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切口】………
恶人谷,以邪恶为人性本真,以邪恶为人心所向。江湖素有谚语‘恶人谷,一如此谷永不受苦。’之语。
恶人谷自百多年前创立,当年恶人谷初代谷主‘雪魔’王遗风那是何等的英雄了得,心怀侠义,却招大变而屠尽自贡城。其后被一众正道人士逼得在昆仑山脉落草。一手《凝雪功》以及《残尘逸流剑法》冠绝武林,与剑魔谢云流,琴魔高绛婷并称三魔,乃是天榜皇级宗师。至今为止,其遗留下的《红尘秘意》秘典乃是恶人谷镇谷之宝,纵使百年沧桑变幻,仍然稳居百晓生魔功榜前五,可见其了得。
而如今,恶人谷自‘雪魔’王遗风之后,各代谷主也是英雄了得,才华横溢之辈。连拜火教,天煞盟,少林纯阳,蜀山长歌等大派也对其莫可奈何。
如果说天煞盟,拜火教,刹罗教,哈萨辛教等为魔道代表,少林寺,纯阳教,蜀山剑派,长歌门等为正道代表,天机宫,侠客岛,百花宫等为中立代表,那恶人谷,唐门,五毒教等就是邪道之中的代表。
邪道中人行事,乖张莫测,全凭其喜好,看中一个脸面。你给他面子,以退为进,比什么都强。如果不给几分面子,管你是谁,宰了再说。那龙门客栈乃是恶人谷设在‘门口’的哨卡,就好像人的脸面一般。打狗尚且还要看主人,你在别人门口闹事,分明是不给人面子,传出去别人还如何在江湖上混?不宰你才怪。狼柏杨江湖经验丰富,深知此点,以退为进,不卑不亢,给足了荒唐和尚和玉三娘面子,走得一身轻松,然而拓跋引刀可就惨了,希望佛祖与保佑他。
再说狼柏杨。
听闻刹罗教副教主罗刹女率领天龙八部众赶来取自己性命,以雪其杀死大小司命之恨,当下不敢耽搁,连夜向玉门关杀虎口奔进。
此时,正直唐懿宗(李漼,公元833年~873年,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在位14年,终年41岁。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改元“咸通”。死后葬于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唐懿宗是一个昏庸无能、奢侈无度的君主。此人乃唐朝间接之亡国之君。此时的大唐内忧外患,农名起义已成燎原之势。)在位,天灾**,灾民流离失所,各地匪患成灾,倒是白白便宜了丐帮。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越接近玉门关,越是凄惨。狼柏杨将能拿出的钱财全部拿出救济灾民,怎奈何杯水车薪,身上却已经只剩下五文钱了。前方不远,便是天狼古城,因为城外有一狼头戈壁山而得名。据传当年霍去病大将军便在此抗击匈奴,明传万世,功盖千古。此时的天狼城尽管破败,但是不显衰老之态,处于关口,又在丝路之上,贸易频繁,往来商队众多。
狼柏杨左思右想,决定不再会和赶来支援的黑风三十禁卫,找到天煞盟的分舵,决定留下讯息,快马加鞭入关。只要入了玉门关,处于中原地界,各大门派弟子众多,处于刹罗教等势力之外,便安全不少。
“红红圣火照千秋,永存无量。”
“熊熊圣火耀心莲,不灭无边。”
“奉火台前拜二尊,高堂几许?几株高香?几缕烟?”
“赤炎山顶咏圣典,无双明子跪上前,八部火盆,七缕烟。”
这是拜火教各地联络接头的切口,狼柏杨找到此处拜火教的分舵,与之接头。
高堂几许,是问他是何堂口。几株高香几缕烟,是问他是何出生是何地位。至于狼柏杨所说无双明子,就是他的堂口和身份。堂主烧七部火盆拜祭圣火,长老护法烧八部,神君以及教主则是九部,唯有光明圣女是十部。狼柏杨身份特殊,又是护教法王,又是堂主,所以报的切口与常人不同。如果说错,后果不堪设想,虽千里必杀之。
那做小买卖的商贩见狼柏杨切口无误,又震惊般看了看狼柏杨披在身上的炎云斗篷,便面露恭敬之色,见左右无人后低声喜道:“客官原来要看好货?请跟在下去里边库房。请——”
当下,那小商贩领着狼柏杨在城中左串右差,尽走无人小巷。待来到一隐秘小院落,让进屋中,请狼柏杨稍作,泡上好茶后躬身退下。
不一会儿,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西域胡商打扮中年人,率着几个手下赶到。
“圣火不灭,光明永存!天狼城分舵,舵主周百祥率副舵主等拜见荒火麟王。”几人手接圣火印,跪拜道。
“圣火不灭,光明永存!周舵主等勉礼,快快请起,入座。”狼柏杨扶起这姓周的中年人,说道。尽管他不认识此人,可是此人应该在天煞盟总坛拜见过狼柏杨。
“谢法王。”几人谢过,恭敬站在一旁。
“事出突然,不然狼某也不会叨扰各位舵主,直接入关便了。”狼柏杨见几人不敢坐下,也不勉强,继续说道:“狼某来此,有几件事交代。”
“恭请法王示下。”几人听闻,赶忙抱拳道。
