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这是他成功的另一个秘诀。
永正十五年(1518),北条早云已经87岁高龄,他决定把家督位传给他的儿子北条氏纲,自己隐居韭山城。
第二年八月,北条早云向儿孙一一交代了遗言后,安然而逝。遗体按传统火化后葬于箱根山早云寺。
北条早云从一个小小的幕府官吏,运用自己的智谋,在关东的混战中,开辟出了一片天地。如果说时代成就了他,那也是因为他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能力。他以花甲之龄,成为战国时代叱咤关东的后北条氏的创业者,实在堪称日本史上的一大传奇。而他的儿孙,则继续了他传奇般的故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小田原的幽灵(9)
五、魔王之子
历史上虎父犬子的例子屡见不鲜。英国*者克伦威尔戎马半生,威名赫赫,他的儿子却控制不了手下的那群军官,导致了斯图加特王朝的复辟。在垂暮之年打下家业的北条早云,却比克伦威尔要幸运得多,因为,身为“战国三大枭雄”之一的他,得到了一个能够继承和光大他家族的儿子——北条氏纲。
北条氏纲出生时,已是长享元年(1487),大器晚成的北条早云似乎也在挑战人类生育年龄的极限。如果按通常说法:北条早云去世是在88岁,那么他生下北条氏纲时就已经是56岁,可以说也是生理学上的一个奇迹。永正十五年(1518),北条早云将家督位传给北条氏纲后隐居韭山城,第二年去世。32岁的小田原城主北条氏纲就成为北条家的新掌门。
北条氏纲继承家督后所做的一件影响深远的事就是改姓。北条早云原姓伊势,在他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使用过“北条”这个姓氏。而北条氏纲则独具政治眼光,他决定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北条”,以表明自己为关东伊豆的名门北条家之后,并沿用北条家的鳞形家徽。北条氏是源平合战时期举足轻重的名门,也是镰仓幕府时期的实际掌权人,在关东有着非同寻常的威望。改姓北条正说明北条氏纲将父亲征服关东的理想继承下来,并打出了一个政治旗号。日本史上,小田原城的北条家因此而被称为“后北条氏”。
在北条早云时代,富饶的武藏国就成为北条氏觊觎的对象。北条早云曾经通过策反扇谷上杉的权现山城城主来获得进入武藏的机会,但却被两上杉联军所击败。如今的北条家坐拥相模和伊豆,今非昔比。于是,北条氏纲再一次将目光转向了武藏。在北条早云去世的前一年,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朝良隐居,侄子上杉朝兴接位,扇谷上杉更为衰落,这就在客观上给了北条氏纲机会。
大永四年(1524),北条氏纲沿用了他父亲当年侵袭武藏的做法——联络内应。这一次,北条家的内应是太田资高。太田氏是扇谷上杉的老臣子,太田资高的谋反对于扇谷上杉是一个重大打击。是年正月,北条氏纲在“寝返”太田资高后,就率军侵入武藏,展开了迅速的军事行动。北条军很快在品川高轮原击败了扇谷上杉朝兴,夺取江户城,上杉朝兴被迫撤向河越城。
遭受攻击后的扇谷上杉被迫做出反应。十月,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房与扇谷上杉朝兴为夺回江户城,出兵攻打毛吕城,北条氏纲立刻出兵救援,而此时,甲斐的武田信虎也开始插手关东事务。北条氏纲决定与上杉议和,放弃毛吕城让给上杉宪房。第二年二月,北条氏纲再次出兵武藏,攻克岩城,城主太田资赖逃亡。享禄三年(1530),北条氏纲的嫡子北条氏康与上杉朝兴在多摩川河原的小沢原决战,大获全胜。天文六年(1537),上杉朝兴死去,其子朝定继承家督。扇谷上杉在北条氏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河越与松山相继陷落,武藏基本被平定。北条早云没能实现的梦想在他儿子的手中得以实现。
在平定武藏的同时,北条氏纲正式向昔日的另一位盟友开战。有人认为,北条早云虽然名列战国三大枭雄之一,却从没有“克上”,因为北条早云的“上”是骏河的今川家。到了北条氏纲时代,北条家就正式向这位以前的上司宣战。天文五年(1536),今川家发生了“花仓之乱”,在这场为争夺家督位而导致的战乱中,今川义元胜出,成为今川家新任当主。第二年,今川义元和甲斐的武田信虎结为亲家,甲骏同盟形成。而武田信虎在争夺武藏的过程中早已与北条氏纲有摩擦。今川家自今川氏亲死后,与北条的关系也日益疏远。于是,北条与今川为争夺河东,也就是富士川以东的土地开始了长达12年的争夺,史称“河东之乱”。咄咄逼人的北条氏纲在号称“东海道第一弓”的今川义元和甲斐名将武田信虎的夹击之下丝毫不落下风。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小田原的幽灵(10)
