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安静一下,郭所长有话要说!”场内声音很大,封闭的空间声浪激荡,前面的人已经停下来了,后面却还没听到,还在继续激烈争辩。
场内慢慢安静下来。
“首先,我要再次强调一件事:我们是科技研发公司,是以经营为目的,必须创造利润的企业,不是国家非营利研究单位!
这件事我已经三番五次为大家强调过很多次了。表面上看来,大家好像也都听进去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就比如这次,对未来研发项目的讨论中,大家似乎把这个大原则完全给忘掉了。”郭逸铭表情极为严肃,声音也很严厉。
“我们不是在讨论DEC的设计思路吗?”人群中一个工程师怯生生说道。
“没错!我们是在讨论DEC的设计思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为什么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因为尽管公司规模、技术实力有所差异,我们企业的本质不变。现在你们认为,DEC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公司吗?”郭逸铭反应极快,立即顺着他话问道。
所有人都点头。
如果DEC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公司,那这个世上也没有私人企业了。
“既然它是以经营为目的的经营企业,难道它开发产品,就不需要遵循企业经营的基本准则了?”郭逸铭厉声道,许多人心头一震,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看法。郭逸铭静了一阵,等大家消化了他的内容,然后反问道:“企业经营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市场认可!”
“合适的性能,低廉的成本,也就是性价比!”
“研发对的产品,不一定要研发最先进的产品,一切以占领市场为唯一目的!”
下面的人齐声回答,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是同一含义,是郭逸铭反复强调的核心思想所在,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好,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三款计算机型号,有什么想法?我提个醒,你们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同时面对这三款计算机,你会有什么感到别扭的地方。以用户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产品设计是否符合需要,这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研发人员必备的素质。我不要求你们马上掌握,但你们在平时的思考中,要尽量贴近这种思路。”
郭逸铭的话让所有人再次陷入深思。
这次,他们努力尝试改换视角,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如果他同时面对这三款计算机,会有什么别扭的地方。
“我觉得……”刚才反对彭之旭的中年女工程师有些迟疑地缓慢开口,似乎还在理顺思维,“这三款产品,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选择哪一款……”
她的话很轻,但犹如一道闪电,刹那间划破所有人脑海。
对啊!
我到底选择哪一款!
DEC同时推出三款针对不同客户群的计算机,表面上看来,向人显示了超强的研发实力,和尽力讨好所有用户群体的完美筹划。但如果换个角度,就用户来说,确实给他们除了一道选择题。面对三种之多的个人计算机,他们该选择哪一款?
“如果我来选,不考虑价格因素,我首选专业版!”一个工程师实话实说。
“如果我是普通用户,考虑到自己的收入水平,最多能够买一台文字处理型——这还是我能承受得起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工程师缓缓道。
又有一个人说话:“如果我在公司用的是商用版,家里肯定不会再买一台,大概也会买一台文字处理型……”
所有人脑子里一个模模糊糊的东西渐渐破开迷障。
他们好像明白了什么。
“所以,我要么不买,要买就必须买两台!因为在公司用,文字处理机性能不够,那就必须至少买一台商用机,可如此一来,这等于还是买了一台小型机,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如果家里自己使用,就还要买一台文字处理机!两种机型完全不同,两套操作系统,软件无法共通——靠!这还是个人计算机吗!”第一个发言的工程师骂了一句粗话,如梦方醒。
哗!
许多人都叫了起来。得到郭逸铭提醒,他们之前就觉得这其中逻辑上好像有问题,但直到现在,他们才恍然大悟。
DEC想设计一款个人计算机,顾名思义,就是给个人使用的。三款产品,看起来很美,满足了所有群体的需求,但静下心来才发现,原来他们根本就无从选择!
科研人员买得起科研型专业版吗?
不见得!
因为其价格虽然比PDP-11有所下降,但也有其三分之二,不会低于三万美元。昂贵的价格,与小型机没有多大区别,三万都肯出了,还不如咬着牙去买一台全性能的小型机。
专业版如此贵,商用版显然也便宜不到哪去。
公司数据运算处理,AppleII虽略有不足,但也勉强够用了。而AppleII价格才只有彩虹100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哪里还不明白,DEC看似周全的研发计划,根本就是梦呓。空中楼阁看起来很美,揭开其画皮,原来不过是一包草!
