。
那黄衣少女道:“风公子,你告诉我,是什么?”
风华淡淡说道:“一色,三个六点!”不错,大海碗中的三颗骰子各个六点,这是最大的点数,除非风华能掷出十九点,要不然就赢不了她。可是话又说回来了,那怎么可能?
那黄衣少女莞尔一笑,道:“那么,风公子,该你了!”
风华平静地笑了笑,伸手抓起了骰子。
老天爷眼一闭,一颗心提到了腔口,一直等听见骰子不响不动,他方始咬牙横心猛然睁开了眼,一瞥之下,他差点没跳起来,碗中,跟适才一模一样,赫然也是三个六点!又掷了一回,仍然是难判高下,同样地十八点。
那黄衣少女脸色一变,道:“风公子,好手法,可是这样下去,你我如何能定胜负,分输赢,以我之见,不如换个花样!”
风华笑了笑道:“我悉听尊便。”
那黄衣少女一句话未再说,一伸手,砰然一声翻过了那个大海碗,这一来那三颗骰子全被扣在大海碗下,只见她手抓碗底,碗不离桌桌不住摇动,只听那碗底下骰子叮叮连响…… 风华微微皱眉,面有难色。
那黄衣少女唇边倏地掠起一丝笑意,突然停了手,然后伸一指压着碗底掀开了大海碗…… 老天爷直了眼,要不是手捂得快,一声惊呼险些出口。
风华的脸色,也微微变了一变。
那三颗骰子竟然叠了起来,而且四角正对,分毫不差。
最上面的一颗骰子,是个六点。且看下面的两颗……
那黄衣少女伸出个指头敲下桌子,最上面的那颗骰子“叭”掉了下来。
第六章女儿立爱桃花酒
老天爷的心往下猛地一沉,他觉得腿有点软。那第二颗骰子朝上的一面,又是个六点。 风华已微显不安,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想必,他那手掌心,已然渗出了冷汗。
那黄衣少女唇边笑意更浓,伸指又一敲,第二颗骰子又落在了桌面上。但是,那黄衣少女唇边的笑意立刻冻结了,凝住了,双目惊讶寒芒暴射,抬眼望向风华。
风华双眼直楞楞地望在那第三颗骰子上,根本不知道那黄衣少女在看他。
老天爷大喜过望,但那喜只有三分。因为他不知道风华会不会这一套,能不能摇出这么个点数。
那第三颗骰子朝上的一面,是个五点。风华突然吁了口气。
那黄衣少女惊讶的目光倏敛,突然开了口:“风公子,我失了手,看你的了!”
风华没说话,伸出了手,那只手微微地带着点颤抖,这一颤抖,那黄衣少女又笑了。 风华依葫芦画瓢地也把三颗骰子扣在大海碗下摇了一阵,可是他的手不像黄衣少女那么灵活利落。停止摇动之后,他似乎揪着心地两只手捧起了那只大海碗,老天爷几疑眼花,揉了揉眼。
那黄衣少女目光中再现讶异震惊。那大海碗下的三颗骰子,竟然也叠了起来,而且那最上面的一颗,朝上的一面,赫然也是个六点。
老天爷颤声大呼:“风华,真瞧不出,真有你的……”
风华却面无喜色,对这声大呼也听若无闻,他伸出那颤抖的手,拈下了第一颗骰子。似乎因为过于紧张,没拈好,“叭”地一声,那颗骰子掉在了桌子上,又一滚,滚到了桌子下面去了。还好,没碰着第二颗骰子,那又是个六点。黄衣少女脸色为之一变。
老天爷喜得一哆嗦,连忙闭上了眼,心里直念佛。
风华脸上毫无表情地又去拈第三颗。但,砰然一声,那黄衣少女敲了桌子,显然,她更紧张,更急,她这一敲震落了那第二颗骰子,她勃然色变霍地站起。
老天爷猛然一惊睁开了眼,他忽地一跃三尺高,咧着大嘴直笑,那又是个六点。
风华恍若脱了力,身形摇幌,连忙扶住了桌边,同时举起袖子往额头上擦了擦。
那黄衣少女面如白纸,砰然坐了下去,一句话没说。
风华转向了红衣少女道:“姑娘,你我如何个比法?”
红衣少女笑道:“公子,你既不许掺武功,咱们就只好真刀真枪地,比比深浅,喝它一场了,如何?”
风华欣然点头:“话是我说的,我自然乐于从命!姑娘喜欢喝什么酒呢?”
