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该不可能吧,虽然早前也有北京那边的海南籍民众就此事向广州军政府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但陈炯明不也是出来辟谣了吗?这种事空穴来风,根本就是没有证据的无稽之谈啊。”古月军还是难以相信孙逸仙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作出这等事情,以主权国家的领土权益换取列强的支持
周华的态度和古月军则完全相反,古月军忠厚老实,可堪信任。但失之智慧和大局观,看事情为能从全局出发。而周华的冷静,则更符合一个智囊的形象:“未必就不可能,从形势上来分析,奉军兵败,北伐军与其会师武汉的希望可以说已是镜花水月。在如此之劣势下,孙逸仙依旧力排众议,极力主张北伐攻赣,这本身就很可疑。”
见古月军犹自不服气,还想反驳,周华笑了笑:“月军,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们没有证据嘛。可问题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证据?我们又不是法官,从局势的分析出发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周华的眼光和分析的确很独到,但是在大局观上还是有些欠缺,唯一可以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心态,他已经开始用情报主管的立场去进行事态分析了,而不是像一个普通百姓一样觉得阴谋都是不可思议的。
“其实从整体布局来说,孙逸仙已经等不下去了。我们把之前收到的资料综合起来分析,就能够确定英国中情局这份情报的真实性。第一是奉军兵败,北伐军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的北方盟友;第二是于今年4月2日发生在北方的关于参众两院议员联合发表恢复旧国会的主张和宣言。”
“这代表了什么?”古月军还是不解,他的长处也不在处理大局方面。反而是周华面带惊讶,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一亮:“你是说,孙逸仙的总统梦要破碎了”
不愧是专门负责处理情报方面工作的周华,在智慧和心态上都无可挑剔,现在欠缺的也仅仅是经验和战略大局的眼光。钟泱一阵冷笑:“孙逸仙当然要急了,旧国会一旦恢复,而北伐军还未能攻下湖北,那么孙逸仙就要面对两难的局面。要么实现当初和徐世昌的诺言,两人一起下台,失去总统的大义名分;要么就食言自肥,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无论是哪一样,都足以让他的野心破灭”
虽然孙逸仙把自己说过的话当作放屁,但和徐世昌约定的这个屁可是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放的,声音还是很响亮的。到时候南北两地都以此为借口,那北伐军的处境就很不妙了,将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被剿灭或许还不可能,但是丧失北伐的可能性却是致命的,孙逸仙可不觉得自己还有十年时间再来一次“统一天下”。
“看来,这份情报的真实性已经可以确认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怎么利用它了。”神态再次恢复了原本的冷静和淡漠,周华也开始全面分析接下来的行事步骤,以期为组织追求到足够的利益。
“难道不是要公布出去吗?让天下人看看此寮的嘴脸”古月军也不傻,要是说了这么多他还不明白,那可就是愚不可及了。
“先不说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但只是这样一份报告,只要孙逸仙死不承认,我们也是莫能奈何的,最多只能给他找点不痛不痒的小麻烦。”
周华的这一番话也并非胡说,在广东还好些,毕竟有陈炯明作为参照标准,民众也更喜欢一个做实事的总司令,而不是一个只会吹牛和要钱的大总统。不过在其他的省份,依旧还有着许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对北伐军抱有同情和好感。
“情报之所以有用,就在于它作为政治筹码的威慑力,如果公布了出去,价值就已经是降低了许多。我们的目标,还是在于广州,先从顺德和番禺两地开始吧。既然日本人能出钱出军火买下海南岛,我们也可以出钱买下广州就以这份密约作为谈判的桥梁。”
钟泱的意思周华是明白了,但是关于谈判的人选,还有着疑惑:“那么由谁去执行比较合适呢?”
面对着周华的问话,钟泱也仔细的思考了一番:“刘进洋已经不太合适了,因为他的任务在于打入总统府的领导核心。想来想去,也唯有陈泽比较合适了,钟泱现在依旧还挂着**党的身份,不适合去做这件事。”
既然已经决定了,钟泱也毫不犹豫:“事情就交给陈泽去办,情报部理出一个章程,然后再把我的意思告诉陈泽,具体的细节他自己操作。不必事事汇报与我,可明白。”
“是的,我明白了。”
“那好吧,此事就如此去办。”
周华领命,恭敬的行了一个鞠礼,这才退了下去。
见周华离开。钟泱又转过头去,和古月军商量起了关于内政建设的事项:“月军,华民银行筹办得怎么样了?”
