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意,又出现了一种倾向——尽管老老实实提出来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数据常常
同它矛盾——想从手工业的周期性波动的下降阶段得出结论,而忽略上升阶
段。①差不多好像是把传统部门说得愈是破产,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就愈有
可能早日开始。30 年代初对手工纺织工业来说,十之八九同样是一个相对不
景气的时期,但这主要不是由于现代纱厂的竞争,而是由于 1931 年后失去了
满洲和热河的市场。要提醒的是,把手工纺织业到 1936—1937 年没有恢复作
为可供选择的市场发展的结果,超出了我们目前所知,并与中国经济作为一
个整体在 1937 年战争爆发前的两年中的上升趋势相矛盾。同时在 1937—1949
年之间漫长的战争和内战的艰苦年代,难道可以相信现代城市消费品工厂与
众多而分散的手工业部门相比,所受的破坏更小、产量的削减更少吗?
在进口货和国内工厂的产量都增长的情况下,从绝对数字上说,手工业


① 见赵冈:《现代棉纺工业的发展及其与手工业的竞争》,载珀金斯编:《中国现代经济》,第 167—201
页。
① 赵冈,同上,第 173—175 页,举出了例证。



生产的命运决定于两个因素:进口货和工厂产品的结构,总需求的大小和构
成。例如(见表 28),在 1925 年,进口货至多有 50.5%是同手工业竞争的
(棉织品、棉纱、面粉、糖、烟草、纸、化学制品、染料和颜料)。除了我
们已经注意其影响的棉织品和煤油外,在剩下的品种中最大宗的是糖(它的
进口量在 1925 年格外高,其中包括不与手工业竞争的未加工的糖)、化学药
品、染料和颜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代替了土染料)以及烟草(其国内加工
在 20 年代增长了,因此明显地未被进口货压倒)。其他具有潜在竞争性的进
口货在数量上微不足道,不可能对国内手工业造成严重影响。
关于工厂产品的影响,情况与进口货相似,这里再次排除了棉纱的情况,
其中手工业产品急剧削减。1933 年最重要的手工业产品是手工碾的米和磨的
粉,两者加起来占整个手工业验明总产值的 67%。碾米和磨面的总产量加上
进口面粉,其总数的 95%来自手工业部门。如果自进入 20 世纪以来,由于
现代食品生产工厂或进口货的竞争曾引起任何下降的话,那也不会很大。①
由于我们对手工业的国内市场所知甚少,很难直截了当地说民国时期的
总需求是个什么模式。不过,三个间接指标可能有用。从 1912 到 1949 年,
中国人口几乎以 1%的年平均率增长,同时城市人口的增长率可能达到 2%。
单是人口增加,特别是沿海商业和制造业中心的人口增加,足以解释进口的
或国内工厂制造的商品的消费量的一大部分。现代工业产品的很大一部分由
城市消费品构成,它们在中国农村没有什么用处。甚至普遍使用的东西如棉
织品,以质量和成本为根据的产品的差异也是重要的;就传统需求来说,工
厂产品可能是“劣等”货。即使事实不是这样,农村人口也仍然继续使用手
工业产品,在低工资率和高价资本的情况下,这些产品仍以低于现代工业的
单位成本生产出来。
第二个指标是持续到 30 年代的外部需求。有一种研究说,用 1913 年的
物价计算,手工业的出口价值从 1875 到 1928 年每年增长约 2.6%。另外一
种估计提出,种类稍微广泛些的手工业产品,从 1912 到 1931 年每年增长 1.1
%。②由于对国内消费缺乏更多的了解,报导出口增长的数字当然不是结论性
的。不过,以 20 年代中国最大的单项出口货物的丝来说,强有力的迹象显示,
在绝对数量上,国内市场与出口一起增长到 1930 年,同时它们的相对份额基
本上不变。①
最后,农产品特别是需要加工的许多商品作物,在 1912 至 1949 年间的
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每年略低于 1%——大致相同。珀金斯估计 1914—
1918 年每年的农产品总值为 160.1—170.3 亿元,1931—1937 年每年为 191.4
—197.9 亿元,20 多年中约共增加 16—19%。②他还证明,“在 30 年代,能
够在现代工厂加工的农产品不超过 5%或 6%,或者说,不到 20 世纪 10 年代
和 30 年代之间农产品增长的百分数的一半。”③换句话说,在最坏的情况下,
农产品的手工加工保持不变。


