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阔天高-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份内捐赠了部分给族人。老太爷死后,原本也没有人想到这事,后来老太太被几个庶子惹得火大。故意用这个理由散了些家产出去。几个月前,老太太大约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开始和莫钟书细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尤其提到了几个家贫却贪婪的叔公。本意是想让他对这些人事都有所提防,莫钟书当时并不当一回事,当成故事听听就算了,这时候见几个兄长贪得无厌,便借故让几个叔公上前敲一竹杠子!

    莫钟书把话都说完了,又看了一会儿戏,干脆离开。他们要怎么分怎么分,反正他从来就没想要莫荣添的东西。

    晚上,莫钟书带着两个孩子坐在院子里,一边乘凉一边给他们上自然课。两个孩子已经学会分辨星座和星星。现在正在学如何根据星星识别方向判断时间。三个脑袋正挤在一起,看着天幕上闪烁着的星星用功,就听到门外的丫鬟通报:“大老爷来了!”

    莫钟玉是特地来送好消息的,那些田产和房产平均分作五份,莫钟书也有一份。而且给他的那个宅子位置还很好,建在闹中取静的富人区里。

    “真的给我?”

    “当然,五弟也是父亲的儿子,当然要有五弟一份儿。”

    莫钟书的嘴角向下扯了扯,大哥呀,这话你要是在十年前说出来,我也许还会当是你的真心话。

    “五弟。你什么时候方便就派人去找我的大管事,叫他们去衙门把财产过户手续都办了吧。”

    “我今后不打算再回澄州了,这些东西于我毫无意义……”

    莫钟书还没说完,莫钟玉就开始偷笑,莫钟书果然财大气粗,如果他不要这些东西。自己不介意留下来。

    莫钟书却道:“把我那一份送给苏姨娘的哥哥吧!”除了苏大山,莫钟书想不到这些东西还能送给谁。当年苏姨娘因为生他而难产丧命,现在把分给他的家产交给苏家,也算合情合理,苏大山不会再拒绝吧?

    莫钟玉马上接口道:“那好。明天我就派人通知苏大山。”

    说完这事,莫钟玉却还不走,又喝了一盏茶,才道出他真正的来意:“五弟,大哥手里头还有点闲钱,想在你的船队里入些股。你看是否可行?”

    他就知道莫钟玉不会那么好心白分给他一份遗产!莫钟书喝了两口茶,才闲闲地道:“入股么?我个人不反对,反正钱都是一样的赚。”他又不是傻子,莫钟玉准是听说老太太五万两银子出去一趟就变成了二十多万,心动了。

    莫钟书不喜欢与人合股,制约太多,第一次出海时他手头那么紧张都拒绝李长义的好意,后来送吕熠一成股份,是要借他的势力保护自己,也算准了他不会插手经营。莫钟玉就别异想天开了。

    “不过,船队不是我一个人的,你还得征求别的股东的同意才行。”

    “这有何难?船队是五弟主持运营的,只要五弟说句话,别的股东还能逆了五弟的意思不成?”

    “要是一般人自然是这个道理。但那位股东非同一般,他姓吕,住在京城,脾气不太好,平时只派个太监来联络我。大老爷这事,我可不敢说,要不您自己去京城找他说去?”

    莫钟玉听到那另一位股东“姓吕,派太监”这几个字就吓住了。他倒是没料到那就是万岁爷,只以为是哪位亲王郡王,不过一个皇亲国戚的名头就能把他吓得屁滚尿流了,哪里还敢再强硬要求入股?

    莫钟书望着他的背影,却又是一叹,这就是他的兄弟!当年送吕熠股份的时候,他只想借势力对付那些不怀好意的恶霸,却没想过要把这些用在自己的父兄身上,虽然他从来就不当他们是亲人。
正文 第114章
    莫钟书实在没料到他在分家时随便说的一句话影响会如此之大,接下来的几天里,不光是族中长辈亲戚,还有以前观澜书院里的同窗都找上了门来。

    莫钟书只得一次次地把那位非同凡响的合作伙伴请出来挡箭,咬死了入股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方便,可以开个后门让他们随船出海去。

    可惜这样的条件并不能让人满意。莫记船队现在有几十条船,即便沉了一两条船,一年也至少能本金翻倍,利润丰厚又无风险,人人趋之若鹜。若是自己随船出海去,虽然也有可能赚个几倍回来,但万一不幸遇上危险,可就是人财两空,谁会愿意?而且这条路早就存在,何必去求他莫钟书?