“第一期的资金准备已经完成,剩下的是挂牌上市以及和各大商业协会和票号之间进行商议的细节问题要处理了。”
为了整顿南沙地区的金融秩序,由天兴集团出面打算筹办一家华民银行,发型一种商业性质的汇票,逐渐替代没有准备金支撑的军政府纸币以及价值尺度混乱的各种私铸银元或者铜币。
为此,钟泱打算筹集100万的准备金,然后以天兴集团的信誉作为担保,发行800万带有货币流通性质的商业汇票。逐步开始取代原本的混乱市场,建立起一套可靠而稳定的金融秩序。
这件事情不较繁琐,不过钟泱也恰好发现了古月军在金融方面的天赋和小心谨慎的作风。对于他在这方面的才能,钟泱是很欣赏的,也准备让他专门负责打理体系内金融方面的事务。内务部的工作也许要找另外的人来负责了。
在这个时期的广东,民间开办的私人银行还是很多的,主要问题在于军政府的信誉实在是够呛。统治阶级走马花灯似的频繁更换,各种无准备进的纸币和军票充斥着市场,贬值是经常有的事情,变为废纸也不少见。
这样的情形,不单只是损害了民众的利益,各大商家也都纷纷受损。毕竟买卖不是一两天的,币值不稳定和民众购买力下降,对商业的造成的损失是致命性的。所以民间许多的商业团体都纷纷在自己的利益圈里发行自制的代金卷,以代替那些纷乱无常的“法定货币”。
其中外资银行发行的外币更是受到追捧,因为人家够稳定,有保障。不会出现昨天还能买一头牛,今天只能买一只鸡的情况出现。
有鉴于此,钟泱也不希望中国自己的经济命脉被外国人捏住,所以开始着手整顿起金融业务。凭借着天兴集团的实力和关系网络,透过一个个人际脉络铺设起了一片以华民银行为核心的经济圈。
因为要和其他的民办银行、商家票号协商,划分利益,钟泱也知道这件事急切不得:“嗯,还在进行就好,这种事在于长远的规划和信誉保障,我们不必焦急。但是也不能停下脚步。货币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血液,由不得半点轻忽。”
此事之重大,古月军也是知晓的,他躬身受教:“是的,我会继续督促这件事,请会长放心。”
办理这个银行不单只是整顿金融秩序罢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关乎到了钟泱处理地区存在的隐患问题。
那就是农业的发展概况,其中包括了如何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这两大关键性问题。在中国的南方,并不具备发展大规模农场式经营的条件,主要是因为人口稠密以及地形地貌的限制。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才是这里的主要模式,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并不容易,并且很可能演变为圈地运动这种大规模的迫害农民的强拆行为。如果遇上一些野心家的挑拨,很容易就会激发阶级矛盾,引致战乱和动荡。
这都不是钟泱所希望看见的,因此开拓小农经济贷款业务就成了一种事在必行的举动了。只要稳定了这一些原本的不安定因素,古文会在这里的根基才算是初步的稳固了,毕竟农业人口依旧是占总人口的80,绝大多数人依旧处于农民阶级。钟泱想要发展,就不能忽视掉这股力量。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农业信用贷款】………
第一百一十五章农业信用贷款
如果高空中俯瞰,你就会发现广东所处的位置十分微妙。广东省位于大陆最南部,陆域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与广西接壤,南临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在季节气候的划分上,这里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ya热带、南ya热带和热带气候,是我国光、热、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大约为22。3℃,年平均日照数在1750小时左右。
这里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至1600毫米之间,充沛的雨量使广东大地全年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广东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盛产热带以及ya热带水果,有400多个品种,除柑橘橙、香蕉、菠萝、荔枝被誉为“岭南佳果”外,还盛产具地方风味的水果如龙眼、芒果、杨桃、柿子、柚子等。
不仅如此,在这里的农业粮食生产也是一大支柱,不单只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还能有着不少的富余。
但与此相反的,却是农民阶层所处的困境。即使是善于治理地方的陈炯明,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建树,在本质上,他还是受困于过去时代的观念,不能放开手脚的进行农业化生产改革。他唯一能够给予农民的帮助,就是尽量降低了农业税的征收比例。
而在这一点上,钟泱却比他们有着更深层次的看法和规划。没有粮食的国家,是不自由的,因为生存的权力尚且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农业的发展,虽然未必能够带来巨大的收入,但绝对是一个组织生存发展的根基,是必须要大力扶植和支持的。
不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不解决农业的发展困境,去搞什么**都是缘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