红衣少女道:“苦露顷刻可忘忧,百花千日堪解愁。君山红友竹叶青,女儿立爱桃花酒。我喜欢喝桃花酒。”苦露、顷刻、忘忧、百花、千日、红友、立爱皆为古代酒名,君山为君山酒,女儿即女儿红,桃花酒又名“美人酒”,可“好容色”。
风华抬手便要招呼伙计拿酒。红衣少女一摇头,笑嘻嘻地道:“不必,公子,你我就喝我这葫芦里的桃花酒吧。”
风华道:“一葫芦酒恐怕不够两个人喝吧。”红衣少女道:“这葫芦里的女儿红不比常酒,常人只喝一口便烂醉如泥了。”
第七章惟酒品不一
风华道:“好酒多的是,怎么偏偏要选女儿红?”
红衣少女道:“这其中也有个讲究。女儿红是著名的绍兴花雕酒。据中国晋代上虞人稽含《南方草木状》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此酒闻名遐迩还源于一个故事,公子知道吗?”
“我知道。”风华讲述道:“从前,绍兴有个裁缝师傅,取了妻子就想要儿子。一天,发现他的妻子怀孕了。他高兴极了,兴冲冲地赶回家去,酿了几坛酒,准备得子时款待亲朋好友。不料,他妻子生了个女儿。当时,社会上的人都重男轻女,裁缝师傅也不例外,他气恼万分,就将几坛酒埋在后院桂花树底下了。光阴似箭,女儿长大成人,生得聪明伶俐,居然把裁缝的手艺都学得非常精通,还习得一手好绣花,裁缝店的生意也因此越来越旺。裁缝一看,生个女儿还真不错嘛!于是决定把她嫁给了自己最得意的徒弟,高高兴兴地给女儿办婚事。成亲之日摆酒请客,裁缝师傅喝酒喝得很高兴,忽然想起了十几年前埋在桂花树底下的几坛酒,便挖出来请客,结果,一打开酒坛,香气扑鼻,色浓味醇,极为好喝。于是,大家就把这种酒叫为女儿红酒,又称女儿酒。此后,隔壁邻居,远远近近的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形成了风俗。后来,连生男孩子时,也依照着酿酒、埋酒,盼儿子中状元时庆贺饮用,所以,这酒又叫状元红。女儿红、状元红都是经过长期储藏的陈年老酒。”
红衣少女道“女儿红是一种具甜、酸、苦、辛、鲜、涩六味于一体的丰满酒体,形成了澄、香、醇、柔、绵、爽兼备的综合风格,透明澄澈,纯净可爱,使人赏心悦目。所以我才选了它。”
风华道:“既如此,我们就开始喝酒吧。”红衣少女道:“喝闷酒太无趣了,这样吧,你我分别出题考对方,答对了,出题的人喝酒,答错或者答不出,答题人喝酒,你看如何?”风华沉吟了一下,毅然点头说道:“我愿意试上一试。”
红衣少女将那个朱红的酒葫芦砰然放在了桌子上。她目注风华道:“风公子,人事皆有品,惟酒品不一,你且说说如何来品酒?”
风华道:“人事皆有品,惟酒品不一。花间月下,曲水流觞,一杯轻醉,酒入诗肠,此之谓儒饮。如雅之蕴藉一般。二三良友,月夕花晨,名姝四座,低唱浅斟。此之谓仙饮,如瑶池醉月一般。礼席丰筵,繁文缛节,终日拘挛,惟恐僭越,此之谓囚饮。如拘禁罪囚一般。杯不厌大,酒要斟满,持筹呼马,大肆鲸吞,此之谓驴饮。如行路渴驴一般。冠袍带履,坐分昭穆,让箸举杯,纳身轨物,此之谓葬饮,如衣冠敛葬一般。倒地漫骂,呕哕成渠;僵卧不醒,人事不知,此之谓尸饮。如饿鬼倒卧一般。前人有诗云:‘村酒香甜鱼稻肥,几人畅饮到斜晖,天宽地阔知有家,家家扶得醉人归。’此又饮中逸品。”
红衣少女高兴的道:“风公子,看来你是深懂酒道的。”说着话,她拿出一个金樽,拿过酒葫芦,拔开塞子满斟了一樽。酒一倒出,芳香满房间,闻之醉人。
第八章所谓美人者
风华不由赞了声“好酒”,红衣少女举樽把酒喝了。她道:“公子,该你出题了。”
风华道:“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红衣少女答道:“水深一丈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术曰:半池方自乘,以出水一尺自乘,减之,余,倍出水除之,即得水深。加出水数,得葭长。”
风华道:“答对了。”红衣少女又满斟了一樽,风华馋相毕露地舐了舐嘴唇,双手捧起金樽,“咕咕”就把酒喝了。红衣少女出题道:“何谓美人呢?”
风华答道:“所谓美人者,应以花为貌,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