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死 焉知生:名人死亡档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知死 焉知生:名人死亡档案-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点。凡·高从医院出来后,提奥安排他到小镇奥维尔疗养,并给他请了位叫伽赛的医生:“等你恢复了,我去接你。”“好吧,听你的。”凡·高说。
  第二天,他和伽赛医生来到了奥维尔。他坚持不住医生家,找了一间解决食宿的小店。离这儿不远有座小山,还有田野、墓园……过去曾使他动情的自然景色,如今在他心里已经平淡了。6月份整整一个月,他仅画了5张油画,其中有一张是为伽赛医生画的肖像。
  7月,他常常向医生问起精神病后期是什么症状。这时,他得知了提奥倾家荡产的消息。这对凡·高来说,恰似一个晴天霹雳,他已经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了。他想用画笔来排解心中的烦闷,但是“画笔几乎从我手指间滑出去”。他已经失去了创作的激情,失去了对生活的勇气。23日,凡·高创作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幅作品《有乌鸦的麦田》,整幅作品带有深切绝望的意味,简直就是死亡的宣告,正如传记作家大卫·斯维特曼所说,“这是病魔缠身、以绘画来打发痛苦的画家的最后哭诉”。
  创作完作品后,凡·高离开小店,来到窗外能望见的那座小山旁的麦田里,毫不犹豫地朝自己的胸口开了枪。然而这一枪并没有使画家倒下,那令人半死不活的剧烈疼痛,反而使他又跌跌撞撞地回到了住处。小店老板发现后,立即通知了伽赛医生。备感意外的医生小心翼翼地为凡·高检查伤口,好一会,他皱着的眉才舒展开来,松了一口气说:“差一点打中致命的地方,现在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子弹如不及时取出,细菌侵入心脏,后果就不堪设想了。”然而凡·高却不配合治疗,还一脸失望而悲哀地说道:“看来,我还得重新干一次了。”伽赛医生在给凡·高打了一针镇静剂后,立即给提奥发了一封紧急电报。他和当地的一位医生商量后决定,暂时不给病人取出子弹,因为当地外科手术的条件还不太完备,容易引起伤口的感染,加之伤口位置靠近心脏,稍不小心就可能致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孤独的天才:凡·高(2)
当晚独自躺在床上的凡·高通宵未眠,只是默默地抽着烟斗,一双绝望的眼睛毫无生气地望着外面寂静的黑夜,脑海里浮现着故乡津德尔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第二天,衣冠不整的提奥来到哥哥床边。“别哭,我走这条路,对所有人都好。”凡·高平静地说。在开枪自杀后的第36个小时,即1890年7月29日凌晨1点左右,伤口严重发炎、病情急剧恶化的凡·高在表达了想回家的意愿后,忧伤地离开了人世,结束了他那坎坷、不幸而又辉煌的一生。他的最后遗言是“痛苦便是人生”。6个月后,几乎在他去世的同一个日子里,提奥也辞世而去,他和哥哥一起长眠在奥维尔一片麦田之中的小小墓园里。人们说提奥是为了凡·高而生的,因之把兄弟二人合葬在同一个坟墓中,四周种满了象征着凡·高理想的向日葵。
  凡·高在父亲去世时曾说过:“死亡是冷酷的,但人生更冷酷无情。”终其一生凡·高都不知道自己是个天才,他甚至不敢把自己称作艺术家。他的生活境遇如此之恶劣,他的艺术之音如此之寡落,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热情都倾注到了自己的画面上,可是他的画作却被那些布尔乔亚的鉴赏家们弃之如敝屣。上帝造就了一个超越时代的旷世奇才,却没有相应地造就能够欣赏他的观众,致使他终生都被误解被忽略被冷漠被遗忘。
  凡·高生前几乎没有卖出一幅画,他曾发誓说他画的《向日葵》能卖500法郎,这是他能想象出的最高价钱。1987年,《向日葵》在伦敦以4000万美元的高价被日本安田水上保险公司买走,拍卖前后只用了4分半钟。1990年,在纪念凡·高逝世100周年的热潮中,凡·高的《伽赛医生》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被日本纸业大王斋藤英买走,创下了有史以来绘画的最高拍卖纪录。如果凡·高九泉有知,不知该做何想?
