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渣妈走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综同人)[综]渣妈走开-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天,天刚亮,这两家门口就开始热闹起来,一辆辆的车子上全是箱子,不声不响的就开始往户部走,街上的人看的有些好奇,有心问上几句,却不想这贾家的人一个个就像是据了嘴的葫芦,愣是一声不发。
    外头的人都不知道,这贾家两府的下人们再经过了府中放人事件之后,那些大嘴巴的多半都被放出去了,剩下的就是嘴巴再大,一个个也不敢在没有得到主家的允许下,随便说话,所以想要问什么,那真心不容易,在一个这一次出行,除了那些个从库房搬东西的人,其他的马车夫什么的,还真是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只是听话的跟着自家主子往前走。
    等到了户部,一个个往里头抬进去的箱子,那真的是把户部的尚书什么的都给吓着了,他们真心没见过这架势,从来只有听说来借钱的,还没见过来还钱的,你说他们能信?有几个小吏更是绝,居然立马冲到外头,转头看看,今儿太阳是从那一边起来的,或者是擦着眼睛,使劲的睁大,以为自己看错了。
    好容易等到他们终于回神了,户部几乎所有的官员也都到位了,听着贾赦一边摸着眼泪,说起自家父亲遗言,一边开始清点银子,那些小吏们手都在抖啊!除了收税银的时候,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的银子?还不止是一家,除了荣府,居然还有宁府的,贾敬说的更玄乎,说是他爹说了,不想死了还欠着钱,下去不安稳,乘着还有一口气,把账都了了。
    尚书大人激动的眼泪都下来了,这才是忠臣,绝对的忠臣啊!他执掌户部这么些年,看多了那些不拿国库银子当银子使唤的人,第一次发现,世间还是有正义的,啊,不对,是世间还是有讲道理的人的。果然欠债还钱还是有市场的,还有人遵循的,真是太不容易了。
    这老头一激动,连银子也不去看了,挣扎着就要往宫里去,给皇帝上奏去,边上的侍郎拉住他,劝他等清点完了再去,可人家老尚书就是不干,人家说了,这贾家两位国公是什么人?是忠臣!这会儿都把银子送过来了,你怎么还能怀疑人家缺斤少两了?这是对贾家人的侮辱,是不信任,这是不对的!
    这一顿的上纲上线的喷啊,把侍郎的脸那是喷的一脸的唾沫,可当着贾家人的面,侍郎还不能回嘴。你难道能说人家贾家不是忠臣?不是信人?人家还银子了,这就是最大的实证啊!在这之前,你看到别家还银子了?
    只是他也不能什么都不说,要不实在是太没有面子了,所以只能好声好气的解释道:
    “我这也是为了稳妥,大人去了宫中,陛下必然会问询清点情况,如今咱们先做好了,银钱入账,如此一来,咱们户部也算是手续完整,贾家也算是还款完毕,这才是整套流程。大人说话底气也足些。”
    这话确实有理,做个生意还讲究钱货两清,兄弟之间还要亲兄弟明算账,确实是点清楚了最好,那老尚书也是一时激动的很了,如今被这么安抚了几句,回了神,自然知道自己太过激动就进宫,说不得还容易让皇帝以为自己不够老成,要死了,人头发都白了,要是在以为自己不老成,自己还有脸在户部呆着嘛,所以不过是哼哼了几声,就假装有些气短,索性在一边坐下了。
    那侍郎也是有眼力见的人,不然也不至于爬到这个位置上,看到老尚书这个姿态就知道是准了自己的话,忙指挥人加快速度清点。
    贾家人那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来的,这银子哪里会出错,再加上户部的人,别的不行,这点银子什么的,实在是拿手的绝活,不过是三下五除二,一会儿的功夫,这银子就点清楚了。
    “大人,清楚了,荣国府七十万两,宁国府五十万两,一文不差,正好对的上账,欠款全清了。”
    负责清点的那个小吏说着这话的时候,语调都高了好几个音,隐隐有点尖锐,能不尖锐嘛,这会儿他心里正惊得浑身颤抖呢,要死了这些勋贵还真是有钱啊,这么多的银子,居然说还,就还了?他们可都是世家勋贵,家里不可能不留下存银,不可能还了银子不过日子了,那么也就是说,这些世家,最起码家中备下的银子,足足有百万之数了,不然这样的大数目不可能一下子全拿出来,若是在加上田产什么的,这些人家底到底能有多厚实。
    这样的想法也就想想而已,因为贾母也好,贾代化也好,早就料到了这样大张旗鼓全还上会给人什么样的印象,所以他这里刚汇报完,那里贾赦就开始按照贾母的指示开始说话了。
    “我爹我娘存了足足十五年,加上家中老库的存银,才存够的银子,每存一次,就会数一遍,自然是不会错的,为了这个,每隔上几年,家中还要放些下人,缩减用度,就是前些时候,家中还放了好些下人呢。”
