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影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娱]影后-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诺伊,你在劝我。”

    “作为朋友,我只是在担心你。”诺伊纠正了莱昂纳多的观点,“如果你拍电影只是为了影评人的赞扬,或是为了拿到某些你觊觎的奖项,那么你将永远无法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莱昂纳多苦笑的幅度更大了:“真够犀利的。”

    “因为你是我的朋友,或者说你是我少女时期的偶像,保护偶像不受困扰不是每个粉丝的责任么?”诺伊大力地拍了拍莱昂纳多的肩膀,“伙计,加油吧,我看好你!”

    “讨厌的诺伊。”莱昂纳多小声嘀咕着,嘴角的笑容却在诺伊注意不到的地方慢慢放大,最终勾勒出一个完美的弧度。

    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足足聊到半夜1点钟诺伊才返回酒店休息。第二天早晨,不出诺伊所料,她又睡过头了,而且头疼欲裂。

    猛灌了一大杯温水,下楼点了一份早餐顺便吩咐服务员送来最新一期的报纸,诺伊才慢条斯理地返回房间拾掇自己。距离圣诞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冷风却在半个月前就悄然降临洛杉矶,打开窗户便是一阵寒意袭来。

    诺伊披上了一件枣红色的大衣。经历了《加勒比海盗》剧组的那场感冒之后,她尽力保护自己以避免在拍戏以外的时间生病,即使生病本就是件很难避免的事情。

    在观众眼中,许多演员都是柔弱的。当他们在温暖的家中享受火鸡和美酒的时候,演员却得光裸着大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或是穿着那看一眼都让人哆嗦的薄裙——哦,演员真是可怜至极的一群人。但事实上,演员的身体素质远远高于普通美国观众。

    演员需要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以保持身材,这也让他们远离了高热量的炸鸡和汉堡;演员高额的片酬让他们有能力支付频繁的身体检查的报酬,他们甚至有家庭医生严格监控自己的每一片肌肉,因而在镜头面前,他们永远是神采奕奕的,当然,那些放纵自己沉浸在酒精、□□和*中的家伙是被排除在外的,他们就像流星一样璀璨片刻,然后淹没在茫茫众生中;最重要的一点,拍戏是演员的工作,他们可能彻夜不休,也可能亡命奔跑,或是发生激烈的械斗,他们需要按照剧情的需要完成一个个艰难的动作,如果没有强韧的体魄,那会是很艰难的工作。

    观众眼中对于演员的各种印象可能只是经纪公司为演员量身打造的形象而已,演员私下里的性格究竟如何,只有和她最亲近的人才知道。

    诺伊一边吃早餐一边阅读当天的报纸。她的关注点当然在媒体对于《纽约黑帮》的评价上。拜好莱坞娱乐业中心的地位所赐,这家临近中国剧院的酒店边上的报刊亭出售有全美80%的娱乐报刊,因而诺伊轻易地收获了新鲜出炉的《纽约黑帮》的影评。

    影评人a·o·斯科特的评价她自然是看到了的。她将这期的《纽约时报》折起来塞到黑包里,心满意足地吃着早餐。

    除了《纽约时报》这位专业的影评人外,《综艺》、《纽约每日新闻》、《洛杉矶时报》等媒体都对《纽约黑帮》给予了高度赞扬,盛赞它是“2002年度最优秀的电影”。而《娱乐周刊》、《国家问询报》等媒体却认为这部电影前后衔接失调,并不符合马丁·斯科塞斯一贯以来的水准。

    令诺伊欣喜的是,《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受邀参加了电影首映,并为电影撰写了影评。罗杰·艾伯特可谓是整个美国影评人行业最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的评论广受关注,甚至会对一部电影的口碑产生影响。这位影评人描述自己的评论电影的方式为“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他总是在对比之间给予电影他认为合适的评分。辛辣而中肯的评论成就了这位影评人,让他成为了普利策奖的获得者,也让他成为了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第一位留下星星的影评人。

    时至今日,罗杰·艾伯特的影评更加引起观众重视。观众习惯依赖权威,而罗杰出错的次数很少,所以他的评论已经成了观众选择是否去看某部电影的标准。

    罗杰在《芝加哥太阳报》他的专栏中写道,“总体来说,马丁·斯科塞斯的这部电影符合他一直以来的水准,无论是在人物还是背景的塑造方面。但作为一部试图揭开历史印记的电影,它宏大的背景与它展现的历史意义在电影后半部分已经凌驾于主要人物之上,这是电影的败笔所在,此外,马丁·斯科塞斯表现人物的方式更加含蓄了,缺少鲜明人物的指引,观众很难挖掘到电影的核心。”

    “演员方面,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稳定表现足以让他再获得一座奥斯卡,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比起一年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至于诺伊·林顿,她的珍妮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演员们都做得很好,如果时间分配得足够合适的话,这将是一部完美无缺的电影。”

