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恶补趣味历史:世界历史有一套之老大的英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民恶补趣味历史:世界历史有一套之老大的英帝国-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说亚瑟王带兵远去,老梅林曾经预言的事发生了,莫德雷德趁机谋反。他造谣说亚瑟王已经死在战场,他作为继承人成为王国的新主人。这还不算,他不仅霸占了王位和江山,还把皇后桂妮维雅也收下了。
  在外出征的亚瑟王收到消息,大惊失色。赶紧回师平乱。在卡姆兰河谷,亚瑟王和莫德雷德父子展开大战。这是亚瑟王生前最后一仗。据说他亲手干掉了近千名叛军,证明他可以成为圆桌骑士之主绝不是浪得虚名。可梅林走前还预言过,虽然亚瑟王的生命悬于他的剑鞘,可他这把保护生命的剑鞘还是会被偷走,并且是被一个生命中很亲密的女人偷去。老梅林这个东西,明明知道会有这么多麻烦,他只负责吓唬,也不给人解决的办法就一走了之。根据梅林的乌鸦嘴,亚瑟王的剑鞘果然被他的姐姐摩尔根也就是莫德雷德的妈偷走了,并丢进了宝剑来的湖底。卡姆兰河谷的决战,实际上是亚瑟王一家三口的内部纠纷,不过因为是皇室,所以动作幅度大一些。战斗的结果是:莫德雷德被他父亲的“断钢剑”刺穿,死在亚瑟王的怀里。而亚瑟王也被他儿子的长矛刺中,因为没有剑鞘的保护,亚瑟王血流不止,奄奄一息。
  这场大战的结束,亚瑟王身边的骑士尽数战死,最后只有独臂骑士贝狄威尔幸存。他根据亚瑟王的最后要求,带着亚瑟王来到了湖边,将“王者之剑”再次投入水中,还给了仙女。而湖中仙女也划着一条小船,把将死的亚瑟王接到了精灵国度。后来的事就不知道了,亚瑟王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王国需要他,他会随时回来!传说那柄“王者之剑”在湖底成为不列颠的镇岛之宝,如果有人将它找到,并带出不列颠,则英伦三岛会顷刻间沉入海底,万劫不复。
  亚瑟王死后,王后桂妮维雅自觉罪孽深重,出家当了修女。兰斯洛特回到不列颠,希望能和桂妮维雅重新开始。可看到亚瑟王惨死和桂妮维雅的出家,他也受到巨大打击,感到内疚。所以最后他也出了家,成为一个修道士。
  亚瑟王的骑士故事很多,中间还有《达·芬奇密码》中提到的“圣杯”的故事,亚瑟王后期百无聊赖之余喜欢发动骑士们寻幽探密,“圣杯”就是当年耶稣被门徒出卖时,最后的晚餐用的杯子,而后耶稣受刑时,这个杯子曾用来盛基督的宝血,所以在历史上,这个杯子带着神圣的光环,是欧洲的至宝。寻找圣杯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探险动作,而是很高的精神修炼,传说只有心灵最纯洁无瑕的骑士才能寻获。结果是兰斯洛特的儿子实现了这一崇高理想。
  亚瑟王的故事很有趣,老杨就讲到这里,有兴趣的自己找书看看吧。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神话时代的真实史实。
  

老大的英帝国(三)(1)
这一篇,我们进入非常枯燥无趣的不列颠家的古代史阶段。
  看地图啊,不列颠群岛其实离欧洲大陆是很近的,在最窄的多佛尔海峡,水性好的一个猛子扎下去,上来时就到英国了,很利于偷渡。恺撒征战高卢时,就随便弄了条小木船,划着就上了不列颠岛,当时岛上的生活可让他开了眼界了,作为游记作家,恺撒对不列颠岛上生活情况作过一些描述:“所有不列颠人都用靛蓝染身,使人看来带有天蓝颜色,因此在战斗中显得更为可怖。他们还蓄着长发,全身除了头部和上唇之外,到处都剃光。妻子们是由每一群十个或十二个男人共有的,特别是在兄弟们之间和父子们之间共有最为普通,如果这些妻子们中间有孩子出生,则被认为是当她在处女时第一个接近她的人的孩子”。 从恺撒的角度来看,这里完全是没有开化的禽兽之地。
  这片群岛上的原居民是一些伊比利亚人,在欧洲大陆老鼠一样四处逃难的高卢人因为日耳曼人的驱赶,有一部分过海来到不列颠,将原主人驱赶,屠杀之后,占据了不列颠岛,繁衍下来。在这里他们被称为凯尔特人。
  公元前55年与54年,恺撒率罗马军队远征不列颠岛,打到凯尔特人求饶后就撤退了。公元43年,罗马人在不列颠岛设置了行省,罗马人实际上只控制了东南部地区,北部的苏格兰与西部的威尔士仍在凯尔特人的手中,他们时常起兵反抗罗马人的统治,罗马人为了防备他们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长城”。公元4至5世纪,罗马帝国日渐衰落,逐渐放弃了对不列颠的控制,罗马人从407年开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结束了对不列颠400年的统治。
  凯尔特人在罗马走后统治了不列颠,但也没有和平统一,他们组成各种各样的小国,有的可能就是个小城堡,便组织人马互相争斗抢夺人口和资源,当然还有土地。这样乱糟糟的地方,海对面的人看热闹之余肯定也会动些坏心思的。
