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大将:粟裕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共和国大将:粟裕传-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容简介
《粟裕传》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是经中央军委批准撰写的,本书从收集资料到定稿出版,历经十年有余,堪称“十年磨一剑”。本书坚持实事求是的写作方针,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记述了传主的生平业绩、军事思想、道德情操和优良作风。成功地反映了粟裕作为军队高级将领和国家领导人的光辉形象与崇高风范。本书史料翔实,结构合理,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评述得当,文笔流畅,具有权威性、史料性和可读性。张震题写书名。
  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目录(1)
第一章  湘西育英才1
  一、毛泽东笑问粟裕:你是少数民族吧?1
  二、地主家的少爷偏偏和长工结成要好的朋友,立志做
  为民除害的剑侠。2
  三、十几岁的高小学生智斗欺压百姓的“痞子兵”。萌
  生“拉一支保护老百姓的好队伍”念头。6
  四、半个多月的沅江水路,湖湘文化和现实社会的生动
  一课。9
  五、在革命洪流和“人才摇篮”中成长,在革命实践中
  建立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坚定信念。10
  六、在白色恐怖中投笔从戎。粟裕说:“不拿起枪杆子,
  打倒新老军阀就是一句空话。”15
  第二章  南昌起义前后17
  一、投军二十四师教导队,完成由青年学生到革命军人
  的转变。17
  二、参加南昌起义。头部中弹昏迷,醒来首先想到的
  是:“绝对不能离开革命。”19
  三、激流归大海。军事生涯展开新的一页。23
  第三章  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27
  一、跟着毛泽东、朱德学打仗,学到了指挥作战的精髓。27
  二、红军基层部队的党代表。毛泽东的建军主张和根据
  地建设思想在他心中扎下了根。29
  三、进军赣南、闽西。在新的作战中学习战略决策和
  指挥。34
  四、“左”倾领导一再指示主力红军夺取大城市。第二
  次打长沙,从实践中接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37
  五、20多岁的红军师长反“围剿”屡建战功。毛泽东
  填词称赞:“前头捉了张辉瓒。”38
  六、坚持正确路线,反被“左”倾领导内定为“反对
  政治委员制度的危险人物”。42
  第四章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46
  一、中革军委紧急组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先遣队领
  导却不知道中共中央的真正意图。46
  二、孤军深入白区步步艰险。参谋长纵有妙策,惜乎无
  权实施。50
  三、两千多公里征战,以周密的运筹使困境中的部队尽
  量减少损失,争取胜利。53
  四、危急关头更显出军事家胆识。56
  第五章  浙南三年游击战63
  一、再次奉命挺进浙江。出奇兵,过灵山,渡信江。63
  二、在闽浙边辗转游击,创造挺进浙江建立根据地的
  战机。65
  三、斋郎战斗。胜利完成打开进入浙西南通道的任务。68
  四、借鉴井冈山斗争经验,吸取先遣队失败教训,把
  工作重点放到“两个转变”。71
  五、面对蒋介石40个团的“围剿”,第一次提出并运
  用“敌进我进”作战方针。75
  六、开创又一个大发展的局面。适应新情况调整新政策,
  游击根据地建设有许多新创造。80
  七、抗击敌人43个团的第二次大“围剿”,创造一系列
  游击战的新战法。83
  八、根据全局形势发展变化,主动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
  向抗日战争的转变。与国民党当局达成停战协议。
  周子昆报告毛泽东:“粟裕还在。”88
  九、整训扩编部队,迎接抗日高潮。率部开赴皖南加入
  新四军序列。91
  第六章  威震江南97
  一、毛泽东指示派有军事知识之人去江南侦察。再次受
  命抗日先遣。97
  二、韦岗处女战。陈毅赋诗称赞:“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来嘉
  奖电:所属粟部,殊堪嘉尚。101
