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恶补趣味历史:世界历史有一套之老大的英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民恶补趣味历史:世界历史有一套之老大的英帝国-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t电子书分享平台 

老大的英帝国(十一)(3)
爱德华王子从小就流亡诺曼底,在法国区成长受教育,除了血统,他对英格兰应该没什么特别的亲近之情,是个标准法国人,命运稀里糊涂地将他推上英国王位,他主观上肯定是信任来自诺曼底的亲信,这样一来,戈德温伯爵在英国的权势就大受影响了,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伯爵赶紧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爱德华,想以国丈的身份继续掌权。
  新的英国国王斯文安静,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当家后马上就开始建教堂。在泰晤士河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拔地而起,爱德华王将王宫也搬到这里,从此这个又叫“西敏寺”的地方成为英国皇室的中心和象征。虽然是个基督徒,爱德华心里也并没有充满宽容,戈德温伯爵杀了自己的哥哥,而且他带来的诺曼底亲信也有除掉伯爵的政治需要,所以此时的英格兰,最激烈热闹的事件就是爱德华和戈德温的君臣争斗。
  不幸的是,爱德华及其幕僚穷尽所有的才智,也没有把戈德温扳倒,更糟的是,戈德温还有个英雄的儿子在成长。戈德温死后,他儿子哈罗德承袭了伯爵之位,家族势力更大,正逢威尔士族攻打英格兰,爱德华束手无策之际,完全是靠哈罗德带兵打退外敌,保护了国土安全。所以当爱德华一步步将英格兰带向法国时,英格兰老百姓对哈罗德的支持率节节攀升,都希望他能够主持大局,维持盎格鲁…萨克逊族的正统,也维持英格兰相对于欧洲大陆的独特和个性。
  爱德华也是个无寿的,国王之位还没坐热就死了,鉴于王子年幼,英格兰的“贤人会议”和百姓赶紧拥戴哈罗德伯爵登上了王位,所以他是哈罗德二世。虽然哈罗德二世不负众望,在英王的位置上鞠躬尽瘁小心谨慎,深受上下好评,可是他之前的王位混乱,总会留下一些祸端,慢慢发展成大麻烦。
  前面说到诺曼底公国已经参与到英格兰的政治事务,想让他们完全不插手就不可能了。1028年,诺曼底公国第四位公爵威廉出世了,这是个私生子,他的母亲是被他父亲强抢来的农村姑娘,露水姻缘的产物,所以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压力和轻视,事实证明,上帝很公平,小时候受的苦,长大一般都会给点交代。作为独子,威廉7岁顶住重重压力接位成为诺曼底公爵,15岁成为骑士,在平息自己的属地内贵族叛乱时,初露锋芒。长大后的威廉更是彪悍异常,甚至公然跟法王叫板,威风八面,权势煊天。不过这样的小孩心理上肯定是有点问题的,对威廉来说,自己卑微的私生子出身是心头大忌,传说在打仗中,如果对手叫他“私生子”,那对方得到的结果肯定是惨死兼屠城。
  按辈分,威廉的爸爸是埃玛王后的哥哥,所以,英王爱德华就是威廉的表哥,从小一块长大,开裆裤级的发小。爱德华死后,一听说是哈罗德伯爵成为新的英王,威廉立刻就不干了,据威廉自己说,爱德华国王曾经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跟他许诺,万一自己有个好歹,威廉就接班成为新的英格兰之主。英格兰人好不容易把一个法国英王等死了,怎么可能再接受另一个法国式的英王呢?所以对于威廉在海对面的呐喊,基本是没人理会他的。于是又有钱又有兵的威廉决定,打过海去,把自己的王位抢回来。
  威廉实力不弱,还娶了个很有嫁妆的老婆,可他毕竟只是个诸侯国王,虽然用各种方法集结了800多艘战舰,可用来攻打英格兰这么大的国家,毕竟还是有些可笑的。不过后来威廉的故事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有些人的运气会好得邪门。
  话说威廉的战队在港口准备出发,英格兰这边不敢怠慢,哈罗德国王也算是有战斗经验的,很快就在南部沿海设下道道防线,单等威廉过来以卵击石。哈罗德在英格兰南部静候威廉,结果这家伙说话不算数,哈罗德等了好几天,这帮法国人总是不出发,急得英国人直跳脚。没有等到法国人,可等到其他的敌人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老大的英帝国(十二)(1)
