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抗日 续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之抗日 续集-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词钡那樾危骸爸芨敝飨屑髂欢ㄒ匆幌隆!崩羁薔递给他一张相片。周恩L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张彩色相片。饶是周恩L一直以来沉稳如山,还是被这张照片所震惊了。照片上有三个人,周恩L一眼就认出了站在中间穿着“叫花子”衣服的刘云。而那对中年夫妇,看神态相貌,很有可能是刘云的父母。周恩L问李克N这张照片是从那里来的,李克N告诉他是他们的同志在“整理”刘云住所时发现的。周恩L拿着照片坐了下去,半晌默不语,问李克N有什么看法?李克N告诉他说:“很显然这张照片不是我们这里的,美国那些记者拍出的照片我都看过,但出来没有那么清晰的。而且,副主席,你看见没有,他身后的那面墙上……”周恩L其实早就看见了,刘云帽子上的帽徽和他们身后那面墙上有一个相同的徽章,徽章中间有着竖写的“八一”两个字。

  “八一……八月一日?”八月一日不正是GCD武装在南昌起的日子吗?

  周恩L再次拿起了相片,仔细地端详着照片上的那三个人。照片上的刘云很年轻,脸上的青春痘都还没有消失。他穿着的那件“叫花子”衣服是绥远特科战士仅有的装饰,这种花花绿绿的军装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照片周恩L见过不少,自从GCD在43年起在战场上不断地取得各种胜利之后,解放区外的人就对红都延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各路记者纷至沓来。相片,像什么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苏联的、国统区的、解放区自己弄的,周恩L那样没见过。但是有一点他敢肯定,但那些照片无论是从色彩度还是清晰度都不能和自己手中这张相片相提并论。这张照片至少已在十年以上,除了背面的边缘处有一丝泛黄之外,正面几乎没有变。如果是其他的照片,一般保存过两三年表面的那层就花了。

  如果刘云真的是什么组织派来的高级谍工的话,那就真的太可怕了。

  可是,就算刘云真的是某个组织派来的高级谍工,那他为什么还在日记写下这些文章呢?

  周恩L将照片放到一边,身手翻起了刘云的日记。

  日记里的字迹有点潦草,有很多字似乎都很熟悉但又显得很陌生突兀(刘云写日记的时候用了简体字),不过猜起来并不费什么力气。日记有好多篇文章,有《抗战胜利后局势的走向以及与国民党关系》、《东北战略地位及其意义》、《美国对华政策可能发生根本的改变》、《关于东北重建工作的几点建议》、《关于土改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意见》、《关于日侨日俘的处理意见》……等。在这些文章中刘云都是自己的口吻向中央做建议,看来他似乎早就预知中央可能会在苏联的压力下采取一定“维护中苏两党两军友谊”的措施,于是在匆忙之中写下了这些东西。

  周恩L感叹了一阵,低头去看刘云所写的日记。在《抗战胜利后局势的走向以及与国民党关系》中刘云说:“抗战胜利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种命运和两种前途。一是走向国内和平,即成立联合政府,成为一个新型的民主国家;二是走向全面内战,走专制独裁制度的老路……国民党虽然和平调子唱的很高,但在和谈的时候必定会给我们设置诸多的障碍,因此在与国民党和平谈判的同时也不能放松戒备。走向和平是国际国内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即使有美国的大力调停,但这些并不能成为主导和平的决定性因素。内战会不回爆发?这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和领导者的觉悟程度……因此我们要坚持与国民党合作又斗争的方式,争取一举解决我解放区、军队的问题,以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

  周恩L继续看了下去:刘云在《东北战略地位及其意义》说:“东北地区都以其优越的经济条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突出的军事、政治价值,必将成为国共两党极力争夺的战略区域。如果由中共控制东北,就可以形成背靠苏、蒙、朝的战略基地,根本改变长期以来被国民党四面包围的状态;如果国民党占领这一地区,那它就能利用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同华东、华中相配合,南北夹击中共及其解放区,关内各解放区就会处于国民党军南北夹击的不利的战略态势之中。如果我们能控制东北,这样不仅与关内分散的解放区连成一片,还可以利用东北的工业基础,支持关内各解放区的斗争,为我党争取有利的政治地位……如今东北大部在我控制之下,当务之急是要恢复东北的重建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一部分的局部利益以满足苏联对我的支持……”

