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定制设备,那就不可避免地会泄漏我们的商业秘密。没有了技术上的优势,单纯拼资金实力,我们是拼不过那些巨鳄的,但在中国,我们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为什么呢?你就不怕我们偷了你们的技术?你认为国内不会这么做?”舒雨菲头脑很清楚,立即抓住他话里的漏洞追问道。
“呵呵呵呵,当然不是!”郭逸铭笑着解释道,“我们只是不在乎而已!”
“不在乎!”舒雨菲没想到他会给出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答复,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睛,情不自禁用手掩住了小嘴惊呼道。
“不在乎!
国内现在刚从政治斗争的混乱中脱出身来,拨乱反正。但这么大个国家,要想由乱而治,需要一个很长的调整期。这就好比小船好调头,大船却要慢慢地调整航向。
也就是说,在一段时期内,我们不用担心国内企业学会了我们的技术,参与竞争。
即便国内度过了这段调整期,据我所知,经过十年动乱,大量企业停工停产,国内经济凋疲,物资极度匮乏。目前从上到下,大家的目标还仅仅是吃饱饭,穿暖衣。在此之后,才是满足人民群众逐渐提升的物质需求。
八亿人口的大国,光是满足国内需求就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我想也不会和目标定在美国市场的我们公司,形成竞争关系。”
他的分析有理有据,舒雨菲的脸色更加缓和下来。
“这么说你是一番好意……”
“我的情操没有那么高尚,不过是互利、合作而已,合则两利,分则两损,于公于私都有好处,我又何乐而不为?”他的回答非常坦诚,并无半点文过饰非。
“你倒是一点也不掩饰,本来我对你们这些资本家是没有好感的,不过你倒是一个很直爽的人……”舒雨菲掩口笑道,“好吧,你的这番话,我会如实向上级反映,不过上面怎么决定,我就不知道了。”
“这就够了!我代表公司,代表个人,向你表示感谢!啊,请等一下……”
郭逸铭快步回房,打开那个放在墙角的大行李箱,挑选了一下,从中捡出一只漂亮的粉红色钱夹,回到门口,递到舒雨菲手中:“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东西并不贵重,请不要嫌弃。”
在钱夹上贴着一个小小的价格标签:10。
这是他玩的一个小花招,大行李箱内装的全都是这种小礼物,领带夹、银质纽扣、皮带、钱包、打火机等等,是他在一家倒闭的礼品公司仓库里批发来的,一百多个小礼品总价才两千多美元,非常便宜。
礼品上自然不可能贴有标签,是他自己买来不干胶标签,一个一个写上价格,贴上去的。
中国人送礼,要的就是一个面子,一个实惠,当然要送到明处,要是收礼人不明白礼物的价值,那岂不是明珠暗投,一番心血枉自化作泡影。
十美元真的很便宜,但放在国内来说,这却是一件昂贵的礼物。
舒雨菲先是被粉色钱夹漂亮的外形所吸引,但随即看到皮夹上贴的价格标签,伸出的手顿时像被烫了一下,飞快地缩了回去:“这么贵!我不要,我不能要!”
“这是很便宜的,你看,我带了一大箱呢,不过是打算亲朋好友大家随便分分,做个纪念罢了。难道你害怕我贿赂你不成?”郭逸铭爽朗地笑着,执意将钱夹塞进了舒雨菲手中。
舒雨菲确实很喜欢这个漂亮的钱夹,稀里糊涂接了过来,还没等她回过神来,郭逸铭便飞快说道:“明天下午参观故宫,晚上参加宴席是吗?好的,我知道了,我这就通过内线通知霍克先生。时间不早了,我就先休息了,晚安。”
门迅速在她面前合拢,关上,再也不漏出一点光线。
舒雨菲愣了一下,噗哧一笑,捏捏手中的钱夹,轻声叹息:“可惜,这么好看的钱夹,待会儿就要上交。不过他说的倒有些道理。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和国际交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了这个目的,做出一些让步原就是无可奈何。就算他们公司只是为赚钱才来,为了吸引其他具有实力的大公司,我们也不可能把他们拒之门外,真的很狡猾呢……”
对面贴墙站立的两名宾馆服务员一声不吭,就像并不存在一样。
………【第四章 回娘家】………
郭逸铭站在霍克的套间内,面对着窗外默默吸着烟。在他身后,霍克一脸愉快的表情,整理着今天要带的东西。房间里的暖气很足,霍克只穿着一件衬衣,忙忙碌碌察看照相机闪光是否有电,胶卷够不够用,镜头有没有擦拭干净。他头上带着一顶红色长舌帽,腰间别着随身听,嘴里吹着欢快地口哨,旅行包纸袋内装着面包、香肠、生菜,一幅就要去郊游的样子。
窗外春光明媚,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宾馆内,树木枝叶间繁星点点,绽放出一片片嫩绿新芽,预告着春天的到来。雨过天晴,苗圃花园泥土变得松软,一株株小草破土而出,吐散着春天的气息。
天空中万里无云,朝霞满天。
好一个旅游的上佳时节。
郭逸铭一口接着一口,深深地吸着烟,紧蹙的眉头,不时快速抖掉烟灰的手指,都显示出他的心情并不像这好天气一样明媚愉悦。
一周了,整整一周了,他们没还没有见到有一位主管官员来和他们谈论正事!
