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长公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河长公主-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了想,盛太夫人还是亲自接见,她倒要看看族长夫人能说出什么辩解的话,段姨妈母女做的事段氏宗族的人到底知不知道。盛太夫人冷哼,段熙语嫁到盛家,就是盛家的媳妇,段家的手伸的再长也不可能伸到盛家后宅,盛家的事与段家没有任何关系,段氏宗族的人没有资格参与定国公府的事。段熙语就算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盛家,段氏一族的人也没有资格管。
  盛太夫人在前厅接见,族长夫人坐在椅子上,心里紧张,白色的帕子被她搅成一团。看盛太夫人进来,她的脸上立马露出得体的笑容:“来找太夫人之前,我在家中也是想了很久才下定决心来这里打扰您的。”
  人家开场说的这么客气,盛太夫人也不好摆着脸色,她不动声色道:“你我两家都是亲家关系,应该常来走走。”
  族长夫人知道这只是盛太夫人的客套话并没有当真,定国公府的这门亲事说到底也是他们段家高攀,像段家现在这个样子,族中女孩根本没有资格嫁到定国公府,段熙语能够嫁给盛照,靠的全都是段姨妈那边的亲戚关系。包括盛照当时正处于被动状态,需要出现一个未婚妻拒绝皇室打算。
  段熙语要定给盛照的消息段氏宗族的人都不知道,等这则消息传出去了他们才知道段熙语的婚事已经定下。要是平常段熙语与盛昭之间传出这个消息,段氏宗族的人绝对没有意见,这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
  可这桩婚事是在皇家有心让盛昭尚娶大长公主的时候传出来,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段姨妈母女眼皮子薄,只看得到自己的利益,完全无视段氏宗族的利益。
  就算盛昭权势滔天又怎么样,这个天下是皇上的,他们都是皇帝的臣民,心里最应该效忠的应该是皇上。段家一直自认为是清流,因为段熙语一事段氏一族丢尽了脸面,段氏族长恨段姨妈母女恨得要死,奈何她们住在定国公府,受定国公府的保护。从段熙语的婚事被传出来的那一刻起,段氏一族就注定要绑在定国公府这艘船上想下来都不可能。
  因此段氏宗族一边心里恨着段姨妈母女,一边又不得不依靠定国公府给全族一个栖身之所,段氏一族可是被段姨妈母女给害惨了。
  族长夫人对段姨妈母女很看不上,段姨妈丈夫还没死的时候,族长夫人与段姨妈是妯娌关系,段姨妈这个人看上去精明实际上一股子小家子气,嫉妒心重,表面上装的大方,实际上心眼极小,别人得罪了她她能一直记得,然后找个机会报复回去。自己生不出儿子,还不允许别的女人生下孩子。
  要不是段姨妈,段姨夫那一支又怎么会好端端的断了血脉,活该段太夫人生气,将她们母女逐出段家家门,又过继一个嗣子到那支名下才免得这支香火断送。
  段太夫人对段姨妈的心性摸得恨透,段姨夫没了,膝下只有这一个女儿,将来段熙语出嫁这一支所有家财肯定跟着段熙语一同出嫁。过继嗣子段熙语只能得到一份嫁妆,其他的全都是这个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嗣子。按照段姨妈的性情,她肯定不会善待这个嗣子,说不定会为了段熙语要了这个嗣子的性命。
  横竖段太夫人也不喜欢段姨妈,等头七一过,直接用没有子嗣之名将段姨妈母女逐出盛家。要问段熙语为什么会和段姨妈一同被逐出去,这也要怪段熙语自己立身不正。
  段家老宅人多,家中姊妹也多,当时段熙语年幼,为了一点小事陷害段太夫人的亲孙女被人查出来。这关系到姑娘家的名声,段太夫人虽然生气,还是忍了下来,惩罚了她一下,将这件事压了下来,几乎没有几人知晓。
  因为这事,段熙语学聪明了不少,不敢再随便惹事。再后来她们母女被赶出段家,到了定国公府后,定国公府后宅里面只有盛太夫人一个女眷没什么好争得,故而在盛家这么多年段熙语表现的一直都很乖巧,没让盛太夫人发现她的本质。
  在族长夫人眼中,当初皇帝有意让盛照尚娶大长公主的时候就该放聪明点自从退出来,再借着盛太夫人的歉疚为自己谋求一个好婚事,而不是被富贵迷花了眼睛,居然要和大长公主平起平坐,当个平妻。这在族长夫人眼里简直就是个笑话,皇家的便宜岂是这么好占得,她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段熙语吃亏的日子还在后面,大长公主绝对不会是个好相与的,光凭着身份就能压得她抬不起头来。段熙语也不会因为清河是大长公主就什么都不敢做,婚后她肯定会和大长公主争宠,按照她的心思,指不定做出什么混事。
