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现场人多,很快就有新的话题。
瑾太妃的侄孙女唐舜君,年方十岁,从小住在宫中陪伴瑾太妃;她的容貌非常美丽,年纪虽小,而举手投足间已充满了大家风范。一等陆老太太坐定,原本站在瑾太妃身旁的她,向前走两步,向陆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安好!〃
陆老太太一向喜欢这个小女孩,打心眼里露出笑容来,一面向瑾太妃赞美她。
〃舜君格格可真是一等一的品貌,虽说侄孙女,却像极了太妃,猛一看,会错以为时光倒流,见着的是太妃小的时候呢!〃
瑾太妃更加高兴,笑得合不拢嘴。
〃这孩子,都是靠了大家多疼她,才有福报,长得好些,我也亏得她进宫陪我,心里才少了几分冷清。人说,小小妞是解语花,我现在才知道这话不假——〃
不经意间,她还是说溜了嘴,泄露了自己心里冷清的感受。听在陆老太太耳里,又别有一股酸楚。她一向最同情瑾太妃,觉得她是世上最苦命的人,大半辈子都在孤独寂寞、担惊受怕中度过:十五岁时因缘际会被选入宫,不得帝心,名为妃嫔,其实只是妹妹珍妃的陪衬;而珍妃得宠,她没能分到半丝,珍妃惹祸,她却跟着倒霉,受牵连降级;庚子事变的时候,珍妃死于非命,她担惊受怕,乃至有好长的一段日子,在西太后跟前连呼吸都变得若有若无;几年后,连贵为皇帝的光绪都死于非命,她的精神更是大受刺激,连话都说不出来,直挨到西太后逝后半年才慢慢恢复;没多久遭逢鼎革大事,她娘家的兄弟志锐原本因受珍妃的牵连而流放新疆,竟在新疆为革命党枪杀,这又是个重大的打击,她因此而病倒;病愈后,她的生活有了些许改变——因为心里发空,又没有谈话的对象,她便不爱走动,不爱说话,而以吃零食来填补空虚的心,从早到晚不停地吃,不久就把自己吃成了胖子,连带地影响了健康;幸亏她的娘家送了稚龄的唐舜君来陪伴她,情况才有点改善。
陆老太太最能体会她的苦,也时时设法安慰她。而这一天,毕竟是为喜事而会面,瑾太妃的心情比较好,顺着话题笑眯眯地说下去:
〃咱们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巴望着小辈们好,一代比一代好,子孙昌盛。你要给孙子、外孙女办喜事了,我听着高兴,好几个夜里做梦,都梦见你抱着重孙子进宫来给我也抱上一会儿,大家抱着娃娃,高兴得心窝里热乎乎的!〃
陆老太太听得心窝里也热了,笑容满面而眼眶里带水:
〃太妃金口——他俩托了太妃的福,一定尽快抱着娃娃来觐见太妃!〃
瑾太妃不由自主地拿起手绢来拭泪:
〃那场面,该有多好,多热闹呀——我打前几天起就巴望着呢——喏,你瞧,我特地给找了一样私房东西,单给灵芝做私房陪嫁!〃
她一示意,两名宫女立刻捧了个托盘到陆老太太面前,打开托盘上的锦盒盖子。
陆老太太低头看锦盒,里面放着一只色泽红润通透的玛瑙杯,杯上以极高超的手艺雕着〃瓜瓞绵绵〃的图案和字。
瑾太妃含笑说明:
〃我愿小两口夫妻恩爱,多子多孙!〃
陆老太太非常感动,一样拿起手绢来拭泪:
〃太妃心里总疼着孩子们,凡事都替孩子们想……〃
说完话才意识到这〃小两口〃,尤其是受到赏赐的金灵芝竟然一直低着头站着,一点反应都没有,她转头看着两人,想嗔责,却忍不住笑了出来:
第二部分 第27节:故梦(27)
〃傻孩子——给欢喜傻了——还不谢恩?〃
这么一说,两个〃傻孩子〃立刻很惭愧地上前,行礼,谢恩。金灵芝并且伸出双手,接过锦盒,然后再次谢恩;她力持说话的声音平稳、恭敬,但是头却不敢抬起来——她心中发酸,眼里尽是泪水,而且在接过锦盒的时候控制不住,夺眶而出,心里难受得如欲窒息。
她从小深受长辈们的疼爱,一向深感幸福,唯有这个时候,这份疼爱带给她的是痛苦,潸然泪下,而她又不肯让别人看见,于是把头低得更低,别的人以为她害羞,不特别注意,因而她既不泄露出心中的感受,也没有人明白。站在她身旁的陆天恩满心茫然地低着头,恍然间觉得她捧在心口间的锦盒上发出一个极微极弱的声音,但是,他没能意识到,那是她的泪水滴落,也不敢转眼去看她,更没有向她传达心里的感受。他一样体会到了长辈们无微不至的疼爱,但是,这份疼爱对他来说是天罗地网,令他无法展翅,无法飞翔,而且束手无策。
而瑾太妃还有下文:
〃昨儿,我同皇上说起你们的事,皇上挺高兴,说要给你备份贺礼。这下可扯平了,不是我偏心,单给灵芝备嫁妆,天恩也有好东西到手的,只不过得找皇上拿!〃
她出语幽默,陆老太太登时开怀而笑:
〃这还是太妃偏疼小辈,特意这么安排!〃
瑾太妃随即吩咐:
