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爱堂的艾德福亲自过去给约翰看了病,确诊了是糖尿病,但圣爱堂也没办法治疗,因为此时这种病就是不治之病,他们没有能治疗这种病的药物跟手段。
就在李丽感到失望的时候,艾德福又告诉她,他没办法,但有一个人有办法,那就是李志高,只有李志高有办法治好他,不过艾德福也说了,李志高这个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冷血商人,指望扮可怜求他做好事儿是不可能的,必须有足够的代价他才会出手,要李丽想清楚。
就这样,李丽在艾德福的指引下,带着父亲亲自找上门,希望李志高能救救自己的父亲,代价么,她也早想好了,要钱,她家里也没多少了,能给的,无非就是自己的年轻身体了。
不得不说,卖身救父的故事,不止是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同样,穷人不止是中国人的专利,西方人也有穷人,特别是这个时代的西方人。更何况,李丽卖身可不只是救父,她还等于在救妹妹,因为只要父亲身体好了,就可以继续赚钱,可以继续养家,所以哪怕要委身一个她平时不太看得起的中国人,她也甘心情愿。
对于她这种义举,李志高也挺感动,出于好奇,也就看了看他父亲的病,这一看之后,发现这个李华德十有**是患上了2型糖尿病,而且已经比较严重,继续这么恶化下去,是死定了。
虽然不是1型,但此时就算2型也是无解的不治之症,这种病就算在后世也没有完全根治的办法,只能靠打胰岛素以及配合其他药物维持。不过,虽然无法根治,但只要按时打胰岛素,合理饮食,这病并不是致命的,可以活很久很久,寿终正寝的不计其数,但关键就在于必须有外来的胰岛素。
要说给他提供胰岛素也不是不行,毕竟后世的胰岛素很便宜,就算以每天三十二单位的大剂量来算,用国产的胰岛素,也就是每月二三百块钱的事儿,而他这种很显然不需要这么大计量,一天十个单位绰绰有余。
虽然实际上治疗他的病不算贵,可是平白无故就给他打胰岛素,似乎太过烂好人了,万一开了这个头,以后就刹不住了,如果大家听了这个事儿,都来卖可怜求免费的不停纠缠,那这世上可怜的人多了去,自己难道都去充好人?
就在这时,李志高忽然想,对啊,只要有代价就可以说的过去了,而糖尿病现在是不治之症,只有胰岛素才能控制,胰岛素现在根本没研究出来,也就是只有自己能提供,这妥妥的就是孙猴子的紧箍咒啊,有了这个,不愁这洋人不听话,除非他不想活了。
也就是说,只要这个叫李华德的英国人还不想死,他就必须用自己的胰岛素,要用自己的胰岛素,就得听自己的话,正好自己最近要搞橡胶股票,缺一个台前的代理人……嗯嗯,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最近真是人品爆棚,想睡觉就送枕头?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李志高答应给李华德治病,并且会一直提供这种据说价值比黄金还贵的稀缺药物,但李华德必须给自己工作,用工作来支付药物,当然,李志高除了给他药物,也会给他一点薪水,不会让他家的生活质量变差的。
再接下来,一针胰岛素下去,效果立竿见影,再给了他一番注意事项,比如饮食等如何吃,还有如何配合吃降糖药,以及如何自己打针之类的事儿。说完这些,李志高就说了他的计划,要让李华德当自己的代理人,去上海操作股票。
性命在李志高手上,不想死,就只能听他的,于是李华德一点也没多考虑就同意了下来。
反正在他看来,得了这种不治之症,能活命,就已经是最大幸福了,更何况如果自己死了,两个女儿怎么办?他真不敢想象,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两个女儿没了他,以后会过什么样的日子!
既然如此,哪怕这中国人是贩毒的,甚至是干伤天害理的事儿,他也干了!
再之后,考虑到他身子还弱,就让他的大女儿,外加李志高派去的几个家丁陪着他一起去上海,平时帮忙照顾李华德的起居,至于他的小女儿么,也不用担心,可以继续在这边上学,不过是去李志高安排的学校上。
此后的事情就好说了,暂时恢复健康的李华德以英国人的身份雇佣了五艘轮船,然后装满了五百多万两白银,在王二彪一个排的特种部队以及三个排的普通士兵护送下,一路顺江而下的悄然去了上海。
这批银子到了上海后,李华德就会把白银都存进汇丰银行,建立多个秘密账户,专门炒作伦敦股市的橡胶板块。
什么,让李华德建立帐户?会不会私吞了?这个不用担心,要钱干嘛的,还不是为了名利跟享受,可这一切有个前提,那就是有命花!李华德现在小命全靠李志高的药物,更何况小女儿还在李志高手里,身边又有他的兵,怎么敢乱来?