  她还是个几岁的小姑娘的时候就敢陷害段太夫人的孙女,族长夫人的侄女,她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族长夫人犹豫一会儿道:“熙语能嫁给国公爷也是她的福气,她们母女二人能住在国公府多年也是她们的福气,只是……”她话说到一半顿住,盛太夫人看着她,意味不明,她现在就等着族长夫人说出下面的话。族长夫人还是道,“她们母女毕竟是我们段家的人,就算语姐儿能嫁给国公爷,语姐儿她娘还是我们段家的媳妇。”
  盛太夫人眉头一皱,心想她之前是不是想多了,族长夫人似乎并不是为了段熙语的事来,而是为了段姨妈,段熙语嫁到盛家后,段氏宗族的人很少上门,也没对盛照提过什么要求,她对族长夫人的印象不深,只知道这人比较精明很适合做一个族长夫人。很快盛太夫人也明白过来,段姨妈母女多年来一直都在定国公府的庇佑下生活,在外人眼中段姨妈母女是定国公府的人,每次段姨妈母女出去的时候外人都会看在定国公府的面子上多给她们几分体面,连段氏家族的人对她们母女都要忍让几分。
  段氏的族长夫人为了段姨妈的事特地跑了一趟定国公府,说话还这么犹犹豫豫的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按照族长夫人话中的意思似乎段氏宗族要对段姨妈做什么。
  只是段姨妈身后有定国公府,他们做事多少有点顾忌,就派了族长夫人过来和她洽谈,希望定国公府不要多管段氏宗族的事情。难不成段姨妈母女做的事情被段氏宗族知道了,为了家族,段氏一族打断除掉段姨妈,压下这个秘密,免得将来这事被揭发出来,段氏一族倒霉。而段熙语已经嫁到盛家,段氏的人没办法提动手,只得认了,先除掉段姨妈,以后的事情只能以后再说,毕竟段熙语现在是定国公府的人,段氏一族管不到这里。
  段氏宗族根本就不知道段熙语在盛家失宠的消息,他们不常与段姨妈走动,段姨妈能有体面靠的全都是嫁到定国公府的段熙语,要是段熙语失宠的消息被段氏宗族的人知道,段家对她可不会太过客气,毕竟段氏一族有多么厌恶她们母女她心里还是知道的。故而族长夫人根本就不知道段熙语在定国公府的现状。
  盛太夫人对段姨妈母女是彻底放弃,而且这还是别人家的家事她不好管太多,段氏想怎么对待段姨妈就怎么对待,与她没有任何关系,盛家与段姨妈母女这么多年的情分早就在段熙语做的那些事里面消磨的一干二净。
  说到底段姨妈只是居住在盛家,与盛家没有任何关系,盛家不会管她一辈子。为了一个段姨妈得罪一个宗族,盛太夫人还没那么蠢。她直言道:“族长夫人可真会说笑,熙语是我盛家的媳妇,钱氏是段家的媳妇,段家的事我们盛家怎么可能会插手。”
  盛太夫人这话一出口,族长夫人松了口气,心知定国公府是不会管段姨妈的事,一直提着的心不禁放下,她笑道:“太夫人果然是明事理的人。”
  “什么明事理,本来就该这样做。”
  族长夫人又与盛太夫人说笑一会儿方才离开,等族长夫人离去,盛太夫人立即吩咐身边丫鬟去查段姨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等到了晚上,丫鬟才回来告诉她段姨妈在外面做了什么,听完丫鬟回报,盛太夫人只觉得段家一辈子的老脸算是被段姨妈给丢光了。一边又在庆幸,幸好当初段熙语嫁进来后就让段姨妈搬出去住,不然现在丢的肯定是定国公府的脸。
作者有话要说:  

  ☆、抓人

  原来段姨妈在外面与一个人好了起来,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庆源坊的东家赵远。
  赵远自从那日见到段姨妈一面后,对段姨妈念念不忘,通过各处打听,终于让他打听到段姨妈的住址。赵远四十多岁,早年娶一妻子病逝死了,膝下没能留下一儿一女,这些年来因为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就没有续弦。
  那日见到段姨妈,赵远惊为天人,觉得这就是他这些年来想要等的那个人,打听到段姨妈的住址后,对段姨妈是颇多追求。
  赵远外形长得不差,段姨妈当寡妇这么多年心里难免寂寞,赵远又不停追求,段姨妈慢慢软化,接受了赵远的求爱,两人慢慢走在一起。
  当初段姨妈离开段家的时候,段氏宗族并没有给她休书,当时段氏只想让段姨妈远离段家,到别处居住,省的害人。故而就算段姨妈单身多年,她还是段家的媳妇,她的名字还是写在段家的家谱上,所以这辈子她都不可以嫁人。
  段姨妈与赵远在一起的时候没有想这么远,只想着这辈子能遇到赵远也是她的福气,她年纪还不算大,还能生。赵远还没有孩子,到时候她嫁给赵远,一定会安安分分的相夫教子。
  段姨妈住的那个地方也不是什么好地段,临近大街,街上的人大多数都爱八卦,段姨妈一个寡妇又有人追求,追她的这个人还不错,是庆源坊的东家,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段姨妈都是别人嫉妒的对象。街里街坊地不少人在议论她和赵远的事,连带着赵远的铺子里多了不少因为好奇心来买东西的人。
  她与赵远好的消息慢慢的传到段氏一族的耳中,段太夫人得知这事,气的旧疾复发,要家中后辈将段姨妈捆回来。
  段姨妈后面有定国公府这个靠山,段氏族长心里犹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