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之2风起云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之2风起云涌-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弘点点头,说道:“上次在葬月森林缴获的战利品,还剩下一些武器战马,这次也都是武器战马,这些东西一时很难处理,你说怎么办?”   
  “老伯已经带回去的就交给白鹿部落的鹿破风暂时代管着,这里的就卖给射墨赐,他肯定高兴得嘴都笑歪了。”   
  “合适吗?”李弘担心地问道。   
  “他们本来正在愁着不知道怎么报答你的恩情。现在行了,互利互惠,皆大欢喜。”   
  “我是说,瞒着刺史大人、太守大人,留下所有的战利品,合适吗?”   
  “如今这个世道,当官的没有一个好东西。你不要被刺史大人的外表所蒙蔽。他在蓟城住的是全城最大的房子,家里的妻妾孩子穿的都是上等料子做的衣服,有钱得很。如果他是一个清廉之官,以他那点秩俸(刺史权利极大,但只是六百石的官),养活一家人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钱置房子、买料子。他的钱从哪里来的?无非就是有钱的人送的。那些门阀、名门望族、巨商大贾,为什么要送给他钱?”   
  李弘听呆了:“你怎么知道?”   
  “他来幽州上任时,校尉大人去给他送礼。我是校尉大人的随从,我当然知道。”   
  李弘一时间心乱如麻,再也没有心情听下去。   
  “好了,好了。知道你不喜欢听,不说了。当初要不是刘大人为了照顾公孙瓒,毫无道理地把我们调到上谷战场,我们还没有这么多好处可捞呢。说起来,还要谢谢他。”   
  “对了。”里宋想起什么,赶忙调转话题道:“刚才守言说,他们的斥候抓到一个乌丸人,是提脱派来找魁头的,好像要传递一个什么口信,叫你回去审一审。”   
  李弘就像没有听到一样,躺倒在草地上。   
  “随他怎么办。我要睡一会。”   
  其实他没有丝毫睡意,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里宋的几句话。他知道里宋不会骗他。他和里宋之间的友情一般人很难理解,别人哪里知道里宋的命还是自己救的。   
  他一直在想着刺史大人刘虞。在里宋没有说那几句话之前,刘虞就是他心目中的偶像,一个几乎完美的人。   
  刘虞干瘦的脸,打着补丁的衣服,一双最普通不过的布鞋,像刀刻一般印记在他的脑海里。刘虞公正廉洁、忧国忧民、德才兼备,他的口碑之好,天下皆知。他为了幽州百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实实在在,利国利民。他能够赢得幽州百姓的交口称赞,万民称颂,都是他辛勤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还有如此不可告人的一面?   
  刘虞也收重礼,也收受贿赂?李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果连刘虞都是这样,那大汉国还有什么清官,还有什么人敢自称清廉?   
  他本来想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但现在看来,迫于形势和事实,他也不得不做一个贪官中饱私囊了。虽然他觉得自己可以视金钱如粪土,可以连秩俸都贡献出去,但他的手下怎么办?跟着他吃饭的人怎么办?赵汶已经死了,他死的时候,拿的还是一个屯长的两百石秩俸。谁会记得他?谁会感激他?姬明死了,抚恤金还没有自己一个月的秩俸多,小雨怎么生存?无数个像小雨这样的军属,他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怎么生存?         
※虹※桥书※吧※BOOK。※  
第64节:第十一章战利品(6)         
  士卒死了,可以再招。军官死了,可以再提拔。但从来没有人为他们的现在、为他们的将来考虑。现在士卒们没有军饷拿,那些太守大人说什么国家有难、国库空虚,那为什么他们的秩俸从来不见少?他们家的饭桌上从来没有断过酒肉?战死了,没有抚恤,说的还是同样的话,他们连一丝惭愧,一丝内疚都没有。难道我们这些人天生就比他们下贱,就该死吗?   
  他一直认为刘虞不是这样的人,现在看来自己错了。他是做样子给大家看的。刘虞说国库匮乏,要大家自力更生,要大家为了大汉无私奉献。他自己却住大房子,家里人吃香的、喝辣的、穿好的,讲一套,做一套。虽然说人都有私心,他为了幽州百姓也劳心劳力、百般操劳,但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却首先没有做到,那么,他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好官呢?但事实却是,刘虞现在就是幽州最好的官。   
  李弘把头死死地埋在草地里,心里一阵阵地痛。   
  他极力不去想这些烦恼的事,他竭力让自己去想风雪、想小雨、想铁狼、想公孙虎……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大人,大人……”   
  李弘缓缓睁开眼,发现太阳已经高悬在半空,快到中午了。   
  弃沉看到他醒来,马上说道:“舞叶部落已经启程了。大军队尚在滴水围待命,几位大人问你什么时候出发?”   
  李弘突然想起来一件事,着急地问道:“阵亡战士的遗骸要运回大汉国,他们知道吗?”   
