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空间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空间种田-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了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三人之中,小鲜是修真者,擅长的灵气控制,以她现在的情况下,擅长远攻多过于近攻。

而依依借助七彩壁虎,拥有了一副极其强横的身体,反应快,愈合能力惊人,这样的身体,是学习近战的绝佳好素质,所以学柔和小鲜一致认为,该让张依依参加朱丽叶一号的培训。

“我们俩都有事了?那你呢?”张依依不平衡了,她是相当的不平衡。

“我嘛?我负责打好人际关系,”学柔眨了眨眼。

“啊!”张依依傻眼了,在这里打好人际关系?这是什么意思?

北校区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学员,还有一类就是机器人。用学柔的话说,第一类人,她们暂时不需要有过多的交集。

至于第二类人,那是要好好相处一下的。

时间进入一月,在北京大部分地区飘起了鹅毛雪时。

与世隔绝的北校区c区的天空传来了一阵类似于赛车呼啸而过的引擎声,声音是在正午时分开始的,在近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声音一直在继续。

不少初级班的学员闻声跑到了宿舍楼下,看见一点黑影在空中或是俯冲或是升降。

正在巡逻的朱丽叶一号最先找到了声音最密集的位置,紧随其后的是罗密欧一号。声音是在一座简陋的三层宿舍楼下发出和消失的。

“新生诸小鲜,新生曾学柔,你们在干什么?”朱丽叶一号以最快的速度移到了两人面前。

“我们在实验改良迷你播种直升机,”小鲜摆弄着手中已经面目全非的直升机。

“立刻停止无意义的实验,你们的行为已经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正常作息,”朱丽叶一号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这不是无意义的实验,经过了改良,直升机的速度提高了十倍,时速有四百公里,可携带的种子重量达到了20公斤。我记得华科院守则的第一条就是:创新即是一切,”学柔在报出了一连串个让机器人们诧异的数字后,又搬出了院规,她进入北校区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复研究了院规,院规中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在校内进行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实验。

罗密欧一号和朱丽叶一号用电波频率交流了一番后,调出了学柔的资料。

根据最新的入学资料上显示,曾姓女学员是个本该进入华科院天才班的学生。

之所以被送到北校区的原因,是因为她表现出了两种异于常人的天赋。其中一种,是被称为“人体雷达”的远程探测功能,她最新的记录是能探测到了距离十公里外的物品和生命体的具体特征和形貌。

她的第二个天赋,在具体的试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她用了半天时间将面试官之一的华科院某院士珍藏的一辆老掉牙了的老爷车,改装成了一辆重新能上路的车。

张依依在看到学柔熬夜赶制出来的改造迷你播种直升机的图纸后,下巴险些没脱臼。

问起学柔什么时候从一名擅长理科的优等生变成了一名擅长机械的技师时,她淡然一笑:“过去的半年里,我过得可不比你们轻松。”

在得知张依依也进入了华科院的逆才班后,学柔就有了种预感。命运和华科院北校区的那堵围墙是隔不开她们三人之间的联系的。

她辞去了校学生会主席的职务,再拾回了曾父在幼年时教授给她的大量的有关车辆改造方面的知识。机械方面的只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晦涩难懂的,可是在曾学柔的眼里,扳手,引擎。润滑油,燃油机。汽缸,就连轮胎摩擦地面发出的尖锐刺耳声,在她听来,都是美妙无比的。

在李勃的介绍下,她拜了华北地区的最有名的改装车辆的修车师为师。从汽车底盘,到引擎再到车辆的整个动力系统,全都被她琢磨透了。一旦决定了要从事赛车项目,她就将身心都扑在了研究机械方面的知识上,在成年之前。她必须让自己拥有成为一名优秀赛车手该有的各种素养。

如此海量的学习和实践,加速发掘了学柔在远测和机械方面的天赋。她的远测能力也从一公里转为了三公里再到五公里,在进入北校区后,更是突破性的达到了十公里。

具体的原因暂时不明,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曾学柔的到来,对于只有修真者和异能者的北校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她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双才”,天才+逆才。

这样的一个小怪物似的人物,将植物播种直升机进行了全面的改造,这也就说得过去了。

综合了手头现有的资料和对迷你农用播种机的性能的测试,罗密欧一号和朱丽叶一号也无话可说了。

“我还想和中心电脑探讨一下关于机器人电源改进的问题,我听说北校区的机器人经常在雷雨天气发生电路短路问题,”学柔刻意在罗密欧一号和朱丽叶面前提起了这个问题,关于园区机器人的雷雨天的短路问题是华科院多年来的一个难题。出现极端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包括罗密欧一号和朱丽叶一号在内的校区机器人都会出现休克性短路

罗密欧一号和朱丽叶一号大致了解事情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北校区一直是采取了鼓励态度的,两名机器人也只能是默许了她们的实验。

