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传奇之风云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陵传奇之风云乍起-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 行剌(7)
李陵咬了咬牙,冷冷地说道:“生路是靠自己拼出来的……霍兄弟,肩水金关到底出了什么事?”
  霍光沉吟了一阵,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说来蹊跷得紧……我刚被调到肩水金关,都尉府便下了令,升我做了关佐。我一个小小的白丁,骤然简拔到这个位置,非但别人不服,连自己也觉得如同做梦一般。这官我辞了几回,都没有辞掉,只好暂且干着,想着以后见着都尉再说。偏巧这几日关啬夫董喜病了,肩水金关便整个由我主持。我初来乍到,许多事都不懂,生怕办砸了差事,是以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不敢有一丁点的闪失。军候知道,战时这肩水金关可抵御敌人入侵,平日则是控制人员往来,防止有人夹带违禁物品出关。我在这几日,过往客商倒也老实,贩运出关的大多是皮毛和药材,并未发现有私带黄金、弓弩、铁器的。然而昨日……”他说到这里,声音忽然低了下去:“昨日有个叫王长久的商人,赶了十辆大车,要出关去,事情就出在他身上。”
  李陵听得很仔细,他微微颔首,“嗯”了一声,问道:“这王长久什么来头?”
  霍光说道:“这人是河内郡怀县的一个大财主,所持的符传也是怀县开具的,出关的文书一应俱全。肩水金关年老一点的军士都认得他,据说他每年都要出关两三次,到匈奴人的地界,以药材、布匹等物事换匈奴人的马和弓箭,而且,他像是和刘都尉私交很深……”
  李陵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只听霍光接着说道:“前日都尉府议曹黄石方来肩水金关,曾和我提过一嘴,他说……这王长久虽然只是个商人,却年年从匈奴换回大量的马匹,这肩水金关左近的军马,大多是他带过来的,这人于大汉实有极大的功劳,连刘都尉都极敬重他的……黄议曹叫我千万不可慢待了他。还说,查验货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损毁了人家的东西,丢了都尉的脸面……我当时也没做他想,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昨日一早,那王长久便到了,这人手面很阔,光货物就拉了整整十大车……过关前,他偷偷塞了一斤黄金给我,让我和弟兄们分了,换口酒喝。金子我当然是不能收的,但看在都尉的面上,也没难为他,只大略地查了查。王长久那十车货物,只有少许的布匹和药材,其余都是些喂马的草料。据他讲,匈奴那边今年大旱,草料稀缺,这几车草料至少可以换回十匹好马。我在他过关的符传上加盖了自己的官印,便放行了。天幸……天幸他最后一辆车在关门不远处翻了……我带了几个军士赶去帮忙,却发现草料车里竟夹带了几个大木箱。”
  李陵问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霍光幽幽地看着李陵,嗫嚅道:“是刀!我们大汉军士所用的环首铁刀!十辆大车上共夹带了二十个木箱,一千把铁刀!”
  “一千把!”李陵倒吸了一口凉气,出神许久,才喃喃说了句:“好大的神通啊!”
  霍光脸色惨然,惶恐中又有些无奈,斟酌了一阵,说道:“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我霍光纵有一千个脑袋也担当不起……否则我也不会……唉,那王长久见事情败露,居然并不害怕。我将铁刀仔细查点了,放在我的营房之内,命四个军士小心看守,自己则带了王长久去见刘都尉。但都尉却又不在府里……”
  李陵冷笑了一声:“他怎会不在,只是不想见你罢了,昨日他一直在都尉府中驯马。”
  霍光眼中现出一丝诧异,转瞬间便敛了,继续顺着自己的话头说道:“我等了一个多时辰,见都尉仍没现身,便回了肩水金关,寻思将这王长久先关起来,待都尉有余暇时亲自提审……谁想……谁想我回到肩水金关后……却找不到证物,那一千把铁刀竟不见了!我急忙唤来那四个看守证物的军士,问到底是谁将铁刀拿走了。这四人起先装迷糊,不肯说……哼,在肩水金关,我名为关佐,其实有职无权,那些军士,没一个真听我的。何况这案子背景这样深,我一个小小的关佐又算得了什么。我知道他们的苦衷,便不再追问,只和他们说,现下不说,以后想说都没有机会,你们替别人瞒着,人家却未必领情,说不定哪天就被灭了口。想不到这番话倒起了效验,一个年长些的军士说,关佐问我们这些当兵的有什么用,关啬夫董喜董大人已经病愈回来主事了,有些事你不妨问问他。”
  

八 行剌(8)
“他这话着实让我吃了一惊。那董喜突然之间大病痊愈,且立刻入关主事,事前连个招呼都不打,这也太不合情理了。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我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偏巧董大人差了人来唤我,让我将王长久带过去,说他要审理此案。”
  李陵眼光熠然一闪,问道:“你将人交给他了?”
