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死 焉知生:名人死亡档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知死 焉知生:名人死亡档案-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军军官。他“执事惟谨”“治事精勤”,刻苦钻研海军战略战术理论,注重实际操练,全面提高海军实战能力,将“致远”舰训练成了一艘战术精湛的主力战舰。邓世昌治军严明,率先垂范,深受官兵爱戴。在黄海海战中他所表现出的气壮山河、视死如归的精神永远受到中华民族的怀念和敬仰。
  邓世昌办事勤勉,“西学湛深”,平素爱护士卒,生活俭朴,因而深得部下的爱戴,是当时中国海军中不可多得的将才。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邓世昌与将士们相约,奋力杀敌,决不独生,如果到了紧急关头,誓与日舰一同沉没。同年9月17日,北洋舰队护送中国陆军赴朝鲜登陆,返航时同日本海军在黄海大东沟一带海面遭遇,双方展开激战。战斗刚一打响,主帅丁汝昌就身负重伤,旗舰“定远”号帅旗也被炮火击落,桅杆倒塌。在这十分不利的危急时刻,邓世昌立即命令升起“致远”号大旗,向日舰猛烈开炮,以掩护“定远”号,并主动担负起了指挥舰队作战的任务。
  邓世昌命令“济远”号和“经远”号向自己靠拢,又发信号,让各舰集中火力攻击日本旗舰“松岛”号和装备精良的“吉野”号。“济远”号拒不执行命令,临阵脱逃。邓世昌率“致远”“经远”两舰向日舰“吉野”冲击,打折了日舰“西京”号舵机,“西京”狼狈逃跑。“吉野”号是日寇主力舰,击沉它就会打乱日舰阵脚。“致远”紧紧咬住“吉野”,发炮击中了它。而这时“致远”号因升为旗舰,受到日舰腹背夹击,亦已多处中弹受伤,舰体倾斜,即将沉没,而且舰上的弹药也快要用完了。“吉野”号发现“致远”弹尽伤重,就气势汹汹地逼了过来。邓世昌深知“吉野”号是日本海军头号主力战舰,对北洋舰队构成极大威胁,决定拼死撞沉“吉野”号。他激励全舰官兵说:“我们从军卫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今日无非一死,但虽死而海军的声威永在!今天是我们报国的时候了!”随即命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去,准备与其同归于尽。不幸中途触鱼雷,军舰沉没。“致远”舰全舰250名官兵,除20余人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邓世昌落水后,他的随从刘忠游近他,送来救生圈。邓世昌摆手说:“全船俱没,义不独生!”他的爱犬游到他身边,叼住他的发辫,不让他下沉。邓世昌猛力挣脱,怎耐爱犬死不松口,邓世昌咬咬牙,毅然摁住犬首,与其同沉海底。
  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消息传来后,全国上下一片悲愤。光绪帝被邓世昌的忠贞气节所感动,口谕“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还特为邓世昌写下祭文、碑文各一篇,将他与西汉李广、三国周瑜、唐代哥舒翰相提并论,高度评价了邓世昌的忠贞爱国之举。清廷对邓世昌破格抚恤,追赠太子少保,赐祭葬,入祀京师昭忠祠。后人在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修建了邓公祠,以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北洋海军将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鉴湖女侠:秋瑾
身份:清末民初革命家、诗人
  死于:1907年7月15日(终年32岁)
  死因:被杀
  地点:浙江绍兴轩亭口
  评价:如果让国人评选一位中国20世纪最传奇女子,当选者十之###是秋瑾。她自号鉴湖女侠,性格豪爽奔放,擅填词赋诗,亦长于骑马击剑,堪称文武全才。望着被列强践踏得满目疮痍的中国,她愤然东渡日本,投身革命,决心以革命救国。1905年回国前,她拔出倭刀猛插于桌上,大喊:“若有卖国求荣者,吃我一刀!”其英雄豪迈,胜过须眉。
  1907年5月,徐锡麟策划在安庆起义,秋瑾准备在浙江等地响应。因起义计划泄露,徐锡麟7月6日仓促发动起义,由于准备不足,起义很快失败,徐锡麟也被捕牺牲。安庆起义的失败,使秋瑾主持的浙江地区起义计划完全泄露,形势非常危急,许多同志劝她躲避,但她让别的同志撤离后,自己坚决留在大通学堂内与前来包围的清军作殊死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捕。在狱中,她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受审时,秋瑾直言:“革命党之事,不必多问!”并挥毫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作为“笔供”。
