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吉思汗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了一大步,因此,在接下来的四十多年中,一个嬗变的过程开始了:伴随着各种较高文化和文明——它们与成吉思汗的遗产背道而驰——的诱惑,蒙古人将从一个尚武好战的马背民族转变为一个定居民族。
  到了1235年,窝阔台挥霍了他父亲大部分的财富。建造和管理都城的花费甚巨,而且窝阔台习惯于用钱无度。贡物仍然从帝国各地不断输入,但其数量已经无法与他父亲在位时相比。无论窝阔台是兴建都城还是改革行政体制,蒙古帝国最终还得依赖于征服。窝阔台拼命地需要增加财富,以继续维持他和蒙古人业已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蒙古人不种庄稼、不制造加工产品,他们也不愿意卖掉豢养的大量马匹。如果蒙古帝国要生存下去,那么窝阔台就不得不将蒙古人投入战争,去攻击还未曾掠夺过的新目标,但新目标究竟是哪一个?在哪儿?
  为了决定接下来征服的目标,在新都城哈剌和林附近的草原上,窝阔台召集举行忽里台大会,与会者们似乎支持各种不同的行动方案。一些人想让军队向南挺进到辽阔的南亚次大陆,由于那里酷热难耐,因此当时成吉思汗放弃了入侵那里的念头,他只能在北方群山上向次大陆投去一瞥。另一些人倡议长途奔袭进入波斯,然后攻占寓言中提到的阿拉伯城市巴格达和大马士革,还有一些人则主张全面进攻南宋——不久前蒙古与它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盟。
  可是,有个人提出了一个特别的建议,他就是刚刚战胜金朝而赶回来的速不台将军。他是成吉思汗手下最杰出的将领,精通城市攻坚战的战略战术,会使用大型的攻击型器械,在蒙古军的每一场重大战役中他都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如今速不台年逾六旬,一只眼可能已失明,据说他因身体过于肥胖而不再骑马,只能坐一辆由士兵牵引的铁车以为代步之用。尽管有身体上的缺陷,但他思维敏捷、精力旺盛,并渴望重返战场。速不台不想回头与被他打败过多次的穆斯林或中国军队作战,他决心组织一次针对西方、针对欧洲的大规模战役,以使成吉思汗的策略有重大突破,而西方或欧洲是速不台最近偶然发现的一个前所未知的文明世界。他坚持认为,像中国、印度和穆斯林国家一样,欧洲也掌握着巨大的财富。速不台已经与欧洲军队交过锋,他了解对方的作战方法,知道如何轻易地将他们击败。
  对于大多数参加忽里台大会的人来说,欧洲是一个巨大的谜。速不台是到过那里的唯一一位还在世的统兵将领,当初他只是率领小股部队对欧洲国家进行试探。他发现欧洲,是在此十多年前的1221年,正值成吉思汗入侵中亚期间,当时速不台和哲别正沿着里海追赶花剌子模算端。在算端死后,他们要求并允许继续向北,以探明那里的形势,他们发现了基督教小王国格鲁吉亚,当时是吉奥尔吉三世(也称布里安特)在位。
  哲别对格鲁吉亚的防御力量进行了试探。经过几个世纪与周围穆斯林国家的战争之后,格鲁吉亚人以拥有一支作战技能娴熟的职业军队而自豪,为了保卫家园,他们出兵迎击气势汹汹的蒙古人。就像从前许多次与突厥和穆斯林军队作战时一样。哲别的蒙古军先是猛扑向格鲁吉亚人,万箭齐发,随后突然掉头逃跑,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仓皇溃散;当然,这只不过是佯装败退的“狗斗”策略。格鲁吉亚士兵过于自信了,他们冲破原有的阵列,竞相追逐蒙古人,而蒙古人只是设法使自己始终位于追击者的前面。格鲁吉亚人的战马逐渐不堪重负,长途追击也使它们过于疲劳;马力较弱的战骑远远落在后面,因此格鲁吉亚人的队伍开始变得稀疏起来。
  就在格鲁吉亚军队全面分散并初显疲劳时,撤退中的哲别军士兵却将格鲁吉亚人直接引入了速不台军的埋伏圈内。速不台军截击格鲁吉亚人,哲别的士兵换乘新马后冲锋陷阵,重新加入战斗。数小时后,蒙古军彻底打败了格鲁吉亚军,并推翻了这个小国的贵族统治。速不台使这个国家成为蒙古人在欧洲的第一个附庸,成为此前产生的众多支持和忠于蒙古的附庸之一。
  随着这次试探性战斗的成功,速不台和哲别沿着群山进军,去探知东欧平原,看看在战场上还能遇见其他什么样的陌生民族。蒙古人系统而持久地探查了这个地方。由于平时注重侦察并汇总各类信息,因此蒙古人已确定那里的人口数量和城市位置,了解到政治上的分裂和各国的敌对状况。蒙古人找到了一些叫做“钦察人”的突厥部落,他们分布于里海和黑海北岸的平原上,过着与蒙古人相近的游牧生活。双方的人民同样居住在毡布搭起的帐篷内,各自说着相互有某种联系的语言,蒙古人从钦察人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并诱使一些钦察人与之结盟。速不台真正关注的目标在于更北和更西的农耕地区,那里坐落着许多城市,虽然人们都信仰东正教、说俄罗斯语,但是他们却被互相敌视的、野心勃勃的封建领主们分割而治。速不台率领军队朝这些城市行进,以观察领主们如何应对,1223年4月底,他到达了黑海以北的第聂伯河。
  

6、 发现欧洲,征服欧洲(4)