虽然不排除有为了钱不要命的,但很显然李华德不是这种人,他对自己的生命是很看重的,所以他开的账户都是规规矩矩,账户名跟密码都是按照李志高的要求来。
让李华德开账户,他是英国人,不但能混淆视听,还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如果是中国人开户,那可就难保有什么别的问题了。
虽然李华德不是金融出身,以前做的都是实打实的货物贸易,但他现在去做的事情不需要多高深的技术含量,因为他去上海的工作很简单,就是通过汇丰银行卖空期货,在股市崩盘之前,尽量多尽量快的卖空橡胶股票。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李志高的钱进场的时候,是六月上旬,当时的国际金融炒家虽然已经准备好了,但却还没正式入场,而美国也还没出紧缩政策,因此国际上的橡胶价格虽然不是最高了,但却依然是形势一片大好,许多人都是哭着喊着的想买一份橡胶的股票,所以在那个时候买跌,哪怕数量比较多,哪怕操作手法很幼稚,依然是很容易就被追涨的大盘给吃掉了,很多人都以为那是给他们送钱的傻子。
结果正如李志高所料,当以五百万两白银为保证金,通过汇丰银行做了二十倍杠杆,也就是价值一亿多两白银的橡胶期货入场之后,很容易就被接了下来,不过毕竟数量有些多,所以这么一大笔空单做下来,伦敦市场的橡胶价格立刻就开始应声下跌。
这么大一笔空单砸下去,的确引起了部分人的警觉,但此时人们总体追涨的**还很高涨,而且由于橡胶股票持续四年多的追涨,大家都对橡胶股的信心很足,再加上橡胶股的盘子可是不小,此时是仅次于钢铁建筑等行业的重量级大盘之一,因此一亿白银空单砸下来,虽然波动不小,还也在大家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这时候的空单实际上就是买跌期货,但如果大环境都追涨,那买跌一方的钱,就是实实在在给买多一方送的菜,是真正的零和游戏。
果然,没过三天,被一亿白银空单砸下去的价格就又升上去了,而且比李志高那笔空单入场时候的价格还要高,从账面上看,李志高的那笔单子已经出现亏损了,可就在这时,美国忽然出台了橡胶紧缩政策。
再然后,随着美国出台橡胶紧缩政策,市场上忽然出现了大笔的空单,而且也出现了大笔抛售股票的人,再加上谣言乱飞,大家的信心终于被动摇,也跟着不停的抛售股票,这样一来,恐慌就出现了,橡胶价格再也止不住,开始狂泻不止,终于崩盘了,而英国股市崩盘,自然就引发了上海的股市的狂泻不止。
股市狂跌,高价买股票以及做多期货的人自然是损失惨重,但像李志高这样提前做空的,却是大赚特赚,因为这东西就是一种零和游戏,有亏的,自然就有赚的,而赚钱的,就是他们这些提前做空的人。
期货不是别的,这东西是有时间限制的,中间如果没有肯接盘的,那么如果到了交割时间,不管你亏多少,都必须交割,所以在交割时间内价格变化越大,对得利的一方来说,利润也就越多。
当股市狂泻的时候,做多的人越多,做空的人越少,那么做空的人赚的就越多,跟赌博其实也没啥两样了。
如今已经是七月底,风波已经过去,橡胶价格也已经见底了,虽然因为有刚性需求而不至于变成垃圾股,但价格也低的离谱,而且由于消耗了人们的信心,短期内再也没有爆升的可能了。这个时候,李志高的那批期货合约也到了交割的日期,这样一来,除去手续费,李志高轻轻松松的就狂赚五倍多,也就是价值两千五百多万两白银的巨额收入,比刘润生辛苦在南京卖货的收入要高多了。
只这一次,台前代理人李华德就声名鹊起,成为伦敦股市里一颗耀眼的新星。
如果说李华德算是一个意外的插曲,那么王二彪跟周正斌就不是了,他们是李志高一早就计划好要派去上海的,只不过一开始是打算跟着李志高一起去,后来才改成陪着李华德去,但到了上海就分开行动,彼此互不统属。
王二彪他们去上海,除了要护送银子跟监视李华德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潜伏跟绑票,也就是说,要把那些以麦边为主的诈骗犯,给神不知鬼不觉的绑架了,之后再来个敲诈勒索。
麦边是个英国籍犹太裔商人,他旗下有不少公司,除了闻名的皮包公司兰格志外,其实他还有不少真正有用的产业,比如他有个做进出口贸易的麦边洋行,还有个麦边轮船公司,有六艘货轮,三艘客轮,算是挺不错的洋商了。
其实一开始他也是正当买卖人,但后来他忍不住,1903年的时候,也跟人学开橡胶公司,结果倒腾了几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