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完成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任务完成后-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对战世家选才的制度之所以能够被提出来,想来也少不了太后娘家的参与。世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儿,总有那么几家会有自己的小算盘。

    只可惜……随手把这份折子放到一边儿,没再去关注后续。

    次日上朝,有官员在朝堂之上提出此事,那官员也是寒门出身,早早就被苏公公拢在手下,或者说,不是苏公公的门路,他恐怕根本无从登上品级排行,此时一副大义为公的模样说出科举制度来,也算慷慨激昂。

    他说完之后,朝堂一时静默,小皇帝早在中途就睡着了,躺在宽敞的御座之上打着小呼噜,被龙袍包裹的小肚皮一起一伏的,很是有节奏。

    苏公公就站在御座之旁,即便做出一副自矜模样,还是掩饰不了眼中的得色。

    “此制度,不知诸位如何看?”

    御座之后,仅隔着一层金色纱帘,太后优雅的声音传出,气定神闲。

    好像被开启了一个开关,底下开始有人走出一步发言,反对的——赞同的——反对的,殿中诸位大臣无形中分成了两派,各有优劣之说,几乎吵得不可开交。

    被一个反对的大臣猛然高声惊醒的小皇帝不管不顾地哭了起来,苏公公赶紧去哄,太后见此情形,只能宣布暂且退朝,明日再议。

    朝臣陆陆续续退出,王平被苏公公叫住,带到了太后那里。

    没有了纱帘遮挡,王平不敢抬头,微微垂了眼帘看着脚前砖面,等候太后吩咐。

    “相国对科举制度有何高见?”太后一上来就直接问道。

    “请问太后,寒门之中有几名子弟真有才学?有几名子弟读遍经书?又有几名子弟知晓如何做事?”

    对着太后,自不可像对着苏公公那般敷衍,王平直接问出这三个问题,见得太后语滞,便拱手告退。

    “相国也是寒门出身,竟不为寒门张目,不怕让人失望?”

    在王平退到门口的时候,太后悠然一问,王平微微低头,回道:“正因出身寒门,才知制度利弊,不敢轻允。”

    言罢,又是一礼,再不迟疑地走出,见到等在门口的苏公公,还冲着他笑了笑,并不多言。

    “太后娘娘,相国大人可是允了?”也是今日上朝的时候,看到众多阻力,苏公公才明白这件事没有一个挑头的实在不行,而最好的人选,在他看来,莫过于这位寒门出身的相国。

    太后微微摇头,凤口衔的红珠在额前轻轻摇晃,衬得粉面娇俏,眼中却是怒色斐然,“相国不足与谋,当另寻人选。”

    苏公公微微蹙眉,哪里有那么好的人选,眼睛一转,倒是想起了那位献上此策的寒门士子,笑道:“老奴这里倒是有个不错的人选,不如太后见见,若果然能够,待他实施实在是最好不过的。”

    太后娘家也是世家大族,若有他们作保,莫说这位寒门士子还算有才,纵然无才,把他推上一品大员的位置也不是难事,而有了地位之后再谋其他,也正是题中应有之意。

    “既如此,就先见见吧。”太后同意了苏公公的意见,当日下午就秘密见到了那位名唤蔡子卜的寒门士子,与之相谈甚欢。

    半月之后,王平看到了升任蔡子卜为一品太师的草拟,这蔡子卜是何许人也?

    即便身为相国,王平也不可能对每一个官员的履历一清二楚,何况这名字极生,又并非世家姓氏。

    苏公公好意提点了一下,说明这是太后娘家举荐的人,王平也不好否了,当今并非太后亲生,乃是抱养的宫女之子,为此由太后娘家选拔一个“天子师”,确保天子倾向自家,也是不难理解的。

    这是官场人情,若非与太后娘家有着大仇,轻易都是不会否的。王平揉了揉眉心,他倒不知几时一品官员也能随意做人情了,但,太师不同于相国,虽名为三公之一一品大员,其实并无实权,所以,给了也就给了。

    这般想着,也未曾再查证,便让这位寒门出身的蔡子卜摇身一变成了太师。
正文 第135章
    次日上朝,见到那蔡子卜之后,王平有些后悔批复得太快了,他竟是没曾想这位竟然不过双十年华,颇为俊俏的后生往朝堂上一站,愈发比得一众朝臣老朽不堪。

    自从前次谈起科举制度不欢而散之后,再没人主动挑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家的议题都还算是明朗的,诸多事情一说眼看着要退朝了,那位蔡子卜站出来发言,提议各城设立书院,“为读书人大开方便之门”。

    这话听上去不错,也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但,王平蹙眉,第一时间想到了那个不了了之的科举制度,这个大开方便之门恐怕更多的是为寒门子弟,而非士族子弟。