北条氏纲在晚年时,又把手伸向了下总。于是在天文七年(1538),北条与小弓公方、安房里见家的联军之间爆发了著名的国府台合战。
所谓小弓公方,是关东“永正之乱”的产物。在永正年间,古河公方足利政氏和儿子足利高基的矛盾公开化,甚至演变到了兵刃相加的地步。而足利高基的弟弟足利义明在这个时候也跳出来凑热闹,他质疑足利高基古河公方继承人的地位,因而又发生了兄弟相攻的事件。在争夺古河公方失败以后,足利义明出走,在上总国真里谷城的武田氏的帮助下,袭击了下总的小弓城,并将它据为己有,然后关起门来过公方的瘾。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在关东,有实力就是爷,于是,小弓公方这个畸形产物就这样出现了。
但足利义明完全在依靠上总真里谷城的武田氏。小弓公方和古河公方对立,自然希望能入主镰仓,但问题在于,镰仓的所有者目前是北条氏纲。北条氏纲本来希望能在古河与小弓之间的争夺中保持中立,但他发现真里谷武田氏与里见家的势力在江户湾迅速扩张,这就使得北条家与小弓公方的一战不可避免。天文三年(1534),真里谷武田家家督武田胜保病死,其子武田信隆和武田信应为争夺家督之位兄弟相残,小弓公方是武田信应的支持者,而北条氏纲则在这一次插手武田的内乱,支持信隆。于是,真里谷武田家的内乱成为关东大战的导火线。值得一提的是,本来与北条有盟约的里见家也突然毁弃盟约,加入小弓一方,北条家不得不应付联军的进攻。
天文七年(1538)十月,双方终于展开决战,里见义尧、足利义明和武田信应联军约一万人进驻国府台城,威胁武藏。而北条氏纲则从盟友古河公方足利义晴处取得*状,获得了大义的名分。北条氏纲派嫡子氏康率军二万,进驻江户城。国府台合战开始。
十月七日,小弓军的椎津隼人佑向国府台北的松户台移动,足利义明作为主将则从国府台正面出击,他对自己的武勇非常有自信。北条军则渡过浅草川、中川,在松户台对面的金町布阵。足利义明的算盘是,当北条军突击到松户台和国府台中间时,由椎津隼人佑和他的本阵进行夹击,但是北条军的行动却出乎他的意料。北条氏纲从金町过河,首先攻击在松户台的椎津隼人佑,在北条军突如其来的攻击下,椎津隼人佑被击破,而足利义明则按兵不动。于是北条军采用迂回战术,从国府台侧面直击足利义明的本阵,小弓军立刻混乱,足利义明兄弟阵亡。里见义尧在听说小弓军失利的消息以后,约束军队并退却。在这一战以后,小弓公方灭亡。北条氏纲的势力伸入了下总区域。而里见义尧并没有遭到重大损失,反而获得了小弓公方的遗产,成为能与北条在下总抗衡的势力。双方的战果可以说平分秋色。
国府台合战是北条氏纲一生中最辉煌的落幕。天文十年(1541),北条氏纲病倒,七月十九日去世,家督位由其子北条氏康继承(一说天文七年,北条氏纲就让位隐居),北条家迎来了称霸关东的时代。
六、相模雄狮
永正十二年(1515),关东管领上杉显实因为身患麻风病,不得不将家督之位传给一直与他争夺家督的上杉宪房。由于上杉宪房与扇谷上杉的良好关系,加上两上杉面临共同的敌人——小田原北条氏,两上杉就联合起来成为北条家在关东的敌人。上杉宪房死后,由非上杉氏出身的宪宽暂摄家督。享禄四年(1531),宪房之子上杉宪政攻击宪宽,迫使后者交出了家督位和关东管领的职务。山内上杉的内部问题暂时得以解决。 。 想看书来
小田原的幽灵(11)
而就是在前一年,一位16岁的北条家继承人在小沢原初次上阵,击败了上杉朝兴,从而崭露头角。十年以后,他成为小田原的主人,被人称为“相模雄狮”,他的名字叫北条氏康。
北条氏康在成为家督前就经受了战火的洗礼。父亲北条氏纲多次派他出阵或许就是在刻意培养北条家的接班人。而北条氏康也确实继承了祖父和父亲的优良血统,表现抢眼。
北条氏康在继承小田原后,首先就遭逢了一次重大的考验。从北条氏纲时代开始,北条家和骏河的今川家就在争夺河东,河东之乱延续了多年。甲斐武田氏、两上杉家与古河公方等势力也纷纷参与进来,关东的局势变得日益混乱。天文十四年(1545),骏河的今川义元出兵攻打北条氏,一举拿下东骏河,而扇谷上杉的当主上杉朝定(上杉朝兴之子)和上杉宪政乘北条氏应对今川义元之机,也以古河公方的名义宣布*北条,包围了河越城,镇守河越城的是北条氏的名将“地黄八幡”北条纲成。两上杉的联军据说达到8万人,这个数据有夸大的可能,但两上杉联军占人数优势是无疑的。在强敌面前,北条纲成决定坚壁清野,固守待援。而北条氏康此时也在武田晴信(即武田信玄)的斡旋下和今川暂时达成协议。面对两上杉联军咄咄逼人的气势,北条氏康选择了按兵不动。河越城中的千余人军队,在北条纲成的带领下,硬生生地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