“其一,狼某来此路上见灾民众多,流离失所,你等传信与盟中与圣教,望师尊恩准各大堂口开仓赈灾,不得有误。其二,我被刹罗教副教主罗刹女率众追杀,必须连夜入关,你等传信关内各舵主香主秘密打探情报,助我一臂之力。其三,师尊在华山约见少林长老一事,虽然我怀中书信尚未送到,但江湖已近传得沸沸扬扬,你等传信朱雀堂,着其打探各大门派动向,不得有误。其四,我无双堂黑风三十六禁卫正在赶来途中,约好再此地悦来客栈回合,现在计划有变,你等负责联络,并告知我去处。其四,为我准备好盘缠以及干粮,马上就走。”
“是,我等立刻办理,请法王一路多多保重,我等告退。圣火不灭,光明永存!”几人拜倒行礼,躬身告退。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六回 天魔阴魂罗刹女】………
敦煌。敦,大也;煌,盛也。
唐朝初期,在河西设肃、瓜、沙三州,全归唐所属。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一举铲除东西大道上以西突厥为主的障碍,确保了丝路栈道的畅通。唐代的敦煌同全国一样,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非常兴盛,崇上性文化。莫高窟开窟数量之多,达1000余窟。最有名的,便是莫高窟,千佛洞。(具体资料,请各位上网查看。)
唐玄奘到天竺取经返回,便是经敦煌回到长安。但是也种下祸患,得罪天竺摩尼教那烂陀寺高僧师子光。因其妒忌玄奘才学,屡次为难却都无功而返,一直怀恨在心。贞观二十二年,摩迦陀王尸罗多逸逝世,天竺国内陷入大乱,叛臣阿罗顺那自立为王,师子光借其势力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便是“战宝迦兰”。僧人皆自称为“菩提会”,其实就是针对我天朝的秘密组织,后来借机来我天朝,其心叵测。
其后,奸相杨国忠把持朝政,预借菩提会之手打压天策府盟友少林寺,便帮助传教,修建寺院。而这战宝迦兰分寺就在此地,寺中十二宝树王之风火云三使武功高强,不可小视,俱都是地榜高级高手。
狼柏杨待吩咐完诸多事情,快马入关。经过河西走廊到敦煌,已经是一天以后的事了。此时经过此地,见这里佛像壁画美轮美奂,天一飞扬,满壁风动,飞天之象,男女欢好交合之象等栩栩如生,不觉放慢了脚步,忘了身后有高手追杀。说起来,狼柏杨的一身武功绝学,便是修炼三脉七轮的天竺修炼法门,但一直没有机会参禅修印,学习天竺恒河大手印。此时到此,又有要事在身,不变耽搁,未免有些遗憾。见到这里如此多宝相庄严的佛像,也没有时间参拜,他心头愧疚万分,暗自决定待回西域时,在来跪拜。
一边学习手印接法,一边前行,不觉有所领悟,连天色渐晚,月到当头也已忘记,错过了宿头。麒麟拜火拳法中有一式没有完全创立,一直不敢用的招式‘火里栽莲’,便是要依靠三脉七轮参习手印施展,但是一直不得其精要法门;至今任无进展。此时见无数佛像再此,不觉了悟于心,接起手印来。手七轮不觉渐渐与身七轮产生共鸣,跳动不止,狼柏杨好像要抓住什么,却又理不清头绪来。他感觉,如果在此地小小闭关几日,自身功力必会大进。突又想起身后有人追杀,当下不敢在停留,一夹马腹,就要离开。然而便在此时,前方出现一人来。
那人是个女子,美得好似从壁画中飞出的仙女飞天。她身穿淡黄色透明丝质长袍,盖不住内里性感粉红肚兜以及小小裹裤。光着洁白圆润,匀称修长,却又戴满几十个细小精致银镯的玉手和美腿,以一个极其诱惑的姿势跨坐在一尊佛像手中,晃荡着脚丫。一头拖地披肩长发以及长及三丈的围巾和长袖随风飞舞,美艳不可方物。此刻这女子正微微皱着眉头,看着壁画上一副男女欢好交合的图像,好似疑惑般的发起呆来。
情景诡异之极。
“天魔迷转,阴魂不散——罗刹女。”狼柏杨一见,眉心泥丸宫便犹自跳个不停,生出奇怪的感觉,心头冒出这句闻名江湖的话来。
“你说,是天竺的欢喜禅正宗?还是吐蕃密宗的欢喜禅精湛?是道家双修采绽好?还是我魔门的姹女补天强呢?”罗刹女突然露出小女儿态,自语般道:“哎!本尊很是苦恼呢?荒火麟王可否答我?”
“在下没参过欢喜禅,更没学过姹女双修之术,实在无法回答罗刹前辈的问题,万望海涵。倒是刹罗前辈出于藏密黑教,还请指点。”狼柏杨第一次和别人讨论这方面的事情,不知如何回答,有些尴尬。而且这对象还是个女人,一个要他性命的女人。
(注:本人郑重声明,此教派纯属作者杜撰,当不得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江湖武林众所周知,吐蕃藏密分黄教,红教,白教三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