① 刘大中和叶孔嘉:《中国大陆的经济:国民收入与经济发展,1939—1959 年》,第 142—143、512—513
页;萧亮林(音):《中国的对外贸易统计 1864—1949 年》,第 32—33 页。
② 侯继明:《1840—1937 年中国的外国投资和经济发展》,第 169—170 页。
① 李莉莲:《江南与丝出口贸易,1842—1937 年》,第 266—273 页。
② 珀金斯:《中国的农业发展》,第 20—30 页。
③ 珀金斯:《中国 20 世纪经济的增长和结构变化》,第 122—123 页。



关于工厂工业,除了它在数量上的重要性相对地小之外,还有几个总的
特点值得注意:
1.如已经指出的,现代制造工业集中于沿海省份,特别是条约口岸城市
以及 1931 年以后的满洲。(以最重要的棉纺工业来说,在 1924 年,中国 87.0%
的纱锭和 91.1%的织机设置在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
上海、天津、青岛三个城市占纱锭的 67.7%和织机的 71.9%。)虽则有某种
程度的地理分散,例如 30 年代的纱锭(1918 年,纱锭总数的 61.8%设置在上
海;1932 年是 55.4%;1935 年是 51.1%),但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内
地省份几乎依旧不知道现代工厂工业为何物。
2.地理上集中的一个原因,是外资工厂在制造业部门占有很大的份额。
外国工厂被限制在条约口岸。从 1931 至 1945 年间,满洲的经济与其他部分
的中国经济没有联系,但恰恰是在满洲而不是别的地方,现代中国经历了一
定程度的“经济发展”,包括建立一个真正的重工业基地。虽然外资工厂在
战前中国制造业中的突出地位是一切资料都承认的,但根据它们在总产量中
所占的份额来估计它们究竟有多么重要时,差异却很大。刘大中和叶孔嘉把
刘大钧的调查数据和别的资料结合起来,提出了 1933 年在中国本土和满洲的
华资和外资工厂的总产值和工人数目(表 9)。
表 9  华资工厂和外资工厂的产量和工人数,1933 年




中国本土
中国人拥有
外国人拥有
满洲

总计



资料来源:表 4

总产值
(百万元)


1771.4
497.4
376.7

2645.5





66.9
18.8
14.3

100.0

工人数
(千人)


783.2
163.1
129.5

1075.8





72.8
15.2
12.0

100.0

在中国本土,华资公司占工厂工业产量的 78%。比起中国制造工业资本
构成中的华资份额来,这是一个实际上较高的比例,根据一种相当粗略的估
计,在 30 年代,外资资本份额仅占总数的 37%。①问题出在中国的工业外资
的重要性是用产量份额来衡量好呢,还是用与华资相比较的外资的相对份量
来衡量好。过分注意资本构成容易导致夸大外资工业的重要性。定资本额之
难是出了名的,而且它轻视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人拥有的工业主要是轻工
业,资本的不可分性问题极小而劳动力可以代替资本
表 10    中国和外国+公司在几种工业的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数







① 谷春帆:《中国工业化通论》,第 170 页。




煤*




棉纱




棉布




烟卷




电力




火柴
中国 外国 中国 外国 中国 外国 中国 外国 中国 外国 中国 外国
1913 7.0 93.0
1919 24.4 75.6 57
1923 21.1 78.9 67
1928 22.0 78.0 62
1933 16.7 83.3 71
43
33
38
29
41
50
44
39
59
50
56
61





43





57


23


37


77


63





89





11
1934 34.3 65.7 71



*仅指“现代”煤矿
29
36
64
42 ≠ 58 ≠ 45
55
89 ≠ 11 ≠
+外国拥有或外国投资/控制
≠1935 年
资料来源: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 124、130—
13I 页;雷诺兹:《贸易和外资对工业化的影响》,第 216、221 页;陈真等
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2,第 971 页。

的程度却很大。换句话说,它肯定在华资和外资工厂里呈现出同样的资本产
出比率。对 20 年代和 30 年代制造工业几个分支中外国企业的产量份额,表
10 有所指示。(关于 1933 年,又见表 3。)这里包括了煤矿业的数据;除了
条约口岸的集中问题外,这里说的有关工厂的话,一般也适用于矿业。
3.不包括满洲在内的中国工厂工业主要是消费品工业。1933 年,生产资
料占工厂净增值的 25%。用产值衡量,最大的工业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