    罗杰·艾伯特给予了《纽约黑帮》3颗半星的评价。

    这已经算是极其温和的评价了。要知道,罗杰·艾伯特曾经给予《教父2》3颗星的评价,尽管他后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将《教父2》归类到“伟大电影”的行列。对于自己讨厌的电影,罗杰·艾伯特从来不吝惜自己的厌恶,他评论1994年罗伯·雷恩导演的喜剧《浪子保镖》时曾写道,“我讨厌这部电影。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这部电影。讨厌它。讨厌所有假笑的、愚蠢的、空白的、侮辱观众的时刻。那种认为任何人都会喜欢的感觉很惹人讨厌。我讨厌他愚弄观众是因为它相信可以娱乐观众。”

    吃完早餐后的半个小时,诺伊才大概浏览完所有对《纽约黑帮》的评价。将这些报纸收好放在茶几上,诺伊才长叹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至少马丁·斯科塞斯不用担心晚上睡不着觉了。

    诺伊才将报纸收好,和她约好时间的伊斯特·马丁就敲门进来了。

    加入unique之后,马丁再不是uta时期最底层的经纪人了。相反,手下虽然只有诺伊一员大将,但鉴于诺伊极有可能登上好莱坞一线女星的宝座,马丁又是unique创建之始便加入进来的元老,他在经纪公司的地位反而水涨船高。unique特意为马丁配备一名助理协助他的工作,在重要合作事项上也会参考他的意见,这让马丁的生活愈加如鱼得水。

    然而,伊斯特·马丁并不是那种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的人。他是从最底层做起来的经纪人,和那些三十多岁便手握好几个大牌经纪约的经纪人不同,他直至40岁都在失败的泥潭里打滚,如果不是遇上诺伊,他的失败或许还将持续下去。马丁也不是习惯自怨自艾的人,他不会因为外界讽刺他走了狗屎运而背叛诺伊,或是利用诺伊经纪人的身份疯狂为自己捞金,相反,他不断地充实着自己,不断努力成为和诺伊相匹配的经纪人,这也是两人的合作能够进行下去的原因。

    “伊斯特!”

    “诺伊!”马丁皱着眉看了一眼桌子上尚未收拾完的残羹冷炙,“你一边看报一边吃饭?这并不利于消化。”

    将孩子接回来之后,马丁终于重新体会了一把父亲的感觉,诺伊猜都不用猜,这家伙平时在家一定也是这样对自己的女儿说话的,瞧那故作威严的语气!

    诺伊撇撇嘴:“啰嗦的大叔……”

    马丁皱眉:“不懂事的姑娘。”

    这一对很久不见的艺人和经纪人在拌嘴了一番之后才安安静静地坐了下来说了一番话。诺伊在《加勒比海盗》剧组还有一个多月的戏份要拍摄,但这段时间又是颁奖季来临的时段,《纽约黑帮》已经报名参与了奥斯卡、金球奖等奖项,作为女主角的诺伊在这时候不去刷刷脸实在有些辜负机会。

    “但《加勒比海盗》的拍摄同样重要,伊斯特,为了今后得到更多机会的青睐,我必须得在剧组待到最后一刻。这是良性循环。”诺伊拍拍经纪人先生的肩膀,“至于奖项,我虽然是电影的女主角,但奖项评选的时候我只会被放在配角部门。去年我已经拿了一个金球奖女配,今年再颁给我的机会很小。而奥斯卡,虽然我自认为表现不错,可古板保守的奥斯卡绝对不可能把奖项颁给一个花瓶角色。”

    “好吧,诺伊,你总是很有道理。”马丁挫败地抓了抓头发,“可该死的你总能打动我!”

    诺伊摇了摇手指:“尊敬的马丁先生,我一贯坚持以理服人的。”

    实际上,虽然得到奖项青睐的机会不大,但诺伊自认为获得一两个提名是没有问题的,因而红毯礼服和首饰等各项事宜都需要提前准备。200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美国对伊拉克的模糊态度在国内掀起了一阵浪花,娱乐界人士对此保持高度重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各大颁奖礼是否继续举办问题的讨论。民主人士认为,如果美国真的对伊拉克出兵,那么渲染和平的娱乐奖就没有必要举办了。反对人士则称,在战争阴云笼罩全美的时分,就应该有一些真正让人身心愉悦的东西。

    说来说去,这些和诺伊并没有什么关系,她和大多数演员一样都在观望。如果颁奖礼举办了她会去参加,如果取消她也就不会参加。

    奖项只是点缀而已,她现在的主要任务只是把电影拍好而已。

    和马丁分开了之后诺伊便回到《加勒比海盗》剧组继续电影的拍摄。戈尔·维宾斯基对她的回归表示欢迎。在诺伊离开的这两天里,约翰尼·德普和奥兰多·布鲁姆已经完成了部分两人戏的拍摄,因而诺伊回归之后,她的压力陡然增大,要应付的戏份比先前多了许多。

    12月10日,第60届金球奖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