  霍光摇了摇头:“按理,我是该把人交给他的,他是主官么,可……我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我刚一上任,董大人便病了,出了这么档子事,他又莫名其妙的立刻痊愈……王长久的过关符传上盖的可是我的官印,我担着血海般的干系啊……万一是黄石方、董喜假借都尉之名,和王长久三人相互勾连,上下其手,事情败露后反咬一口,全推在我身上,我是无论如何也说不清的。就算他们不攀诬我,只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日我大汉再与匈奴交战,这一千把铁刀得害了多少汉军将士的性命?人证物证都在他们手里,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到时我就是想追查下去,也是枉然……我左思右想,人是绝不能交给他们的……我让那军士回去告诉董大人,王长久我会亲自给他带过去。那军士大约是得了董大人的吩咐,守在我身边寸步不离,竟执意要和我一同前往。见他盯得紧,我便将王长久缚在马上,假意去见董喜……到了关门处,我照着那军士的下颔,狠狠就是一拳,将他打得晕了过去,然后飞身上马,索性闯过了关卡……守关的那些个军士懵怔了,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眼睁睁地看着我跑出去,也没人追出来。我捅了这样一个大漏子,知道除了军候,没人能帮得了我……我先到的甲渠塞,塞中军士告诉我军候在显明障,于是我便带着王长久到这里来了。”
  李陵似笑非笑地盯着霍光,说道:“霍兄弟,你这漏子捅得实在不小,可捅得痛快!放心,只要有王长久在手,再大的漏子咱们也顶得下来。”他吁了一口气,淡淡地说道:“霍兄弟,今后你饮食起居要格外小心……想和他们斗,必须得先保住自己的性命。”
  霍光惊得身子一颤:“军候说他们想杀人灭口!”半晌,又自言自语道:“不会,不会,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还不至于这样干……”
  李陵不屑地一笑:“不会这样干?不错,黄石方、董喜两个人是没这样的胆子,但……刘都尉可就未必了。你想过没有,要是黄石方说的是真的,我们该怎么办?”
  霍光怔怔地出了会儿神,许久才道:“军候,说句实话,我以为都尉就算真的牵涉其中,也只是被人蒙蔽了利用了而己,他是什么身份?当今万岁的亲侄儿、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皇室宗亲,地位显赫,于情于理,他都不会干这样的事。卖兵器给匈奴人,风险太大,好处太少,他要想弄钱,有的是别的门道,实在犯不着走这一步。”
  李陵沉沉地叹了口气,说道:“那些大人物,行事说话,处处别具深意……就凭董喜、黄石方、王长久几个,哪有本事弄得来一千把环首铁刀。我也希望是咱们错疑了他,不过……不可不防啊!我明日再去一趟都尉府,探探他的虚实……这件事没弄清之前,你就先住在显明障,在这里,他们不敢太放肆。”
  霍光无谓地笑了笑,说道:“我牵累军侯己深,怎能再让军候为我涉险。肩水金关我是一定要回去的……我拜托军候的只一件事,徜若我不明不白的死了,还请军候日后替我申冤,使霍光九泉之下不至背负骂名!”
  李陵低着头,静静地站着,不置可否,突然间他问了一句:“霍兄弟,你想过没有,他们为什么升你做关佐?”
  霍光想了想,说道:“说起来好笑,这边塞之上人人都说,我霍光身后有个大人物撑腰,以讹传讹,竟编排得和真事一样……我自己都不信,唉,别人却深信不疑……”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只是他们升你做关佐,也许……并非全然是为讨那人的欢心。”李陵用探究的眼神看着霍光,缓了会儿,说道:“从一开始他们便把你当做了棋子,你做关佐他们是再放心不过了。事情顺利,他们闷头发财;出了差池,那便一切由你顶着,反正你上面有人,只要一牵涉到你,天大的事也查不下去了……但他们没想到,你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敢不听摆弄而将事情捅出去……”
   。。

八 行剌(9)
霍光抿了抿嘴唇:“军候,你这话我是越听越不明白。你说的那人究竟是谁?似乎所有人都知道,却偏偏将我一个人蒙在鼓里,我这条命……不知还能留到何时,我不想到死都糊里糊涂的。”
  李陵犹豫了一下,咧嘴笑道:“我也只是道听途说,那人要不亲口承认你是他弟弟,光我说有什么用,到了要你知道的时候,他自然会告诉你。”
  霍光眉梢微微一动,后又失望地摇了摇头,冲李陵拱了拱手,说道:“军候,既然有那么了不起的人物保我,我还怕什么,我这就回去了,他们问起来,我便一问三不知,量他们也不敢将我怎样。”
  李陵若无其事地掸了掸衣角,说道:“霍兄弟,你不听我劝便尽管回去,今日你不会死,因为他们还不知道王长久在我这儿,等明日知道了,你就活不成了。你死了,他们还得要我交出王长久,人家光明正大的查案,我凭什么拦着?到最后一定定你个畏罪自尽的罪名。他们将你从一个普通军士骤然提升为关佐,在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