为了能有足够的力量将野蛮的异教徒侵略军驱逐出去,平原上的基督教城市联合了起来了。各处的部队迅速被召集,它们来自于这个地区所有各公国和城邦——斯摩棱斯克、伽里赤、契尔尼果夫、基辅、沃里尼亚、库尔斯克、苏兹达尔,还有部分钦察人。从伽里赤、契尔尼果夫和基辅来的三支军队是在各自国王的指挥下,他们的名字都叫“密赤思老”。三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基辅王密赤思老——最大、最富有城市的国王,他率领的军队给人以深刻印象,其中还包括他的两个女婿。正当俄罗斯各军缓慢行进时,蒙古军派出了由十人组成的外交使团,去商议有关劝对方投降或联合的事宜。俄罗斯人傲慢地处死了所有的蒙古使者,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严重地违背了蒙古人的外交礼节,很快地,所有俄罗斯王公就要为他们的罪行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一开始遭遇到一场小冲突后,蒙古人随即向东撤退,好像他们害怕与如此强大的敌人作战一样。俄罗斯军队及部分钦察盟军得意地尾随其后,但是一天天过去了,蒙古军仍然跑在追逐他们的俄罗斯人前面。当时有些俄罗斯部队还未到达前线,因此来不及加入追击蒙古人的行列,追击中行动缓慢的部队逐渐落在后面,只有行动快速的部队还紧紧地跟着撤退的蒙古军不放。俄罗斯人担心蒙古人可能逃脱,这样他们就掳获不到蒙古人此前横扫波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时所获的大量马匹和其他战利品。为了争相获得荣誉,也为了抢先进行掠夺,俄罗斯的王公诸侯们都命令自己的士兵快速向前冲锋,以便取得战败蒙古的首功;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于,他们根本没有一个如何组织部队有序后退、重整队形或安全撤离的计划。在将近两周的追击后,俄罗斯军的先锋终于在迦勒迦河(流入亚速海)赶上了蒙古军,在那里,他们要最终将迫使入侵者一战,而哲别和速不台已经选好了对蒙古军最有利的地形。为了不让敌人在长途急行军后有片刻的喘息,同时也是担心蒙古军可能再一次逃跑,信心百倍的俄罗斯王公们整顿了战斗队列,准备攻击敌人。
  后来的许多编年史在记载俄罗斯参战士兵的数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俄罗斯方面基本上在四万到八万人之间;其参战人数至少是蒙古军士兵的两倍。然而俄罗斯士兵大部分从谷场和乡下小村招募而来,他们都是农夫,在身体健康、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他们在偶尔发生的短暂战斗中表现顽强、富有经验,但他们几乎不可能被看成是职业军队,特别是在冬季之末缺乏足够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时。与其说善于使用武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更擅长挥舞镰刀割草,或是扬起鞭子驱策公牛。贵族军官们仍确信很容易就会取得胜利,农夫们忠实地在盾牌后面列好队形,除了手中的农具——权且当作一把剑、一支矛、一个重锤或一根棍棒——以外,每个人还拿着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武器;小部分训练有素的弓箭手站在附近,高级军官骄傲地坐在战马上,矗立在步兵的后面。
  俄罗斯士兵肩并着肩,稳固地站在一起,互相依靠着,他们不知道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攻击,他们只有下定决心保持战斗队形不被打乱。可是攻击似乎并未来临,蒙古人没有进攻,他们开始击鼓歌唱,突然,蒙古人的队伍陷入了一片可怕的寂静之中,完全没有了声响。因为那是一个清新的春日,空气中没有太多的尘土,所以蒙古人采取了“静攻”,通过摇动旗帜来控制协调各支部队的行动,他们挥旗示意骑在马上的弓弩手,悄悄地向俄罗斯步兵阵列疾进。马蹄踏地的重击声发出阵阵回响,穿梭于俄罗斯军队的阵列中,传递到了正在待命冲锋而神情紧张的俄罗斯士兵的腿上。但对方却没有发起冲击,蒙古骑兵在斯拉夫人武器的射程之外停了下来,在那里向俄罗斯步兵阵列万箭并发。俄罗斯士兵眼睁睁地看着周围的同伴纷纷倒在血泊之中,而他们没有人能够有效反击蒙古兵。俄罗斯士兵没有人能用剑当面与蒙古兵搏斗,没有人能将长矛投向他们,或拿着棍棒追逐他们。所有的蒙古兵都拥有大捆的箭,蒙古人在设计箭时是处心积虑的,他们的箭根本无法搭在敌人的弓弦上射出。出于受挫后的愤怒,俄罗斯士兵把散落在地上的箭折断,他们确信这样一来,蒙古人就不能得到它们再次使用了。
  随着步兵被冲垮,俄罗斯的弓箭手瞄准蒙古人开始射箭反击,但是弹力不足的欧洲弓射程很短,几乎无法射中目标。蒙古人嘲笑着捡起了俄罗斯人射过来的箭;可是他们并没有把对方的箭折断,而是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