  弃沉疑惑地摇摇头。   
  “走,快走。你应该早一点喊我起来。铁钺呢?”   
  “郑大人喊他审乌丸人去了。”   
  弧鼎把黑豹牵过来,交给李弘。李弘想起早上里宋跟他说过这件事,他当时没有放在心上。   
  李弘一边上马,一边问他:“审乌丸人,喊铁钺去干什么?”   
  弧鼎笑起来:“听郑大人说,他有让敌人开口说真话的绝招。”   
  玉石和一班军官们都很感动。虽然李弘的年纪比他们小一些,但他有些事做起来,就是让人服。三百多名阵亡士卒的遗骸已经埋好了,但李弘二话不说,动手就开始刨坟。   
  “我们都是兄弟。活着,要把人带回大汉国;死了,要把尸体带回大汉国。决不能把他们抛弃在异乡他国,决不。”李弘大声吼道。   
  当年在卢龙塞,田静曾经对他说过,他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打回落日原,把散落其上的汉兵遗骸运回国。这句话对李弘的印象特别深,以至于根深蒂固,成为他的一个信条。   
  当太阳西下,黄昏降临时,李弘的大军赶回到羊角山。大家随即在李弘的带领下,把阵亡士卒的遗骸埋葬到山上。   
  晚上,舞叶部落的首领射墨赐在大帐设宴,感谢李弘的援手之情,表示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李弘有用得着舞叶部落的地方,尽管开口,舞叶部落即使赔上整个部落,也在所不辞。李弘相信射墨赐的话。过去铁狼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李弘从心里就相信这个与众不同的部落首领。   
  现在的问题是舞叶部落虽然进入了大汉国境,得到了汉军的保护,但他现在却属于非法入境。至今,射墨赐手上没有大汉地方官吏允许他们入境居住的文书,他得到的仅仅是两个大人的口头承诺。上谷太守刘、刺史大人刘虞,一个都没有派人和他联系,好像根本就把他忘记了。   
  其实舞叶部落的这次整体迁移,在时间上和两位大人的承诺有很大的出入。两位大人希望看到鲜卑国这次内讧后的结果,如果一切如愿,自然答应射墨赐的要求。但是现在鲜卑国的消息估计还没有送到两位大人的手上,但射墨赐却已经得到和连、拓跋锋、慕容风要对付他的消息。他在这次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是穿针引线,各方的秘密他都知道。舞叶部落已经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他不得不带着部落赶快逃离。   
  李弘和部下在席间都建议射墨赐暂时将部落迁到野烽围。野烽围位于仇水下游,牧场大,现在也是一块无主之地,它距离代郡的马城、上谷郡的广宁城都比较近,是在汉军的有效保护范围内。向南可以和白鹿部落建立良好的关系,彼此间可以互相照应。李弘和射墨赐第一次见面就是在野烽围。同时部落要立即派人到沮阳、蓟城拜见两位大人,赶快把定居的事商议好。         
◇欢◇迎◇访◇问◇。◇  
第65节:第十二章舞叶归汉(1)         
  射墨赐面有难色,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第十二章   
   舞叶归汉   
  “大帅,有什么事你就说,看我们能不能帮你。”李弘马上说道;“大家都是朋友,有过性命之交,你不要为难,直接说吧。”   
  坐在他旁边的里宋猛地一转头,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李弘吓了一跳,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但他又不知道什么地方说错了。他迷惑地望着已经换上一副笑脸、乐呵呵地看着射墨赐的里宋。   
  射墨赐犹豫了半天,缓缓说道:“我父亲为了能将部落迁入大汉,曾经拜会过边郡的几任太守大人、幽州的刺史大人,父亲为此几乎花光了部落内所有的财产。”   
  李弘吃惊地抬起头,他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他的部下们却像没听到一样,神态自若。   
  “我们部落本来就不富裕,几次礼一送,就很穷了。你知道,给这些大人送礼,送轻了还不如不送。”   
  李弘摇摇头,他不知道说什么。但他总算晓得了一件事,他的记忆丧失得太厉害,虽然现在看上去就像没事儿人一样,但他把过去所有的事情都忘记了,包括这人世间肮脏龌龊的事。   
  大汉国在很久以前就开始鼓励和允许胡人内迁,让胡人和汉人在一起居住,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以达到消除和减少边境冲突的目的。但是胡人内迁,牵涉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土地、人口、赋税、文化、民族关系、边境安全,方方面面太多了,根本就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事。部落迁移不是大家赶着牛羊,唱着歌,找个地方竖起帐篷就完成的事,那是胡人在草原上放牧,而不是部落大迁移。部落的迁入和安居是一项工程,是非常复杂的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一般来说,边疆大吏都不愿意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做好了,没有功劳,相反怨言四起,因为利益受到损失的人更多。没做好,胡人闹事或者跑回去了,不但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