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之2风起云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之2风起云涌-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帮助守城吧。多一万士卒,我们守住涿城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鲜于辅摇摇头。   
  “一味的固守城池是打不退敌人的。现在我们和李校尉的骑兵在涿城内外一攻一守,不但可以防守,也可以打击敌人,这样可以给黄巾军造成很大的威胁。”   
  “李校尉马上就要开始攻击行动了。”   
  王濡和吴炽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三个人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慢慢升起的一轮朝阳,心情沉重。   
  “羽行,城外有十几万蚁贼,声势庞大,我们这一万多人能守到下个月吗?”   
  望着王濡忧心忡忡的样子,鲜于辅安慰道:“大人怎么没有信心了?集中所有力量,在涿城和蚁贼决战,这是我们很早就定下的计划。近一个月以来,我们加固了涿城的城墙,储备了足够的粮食和武器,动员了几万百姓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即使士卒拼光了,我们还有几万百姓可以继续战斗嘛!” 
第126节:第22章大汉最穷的校尉(4)     
  “百姓?”吴炽冷冷一笑,望着鲜于辅道,“我可要事先警告你,这些人和城外的蚁贼都是一条心。你让他们在城里帮忙看看伤员,运运武器粮食可以,但是绝对不容许他们走上城墙。一旦他们临阵倒戈,涿城就完了。”   
  鲜于辅毫不在意地点点头。   
  “魏别驾已经动身了吗?”王濡说的魏别驾就是幽州刺史府的别驾从事魏攸。   
  “他已经动身了,随着快骑南下,估计再有十天左右就能赶到冀州的安平国。”   
  “希望冀州牧郭大人能够解救我们的燃眉之急啊。”王濡望着南面冀州的方向,喃喃自语。   
  涿郡太守王濡和鲜于辅经过商议,初步认定李弘的建议还是非常可行的,而且现在也是唯一的方法。幽州现在没有足够抵御黄巾军的军队,要想赶走张牛角,只有依靠冀州方面发动对黄巾军老巢的进攻,否则必定是死路一条。所以他们把意见写成文书,快骑送到蓟城。幽州刺史杨淳和中山国相张纯召集郡吏仔细商议之后,同意了这个方案。他们立即派遣刺史府别驾从事魏攸亲自赶去冀州,希望能够说服冀州牧郭典,出兵攻打赵国和常山国的黄巾军。   
  突然,几里之外的黄巾军大营里战鼓齐鸣,人喊马嘶,巨大的声音直冲云霄。   
  三人脸色大变,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   
  敌人要进攻了。   
  风云铁骑迎着初升的朝阳在平原上狂奔。   
  李弘带着黑豹义从冲出大军队,驰向一处小山包。   
  山包上,田重带着后卫屯的士卒正在整理马上的东西。他现在身兼两职,不但是风云铁骑军的刺奸,还是后卫屯的首领军候。   
  由于代郡鲜于银的三千军队全部加入到铁骑军,军队的编制重新做了调整。代郡的骑兵补充到各部曲,填补军队在督亢亭战斗中的损失。剩下的一部分骑兵和一千五百名步兵,李弘让他们单独成立了一个曲,由鲜于银为军候,铁钺为假军候。为了联系方便,这个曲就叫燕赵曲。铁钺到燕赵曲担任假军候,这后卫屯没有了主管,自然不行,于是李弘让田重兼任了。   
  田重看到李弘,立即大叫起来:“大人,现在军队的人数已经上万了,但我们后卫屯还是三百人,实在忙不过来。”   
  李弘飞身下马,走到田重身边,笑着问道:“需要帮忙吗?”   
  “当然需要了。虽然各部曲成立了后卫队专门处理这些吃喝拉撒的事,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但后卫屯的事确实太多了,人手太少。”   
  “你用号声召我来就是为了这事?”   
  “是的,这次军队带出来的粮食武器非常多,几千匹运输战马驮的都是这些东西,我们人手少,照看不过来,你暂时拨给我一些人吧。”   
  李弘看看四周的马群,又看看自己背后的黑豹义从,无奈地点点头,对田重说道,“这个问题我疏忽了。后卫屯对整个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情多,人少。为什么一直没听到你们提意见?”   
  田重淡淡的一笑。   
  “这都是校尉大人的好心造成的。”   
  李弘惊讶地笑起来:“老伯,对我有不满的地方你就说嘛,何必绕圈子。”   
  “的确是这样。你把卢龙塞战后幸存下来的大部分士卒都安排在后卫屯,还给他们发很高的军饷。结果后卫屯成了军队里最吃香的地方,打仗在最后面,拿钱最多,大家都羡慕。后卫屯的士卒们因此对大人心怀感激,人人努力干活,虽然很累,但没有人叫苦,所以你自然就听不到意见了。”   
  李弘笑起来:“等打完仗,我把后卫屯扩大。现在你们暂时克服一下。”   
  随即他回过头来对弃沉招招手。   
  “老伯,我让弃沉带三百人一路上给你帮忙,好不好?”   