    莫钟书不胜其烦,躲到了方睿的归德侯府去。老归德侯十几年前就去世了,现在的归德侯府就是方睿当家做主。方睿一反前面数任归德侯的尚武之风,整日只聚集了一帮朋友弹琴作乐,要不就是带了妻儿游山玩水。

    方睿跟随齐成章学琴多年,如今琴艺上已有小成,迫着莫钟书听了他新作的一首小曲,还追着索要评语。

    莫钟书当年是被齐成章象赶鸭子上架一样勉强着学琴的,本就没学好,一扔就是多年,差点就连琴有几根弦几个音都想不起来了,再加上齐成章不在旁边,无所顾忌,见方瑞兴致勃勃,便故意拿手在他的宝贝琴上轻一下重一下地乱弹一气。

    方睿心疼,要上来夺琴,莫钟书却又正经弹了一曲。他到底也是曾经用过苦功的,这一会儿就重新熟悉了琴,按着记忆中的《大海啊故乡》的旋律弹了一阵。

    方睿听得呆了,说能听到波涛涌向海岸的声音。他之前从没听说过这个曲子,以为是莫钟书自己谱的,几乎开始无地自容起来,他日日用功却还是及不上莫钟书随意一弹。

    莫钟书却更是羞愧。他又一次抄袭了。

    几杯酒下肚之后,方睿突然问起莫记船队的情况来,不过并非想要入股,而是希望能搭顺风船出海游历一番。

    方睿这几年开始尝试着自己谱曲。但总觉得自己所作的曲内容空洞,齐成章指点他道:“对于写文章的人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弹琴作曲亦然。你久居澄州,眼界心境都有限,难以写出好曲子,不如出去游历几年,反而可能更有长进。”

    方睿素来将这位恩师加岳父的话奉为圣旨的,便开始琢磨该往哪里去。正好莫钟书来了,又正好弹奏一曲《大海啊故乡》。方睿便马上有了目标。

    莫钟书早就计划到大洋洲去转转,只是因为老太太身体不好一直耽搁未行,闻言便道:“下西洋的船几乎每个月都有,你准备好就可以动身。不过,如果只是想游玩。我知道有更好的路线和地方。”

    “过了暹罗,差不多到天竺的地界,拐向东南,有一个大岛,听说那边风光完全不同于咱们大庆国的。”

    方睿不懂航海,对海外地理一无所知,也无所谓要去哪儿。表示都听莫钟书的安排。

    “不过,要到那地方去,必须要坐几个月的船,在海上漂来荡去的,也许会遇到各种意外危险。”莫钟书一一细数路上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让他先有个思想准备。考虑妥当之后再决定。

    莫钟宝过来说了许多次,胡美媛想要见他一面,莫钟书只推说没空。这些天他从她“写”那些书中,挑了几本他曾经读过原著的,草草看了一遍。发现书中几乎找不到属于她本人的一点思想。对于这位要将抄袭进行到底的大作家,他实在想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话可以说的。

    几天之后,莫钟书就带着妻儿离开了澄州。这辈子他都不打算再回来了。

    回到松江之后,莫钟书就开始为下一次出海做准备。一家人早已习惯了他这种状态,只有莫云遥要求一起去长长见识。莫钟书摸着儿子的脑袋,要是儿子再大几岁,他便答应了。

    为了表示尊重儿子,莫钟书并没直接拒绝他的要求,反而和他商量:“儿子,要是我和你都走了,你娘和你姐姐在家没人保护,万一来了坏人怎么办?”

    小男子汉的骄傲马上就战胜了不能出海的沮丧,莫云遥还捋起袖子向父亲展示了他胳膊上的小老鼠,好叫父亲相信他的能力。

    莫钟书便放心的点头。作为回报,他允许儿子使用自己的大书房。莫钟书这时候还没意识到,这随便的一个允诺竟然给莫云遥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科学的大门,而他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那个世界。

    这一日,潘慧言带了女儿外出回来之后,莫云逍的嘴撅得能挂上个油瓶,莫钟书问话她也不答理,后来还是潘慧言说出了缘由。

    原来她们在街上看到一家倒闭了的钱庄正在收拾残局。潘慧言曾经管理过钱庄,还曾经被莫钟玉逼得差点破产,见了此景就有些兔死狐悲,叫停马车在路边看了一会儿。她触景伤情,边看边给女儿说当年打理钱庄时的喜怒哀乐,却没料到莫云逍忽然就开口说她想要那个钱庄,要母亲帮她买下来。潘慧言觉得女儿被宠坏了,说话的口气就和玩过家家时一样稀松,却不知道一个钱庄会牵涉到多少人家。潘慧言当然不会同意这种无理要求,莫云逍就闹起了脾气,母女俩闷闷不乐地回来了。

    莫钟书听完,却问妻子:“为什么不给她买?”

    潘慧言瞪大了眼,道:“你疯了!逍儿才十岁,她拿个钱庄做什么?过家家吗?”难怪孩子敢张口就提这种要求,都是让她父亲惯出来的。潘慧言无奈地揉揉太阳穴,她想起了莫钟书比女儿现在的年纪更小的时候,就经常拿田地来玩儿,一时一个花样,听说有一次竟然弄到几家听他的话胡闹的佃户绝收,幸好那时他手中的田地不少,收租后调了些谷米给那几家佃户,才没让人家饿死。真是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女儿!

    莫钟书却听不进她的忠言。去哄女儿了。

    第二天,莫云逍就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