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长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说长江-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学海(武家嘴村村民):就是说你要什么形式,人家帮你造什么形式,同咸鸭蛋差不多的样式,前面是平的,后面是圆的。划小木船一身是汗,这么划多吃苦,第一次开铁船实际上是方向盘出力大,以后人家只要点一下了。
  武学海的铁船一下水,业务就来了,还是从安徽芜湖运黄沙,第一趟到张家港,赚了1000多元,刚好是两年前全村72条小木船拉一趟黄沙挣到的钱。
  铁船运输的高额回报,掀起了武家嘴村的造船热潮,转眼间,湖边1千米的岸线上,搭起了一座座红砖船台,最多的时候有50多艘铁船在这里同时建造。
  

第二十六集  江村变迁(2)
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黄沙供不应求,武家嘴人的钱包也因此鼓了起来。
  武家嘴村的铁船队浩浩荡荡行驶在长江上,他们原本骄傲地以为,自己的几千吨大船已经是长江上的巨轮了,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在他们铁船的身边,出现了一种新的庞然大物——集装箱船,驶在这些庞然大物身边,他们的大铁船就显得很不起眼了。
  这种情景,让一个叫武继福的武家嘴村人萌发了新的意识。
  武继福(武家嘴村村民):我搞300吨船的时候,就看到长江里面装集装箱的船,我们感觉到装沙比较累,比较辛苦,我看了心里就想,我们能不能有一天也装这个集装箱。
  5年后的1997年,武继福的理想终于成为现实,他在卖掉2000吨的铁船新造5000吨的又一只大船时,把货舱的尺寸设计成了能装集装箱标准箱的尺寸。武家嘴村有了第一艘集装箱船。
  1997年2月的一天,一家公司找到武继福,说要运一批集装箱到上海,当时村里只有武继福的“武家嘴6号”能装集装箱。一个月运4趟,武继福赚回13万元。
  从此,武继福开办公司搞起了近海运输。
  2005年,他把5000吨的那艘集装箱船以每月20万元的价格租给了别人,又和5个村民合股投资1000万,开始打造武家嘴村的第一艘万吨轮。
  这艘引人注目的巨轮一天天成型了,但是村里人并没有在湖边村口看到它。
  武继福:我们在家里自己造船,没有这个基地造出的船好,这么大的船我们造好以后怎么出来?这边靠着长江,下面就是长江,我们一下水就到江里面了,这么高、这么宽,我们那里内湖造船是出不来的。
  武家嘴村的人到南京城造更大的船去了。如今,在石臼湖边、武家嘴村村头,只留下了曾经撑起过一艘艘大铁船的红砖船台,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让人回想起20年间武家嘴村村民争先恐后在自家门口造大船的情景。
  在南京,长江边的八卦洲,拥有10个大吨位船台和一个万吨级船坞的武家嘴造船厂已经投入使用,武家嘴人在村口造船的故事成了历史。
  2001年,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全体武家嘴村人表达了去县城居住的愿望。
  2002年,投资4000万元的高淳县实验二小在武家嘴新村边建成,村里的孩子全部进入了这所学校就读。
  2005年8月的一天,蒋巷村的全体村民,在村子里的剧场召开全体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村干部向村民通报了关于医疗保险的补充规定。在蒋巷村,决定医疗、保险、福利、养老等与全村人有关的事情,都要征求村民的意见,并在制度实施前向全体村民通报。
  在长江三角洲的乡村,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于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的话题已经不再陌生,农民们能享受到村里定期安排的体检和疫苗注射,住在整洁宽敞的别墅里是他们早已实现的愿望,千千万万长江三角洲的新农民,享受着新农村的新生活。
  每年元旦一过,华西村的村民就会到财务部门去领他们上一年的分红,每个村民都是自己村里的股东,除了按月领到工资之外,根据村里的业绩和每个村民的贡献,2005年华西村每户的分红少则五六万元,最多的有200万元。
  2006年1月7日,华西村举行2005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奖励大会,颁奖的领导来自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和华士镇,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也在台上为村民颁奖。
  1961年,江阴市华士镇把一个叫“跃进大队”的改名为“华西大队”,华西这个名字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只是当年谁都不会想到,它会成为今天中国农村最响亮的一个名字。
  50年前,27岁的吴仁宝当上了自己家乡的“村官”。2003年,他不再担任村里的第一把手,改任华西村企业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在吴仁宝家里他最得意的,就是挂了满墙的合影照片,因为这些照片记录着他带领华西村艰苦奋斗、追求富裕的足迹。
