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人,据说其兄长还因为洪秀全发癫不止而毒打洪秀全。闹腾二十几天后,洪秀全平静下来,开始拿起儒家的经典阅读,再也不提斩妖除魔的话,专心准备次年科考。后来他的妻子赖氏又为他生了个女儿,人们也习惯了他的新名字,一切恢复平静。再没有人提起那个古怪的梦,似乎这只是科举失败后洪秀全的一次发泄。
从太平天国文献中的记载来看,洪秀全病倒后所做的梦,情节完整丰富,像是一部华丽的奇幻电影脚本。这本来不过是洪秀全在患上精神病后的臆想,经后来冯云山等人对基督教神话的附会,这个故事成了洪秀全承天受命的所谓天启。世间大小宗教,教主们都自称为神或者神的使者,据笔者恶毒的猜测,这中间很有一部分是彻头彻尾的大骗子,剩下的一部分,估计都是精神病患者。
现存文献对洪秀全这个梦以及梦后改名等经历的记载,基本上可以断言是后来冯云山的写作班子根据圣经加工的,因为洪秀全做梦的时候对基督教毫无理解,更不可能知道上帝名耶和华,撒旦会化蛇诱惑人类等圣经故事。这些文献中,记载得最为有趣的要算美国人史景迁了。据史景迁的整理,洪秀全在梦里,先是看到一龙一虎一雄鸡至床前相迎,然后被黄衣童子在鼓乐声中用轿子抬到了天堂(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光明而华贵的天堂里,身着龙袍的威严长者命人将他的肚腹剖开,把污秽的内脏洗涤后重新缝入。一个华贵的妇人自称是他的母亲,告知洪秀全,他的心肺在下界受到了污染,于是为他在天河洗净,好去见他的父亲。
洪秀全见到他的父亲身材高大,手按膝盖巍然坐在最高宝座上,身穿乌龙袍,头戴高沿帽盔,长着浓密修长拖至腹部的金色胡须,一见到洪秀全就流下悲愤交加的眼泪。他父亲说,“你回来啦?细听我所言。全世界全人类均我所生,我所养。人人食我的粮食,穿我的衣服,但并无一人有心纪念和尊敬我。其尤甚者,以我所赐的品物去礼拜魔鬼,好像是这些魔鬼生养了他们。人们丝毫不觉得魔鬼将要引诱他们,戕害他们,完全不能明白我是多么愤怒和怜悯”。洪秀全的父亲带他俯视了魔鬼在人间祸害百姓的种种行径,洪秀全注意到父亲不忍目睹,悲伤地转过头去。
洪秀全为他父亲的悲哀所感动,他问他的父亲为什么不铲除魔鬼,父亲回答说,魔鬼不仅遍布尘世,甚至也冲入了三十三重天。洪秀全又问他的父亲,他的权力如此之大,能令欲其生者生,欲其死者死,为何允许魔鬼到天堂作恶,老人回答说时机未到。洪秀全则表示愤怒不平,认为听任妖魔横行,世上人只能受苦了。父亲批准洪秀全为世人做点事情。
洪秀全欲与妖魔决战,父亲给了他一颗金印和一把名叫“云中雪”的宝剑,于是他在兄长的协助下杀出三十三层天界。洪秀全挥舞着宝剑,他的兄长则手捧金印立于身后,发出火光,令妖魔丧胆。当洪秀全停下来休息时,会有天女围拢来保护他,给他吃黄色的果子恢复体力。妖魔的首领阎罗,极是妖邪,最作怪多变,时而现身为蛇,时而为狗背上的虱子,时而为一群鸟,时而为一只狮子。这些妖魔慢慢被压下天界,最后落到地下,洪秀全和兄长率大队天兵穷追不舍。有一次洪秀全抓住了阎罗,但他父亲命他放走这妖魔,因为阎罗妖是杀不死的,留下这样一个俘虏将污染天界,且会化成蛇继续骗人。洪秀全服从父命,饶过了魔王。至于阎罗手下的小妖,父亲命令他有多少杀多少(洪仁■《太平天日》)。
上帝次子(4)
洪秀全很快就忘记了原来的世界,和他在天界的妻子住在天堂东边,他温柔美丽的妻子给他生了个儿子。他们居住的天堂到处是悦耳的乐声,父亲耐心地教导洪秀全阅读劝善教德的经文,等待他改变,当他毫无变化时,他的父亲便和蔼地逐字逐句教他,他的兄长则对他的愚顽很恼火。此时他的嫂子便居间调停,劝抚丈夫安慰洪秀全,洪秀全逐渐视她为第二母亲(迈克尔、张仲礼编《太平叛乱:历史与档案》)。
尽管洪秀全如此欢快地研习经文,他的父亲却要他回到下界,因为地上的妖魔依然很强大,芸芸众生还是放荡不羁,必须要洪秀全下去改化他们。洪秀全的妻儿都呆在天上等候他的凯旋。他的父亲给了他两首诗赠别: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震江南日月边。
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民家共饮和。擒尽妖魔归地纲,摧残奸■落天网。
。 想看书来
奇才冯云山(1)
一个宗教的传播,除了尹梦飞先生所言,需要一个脱离尘世的宇宙级教主,以其精深的教义和精神影响力召唤追随者,还需要一个政治和俗务上极具才干的人,把教众的力量组织起来。宗教的理想是超现实的,宗教的传播却是世俗的。耶稣基督虽然创立了辉煌的基督教教义,也以其伟大的人格力量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但基督教真正成为西方的国教,拥有可与国家匹敌的力量,关键在于圣彼得非凡的组织才干。他把基督教徒用严格的组织和严密的教规约束起来,使得力量空前强大的宗教有能力与迫害他们的国家政权抗衡。###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则是一个在宗教和军政上都极富才华的奇人。拜上帝教的传播与基督教类似:洪秀全有许多附会的神异事件,也能编写传播教义的文书,在宗教的形而上体,具备作为一个教主的资格。但洪秀全本人的组织才干相当逊色,在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里,洪秀全的军政才华并不特别出色,如果不是他的同乡奇才冯云山,洪秀全大概只能永远待在花县教书。
