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周佛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朝秦暮楚周佛海-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33年4月,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社会教育机关推行生计教育具体方案》。周佛海在《推行生计教育弁言》一文中称:
  本厅对于生计教育,向极重视。年余以来,其所孜孜努力者,如恢复省立苏州工业学校,以为江苏新工业之基础;奖励私人设立初级职业学校,以期职业教育之普遍;充实省立普通中学兼办各职业科之设备,以求教学效率之增进;整理并改进省公立各职业学校,以求学校工厂化,学生工人化之实现;联络各企业实业机关,以期学校与生产打成一片。并且提出:今后“无论大中小学,均须加重职业训练,务使教育生产化,生产教育化,凡由学校毕业之学生,皆可以单独谋业”。91
  《推行生计教育具体方案》规定:各县县立民众教育馆及农民教育馆,均须推行生计教育,并须负责研究试验推行生计教育之方法,对生计教育的具体内容也作了详细的规定。
  1936年6月,周佛海在《江苏教育最近之动向》一文中,对他主持江苏教育以来的情况作了如下总结。他说:自他承担教育行政以来,一切似已入于正轨。其应整顿者,亦已整理就绪;其应改进或发展者,虽因经济或其他事实关系,未能尽如理想,然就大体言,尚觉稍有成效。
  周佛海具体列举了在中等教育、初等教育、义务教育及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关于中等教育,他说,最注重者为精神体格之训练,提高程度与充实设备三项。关于初等教育方面,除注重提高质量外,努力谋量的扩充,故年来推行义务教育为江苏省教育厅中心工作之一,入学儿童已有所增加。92但他承认江苏省学龄儿童400万,入学儿童只有130万,占33%;失学儿童为270万,占67%。他说假定每年能增加10万学生入学,假定江苏人口的出生率不增加,那么要到27年以后,义务教育才能普及。93关于社会教育,则注重强迫识字教育,以期逐渐扫除文盲。94
  

民众训练部长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举行四届六中全会。在开幕式后,全体委员往礼堂门外,分别立于台阶摄影留念。但当摄影完毕,与会者刚刚转身复返礼堂继续开会时,有位名叫孙凤鸣的“晨光通讯社”记者,却从相机中拿出手枪,朝着立于第一排中的行政院院长汪精卫,连连开枪。由于汪精卫是在转身之中,所以他的左颊、左臂及背部连中三枪,枪响之时,汪精卫应声倒地,站在汪身旁的张学良及会场警卫,迅即奔向行刺者,将其手枪踢掉,同时连连开枪,将孙凤鸣打倒在地。
  事件发生后,蒋介石急忙下令用急救车将汪精卫送往鼓楼中央医院抢救,并封锁会场,不使人出入。通过对采访许可证等各种线索的追查,查出此事系晨光通讯社所为,随即将该社人员逮捕或通缉,追查人犯。
  依照通常的情况,全体中央委员摄影,时为中央常务委员的蒋介石,当然应入座合影,但事有凑巧,蒋介石因故未能下楼参加摄影,而晨光通讯社的这次谋刺活动,是经过长期策划,周密准备,其谋刺的对象恰巧又是蒋介石。这不仅反映了国民党内部派系间的矛盾,而且也反映了全国人民对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日妥协,对内*反人民,致使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不满。由于谋刺对象蒋介石未在现场,谋刺计划又不能不进行,所以刺蒋不成,便改成刺杀汪精卫。因为汪时任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是国民党内外政策的具体推行者,被刺也是罪有应得。
  但是,汪精卫、陈璧君、陈公博等改组派要员不了解此中内情,而且蒋又不到场,更增加了他们的猜疑,以为蒋是借故不参加摄影。
  汪精卫被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发现枪伤不甚严重,不致有生命危险。经住院治疗,相继将左颊及左臂大部分弹片取出,消毒缝合,很快痊愈,但背部子弹因夹于5、6肋骨间,手术容易损伤脊椎,造成生命危险,故只是予以消毒,未敢施以手术。11月20日,汪出中央医院,赴上海,往德国医生诺尔医院继续检查治疗,终将左颊残留弹片全部取出,但背部子弹仍留体内。
  12月1日,汪精卫分别致电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及行政院各部、会长,请辞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职。国民政府虽然接受了汪的辞职,但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仍然选举汪精卫为中央常务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
  1936年2月19日,汪精卫根据德国医生诺尔的建议,乘船离上海前往德国温带地区疗养。汪精卫的赴欧,标志着自1932年1月以来,蒋汪合作体制的解体。由于汪的辞职,改组派要员陈公博、顾孟余、曾仲鸣、褚民谊等,也相继提出辞去各项任职。陈公博本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部长,陈公博的辞职,其遗缺经蒋介石的提议,由周佛海继任。这样,周佛海便轻易地由一般的中央委员,而得以进入中央领导机关,担任实际的领导职务。