    这个并不算太曲折的弯度很是把一些人唬住了,知道蔡子卜是寒门出身的,以为这是他为了好名声赚取人心而提议的,没怎么深思便允了。有一些人知道有些不对,但这话大公无私,确实是有好处的,也不好用私利来否,不得不允了,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蔡子卜的提议得到诸位臣工的赞同,通过了。

    “教书育人,利在千秋。若能把书院普及,开启民智,史书之上,必然有我等姓名。”蔡子卜微微笑着把这一顶高帽给大家戴上,让别人再不好反悔。

    王平打量了蔡子卜一下,见他面上的确是“让功于人”,并不倨傲得意,一时也说不好对他的观感,对方似是察觉到了他的打量,双眸看过来微微一笑,“此事还要劳烦相国大人落实,以免好事成了坏事。”

    这轻轻松松一句话就把事情的好坏推到了王平的头上,若是做的好,少不了他的功劳,至少也是首倡之功,若是做的不好,罪责自然是在王平的身上,谁让他是相国呢?

    “此策于民有益,自当落实。”王平不轻不重地说了一句,算是应承下了此事。

    退朝之后,王平领头走在前头,出来之后回望一眼才发现蔡子卜并未出来,向身边人问了一声,才知道这位被苏公公叫走了。

    王平早有广建书院之意,但才接过相国权柄,尚有不少事情比此事急迫,便把这个想法搁置一边儿,不想,那蔡子卜倒是先提出来了。

    【蔡子卜是穿越者?】

    【算是。】王睿回答得有些犹豫,王平好奇,又追问了一句:【什么叫“算是”?】

    【蔡子卜为此界之后人士,他学过的历史上有此时之事,可算未来人,但他并非灵魂穿越,而是身穿,未曾携带空间之力——普通人的身体不可能经过空间之力的冲击而无损,这其中的缘故,我还未曾清楚。】王睿有些不满地说着,似乎是对自己所知不足的恼怒。

    此世之未来人?

    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穿越者,王平有些好奇,一时转了心思,多想了一些事情,等到回过神来,天色已晚。

    “可是朝堂上有什么难事,竟是在书房待到此时。”这许多年,胡灵早已了解夫君的作息,若是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总是要忙一会儿歇一会儿,所谓的“劳逸结合”。少有这般一直闷在书房的情形。

    “朝堂上有人提出广建书院,这事情初始,少不得千头万绪,自然要忙碌一阵。”王平简单说了一句,又问了问胡灵的情况,她这一胎怀得安稳,就是嗜睡了些,倒也让人放心。

    各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贫富差距人口多寡都影响着书院的问题,为了让这项政策不至于成为形式,少不得要开始人口普查,顺便查一查各地情况,这是王平当上相国之后就准备做的事情,早有筹备,查起来倒不麻烦,只是要耽搁一些时间,却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如此,又过了三个月,书院政策才明文下发各地,各项规章制度也都一并发放到位,为了能够更加公正,王平还受此采用了民众监督,让下发明文的差役把规章制度一并贴到城门口,广而告之,让民众都知道此事详情,并制度监督单位是哪个,若有问题,也知道去何处举报投诉找何人受理才好。

    此策被世家看做心思缜密,也没有更多异议,便是那等不会做事白占官职的世家子,身边也少不了会做事的师爷幕僚,等闲也不会栽在这种小事上,成不了儆猴的鸡。

    这三月中,王平忙得分身乏术,等到这件事做完,好容易能够歇一歇了,胡灵那边儿又发动了,提前三个月出生的孩子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

    在等候了一天一夜之后,王平的次子终于出生,同时,胡灵也因血崩逝世。

    林珍哭得眼睛都肿了。皱巴巴猴子一样的婴孩儿被包裹在襁褓中,由奶娘看着。风尘仆仆由外地赶回来的林杰黑了一些也更瘦了一些,一进门就遇到这样的丧事,整个人都懵了,听得林珍的哭叫才回过神来,跪在地上就哭了起来。

    此时便是父母故去也不能丁忧,何况是妻子故去,丧事被交给了管家办理,次日王平还要按规矩上朝。

    好在这一日朝堂上并无大事,只下朝之后,不少听闻林家消息的朝臣都免不了对王平道一声“节哀”,答礼都答得让人不厌其烦。

    回到家中,听管家说林珍把内院的事情管起来了,王平不放心,又去看了看,昨日她哭得昏厥过去一回,虽很快就醒来了,但王平还怕她过于伤心伤了身子,等见到她除了双目红肿之外都还好,暗自松了一口气。

    “几位姑姑都遣人送了信儿来,都是问候之语,让父亲宽心,女儿思量着让人回了信,父亲可看看,若有不妥,指点一二。”十三岁的姑娘,平时还有些幼稚,这时候却显出了一家主妇的气场。

    王平接过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