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大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士大风流-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到东平,阮籍先生烧了第一把火,进行了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只可惜那时候的统治阶层并没有把阮籍先生的改革当一回事。不过,中国企业界对阮籍先生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阮籍先生来到东平的第一天,先是查看了他的办公室,他一看到自己的办公室被四面墙包围着,看不到阳光,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心里就很郁闷,他下令把墙壁拆掉。不仅把他自己的办公室的墙壁拆掉,还把其它官员的办公室的墙壁也拆掉了。这一招够狠,以前那些在封闭的空间里单独办公的官员如今被置身于一个你可以看到我,我可以看到你的敞亮的环境里办公,不能打瞌睡了,不能煲电话粥了,不能吃瓜子了,还是乖乖的工作吧,因为好多双眼睛在盯着你呢!   

  阮籍先生的改革在东平取得了空前成功,官员们办事突然变得非常积极,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阮籍先生这突发奇想的一招现在已经成为大公司大企业普遍的做法,既节省办公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岂不妙哉?所以,他们对阮籍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在这个时候,阮籍先生看见他的部下都很卖命的工作,心里很满意,东平的山水也看了,小吃也吃了,该回家啦。于是,他阁下,一不做二不休,又骑着毛驴慢悠悠的回到了洛阳。   

  算一下,除去路程,阮籍先生在东平一共呆了十天,他阁下这一辈子也就这十天算是正儿八经的上班。   

  回到洛阳的阮籍先生很快又称为司马昭先生的心病,这人到底咋啦?不是自己说要去东平的吗?干得好好得怎么突然又撂挑子了呢?他到底想干啥?   

  不过这一回阮籍先生没有让司马昭先生担心多久,他主动找上门来了,他开门见山的说,我想做官了!   

  司马昭先生暗喜,嘿嘿,都说你是高人,看来也经不起名利的诱惑啊。于是拍拍胸口,信誓旦旦的说:〃想做啥官你尽管说!只要不是皇帝就可以!〃   

  阮籍先生说他想做步兵校尉。司马昭先生一口答应下来。随后又问他为啥看中步兵校尉这个职务,阮籍先生也不隐瞒他,说出了原因。这个原因让司马昭先生哭笑不得,也让纳兰秋先生晕死过去。这个原因是什么呢?阮籍先生说:〃听说步兵校尉营里的厨师很擅长酿酒,现在酒窖里还存放着好几坛佳酿,我就是为了这些美酒而来的!〃   

  阮籍先生说到做到,他上任后果真除了喝酒啥事也没有干。司马昭先生也不管他,只要他不说出反动朝廷的话,爱咋的就咋的吧。也就是在这样的自保中,阮籍先生一边在官场中游戏,一边在竹林里做真实的自己。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当刘德华先生在倡导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的时候,他也许没有想到,早在一千多年前有一个男人也和他一样倡导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这个人就是阮籍先生。   

  自古以来都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说法,男人可以流血,但绝对不可以流泪。女人遇到伤心事可以哭泣,而男人不行,男人必须把泪水吞回肚子里。男人抱怨上帝对他们不公平,剥夺了他们流泪的权利。其实不是上帝剥夺了男人流泪的权利,而是男人们自己剥夺了自己流泪的权利。没有哪个男人愿意把自己软弱的一面展示给别人,流泪是弱者的表现,这是男人的座右铭。更没有哪个男人愿意被别人说不像个男人,这是一种耻辱。于是全天下的男人都活在千辛万苦中,都活在忍辱负重中。他们常常告诫自己,要坚强,不要哭,因为你是男人!         

▲虹桥▲书吧▲BOOK。  

第79节:阮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4)         

  可是,在这天地之中有一个男人却哭了,哭得那么响亮,哭得那么真实。他哭了之后不但没有使他男人的形象受损,反而增添了几分男人一直缺少的可爱。这就是阮籍先生的哭。   

  据说,阮籍先生常常驾着一辆破旧的木车,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就这么漫无目的的走着,木车里还有一坛酒,他阁下一边喝酒一边享受着沿途的风光。走着走着,前面突然没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呢?掉转头不就可以了吗?可他阁下走下车,看到前面是无法逾越的悬崖,突然伤心的抽泣起来,很快这抽泣就变成了号啕大哭。幸亏当时他旁边没有其它人,否则不被他莫名其妙的哭声吓出心脏病出来才怪呢。   

  没有人理解阮籍先生的哭,几百年后一个叫王勃的才子理解了阮籍先生的哭,他从这哭声里听出了阮籍先生内心的隐痛,听出了阮籍先生心中无处释放的哀伤,听出了一个有良知的人对前途命运的担忧。后来这位大才子写了一篇文章《滕王阁序》,在文章里把阮籍先生的哭比作穷途末路之哭。   