  三、小丹阳反“扫荡”。奇袭官陡门。国民党军专请传
  授游击战经验。日军惊呼:“新四军是个神。”104
  四、具有战略远见的举措——创办教导队,以先进的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目录(2)
事思想培养教育干部。108
  五、积极思考江南新四军战略发展方向。任江南指挥部
  副指挥。坚定贯彻“向北发展”。111
  第七章  黄桥决战120
  一、领导部队树立打大歼灭战思想。东进攻取黄桥。120
  二、从攻占黄桥到退出姜堰。政治仗与军事仗巧妙结合。
  积极准备“独立作战”解决韩德勤。124
  三、以五千人劣势迎击韩顽三万余人进攻,战略上战役
  上都要以少胜多。排兵布阵奇中见奇。128
  四、坐镇黄桥指挥。一举解决苏北问题。中共中央书记
  处评价黄桥决战胜利“对全国有绝大意义”。131
  第八章  创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135
  一、担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和苏中战略区领导人。确立
  苏中抗日斗争的战略指导思想。135
  二、组织指挥讨李战役和春季反“扫荡”。适时主动地实
  行由城镇到农村、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性转变。138
  三、粉碎日伪军秋冬季大“扫荡”。敌进我进与要点争夺。
  为把苏中建成基本根据地奠定基础。142
  四、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立足
  当前着眼发展的治军思想。146
  五、在抗日烽火中结成终身伴侣。陈毅对粟裕说:“我
  看你的恋爱观念和你指挥打仗一样,认准了目标是
  不会改变的。”152
  六、在反“扫荡”、反“清剿”中坚持武装斗争,坚持
  原地斗争。创造平原水网地带游击战新战法。155
  七、建议并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改善三结合武装力量
  体制。邹韬奋说:我在苏中看到了新中国的光明!161
  八、领导和指挥艰苦卓绝的反“清乡”斗争。“人民斗
  争的胜利”。165
  第九章  对日局部反攻173
  一、组织发起车桥战役。将苏中军区适时地推进到局部
  战略反攻。173
  二、车桥大捷。华中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向反攻阶段发
  展。日军俘虏敬畏地说:“粟裕埃拉伊!”177
  三、南坎战役。对日连续局部反攻。苏中抗日根据地成
  为“汉高祖的关中”。180
  第十章  进军苏浙皖184
  一、中共中央决定:“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第三
  次先遣,跨江南下,发展东南。184
  二、新四军向日寇收复失地,首先遇到的对手却是国民
  党正规军——天目山第一次反顽大捷。189
  三、任凭几路来,我只打一路——天目山反顽第二次
  大捷。191
  四、“如果手中有三个纵队,就能成建制歼灭敌人。”坚
  主后续梯队及早南下。194
  五、驾驭变化,能动示形,诱敌深入。顾祝同、李觉终
  于上当了。197
  六、天目山第三次反顽大捷。中共中央高度评价粟裕。202
  第十一章  战和交织的岁月207
  一、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
  激烈搏斗中,开始谱写他军事生涯中大放异彩的
  新篇章。207
  二、参与组建华中战略区领导机构。传为美谈的“一
  让司令”。210
  三、组建强有力的华中野战军。从大兵团作战需要出
  发组训部队。214
  四、探索解放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力主举行高邮邵伯
  战役和陇海路东段战役,开辟自卫作战战场。217
  五、当和平烟雾弥漫的时候,粟裕指出:这场内战可
  能一直打下去,直到打出一个新中国。223
  六、及时完成对付全面内战的各项准备,造成“蒋不
  攻李,粟不攻蒋,蒋若攻李,粟必攻蒋”的战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目录(3)
态势。227
  第十二章  苏中七战七捷231
  一、面对全面内战即将爆发的严峻形势,探索战争初
  期指导规律,作出华中作战部署。231
  二、提出战争初期内线歼敌建议。中共中央对外线
  出击的战略方针作重要调整。234
  三、出奇制胜首战宣泰,声西击东再胜如南。面对四
  倍于我的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