没过多久,c区的物资供应中心门口就贴上了一则通知,解释了天空异响的原因,次数多了,就算是天空再出现异声, c区的学生们也不会再出门围观。

此时,距离小鲜附加测试截止的时间,还有两个月零三天。

31 龙工降雨&负心汉

小鲜用学柔改造后的直升飞机做过了几次播种实验后,实验的结果喜忧参半。

让人欢喜的是,经过了改造且安装了一个摄像头的农用播种机,在学柔的反复操作下,可以达到了足不出户就能在一天时间内飞遍c区的大部分区域的效果,而且播种起来比人工播种还要出色。

坏消息是,尽管大面积播种已经不再是难题,但是随之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水源的问题。

c区沙漠缺水,除了农夫沙泉以外,园区里的水源是分了两个途径运送进来的,分别是是通过南校区的地下水和b区的季节性引水,来供应c区学员的日常用度。

这些用水虽说保证了c区的日常用水没有问题,也仅仅是日常用水而已,要想大面积种植显然是不可能的。

否则凭着北校区那些24小时工作的勤劳机器人,c区早已经是一片绿意了。

学柔查找过北校区的资料库,小鲜也询问过罗密欧一号。

在北校区被“建立”时,c区还是绿意葱茏的,其环境不下与b区,可随后,水源就日益枯竭,土壤沙化严重,到了最后,c区本身的水源只剩下一口农夫沙泉,地表的植被也被大面积的牛尾草和仙人掌代替了。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就算碰到了天赋再好的自然修真者,对于园区的绿化改造也是毫无方法。

所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c区的两位管理员,罗密欧一号和朱丽叶一号才会发布了10万逆天值的惊人奖励。

没有水,就没有可以成活的植物,这是自然准则。

小鲜要想完成此次的任务,必须解决这个大难题。毕竟小面积种植时,小鲜还可以采用人为浇灌的方式来使得植物成活,而在大面积的沙漠面前。人的作用就显得很捉襟见肘了。

“只要早期的树苗成活,后期树木就可以凭着本身的顽强生命力来存活下来,”小鲜在早一次的试验中,得出了这么个规律。

“可是大面积的树苗成活,除非是赶上了大面积降雨,可是根据我手头的资料显示,c区的一般三个月才下一次雨,一个月前。刚下过一阵雨,也就是说,正常的降雨起码还要等上两个月,”她们只剩下两个月了。

“自然降雨等不到,人工降雨总是可以的,”小鲜蹦出了这么句话,可把学柔和张依依吓了一大跳。

“不用太吃惊,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小鲜还想留着小白蛟压轴出场呢,将自己的计划和小白蛟坦白了后。小白蛟露出了些难色。

原来小白蛟前几次所谓的“降雨”都是小范围的,譬如说在白龙湖上面飘些雨。再比如说是在农场上洒洒银品空间水,只要范围不大,它都可以做到“风调雨顺”。

可是小鲜要求的是在北校区的c区下雨,这个范围可不小。小白蛟答应了小鲜的请求,可是要想一次性降雨成功,那也是有一定的前提的。

首先最好选择“龙工降雨”的时间必须是在夜晚,小白蛟必须在本体原貌的情况下才能行云布雨。

虽然学柔和小鲜已经事先营造过了有关天空异动只是做实验的烟幕弹消息。可是大白天的,一个碟子大的ufo都会被人瞅见,一条在空中扭来扭去的蛟龙要是被人发现了。那还不要天下大乱。

这可是在华科院,全国的怪才天才都集中在这里,更不用说校区里还有大量的机器人,也不知它们身上有没有装着雷达系统,万一一个不留神,止不准学校的哪个角落,就射上去一枚某某弹的,这个风险,小白蛟和小鲜都不想冒这个险。

其次,既然叫做行云布雨,那一定是要在有云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利于降雨的水汽。

一般来说,云层越厚,云层距离地面越近,就代表了那时的天气越有利于降雨。

c区的夜晚和白天温差很大,强烈的温度对流,更容易产生降雨。所以c区的降雨一直是产生在夜晚,经过了一个白天的酷热,夜晚的骤然降温,很容易导致积雨云的下沉。

c区的天气大多以晴天无云为主,一个月里难得有一两天,天空会飘着云。也难怪c区的自然降雨,往往要间隔上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分析了一番后,学柔在小鲜保证能“人工降雨”的前提下,所作的也就只有耐心等待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在等待合适的人工降雨的天气出现的几天里,张依依也开始和朱丽叶一号学习机器人格斗术。

课程的经过,用张依依的话来讲,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惨烈”。

在刚开头的一周的时间里,张依依都是脸上带着伤或是青肿着脸回到宿舍。

第一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