〃皇上这个时候该在毓庆宫读书呢,天恩就去见一见吧——来两个人,伺候陆少爷到毓庆宫走一趟——灵芝独个儿待在这里也无聊,逛御花园去吧,入春了,园里开了不少花呢,舜君哪,你陪灵芝姐姐赏花去,多带几个人伺候,叫她们给灵芝多拍几张照片!〃
于是,上来了几名太监、宫女,分别簇拥着陆天恩和金灵芝、唐舜君走出了永和宫。
而瑾太妃却似有意支开了这些晚辈,好同陆老太太说几句自己的话。孩子们一走开,她就直截了当地说出藏在心里的话题。
〃昨儿,我还同皇上说,今年,你虚岁十六了,该准备大婚了。看人家陆家,老太太什么事都替天恩张罗好了,我也得尽快替你把大喜的事给办好,不然,外头的人都要怪我不上心,把皇上的终身大事给耽误了!〃
陆老太太先是顿了一下,然后急切地问:
〃皇上怎么说?〃
瑾太妃摇头轻叹:
〃毕竟是个孩子呀,他说,没想过这事儿,得等他有闲工夫的时候再仔细想想。一句话就把我给顶回来了,惹得我想了一夜,怎么也睡不着!〃
她满脸无可奈何,陆老太太却笑了起来;
〃皇上说的倒是实话,终归是个孩子,自己哪会往这上头想呢?〃
瑾太妃破颜为笑:
〃我倒不是怪他。就你说的,终归是个孩子,没什么好计较的,我只是翻来覆去地想着,该是我自己错了。这事,同他有什么好说的?该召摄政王来商量才是!〃
陆老太太立刻点头:
〃太妃想的是!〃
于是,瑾太妃把盘算了一夜的想法告诉她:
〃这两天,珣太妃正病着,不好去累她;过几天,等她痊愈了,我和她们三位先商量商量,然后,召摄政王,召各王公大臣,大家一起定下这事。至多半年吧,要把事情定下来,把皇后的人选商议好;接下去,也至多半年吧,办大喜事。〃
陆老太太非常赞成:
〃容我抢先恭喜太妃——皇上大婚,乃是天大的喜事!〃
瑾太妃却百感交集:
〃皇上三岁进宫,一转眼,十多年了;要是在寻常人家,养大一个孩子不算什么,但是在宫里就不一样。这十多年,过的是天崩地裂、惊涛骇浪的日子啊,还说,哪里是过的,都是挨的呀,挨了十多年,总算看着他长大成人了!〃
第二部分 第28节:故梦(28)福哇。fval小说
这是由衷之言,她说得泪眼婆娑。陆老太太非常了解她说的这个〃挨〃字,而且感同身受;十多年来,确实是一天天地吃苦挨苦,除了大时代、大环境天崩地裂似的改变,后宫里的人际关系带给她的也是苦:逊帝既不是她亲生,由稚而少而长的过程中,淘气乃至与她怄气的事并不少,情况不严重的,当然含糊着一笑置之了,情况严重的,处理起来就非常困难,最严重的一桩甚且闹出了人命,而且是导致逊帝的本生母醇亲王福晋瓜尔佳氏吞鸦片自杀。
缘由是瑾太妃不满太医院里为她治病的一位大夫,将之辞退;而年少的逊帝听了别人的议论,认为她专擅,到永和宫来朝她大吼大叫,且因情绪激动而出言不逊。这本是极小的一件事,若在寻常人家也就是一个小孩向母亲闹闹脾气而已;但在宫里,情况就不一样。那一回,瑾太妃忍不下气,索性召逊帝的祖母、生母进宫斥责,而以逊帝亲自向瑾太妃认错收场。但是,逊帝的生母本系前朝重臣荣禄之女,从小娇生惯养,心高气傲,竟认为这事是奇耻大辱,返回王府后就自杀了。
一桩小事酿成了大悲剧,在个人的心里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阴影,止不住的伤痛。在人与人之间,更会造成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尽管表面上一切已趋于平静。
陆老太太没敢把这些话具体地说出来,更不敢面对现实把事情往深处想下去:挨了十多年,总算把孩子拉拔大了,但是,长大成人以后的孩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会怎么看待这许多名义上的〃母亲〃呢?
她连忙摇摇头,连哄带骗似的让自己不往这些方面想,而且立刻恢复笑容,说出安慰瑾太妃也安慰自己的话:
〃太妃可就要苦尽甘来了。照太妃算计的,拿一年的时间筹办皇上大婚,大婚之后,皇上是十足的成年了,'福#哇@小&說下^載'太妃就不用再替他操上这许多心,只等着抱娃娃……那个时候,含饴弄孙哪,是真享福了……〃
而她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瑾太妃非常认同她的话,精神上得到了支撑,产生了新的力量,继续〃挨〃日子:
〃你说的是呀——我这一辈子,是什么指望都没有的,要是后半辈子里能有个孙子抱抱,一起过上平静的日子,就是享上天大的福了!〃
有了含饴弄孙的假象,现实生活中的悲凉便暂时被遗忘了,或者,变得不重要了——
8'…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