  7月15日凌晨,秋瑾正与女看守商量,为她取下刑具,预备纸笔写书信,忽听外面一阵嘈杂声,门开处,一队清兵已严阵以待。见此情景,秋瑾心中已明白了大概。她对领队的人说:“请依我三件事:一容我写信与亲友告别;二,临刑不能让我脱衣服;三,不许把我枭首示众。”后面两件事,带队的军官答应了。兵丁们上来,挟着秋瑾往外走,秋瑾大声斥骂:“我自己能走,不要你们掖着!”秋瑾被带到轩亭口后,对刽子手说:“等等,让我看看有没有亲友来送别我。”她最后一次望了望这空茫漆黑的四周,望了望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然后安详地合上了眼睛,说:“杀吧。”一代女杰就这样英勇就义了,一腔热血染红了黎明前的黑暗土地,实现了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抱负。孙中山称她是“中国女子的楷模”,并作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秋瑾的遗体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上有孙中山亲笔题写的“巾帼英雄”匾额。
  秋瑾在殉难前不久,曾给朋友徐小淑写过这样的绝笔诗:“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可见这位女革命家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已拼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万方。”革命志士秋瑾的壮烈牺牲,让更多的国人觉醒,开始追随先驱的步伐,投身到民主革命的洪流中。
  

精武之魂:霍元甲(1)
身份:清末爱国武术家
  死于:1910年9月14日(终年42岁)
  死因:被毒死(一说病逝)
  地点:上海
  评价:霍元甲在继承自家秘宗拳精髓的基础上,多方访贤问道,集百家之长,汇各派之精华,将秘宗拳发展为“迷踪艺”。霍元甲曾多次打败外国大力士,一雪中国人东亚病夫的耻辱,扬中华民族之声威。他不仅武功卓绝,而且知书达理,敦厚谦恭,主张“天下武林是一家”,力斥好勇斗狠,力排门户之见,深得武林人士称赞。霍元甲还创办了“中华精武体操会”。孙中山盛赞他“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的理念,曾亲笔写下“尚武精神”的匾额相赠。
  霍元甲死于1910年9月14日,年仅42岁。国人闻此噩耗,无不深感痛惜。正当壮年的霍元甲突然逝世,引起了人们的猜测。有人认为他是被日本人害死的。当时的武侠小说作家平江不肖生曾写过霍元甲之死。在他笔下,从1910年2月起的情形如下:
  茶房开上晚饭来,霍元甲刚端着饭吃,忽觉得胸脯以下有些胀痛,当下也没说出来,勉强吃了两碗饭,益发痛得厉害了。他当时每顿需吃三碗多饭,还得吃五个馒头,这时吃过两碗饭,实在痛得吃不下了,不得不放碗起身,用手按着痛处,在房中来回地走动。刘振声对于霍元甲的起居饮食,都十分注意,看了这情形,知道霍元甲身体上必是发生了什么痛苦,连忙也停下饭不吃,跟到房中问为什么。霍元甲身体本甚强健,性情更坚忍,若不是痛苦到不堪忍受,断不肯对人说出来。此时在房中走动得几个来回,只觉越痛越急,竟像是受了重伤,二月间的天气,只痛得满身是汗,手指冰冷,渐渐不能举步了,见刘振声来问,再也忍不住说了。刘振声吓得叫农爷,农劲荪不懂医理,看了这情形,也惊得不知要如何才好,只得叫客栈里账房就近请来了一个西医,诊脉听肺,闹了半晌,打开药箱,取出一小瓶药水,在霍元甲左臂上注射了一针,留下了几小片白色的药,吩咐做三次吞下,也没说出是何病症来,连诊金带药费倒要一十八元五角。遵嘱服下白色药片,痛苦仍丝毫不减,然经过西医一番耽搁,服药后已到半夜十二点钟了,不好再接医生,农劲荪也不知道哪个医生可靠,胡乱挨过了一夜。
  次日天明……农劲荪让刘振声去请来了针灸名医黄石屏,竟然针到病除。
  过得一段时日……霍元甲忽就床沿坐下,用手按着胸脯。农劲荪看霍元甲的脸色苍白,双眉紧皱,料知必是身体又发了毛病。刘振声走进房来,一眼见霍元甲的神情脸色,问道:“老师怎么样?真个那病又发了吗?”
  接着有人劝霍元甲进日本人开设的秋野医院,随即由他陪同去了。
  秋野一听说是霍元甲,立时显出极端欢迎的态度,仔细诊察了一阵,让霍元甲吃了两片药片。霍元甲胸部疼痛即渐渐减轻,直到完全不痛了。此后,又经过X光的检查,秋野道:“霍先生是大力士,又是大拳术家,身体比普通人壮实,所可异的就在皮肤以内,竟比普通人多一种似膜非膜、似气体又非气体的物质。”
  霍元甲说:“练武艺得练成全体皮肤都能抵抗触击,各家各派大概也都差不多。”
  秋野吩咐道:“若以霍先生的身体而论,在治疗的时期中,不但不宜多劳动体力,并且不宜多运用脑力,最好能住在空气好的地方,静养一两个月,否则胸脯内疼痛的毛病,是难免再发的。”
  过了几日,秋野医生来看霍元甲。原来秋野这次来是要与霍元甲研究掼跤的。农劲荪道:“秋野先生不是检查了霍先生的身体,宜暂时静养,不宜劳动吗?”霍元甲却不相信不宜劳动的话,加以生性欢喜武艺,单独练习及与人对手,不间断地经过三十年了,这种高兴和人较量的习惯,简直已成了第二天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