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逍遥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修仙逍遥谱-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种族继续延续下去,为了后世子孙的幸福,他们谁都不能畏惧退缩,哪怕粉身碎骨、躯体化为脓血,都要奋勇直前。奈何九黎族此次准备充分,巫师的咒语神奇怪异,控制地上的死尸来加入战场;死尸们生前的修为不论高低,被控制住后全部都能超常发挥,就在南赡部洲的修道士即将全线溃败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天地异象,急速扭转了局面。

  
  汹涌滚动的黑云欲压破大地,奔雷与霹雳齐下,咆哮着,怒喝着,要粉碎一切杀戮;呼啸而至的骤风卷起漫天灰尘,沙石与肢体一起飞舞;倾盆大雨浇盖天地,洗刷着人间的无端罪孽;江河被血流染红,残骨遗骸遍及山川大地;一场鹅毛般的纷飞大雪掩埋了所有的尸体,将他们与泥土一起埋葬,让他们与草木一同腐朽。

  
  苍茫冷酷的冰天雪地中,冷劲的寒风袭来,卷起一阵积雪随风飘洒。寒风吹拂着雪地上的枯黄小草,这株小小的枯草上,带着几丝淡淡地血迹。几匹饿狼用前抓刨开积雪和泥土,用狼牙啃着僵硬冰冷的尸体。天上几只秃鹫和鹰隼,时而盘旋,时而俯冲,似乎也想分得一点肉渣。

  
  最终这场修道士之间的战争,以夫真率领的九黎族全体阵亡而告终。而南赡部洲参战的四千多名修道士,只剩四十多人活了下来。自此,南赡部洲支持阳五行的正道各派精英消亡,实力大损,门人凋敝。

  
  长达数月的飞雪封冻了天地,这场战争在严寒中结束,有很多很多的无名英雄们,长眠在冰雪之下。身前,他们追风伏月,啸傲于山林;御剑飞行,瞬息间,便可浮云万里;他们不为斗米折腰,不为功利所累,不为红尘而庸碌,数百年如一日,始终默默无闻。身后,他们依然默默无闻,就如同一朵山花凋落,寂静无声。

  
  据说,支持阴五行的修真派别,在这场阻击战中,从头至尾只坐山观虎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隐遁千年 今朝入世】
巍峨的太玄山脉坐落在南赡部洲的西部边陲,沧桑而悠久的太玄山脉占据了整个南赡部洲六分之一的土地。它北接名传华夏的昆仑山,向东又寮望着富饶辽阔的九州中原,往南边它不但横跨了长江、镇江、陆源江,几条养育四方百姓的长江大河,就连青翠秀丽的武夷山,在它面前都显得渺小卑微。

  
  往西边就是大片大片、一望无际、蜿蜒起伏、连绵不绝、高低、大小、形态各异的山峰。数不胜数的山峰,有陡峭如刀削斧砍般的直上直下;有若隐若现如云朵飘荡于九天之上,令人难觅其踪;有身躯雄壮如'琨鱼'一般巨大恢宏;有腰姿纤细如窈窕淑女般的妩媚动人。

  
  这座山脉一望无垠,山川如森林般的茂密,高山险峰絮如天上星辰。几乎每座山峰顶上、山脚下都杂生着成片成片的森林,颜色迥异,各不相同。有碧蓝如万里晴空,绿油油如春天的麦田,红灿灿如汪洋火海,黑漆漆如无月夜空。时常有一些心性淡雅的世外高人,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如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山脉为何在世人的心目中,还不如一座小小的泰山。

  
  有人认为,关键原因在于太玄山脉的高耸入云,气吞天下的雄伟壮姿。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圣人先贤,还是平凡朴实的老百姓,或者是那些王侯将相、达官显贵。都被太玄山悠久的岁月,主宰沉浮的苍茫,深深的感染着、震撼着,直至变为恐惧。

  
  所以,对于热爱生活,向往美好将来的老百姓们来说,几天就能逛完,其中也不乏秀色可餐的泰山,反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灵,似乎时时刻刻都在庇佑着中华大地。

  
  相传,在上古时期,这座山脉没有名字,人们一致认为这就是擎天大柱。沉重的九天就像一个盖子,被这根柱子牢牢的撑着。只到两千年前,出了一位情趣高雅,神通广大的大罗天尊,自号飘渺道人。这位飘渺道人热衷于寻访天下名山大川,游历五湖四海。据说,他的足迹遍布了茫茫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

  
  有一天,这位飘渺道人骑着一只大鹏鸟,来到这座巍峨而悲凉的山脉。他眺目远望,有如森林般茂密的山峰、形状迥异、姿态奇特、蜿蜒盘旋、连绵起伏,一直向西方天际延伸过去。无数座高低不等、形状大小各异的山峰,大片大片地连绵交织在一起,好似北冥巨海中,随飓风而起的万丈巨浪一样,波涛汹涌,起伏澎湃,给人带来深深的震撼。

  
  飘渺道人面对这座奇异的山脉,旷古绝今的奇迹,看着如此大气磅礴的山脉,激动的泪流满面。于是,他就隐居在这座一望无际的山脉中,在一位老友的帮助下,将自己生平所见、所闻,一些光怪陆离的奇人异事、风土人情、乡风习俗用整整一百年的时间编撰成册,曰:《飘渺图录》。