  阮籍先生从来不吝啬自己的眼泪,他的眼泪不仅仅为自己而流,不仅仅为亲戚朋友而流,可以为任何人而流,这要这个人打动了他。   

  有一个美丽又有才华的女子,还没有出嫁就去世了。阮籍先生并不认识这个女子,只是听说了一些关于这个女子的传闻。可是,他阁下不管三七二十一,跑到那个女子的灵堂前面,也不和女子的家属打个招呼,放声就哭。很多人还以为他是女子的什么人呢,有人甚至怀疑女子是不是他的心上人,其实啥也不是,阮籍先生就是悲伤,就是觉得可惜,就是觉得那个女子不该死,他哭不为别的,就为女孩的美丽和才华。   

  有一天阮籍先生正和朋友下着棋,突然有人跑来告诉他,他的老娘病逝了。与他下棋的朋友自然不敢再把棋下下去了,可是阮籍先生却坚持要这盘棋下完。朋友非常奇怪,老娘都死了,还有心思下棋?难道他心里没有一点悲痛吗?难道他的老娘对他不好?   

  在种种猜测与不安之中,朋友陪着阮籍先生下完了这盘棋,接下来,他看到了令他惊讶的一幕:阮籍先生哀号一声,吐出一口血来,接着就是失声痛哭。   

  可见,阮籍先生不是不悲痛,而是大悲痛。   

  阮籍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在那样一个人人都把面具戴在脸上的年代,阮籍先生获得如此真实如此洒脱,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做到这一切又需要他付出多少的勇气呢。   

  纳兰秋先生非常欣赏这样一个血性男人,有时候也想像他那样痛快淋漓的大哭一场,然而终究只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后还是咽了下去。   

  敢问当今世上又有几人能够像阮籍先生那样痛快淋漓的哭泣?   

  悲哉!当一个人连哭都不能哭的时候,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一个不折不扣的礼教叛徒   

  中国古代的礼教把老百姓害得不浅,最后到什么程度了呢?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程颐的老家伙,创了理学,把礼教推残人性的作用发挥到了极点。曾经有一个寡妇这样问她:〃我老公死了,我养不活自己,我可以再嫁不?〃程颐先生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里的节是什么节呢,就是对别人越严越好,对自己越松越好,于是程颐先生建议寡妇死。谢到这里,孤独二少先生恨不能踹程颐先生一脚,天底下还有他更无情的人吗?   

  阮籍先生所处的时代,礼教对男女之间的接触有近乎泯灭人性的规范,比如叔叔和嫂嫂之间不能说话,朋友的女眷不能见面,邻居的姑娘不能用正眼去看等等,稍微一越轨,一顶〃男女授受不亲〃的帽子就扣在你的头上。那时候的老百姓活的真叫憋屈。   

  但阮籍先生不管这些。嫂子要回娘家,他为嫂子送行,大大方方的和嫂子说了好些话,完全不顾叔嫂间不能说话的规范。附近有一家客栈,老板娘很漂亮,阮籍先生常常去客栈喝酒,不但用正眼看老板娘的美貌,还直言不讳的夸奖老板娘。有时候喝得酩酊大醉,就睡在客栈旁边,老板娘也不赶他走,老板娘的老公呢,也不怀疑他有什么不良企图。阮籍先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身正不怕影子歪。         

。§虹§桥书§吧§  

第80节:阮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5)         

  礼教的另外一个强项就是〃孝〃,对孝的规定更是苛刻,比如老爹老娘死了三年守孝,三年素食,三年守墓等等,让活着的人和死了的人一起受罪。阮籍先生把这些名目繁多的孝礼全部踩在了脚下,他的老娘死了没多久,他照旧喝酒吃肉,全然不顾别人怎么看他。可是,在看似不孝的行为下,他却是一个大孝子,老娘在世的时候从来没有惹她老人家生气,相比之下,那些表面上恪守孝规的人其实一点也不孝。阮籍先生认为,真正的孝在于心,而不在于形。   

  阮籍的老娘去世没有多久,他应邀参加了司马昭先生举办的一个宴会。宴会上免不了要吃吃喝喝。这时候一个叫何曾的宰相,他是在朝廷里谈论美女美酒最起劲的人,他一直看不惯阮籍先生狂放不羁的行为。于是他老人家站了起来,想拿孝礼来压压阮籍先生的威风,他说:〃陛下,我们知道你一向是以孝治国的,但是现在你必须严厉的处罚一个人。〃   

  司马昭先生问:〃处罚谁?〃   

  〃阮籍。〃   

  〃为什么?〃   

  〃因为他的老娘刚死了不久,他现在却在这里大鱼大肉。难道他的行为属于孝的范围之内吗?〃   

  有的人替阮籍先生捏了一把汗,但阮籍先生却泰然自若,继续喝着酒,还故意夹了一块大肉放进嘴里,把何曾先生气得半死。   

  果然,司马昭先生并没有处罚阮籍先生,还为他开脱,说:〃你没有看见他因为过度悲伤而身体虚弱吗?身体虚弱的人吃点肉又有啥关系?〃   

  何曾先生见皇帝站在阮籍先生这一边,很知趣的把嘴巴闭上了。   

  在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