  再看地图,现在的丹麦所在的半岛,学名叫“日德兰半岛”,在现在讲的这段历史里,这个半岛上住着三个日耳曼的部族,北部的是朱提人,南部叫盎格鲁人,靠近欧洲大陆这边,易北河下游一带居住着萨克逊人。这三个部族里,盎格鲁人和萨克逊人关系好,习俗和习性都比较接近,臭味相投,有点同盟的意思。所以经常被称为盎格鲁…萨克逊人。这两个部族在整个日耳曼族群中发育比较缓慢,进化得比较落后。虽然看起来又土又笨,但血液中的彪悍成分是天生的,如果在欧洲大陆,他们肯定自学成才就能成为山匪路霸,但因为生于海岛,于是便把自己深造成海盗了。
  他们造船的技术都是天生的,抢劫这个犯罪基因也是天生的。出海抢劫,要选个地方下手啊。研究一下形势:往欧洲大陆方向,那是罗马帝国的地盘,还有更强悍更发达的日耳曼人,过去肯定是占不到便宜的;另一个方向呢,不错,不列颠岛,那里乱糟糟的,绝对是个软柿子,可以捏!罗马统治不列颠时代,盎格鲁…萨克逊的海盗就让他们非常头痛,在沿海修建了大量工事和堡垒防御他们,还不太防得住。罗马撤出后,机会更加好了。
  当时不列颠肯特地区的一个凯尔特人首领为了打仗,找朱提人帮忙,朱提的军事首领是兄弟俩,带着军队就在泰晤士河口登陆,上了岸之后,双方谈借兵的价格问题。结果朱提人坐地起价,凯尔特人自然不接受。两边翻了脸,朱提人毫不客气地将肯特地区占领,并住下不走了。同时,盎格鲁…萨克逊人也横渡北海,进入不列颠内部。随着这三个日耳曼部落的长驱直入,凯尔特人的反抗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上篇说过的亚瑟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段。历史上,亚瑟王被当做凯尔特人的民族英雄,一直领导着凯尔特各部抵抗日耳曼人的入侵。

老大的英帝国(三)(2)
凯尔特人大约抵抗了日耳曼这三个部族一个半世纪的进侵,最后终于坚持不住,撤退到了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等地区,现在这三个地区的居民大部分都属于凯尔特人的血统,后来他们大规模迁徙至北美,所以老美家的人种里,凯尔特人的后裔比例也非常高。此时的英格兰大部分就成了日耳曼部族的天下。现在我们说的“England”(英格兰)这个单词,最早的翻译应该是“盎格鲁人的土地”。也就是说,盎格鲁…萨克逊这帮人,成为现在不列颠家的祖先正统。(其实这些日耳曼人占据不列颠不走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他们在欧洲大陆也受到了北匈奴的冲击,不躲远点就被灭族了。)
  随着朱提人、盎格鲁…萨克逊人正式成为英格兰常驻人口,在对凯尔特人的征战中,因为部落或是小团伙的独立作战,胜了就自动自觉瓜分土地,所以在凯尔特人被清除后,盎格鲁…萨克逊人在英格兰建立一盘散沙的各种小国家,后来互相争斗厮打了一阵,留下了七个国家,英国历史上号称“战国七雄”(其实真名是“七国时代”)。
  这七个国家分别是:肯特(Kent)、萨塞克斯(南萨克逊Sussex)、威塞克斯(西萨克逊Wessex)、埃塞克斯(东萨克逊Essex)、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和麦西亚(Mercia),这七个小国和所处的位置,成为后来英格兰王国的雏形。
  那么小的土地上挤了七个国家,也没听说有重大的文化进步,每天的活动不外乎就是打架,咱家的“战国七雄”时代的群雄争战,是带着大量的高深智慧,演绎出许多高明谋略的。英国的“七国时代”打得比较苍白,也没听说什么精彩的故事。但这个时期,最精彩的故事却是古代世界史的重要门派——维京人显身江湖!
  维京人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看地图啊,这个欧洲北部的半岛在头部这个位置与欧洲大陆相连。周围环绕着巴伦支海、挪威海和波罗的海。是地球上纬度很高的地带,气候严寒。每年要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季,每天要熬过长长的黑夜。岛上地形复杂,森林茂密,加上海岸曲折,海岛林立,根据靠天吃饭的模式,岛上的居民自然是砍掉森林,修造船只,出海捞鱼维持生活。所以北欧文化的精髓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原木,一个是大海。
  岛民们进化了一阵,逐渐形成了三个国家,一个叫挪威、一个叫丹麦、一个叫瑞典。这伙人因为秉性和来路都差不多,所以到他们横空出世,威震江湖的时候,统称维京人。
  公元8世纪之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约有200万居民,他们利用自己的轻便船只在欧洲的海边进行各种贸易,这时的维京人还基本算是正当商人。此时的地球气候开始逐渐变暖,半岛上的农作物的产量也提高了,营养均衡些,粮食多了些,人们的身体自然更加强壮,婴儿的出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由于维京的婚姻习俗是一夫多妻制,因此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随着人口数量的提高,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土地就显得不够用了,许多年轻力壮的人没有工作,不得不出外谋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