  
  该书共分四卷,第一卷:《东胜神州志》,第二卷:《南赡部洲志》,第三卷:《西牛贺洲志》,第四卷:《北俱芦洲志》。这位飘渺道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这座山脉自太古时期就坐落在这里。

  
  其岁月之悠久让人乍舌不已,山脉中的每一座古峰,每一棵苍松。似乎都在见证着天地间的一切变化,它经历过太古时期的苍凉悲切,审视过远古时期的天地动荡,藐视过上古时期的芸芸众生,惊讶于现在的渺渺红尘。

  
  为了对那位老友表示衷心的感激,根据他的提议将这座山脉谓之曰:太玄。飘渺道人在《南赡部洲志》中对这座太玄山是这样评价的:“巍峨太玄,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

  
  据说,太玄山中几千年来一直隐匿着一个修真宗派,年年岁岁参禅悟道,从来不与正道各派往来。该门派功法独到、奇特,若长久修习,不但功力可达震古烁今的境界,还能超脱生死不堕轮回,从而长生久视。

  
  今日,碧空湛蓝如洗,微风拂动,浮云薄淡。

  
  从太玄山方向飞来五道人影,这五人浮立于高空,双足踏空徐行,比脚踏实地还要平稳,飞行速度较为缓慢。这五人中一名老者,看其摸样已经年逾花甲,额头上挂着几丝沧桑的皱纹,整个人却不显丝毫龙种之态,身着一件陈旧寒酸的灰布袍。满头灰发蓬松,神态却非常清健,颔下一缕灰色胡须随风舞动,倒也颇有一派道骨仙风的气势。

  
  旁边是一名中年儒士,身着灰白布袍头戴儒巾,满脸正气颇有几分儒雅风度。两名年纪大概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相貌平平,身上的布袍褶皱略显寒酸,两人好似第一次出山,都好奇的打量着下面的渺小山川。

  
  老者旁边是一名年纪十九岁的弱冠少年,背负一把卖相不俗、青光闪烁的宝剑,身上的青袍褶皱,还略显狭窄,致使胳膊和腿在外面露出一截,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不过身材高大、修长,气度轩昂,伟岸英挺,俊脸上棱角分明,一双浓眉大眼神采奕奕,若穿上一身锦绣长袍,就更能彰显他英俊的相貌,不同于凡俗的男子气概。

  
  “师傅,我们这次去蜀山剑派,如论如何都要给我换身衣服,弟子穿的寒酸一些到不要紧,丢了咋们太玄宗的面子可是大事儿啊。”弱冠少年狡黠地询问着旁边的老者。

  
  先是不耐烦的长叹一声,老者才若无其事的说道:“阿逍,为师知道了。”这位被称为阿逍的少年全名为叶逍,自小就跟随师傅元天真人修炼太玄宗的《太玄真经》,细细算来,已有十九载。

  
  他似乎还有一些疑问,只是不敢大声问,用手挠了挠了头、咬了咬牙,下定决心问道:“师傅,我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你总是回答的含含糊糊的?”老者叹了口气,似乎对这位徒弟没有丝毫办法,随意说道:“不是为师不肯告诉你,是怕你知道后伤心啊?”

  
  叶逍对于师傅的答复似乎有些不相信,低头沉思半晌道:“师傅,我不会是你和那个老太婆生的吧?”话音落后,旁边四人先是齐齐一愣。中年儒士道号为儒玄真人,一时把持不住,竟哈哈大笑起来,笑道:“元天师兄,若是让忘情师兄和宗主师兄听到这句话,估计就气晕过去了。”

  
  元天真人老脸上阴晴不定,还好是挡着自家人的面儿,如果让外人听见,太玄宗的威严何在?怒喝道:“你这孽徒,连这种混账话也敢乱说。你也长大了,为师告诉你也无妨,你的身世为师也不清楚,你是为师出山远游时在半路捡回到的。”叶逍笑嘻嘻的抱着元天真人的胳膊,讪讪笑道:“哦,原来是这样啊。”

  
  一旁面色忧郁的年轻人怒道:“叶师弟,你怎么能对师傅如此不敬?”叶逍抓了抓头,喃喃道:“李师兄,我只是随便问问而已。”另外一名年轻人笑道:“李师兄,不管是什么事情,叶师弟总有借口来搪塞。”

  
  儒玄真人微微笑道:“阿逍,是不是想你爹娘了?”叶逍满脸傲然道:“师叔!我才不想他们,竟敢随随便便就把我扔了,如果让我碰到非得狠揍他们一顿不可。”

  
  元天真人满脸无奈的摇摇头道:“还是忘尘和徐财两人守规矩听话,阿逍这小子太顽皮了。”儒玄真人默默微笑不语。一行人继续向前徐徐飞行,过了半晌,徐财问道:“师叔,铸剑山庄的十把宝剑真的就那么厉害?”

  
  元天真人略微沉思半晌道:“厉害到罢了,那块'天外陨铁'是五十年前,各派掌门共同用自身的真元淬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直到最近,铸剑山庄才将那块陨铁打造为十把宝剑。像你们这些同辈弟子之间修为也相差不多,但谁要是拥有一把这样的宝剑,实力最少也要晋升好几个层次。这次在'蜀山剑派'举行'夺剑大会',一来秉承数千年来的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