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很容易让人晕,因为正是国家形成的时期,满地都是国王和王子,只要有幢小城堡就敢到童话故事里诱骗公主,当然公主也数量颇多,珍贵程度自然也不高。这段时间咱国家是北宋,虽然跟北方金、辽、蒙古的恩怨弄得有些混乱,但从《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生活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老赵家的皇室生活绝对是金尊玉贵的,其排场和奢华估计欧洲那些林立的王室想都想不出来。在中国,如果遇上战争,皇帝亲征可是天大的事了,整个北宋,真宗赵恒算是在寇准的忽悠下亲自出征过北辽,名垂青史的结果是“澶渊之盟”,从此中原正统开始向北方蛮夷缴纳岁贡换取平安。所以说没什么特别需要炒作的,打架这种事,皇帝还是不要亲身参与的好。
  在欧洲可不一样了,重要的打仗事件都是国王亲自带队的。上篇说到诺曼底的威廉公爵自称有英王的继位权,他也并不是完全胡说。话说哈罗德做国王之前有一次海上遇险被一个法国伯爵救了,这法国伯爵不地道,当他知道哈罗德的身份后,直接将他当做肉票向戈德温家族要求巨额赎金,后来威廉公爵行侠仗义把哈罗德解救出来,可是这次解救的条件更刻薄,他要求哈罗德答应将来如果取得英王之位,要无条件让给威廉。当时的确是白纸黑字签过协议,不过在那种情况下的条约,多半是按着头被逼就范,哈罗德一旦获得自由,肯定不认账,所以两边就预备拿刀剑解决合同纠纷。
  新的英格兰王哈罗德听说诺曼底公爵预备打过海来找麻烦,赶紧亲自在南方设防,万事俱备,只欠威廉,可这小子叫嚣了好几天,舰队在港口里就是不出来,让对手非常着急。其实威廉公爵更着急,他士气高涨地准备跨海打仗,可从他出门那天开始海上就刮西北风,他的船也没有核动力,就是靠风吹过海去,天公不作美,威廉也只好天天在岸边感叹运气。这一阵西北风,足足刮了四十多天。威廉不知道,这阵他天天诅咒的西北风比咱家三国时火烧赤壁那一阵东风值钱多了。
  海上刮西北风期间,风干物燥的,英王的后院也起火了!哈罗德不是戈德温唯一的儿子,他还有几个兄弟,对于哈罗德成为英王的事,都有不服。于是各施本事给自己兄弟找麻烦,这帮人并不知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个道理,不仅不一致对外,还将“外侮”引进来。先被引来的这位是当时的挪威国王哈达尔,克努特大帝的一个后代,说起来也是王室血系,如果按血统来算,他成为英王似乎要比哈罗德更名正言顺一些。哈达尔王与哈罗德的兄弟里应外合,很快就在英格兰北部取得了优势,并节节进逼,顺利攻下了重镇约克。哈罗德这下着急了,威廉还在海对面,可挪威人已经到眼前了,简单权衡一下后,哈罗德赶紧调大军北上,阻挡挪威军队去了。
  英勇的英格兰军队在斯坦福大桥跟挪威人决战,并取得胜利,还当场干掉了挪威国王。可是就在对挪威人的战斗中,海上的风向突然变了,非常诡异,诺曼人、挪威人和老天爷似乎是联手设局,要置哈罗德国王于死地。听说威廉的舰队已经登陆的消息,哈罗德完全顾不上休整远征且连续作战的军队,这帮人只能发扬跑马拉松的精神即刻掉头向南,阻挡诺曼人。 txt小说上传分享

老大的英帝国(十二)(2)
威廉此时绝对不再埋怨上帝了,他无惊无险地登上了英格兰的土地,估计是因为有点晕船,威廉一落地就摔了个“老太太钻被窝”,样子很狼狈,不过他反应很快,马上扑在地上,动情地说:“上帝已经将英格兰赐与我了!”英格兰的土地也不辜负他,几乎没有抵抗,威廉大军轻松地向伦敦挺进,在离伦敦60英里的黑斯廷斯,诺曼军队列好战阵,等待哈罗德大军远来。
  这场英国乃至欧洲历史上的重要战役就是“黑斯廷斯之战”,算得上是英国的立国之战。哈罗德的正规军队只是在伦敦进行短暂整编,很多士兵都是临时征召的农民,当时英军是步兵,威廉带领的是骑兵,哈罗德设计的战法是所有的士兵举起盾牌组成铜墙铁壁,让威廉的精锐骑兵无孔而入。一次次进攻无效后,威廉军队中开始出现溃逃的迹象,因为哈罗德军队的很多士兵是临时工,相当于民兵,没有经验,也没有纪律,看到对手示弱,自然是丢掉盾牌就冲上去追杀,结果固若金汤的盾牌阵出现缺口,威廉的骑兵掉头回来时,轻松就冲破了英军的战阵。哈罗德跟自己的侍卫队一起参加最后的白刃战,最后被箭射穿了眼睛(三国的夏侯惇也被射中眼睛,不过他把眼珠子拔出来吃掉了,哈罗德作为一个英王不会这么变态的),和自己的兄弟一起惨烈战死,金色的龙旗染满鲜血!
  这是1066年,诺曼底公爵安葬了哈罗德的尸体后,整个英格兰大地向威廉打开了怀抱。兵临伦敦城下时,威廉觉得如果强硬攻城自己不见得能轻易成功,所以他非常聪明地选择向英格兰的贤人会议妥协,答应对方保全盎格鲁…萨克逊的传统,伦敦此时已经无人可以领导抵抗诺曼人,在无奈之下,只好接受威廉公爵成为英王,圣诞节那天,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开创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顺便说一句,威廉在攻打英格兰之前,已经取得了罗马教廷的大力支持。欧洲的王都有自己的绰号,威廉的名号最威风,史称“征服者”。
  虽然已经加冕登基,可是英国百姓并不认可这位新王,各地的起义反抗不断。威廉出名的就是手段残酷,1066~1070年,他血腥*了各地的反抗,铲除了各地的地方力量。
  抵抗基本平息后,为了增加赋税以应对随时会发生的各种战争,威廉开始土改了。他派出大量官员做土地和财产普查,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