洪秀全虽然时时梦想要推翻清朝,做一个太平天子,但也只限于梦想,他似乎没有把梦想变成努力追求的志向的野心。在梦到天父之后,洪秀全重新回到了儒教统治的俗世,继续准备科举。数年中,广州的学政依然不厌其烦地用老把戏戏弄洪秀全。多行不义必遭报应,终于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春天,对多年考试落选的旧恨,转化为当前国家社会不满的新仇,洪秀全愤恨地把笔墨掷在地上大叫道:“等老子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吧!”平地一声惊雷,刚遭到英国人羞辱的道光皇帝在宫里打了一个冷战。
洪秀全开始仔细研读几年前弄到的《劝世良言》小册子,越看越觉相见恨晚。与当初的梦境一印证,他越发认定梁发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劝世良言》是专门为自己准备的天书。自从读懂了这本小书后,洪秀全认定自己肩负着上帝的使命,准备用上帝的教义来改造这个社会——当然,顺带做个教主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洪秀全开始联合他的同乡好友冯云山,准备着手建立拜上帝教。
冯云山生于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他的家庭应该比洪秀全要富裕一点,读书也更多,据说二人少时是同学,又都以塾师为职业,彼此可能意气相投。冯云山和疯疯癫癫的洪秀全并不太一样,冯云山是个有坚强意志的人,读书做事,脚踏实地,并不像洪秀全般有打油诗人的浪漫气质。洪秀全好作诗,冯云山的志趣则是诵读经史,博览百家,他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政治知识。冯云山很有政治头脑,组织才干堪称举世无双,在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中,这个乡村教师表现出来的眼光和干练,几乎可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最杰出的人物相媲美。曾经有人钦叹:“如此奇才,向非天生,何以至此”(谢炳《金陵癸甲纪事略·冯云山传》),大概冯云山读书如同诸葛武侯,“观其大略”而已,并不深究辞章考据,在钻牛角尖的八股文时代,冯云山的考试成绩还不如洪秀全。冯云山有一首反诗,传为其打短工时之作:“孤寒到此把身藏,举目无亲也着忙。执粪生涯来度日,他日得志姓名扬。”这几句诗与笔者私下所作的歪诗“争胜毫厘,俱是劣品”,实难让人相信出自奇才冯云山之手。
在冯云山和洪秀全会合之前,洪秀全还有一个最早的信徒叫李敬芳。二人一起研读《劝世良言》,还打造了两口“斩妖宝剑”,洪秀全看着宝剑,诗兴大发,又题诗其上:“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民家共饮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杨家骆《太平天国史料汇编一》)。洪秀全开始向周围的人讲述自己的教义,人们觉得洪秀全可能疯病再度发作,议论纷纷,李敬芳大概也觉得不光彩,虽然持有“皇上帝”赐予的斩妖锈铁剑,还是退出了洪秀全的团体。
冯云山赶到后,局势有一点好转,二人成功地让自己的亲人都接受了洪秀全的洗礼。也许梁发也不知道正统的洗礼仪式(梁发只是为外国传教士装订书籍的工人),《劝世良言》中没有叙述洗礼的程序,冯云山创造了一套交互水洗后再进小河沟浸泡的二重洗礼仪式。冯云山是个政治宣传的高手,计议要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以扩大拜上帝教的影响。根据上帝打破偶像,独奉真神的教导,也由于洪秀全科举屡次不第对儒教经典产生的愤恨,二人决定拿私塾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文宣王之位”开刀。冯云山要扩大影响的基本目的达到,破坏孔子牌位圣像的行为引起极强烈的反应,童生纷纷从私塾退学,私塾几乎没了收入。县里的秀才们大概可怜这两个疯狂的读书人,组织了一个辩论团来教导二人。洪秀全至交的一个秀才发动秀才们研究《劝世良言》,希望找出谬误,拯救洪秀全,洪秀全立刻与其断交。在秀才教导团失败后,家乡的父老也出来“挽救”二人,一个初通文墨的老者写了一首诗给洪秀全:“老拙无能望后生,谁知今日不相关。经纶满腹由人用,听信谗言执一般。”诗句很粗浅,洪秀全用另一首更粗浅的诗作答(为避免破坏本文的严肃性,笔者不录此诗,有兴趣者可自行查阅韩山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