  1964年,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时代背景下,吴仁宝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华西的15年规划,这个规划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把全大队分散的12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华西村,另一项内容是,争取粮食亩产达到1000斤,这在当时,多少有些“天方夜谭”的味道。
  吴仁宝(原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当时这个计划人家认为是不会实现的,脱离实际,有一个说法,叫“吹牛大队”。大家干了,把这个计划完成了,或者超额完成了,又讲了,说这个是“做死大队”,大家辛苦,要做、要干,就是说辛苦了,就叫“做死大队”。做了大概7年多,任务完成了,大家又叫“享福大队”了。当时叫享福,不叫幸福。
  在过去的40多年里,吴仁宝一次次为华西村描绘的蓝图都已成为今天的现实。
  有一座已经废弃的平房,在今天的华西村格外显眼,从1961年到1971年的10年时间,这座小五金厂不仅为华西村实现了300万元的产值,也使华西村很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30多年过去,村民们投资11亿元的江阴华西钢铁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华西村年销售收入达到了300亿。
  新加入华西村的村民王海峰在接受培训后被安排到华西轧钢厂工作。和他一起进厂的,有20多个年轻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十六集  江村变迁(3)
王海峰(原三余巷村村民):我们以前什么也没有,福利也没有,就只种一块田,像我今年就有福利,连工资、奖金加起来有5万多,像福利每年都发花生、瓜子、鱼、肉,每年都要发给我们。
  2001年,与富裕的华西村只有一条路之隔的贫困村——三余巷村并入了华西村,村民顾永章是全村70户里最后搬进新家的。
  顾永章(原三余巷村村民):这个已经没有用了,放在那里看一下、留一下,我们把它当纪念品,叫儿子看看,一代一代放在那里给下一代看。
  2001年6月9日,三余巷村这个名字消失了,从它消失的那一天起,华西有了一个新村。
  和三余巷村一起并入华西村的,还有临近另外两个村的200多农户900多口人。
  孙大龙(原三余巷村党支部书记):如果说华西不帮不带,还是一个三余巷村,那你村是有了,我很穷,老百姓也是很穷。穷的村,老百姓经济很困难,那么村留着干什么呢?
  从2001年到2004年,短短3年的时间里,经过8次合并,16个周边村先后加入了华西村。
  曾经只有平方千米、1520个村民的华西村,现在有了30平方千米的面积和5万人口。
  20年前,这个中国最著名的村庄就开始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和参观者。
  20年后,华西村的旅游收入达到1亿8千万元人民币,游客人次达到200多万,相当于中国江南著名古镇周庄的游客量。
  在参观者羡慕的眼光里,华西还在发生着变化。
  “家有黄金数吨,一日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吴仁宝的一段话道出了他朴素的人生理想。
  也许是一种巧合,45年前的华西村是由12个自然村合并组成的,45年后,华西村又有了12个合并村。
  原砂山村的村支书赵仁龙想不到,地还可以这样种。2004年3月,新并入华西村的8000多亩土地,被改造成了万亩温室蔬菜园。
  赵仁龙(原砂山村党支部书记):我也跟他们学,慢慢学,做到老学到老。现在说实话,真的不懂,像这种现代农业真的不懂,慢慢看上去、看上去。
  这些和吴仁宝同龄的老人,都是邻村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民,成为新华西人后,养老有了保障,吴仁宝又让他们把编草席的手艺拿出来派新的用场。
  吴仁宝:我问你们,这个“一分五统”好不好。
  华西村村民:能够共富,当然好,哪有不好的。
  吴仁宝:这样吧,你不要讲了,你来的时间长了。砂山的跟我说,因为时间短。你有米发,又不用种地。全家高兴了吧?
  华西村村民:高兴了。
  最新加入的8000多村民,大部分人进了华西的工厂当工人,有些人就留在温室里种蔬菜。
  生态园才刚刚建好,就引来了参观者。
  在这些参观者的眼里,高科技的农作物还只是一株株幼苗,但这一株幼苗,很快就会变成过去普通农田里一片不小土地的产量了。
  吴仁宝:茄子是一棵长这么多,一棵能产300斤。
  已经卸任村支书的吴仁宝,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到“大华西”各处转转,几十年来他用工业来反哺农业,但这一次不同了,哺育的已经是现代农业。
  20年过去了,长江三角洲的农村已经发生巨变,以农耕为传统的农村已转变为以特色工业、现代化农业与田园化的环境相融合的新农村。
  20年前,《话说长江》拍摄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影像:农忙时节的农田,几乎集中了全村所有的劳动力,他们挥舞镰刀奋力收割,因为这块田地的收成几乎就是他们劳作一年全部的收入。
  在忙碌的长江上,行驶着140艘来自武家嘴村的运输船,今天,这个庞大的“武家舰队”又多了一个新的旗舰——12500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