市场这东西,要么不去占领,要占领就必须同时满足所有用户群体的共同要求。专业人员的要求、商业用户的需要、普通个人家用,如果全部满足的话,DEC的个人计算机,用户要么不买,要么就必须全买。三种产品三种操作系统,软件无法互换……
这就是一款自相矛盾的研发设计!
奥尔森雄心勃勃,或者说是孤注一掷,宁可被人说他食言,也要奋力一搏。集结DEC强大的研发实力,研发的产品竟然还没上市,就被证明为一个失败的冒险。
产品目标的定位,原来如此重要!
所有人都冒出了一身冷汗,许多考虑建议公司也多研究几款个人计算机型号的人,羞愧地低下了头。生动的例子摆在面前,郭逸铭反复叮嘱的设计原则,是如此的重要,至此他们才真正有所领悟。
郭逸铭看他们表情,知道他们明白过来了。他也不意尤过甚,只要他们从DEC失败的产品型号定位中领悟到东西就好,没有必要逼迫大家一一表态,承认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他希望员工们能够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自己掏钱说“交学费”。
DEC,就为他们交了第一笔学费。
很慷慨。
“我想大家开始明白,什么是针对目标用户的产品设计了。好,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假如我们要设计一款让所有客户都接受的个人计算机产品,它必须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他将众人从沮丧自责中拉出来,重新将话题引向正轨。
………【第四十章 架构之争】………
【今天是起点分频推荐第一天,作者为第二章准备了一份7500字超量大餐,本日更新13800字(居然无人投12000更新票?)。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是你们让本书进入了起点视线,获得了这次推荐机会,作者深铭于心,感激不已!
本章前,感谢火烤老母鸡、书友110410153944698(名字好长,核对了几遍)、我忘了00、夺命书生贱、风的-韵律、raywen、彩虹X网友的打赏,是你们给本书第一天推荐带来了好兆头,谢谢了!】
经过前面的辩论分析,大家对于DEC这次个人计算机项目的设计错误之处已经总结出来。与之相反,总结出一款好的个人计算机产品要素,便轻而易举,于是纷纷发言。
“应该要同时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不能分档次设计多款计算机,最后讨好不成,反而造成自己跟自己竞争……”
“操作系统应该统一、简单,让普通人也能较快掌握……”
“性能不一定要最好,但一定要廉价,要基本处于和市场同类产品,同一个价格水平线。我看就以市场上现在最热销的AppleII价格为准,主机加微处理器,再配备低容量半导体存储器,价格不超过1300美元为好……”
工程师们你一言,我一语,按照各自总结的重点,逐渐归纳出一个清晰的产品框架。
郭逸铭非常满意。
直到今天,他才能确定,这批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按照上级部门指令和科研、军事需要,定向指定研发的科研人员们,才终于成为了一个以经营盈利为目的,主动研究市场和同类产品,明白客户需求的研发人才。
从78年他在美国注册西部计算机公司以来,历经两年漫漫征程,他终于拥有了一批基本合格的自有研发人员!
回过头来再看,这条路走得多么艰难,不觉让人感慨万千……
“大家都说得很好,可以说在这次讨论会后,我们对于自己应该研发怎样的微处理器,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不会再走岔路,”郭逸铭微笑着肯定了众人总结出来的要素,但在他们高兴地笑起来的时候,决定再教给他们产品设计中的进阶原则,“不过,说到同时研发多款产品,以满足市场上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这本来是电器产业的通行做法。
即,用高档货占领奢侈品市场;用中档货占领广大中间用户市场;用低档货满足低收入家庭基本功能需求。
这个设计思路,其实并没有错……”
呃?
众人愣住了。
前面大家经过分析,不是已经确认,DEC研究三款不同档次个人计算机,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思路了吗?怎么转了一圈下来,老板居然又对这种思想似乎持有肯定意见。
他们被郭逸铭变过来变过去的思路,给弄得思维混乱起来。
“呵呵,你们可能觉得很奇怪。DEC这三款产品,是我首先说这是错的。怎么话音未落,我又说这种研发思路是正确的……”
与会的工程师们一起点头,李秋明手中的笔记已经记了满满好几页,此时也停下笔,听他如何解释这其中的因果关联。
“这就涉及到普通家用电器,和计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