  看来刘云还是心向着GCD的,失去这样的同志真的是党的损失啊!其实很早中央就已经决定秘密进军东北了,早在1942年7月毛泽D和刘少Q曾在电报中探讨过在战后为争取同国民党合作建国,把八路军、新四军集中到东三省的问题,想不到这个问题居然被刘云再次提了出来。不过鉴于当时关东军的力量十分的强大,所以中央在东北的动作就只有使用“添油战术”派遣小股部队支持抗联,使之避免崩溃。如今GCD已经控制了东北百分之九十的地方,控制人口净增3800多万,完全打破国民党军长期对关内各革命根据地四面包围的局面,使之有一个巩固的战略基地,一个革命的总根据地,是毛周任刘陈等政治局成员向往已久的设想。1944年后中央极力主张进军东北,为了也就是则原因。

  接着刘云在日记中又提到了美国的对华政策可能会发生根本变化,他在日记中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一后,原本在战争期间被掩饰的很好的矛盾将体现出来。意识形态的差别必将导致美苏之间矛盾,进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发生根本的改变。我方从此将很难获得美国的援助,美国外交重心必将偏向国民党……因此希望中央不要期望只要表达我们友好的态度就可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同情和支持……”

  在东北重建建议中刘云又提到要切实考虑到本国的国情,不要照搬苏联的经验,要看到苏联模式中的缺点,农、轻、重并举,比例适当平衡。中央可以组织考察团到世界各国考察,吸取他们经济建设的经验……在土改建议中刘云又提到要注意要照顾到中小农特别是依靠自己辛勤劳动致富的农民,不要将土改形式化,对所有的人一棒子打死,避免出现乱打乱杀和对犯罪者采用肉刑问题。在日侨日俘问题中提到不要急于将其遣送回去,在日本人中挑选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参与东北的重建工作,用一带多、多带更多滚雪球的方式尽快将我们的工人培养起来,以减少对苏联顾问需求,防止他们对我们在和谈的时候附加不平等的条件……

  ……

  周恩L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看来刘云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他在哈战后的命运,他知道中央肯会“整理”他的住所,所以才将这些东西保留了下来。中央到现在对如何重建东北、处理国际关系都还只有模糊的认识,没有制定具体的纲领。但他却已经画好了蓝图,刘云已经替中央在政治、经济、东北重建工作上做了详尽的规划。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周恩L翻了几遍也没有翻到关于军队建设的建议和报告。也许他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的对军队没有想法。这个刘云同志啊,都这个时候了,还有心思玩这个。

  有这样政治觉悟高、顾全大局的同志,周恩L应该高兴才是。可是一想到现在还躺在长春医院里昏迷不醒的刘云,他实在是高兴不起来。一方面是刘云身世有着重重的迷团;二是刘云在哈尔滨和老大哥对着干,打了个大败仗,死伤联军精锐十余万,引起了党内许多老同志的不满。

  虽说抗站后中共控制的军队达到前所未有的120万、民兵200多万,但一次就死伤十万人以上实在是不可接受。这对中###队的士气是个不小的打击,令许多同志想到了刻骨铭心的“第五次围剿”、“湘江战役”以及“西征军”的全军覆灭……刘云的行为让党内大多数同志十分不解,大多数人都希望追究刘云的责任。按照红军时期的纪律来衡量的话,哈尔滨战役的指挥官刘云被枪毙十次都有余了。如果不是自己和主席将这件事情强行压了下去,恐怕现在刘云不只是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那么简单。

  周恩L站了起来,推开窗子,深伸呼吸了几口窗外冷列的空气。这几天可谓各种事情纷至沓来,蒋介石已经第三次发电报邀请主席到重庆“和平”谈判了、和苏联谈判久久谈不出结果来、现在又闹出刘云这么一挡子事……

  “周副主席,好消息啊!”

  周恩L回头一看,原来是李克N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什么好消息能把我们的克N同志高兴成这样?”周恩L笑问道。

  “周副主席,长春的同志发电报来说刘云已经醒过来了,暂时已经脱离了危险。”

  “好哇!”听到这个消息的周恩L站了起来,这几天总酸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虽然醒过来了,但情况还是不容乐观。负责主治的威尔医生①说长春现有的设备条件无法满足刘云同志病情需要,如果继续留在长春的话病情只能继续恶化,因此他希望我们可以让刘云到平津或者到美国就医。周副主席您看……”

  周恩L在屋子里来回度着步子,李克N看着周恩L的身影,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

  当第五次经过李克N的时候,周恩L停了下来,李克N知道周恩L此时心中已有决断了。周恩L拿起了桌子上刘云下下的那几本日记,说:“我们要相信刘云同志,他的心是向着我们GCD的,他是真心为共产主义服务的。你立刻安排好同志,护送刘云南下北平就医!”

  注释:①美国政府在援助中国的同时,美国红十字会也组织数支援助医疗队援华。哈尔滨战役爆发后,医疗队受到美国政府指示的北上,声援抗日联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