    “这些银子里,还有祖父当年打仗时候得的,都是老银子,自然不会不足称。若不是父亲实在想在他活着的时候清了账,不给后辈留下负担,也不至于连祖父留下的家底也给抬出来。”
    边上的贾敬也跟着说了几句,那眼神还往那银箱子上看了好几眼,两人这么一说,那几个原本还暗暗在估算贾家家产的小吏们,一个个眼神暗了下来,隐隐有些羞愧,为自己原本的心思有些不好意思了,人家那是十几年的积蓄,是因为想要人死债消才一次性全拿出来的,自己却只想着他们家底厚实,没有看到他们别的方面,人家那是家中一个死了老爹,一个老爹快死了呢,真心不是什么值得幸灾乐祸的事儿,他们那么兴奋,实在是有些不厚道。
    只有那侍郎之类的高官们看的更清醒些,他们是不管这二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只要还上了就好,哪怕他们家还有金山银山呢,也不是他们该去想的,当然同样的,要是倾家荡产也和他们没关系,只是人家既然这么说了,那么等到老尚书去宫里的时候,免不得也要提上几句,人家都让你户部减轻负担了,也该说几句好话,回报一二才是正理。
    这一边老尚书在清点完成后,终于能兴高采烈的进宫去了,而另一边,因为这清点的地点到底是在这户部正堂,所以这贾家还银子的事儿也开始流传了出去,听到消息的京城勋贵们,一个个都有些傻眼,这是什么节奏?这贾家人怎么能不和他们商量就自己自说自话当忠臣去了?这把他们其他人放在哪里了?实在是当不得人子。
    只是后来又听到了贾赦和贾敬在堂上说的话,那些人倒是有沉默了下来,有的人同贾代化他们是一般的老头了,年纪大了,想的更多些,也更能体谅贾代化的心思,细细揣摩了一下,终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道:
    “都是为了儿孙啊,这贾家两兄弟也算是费尽心思了,如此一来,等贾赦那小子袭爵的时候,只怕爵位还能高上一些,那贾政也能得个好差事,就是贾敬,也能在朝堂站稳了,这银子确实还的很是值得。”
    也有人不平自己被瞒在鼓里的,愤愤不平的说:
    “这可好,咱们全成了背景了,成了撑托他们忠义的道具了,真是没有义气,先说一声也好啊,老子也跟着还上一二万的,好歹也能挣个好听点的名头,沾点便宜。“
    还有人心下鄙夷贾家讨好皇帝的行为,说道:
    “就他们有银子,加在一处一百多万两,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也是,谁让他们是武将家呢,当年打仗可没少抢,咱们和他们家能比嘛?咱们家能有多少家底?这倒是好,让他们得了好,把咱们倒是顶在了杠头上,上下不成的,以后还怎么办?“
    只有皇帝那个高兴啊,自打听到老尚书那么一说,整个人都精神了好些,忍不住又唏嘘了一下贾代善,
    “还是代善啊,不辜负当年朕对他的信重,看看,就是人没了,还记着这些,贾代化也是个好的,贾家一门忠良啊!如今这天下,多少老勋贵们,都忘了当年开国时候的艰难了,一个个只记着自己安乐,却没替国家多想几分,欠着那么些银子,真的当朕不知道?只是不想这些老臣难堪而已,只想着他们若是懂事,自己也该知道怎么办,想不到这么多年,也就是贾家那两兄弟还知道本分二字。“
    这话可就重了,这是真的把贾代化他们两兄弟当成了官员道德标杆来看了,唯一能说一个不字,提出质疑的也就在场的老尚书,可老尚书能说不好听的嘛?不可能啊!他每天都为了国库的银子不够用发愁,这会儿有人解了他的难题,他正高兴呢,怎么可能顶撞皇帝,说不中听的?顺着说好话都来不及。
    于是自然是把这贾赦和贾敬的话又学了一遍,说的这贾家两个国公府第那真的是十多年勤俭持家,简朴过日子这才能及时还上一样。弄得皇帝都觉得这银子收的有点亏心,毕竟他也知道这里头有大半可是他和他老爹花用的。心下越发对贾家看重了起来。
    当然老尚书也不是那种棒槌,捧了一个,得罪一帮的,他把贾家说的困难些,一来是替贾家说好话,二来何尝不是为了其他那些借钱的人家,还银子很难,这是把基调钉上了,如此一来,那些没还钱的,也能有理由说这是家中实在开销太大,他们又不怎么懂得经营,这才一拖再拖,不是他们不对皇帝忠心,不是不想还。或者是不能全部一下子还上,也算是给其他人圆了一下场面,不至于大家太难看罢了。
    老尚书是官场的老狐狸,他这是用几句话,平白的得了所有人的感激,别以为皇宫内院说话,外头就没人知道,这又不是什么军情大事儿,也不是在避开人的地方说的,这些人里头,自然会有往外头卖消息的人在,只要这些人往外头一说,一传,他人情那是赚的大大的,多好。还平息了其他人对于户部的怨气,如此他的官才能做得安稳自在。最重要的是,也给外头传了一点信息,那就是请好大都还上一些,让他也好和皇帝说话。只要他们领悟了自己的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