  民众训练部,顾名思义,是对民众的组织与训练,而民众组织不外乎壮训练及青年训练;而青年训练,又主要是学生。当时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所以主要是对学生运动的防范与控制。所谓训练,不过是宣扬国民党政府的各项政策,迫使学生遵守与服从自己。因此,周佛海的主要任务,便是往各大、中学讲演。民众训练部只是一种公开的名称,其实际活动又与国民党的特务机构如军统、中统等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1936年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各界民众的抗日情绪日益高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呼声,致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12月12日,身为西北“剿共”副总司令的张学良,联合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武装扣押了蒋介石,是为“西安事变”。
  时在德国疗养的汪精卫,得知西安事变发生,立即启程回国。汪精卫本来以为蒋介石再不会安然返回南京,因此,国民党的军政,非他主持莫属。但是,在船行途中,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安然返回南京。于此,汪精卫取蒋地位而代之的企图化为泡影。
  1937年1月12日,汪精卫抵达香港时,受到国民党中央所派代表邵力子、周佛海、周启刚等人的迎接,并同船往上海。1月18日,汪由上海飞抵南京。20日,就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并主持会议。2月15日,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由于汪精卫的复职,所以汪派人物也经三中全会决定,重新出任各项职务。民众训练部部长本为陈公博,现在陈要重新任职,因而顺理成章,仍任其为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职位有限,陈公博要出任,周佛海只得退任。
  2月21日下午,周佛海从陈布雷那里得知,蒋介石拟改令陈公博任民众训练部部长。闻此消息,周佛海说:“此事在余个人并无得失关系,前年得之意外,今不能谓失之意外。”话虽然如此,但内心却很不是滋味。是日晚饭后,当他与好友包惠僧谈及“个人升沉得失,离合悲欢”时,“不禁感慨系之”。95从接任到卸任,周佛海只当了一年稍多一点时间的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真可谓短命的部长。
  

低调俱乐部(1)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
  侵吞华北,征服中国是日本由来已久的对华政策基调,卢沟桥事变不过是日军为实现预定计划,为武装侵华制造借口。
  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20余里处,是北平通向外界的唯一交通咽喉,卢沟桥的得失与否,不仅关系到北平、天津的安危,也直接关系到华北的安危,中华民族的安危。
  七七事变的发生,激起了全国人民及各党派的强烈反响,全国人民一致强烈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行径,坚决支持二十九军的英勇抗战,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的高潮蓬勃掀起。
  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各地将领也纷纷致电中央,要求对日抗战。
  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挽中华民族于危亡,是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体现了全国各界民众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那么,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周佛海表现如何呢?
  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周佛海以及国民党的党政军要人,正准备前往庐山,出席由国民党中央召集的各党派的领导人和教育、学术、金融、经济界名流谈话会。
  周佛海是指定为出席庐山谈话的人员之一。7月10日,他在镇江召集教育厅师范各科教学进度表编订委员会会议并训话,接着向教育厅各科下达在他赴庐山期间应办理的各项事务之后,离镇返南京。7月12日晚,他随参加庐山谈话的众人,如青年党的曾琦、上海暨南大学的校长何炳松、江苏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赵棣华、杭州《东南日报》主笔胡健中、立法委员杨公达等,由下关同船前往九江,于13日中午抵达庐山。
  庐山谈话会于16日上午在庐山图书馆举行,首先由汪精卫就政治问题,如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宪政等问题作一“引论”。接着参加谈话会的张君劢、曾琦等相继发言,阐述对宪政问题的意见。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会上发表讲演,阐述中国政府对日本一贯的方针和立场。鉴于华北局势的严重,蒋介石即于20日下午离庐山返南京。周佛海也未等谈话会全部结束,亦于22日下山,下午飞抵南京。
  国民党内部对于卢沟桥事变的处置,一开始就存在着严重对立的抵抗与妥协两种态度。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会上的演讲,申述了中国政府酷爱和平,“向来主张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的外交政策。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针对日本的无理要求,蒋提出了解决事变的四项原则立场,即:“(一)任何解决,不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