大人物他们见得并不少。
每天白天,他们被安排游览,故宫、颐和园、后海、石景山、天坛、**,连人民大会堂都进去参观过。晚上,则是一场接着一场的酒宴,第一天是接风宴,接站那天的领导都来了,他们所属的行局一把手也来了,还来了市委分管工业、科技的副书记,二三十人把友谊厅坐得满满当当,可谓是给足了他们面子。
但他们并没有找到说正事的机会。
酒宴前副书记致欢迎词,霍克代表西部计算机公司致词答谢,然后便是胡吃海喝,间或闲聊几句,谈话的内容并不涉及他们此来的目的。官员们对美国的生活方式、科技产品、风土人情很是感兴趣,这也正是霍克的长处,在席间大肆吹嘘,七真三假,把美国简直吹成了人间天堂,听的人也是目瞪口呆,一口一个“原来如此”“太厉害了”“你们生活这么好”。一场酒宴下来,宾主尽欢。
可该说的正事,一个字都没提。
郭逸铭试图将话题引向正题,却被对方轻轻避开,几次三番以后,他也只能郁闷地和满桌山珍海味做艰苦斗争。
菜真好吃!
一桌的山珍野味全都是真才实料,好多还是后世明令禁止的珍稀野生植动物,友谊宾馆的大师傅水平更是出类拔萃,菜肴烹调得美味无比。别说霍克吃得眉开眼笑,就是郭逸铭前世也没吃过这样的佳肴。如果按照后世标准,这一桌酒席少说也要上万。
酒席上摆的酒,竟然是国宴茅台,后世一万多块钱一瓶的国宴茅台啊,就这样一瓶接着一瓶打开,像喝开水一样被喝掉。
那名市委副书记还得意地让人倒了一碗茅台,一点火,茅台轰地一下就燃了起来,把霍克吓得哇哇大叫,引得宴席内笑声一片。
友谊厅八桌酒席,每桌都放了四五瓶,与宴的人一个个都像酒仙下凡,几瓶茅台转眼就被喝得精光。霍克不敢喝这样的烈酒,那碗点过火,酒精被大量燃烧以后的茅台却是他的挚爱,据说喝在嘴里甜滋滋的,并不醉人。
郭逸铭数了一下,他们一晚上就喝掉了两件国宴茅台,看他们仍然意犹未尽的样子,要不是友谊宾馆杨经理委婉地拒绝,他们还能再喝。
第一晚接风宴,第二晚市委招待,第三晚市府欢迎,第四晚工业局出面招待……,连续一个星期,郭逸铭、霍克两人白天参观,晚上赴宴,每天被人灌得天昏地暗送回宾馆,领导们见了无数,但该谈的正事,一个字也没谈!
霍克倒是无所谓。
他本来就是郭逸铭请的样子货,这次来就是应付政府官员的。这些天他在酒席上大吹特吹,对方也听得津津有味。加上宴后散发出去的各种小礼物,他在官员中口碑着实不错,混得风生水起,上上下下对他都极为客气,弄得他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
郭逸铭就非常烦恼了。
他知道这是必须的感情投资,也理解在国家物资匮乏的年代,官员们唯有借着对外接待的机会才能大吃大喝,也明白利益均沾的道理,各部门都要借着这个机会趁机公款吃喝,可是,这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头啊!
已经一个星期了,要办的事连个眉目都没有!
酒宴上他们吃掉了多少,郭逸铭不想管,也管不了,毕竟人家用的是国家的钱!可在这里呆了一个星期,住宿费已经花了两千多块,真真是让他心急如焚,这用的都是他的血汗钱!
他的所有积蓄,还不够在这里待九个月!
上次他给舒雨菲说的那番话,怎么一点效果也没有?难道是她根本就没有向上面回报?
不可能,舒雨菲是外事接待人员,换句话说,就是国家派来专职监视他们的特派人员,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须要如实向上级汇报,这是纪律!不由他们自己的好恶决定!
郭逸铭之所以要跟一个看似不值一提的接待人员说那番话,要的就是她直达天听的渠道。
可为什么一点反应也没有?
他迷茫了。
他这次来,赌的就是国家刚刚决定对外开放,对西方世界的先进技术充满渴求,必然会以千金市马骨的心态来对待他们,从而为自己谋求一个机遇。要放在几年以后,来的外资企业多了,就再也碰不到这样的好时机了。
耐心一点,不要急躁。
郭逸铭努力在内心说服自己,强压着对未来前景的迷惘,极力平和心态。
唉,搞企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