  

俄罗斯之魂:柴可夫斯基(1)
身份:俄罗斯作曲家
  死于:1893年11月6日(终年53岁)
  死因:霍乱(一说自杀)
  地点:莫斯科
  评价: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音乐史上最值得骄傲的名字,他是位多才多产的作曲家,在各种音乐体裁上都写出了令人赞叹的名篇。仅大型作品就有:10部歌剧,其中《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是俄罗斯歌剧的基石;6部交响曲,以《第五交响曲》和《第六(悲怆)交响曲》最为著名,其中后者堪与贝多芬的《命运》相提并论;4部协奏曲,以《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都是世界芭蕾舞的经典之作,久演不衰。另还有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钢琴套曲《四季》等等。此外,他还创作有100多首歌曲以及大合唱、圣乐等,并写下了一些译作、专著、评论文章。他是音乐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富于创造力的全能作曲家。如果说贝多芬以他的英雄性创造了古典主义的高峰,那么柴可夫斯基则是以他的悲怆性创造了浪漫主义的高峰。
  人们在提到柴可夫斯基在音乐创作上的惊人才华和巨大成就之时,总免不了要提到冯·梅克夫人。正是由于冯·梅克夫人的资助,柴可夫斯基才能够专心致力于自己的音乐事业,他的许多优秀作品都是在他们认识之后完成的。但是,他们的友谊是奇特的,两人一生从未见过面,音乐成了联系他们的纽带。作为一个富有的贵族孀妇,梅克夫人比柴可夫斯基大9岁,他们开始长达14年的通信时,她已经是12个孩子的母亲。但在柴可夫斯基心中,梅克夫人是冰清玉洁、美丽高贵的,是他心目中永远的女神。“如果不是有了你的友谊和支持,我一定会发疯且毁灭。”这种纯粹的精神爱情成了柴可夫斯基生存和创作的精神支柱。
  然而,正当柴可夫斯基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接到了梅克夫人的一封信。她用了从未用过的语气告诉他,她已处于破产的边缘,因此以后再也无法供给他任何款项了,而且告诉他,他们之间的关系必须结束了。这是柴可夫斯基所始料不及的,虽然他仍抱着一线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了。1893年8月底,柴可夫斯基创作出了一首新的交响曲,即《第六交响曲》。这是一首葬礼挽歌,一首为失去的友谊而谱写的告别曲。它的旋律之美常使他热泪盈眶。“我相信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反正,我知道,它是最诚挚的。”他必须给它加一个特殊的标题……能表达内心……表达他所忍受的无法忍受的痛苦的标题。最后,在兄弟莫迪亚的提醒下,他用了《悲怆》这个名字。
  《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最后的作品。这是一部遗书,在这里面他留赠给世界的是他的天才的光辉和悲痛的异彩。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亲自指挥,在圣彼得堡第一次公开演奏了《悲怆交响曲》,当时听众反应平平。11月6日,柴可夫斯基病逝,噩耗传来,举国震痛。在他逝世后的第二周,人们为他举行音乐追悼会,在这个充满浓郁的哀伤色彩的追悼会上,再次演奏的《悲怆交响曲》才引起了强烈共鸣,乐曲终止时,全场寂然哀痛,到处都是哭泣声。这部精湛而深刻的作品终被世人所认识,并流传于世。
  对于柴可夫斯基的去世,人们除了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哀痛外,也对他的死因感到奇怪。根据官方报道,柴可夫斯基死于霍乱,但小道消息却说他死于自杀。当时,政府为了辟谣,还特意在《新时代》报上发表了由作曲家的医生署名的《柴可夫斯基因病逝世》一文,对他的死进行了专题报道。但这并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因为根据一般医疗规则,凡确诊为霍乱的患者都要被隔离治疗,可是柴可夫斯基去世前,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探视人群。当他去世后,有关当局也并未立即对尸体进行处理,而是放在那里,任人凭吊,人们走过灵柩时还俯下身子亲吻他的脸庞。由此人们推断柴可夫斯基之死另有原因。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俄罗斯之魂:柴可夫斯基(2)
20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的苏联学者亚历山大·奥尔洛娃声称,根据她掌握的材料,柴可夫斯基的真正死因是因同性恋行为服毒自杀。这份材料是柴可夫斯基在帝国法律学院学习时的同学提供的一份1893年10月31日“荣誉法庭”对柴可夫斯基判处自尽的判决书。据奥尔洛娃研究,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1893年10月22日,柴可夫斯基抵达了圣彼得堡,正当他在此进行演出的时候,他在帝国法律学院学习时的同学尼古拉·亚科比(当时任俄国参议院的公诉人)接到一封显赫贵族写来的控告信,指控柴可夫斯基引诱他的侄子搞同性恋,要求亚科比将此信呈交给沙皇。对此,亚科比左右为难。据说,在当时很多人都知道柴可夫斯基有同性恋倾向,但出于对他音乐的热爱,都抱以了宽容的态度。如今有人写信揭发,指名控告,事情就难办了。公开此事必将会对柴可夫斯基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使他一世英名蒙受污点,不公开,又该做如何处理?经过再三权衡,亚科比组织了一个由7名帝国法律学院学习的同班同学组成的秘密“荣誉法庭”,于10月31日对信中所控告的柴可夫斯基引诱罪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做出了令他自杀的判决,以保全他本人的荣誉,同时对控告人有所交代。“荣誉法庭”还为柴可夫斯基提供了自杀所需要的毒药。第二天,柴可夫斯基便“病倒”了,并拒绝让医生为自己检查,直至11月6日离开人世。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依然饮誉世界,而关于他的死亡也成了人们无休止议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