  田重立即眉开眼笑了。   
  李弘看见了老拐,一边迎上去,一边大叫起来:“老拐,你来了?”   
  老拐三十多岁,是徐无山的猎户。李弘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叫老拐,当年在斥候屯里,他的武功不错,有点小名气。卢龙塞保卫战中被砍去了一条胳膊。按照要求他不能继续从军,但他的亲人都在战祸中死去,无家可归。这样的人当时也有不少,伤残了,却又无家可归。李弘于是把尚能做事的人都放到了后卫屯,实在不能做事甚至不能自理的,李弘也没有办法,只能多给一点返乡的费用,任其自生自灭了。虽然心里很不忍,但他的确没有能力解决这事。为此,他心里一直都很不安。   
第127节:第22章大汉最穷的校尉(5)     
  老拐中等身材,强壮结实,长脸浓须,浓眉下有一双非常精明的眼睛。他剩下一只左手,虽然武功不行,但做一些普通的力气活不成问题。看到李弘喊他,老拐慌忙从马上跳下来,要给李弘行礼,给李弘一把拦住了。   
  李弘扶着他半边肩膀,笑着说道:“行什么礼,都老朋友了。最近好不好?”   
  老拐感激地望着他,连连点头。   
  李弘很为他可惜,如果不是因为少了一只手,现在他也是屯长了。本来李弘想提拔他做后卫屯的百人队队长,但因为老拐不识字,在后卫屯里如果不识字许多事都处理不了,所以只好放弃,到如今还是一个士卒。李弘觉得很对不住他。现在卢龙塞的老兵只要是身体好好的,基本上都是什长、百人队队长以上的低级军官了。   
  “我们那一批老兵还剩下多少?”李弘每次看到老拐,都要问这句话。   
  “不多了,这几次战斗都有伤亡。还有一百一十七人。”老拐也注意到李弘很关注老兵,所以每次战后都很细心地打听关于老兵阵亡的事情,如果碰到李弘问起来,也好有个答复。   
  “三百多人随我从卢龙塞出来,不到半年,战死了这么多人?”李弘吃惊地问道。   
  “许多人都是什长,百人队队长,所以……”老拐没有说下去。这些人都是战斗打响后冲在第一线的基层军官,死亡的机会当然大大增加。   
  李弘的情绪有些低落,他和老拐走到一边说着闲话。   
  田重指挥弃沉和三百名义从士卒帮忙收拾物资,准备立即开拔。   
  郑信飞马而来。   
  老拐、李弘和郑信去年都在里宋的斥候屯里,里宋受伤离开后就是程解带着他们。一年左右的时间内,经过战火的肆虐,如今已经物是人非。里宋、程解在战斗中先后死去,斥候屯里的战友现在活下来的也只有十几个。李弘运气最好,一路迁升不止,现在卢龙塞的老兵里,他的官最大,是行厉锋校尉了。而当年斥候队里的战友,比老拐还迟一段时间到卢龙塞的郑信,现在是军候,更小一点的小懒也是假军候了。如果说老拐看到这一切,心里没有想法,那是假话。仅仅因为缺了一只胳膊,升职的事再也和他没有关系,他心里很遗憾,也感到很悲凉。   
  郑信亲热地和他打招呼。碰到老拐,旧日的战友都很同情他。一场战斗下来,改变了太多太多。有的人死了,有的人升官了,有的人背着行囊回家了,有的人缺胳膊断腿成了废人。老拐是不幸的,不幸的是他缺了胳膊,将来如何生存下去成了一片黑暗;老拐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碰到李弘,坚决地把他和一批遭遇相差无几的战友留在了身边,不至于流落街头乞讨为生。所以老拐特别看得开。他总是把自己和死去的战友比,活着,其实就是最大的幸福。至于当不当官,其实并不重要。只要活得开心就好。   
  看到郑信来找李弘,老拐知道他们有重要的事情要谈,随即告辞离去。   
  李弘看他上了马,拍拍他的大腿说道:“你现在用左手好像比用右手还灵活一些。”   
  “快一年了,习惯了都一样。”老拐爽朗地一笑,打马而去。   
  李弘目送他消失在远处,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转身问郑信道:   
  “有黄巾军的消息?”   
  “是的。斥候回报说,孙亲用运输武器的大车在定兴渡口摆了一个很大的防守车阵,非常不利于骑兵展开攻击。现在他的后续车队正在渡河。同一时间,他连续派人到国,到涿城黄巾大营,不知道是不是催讨援兵。”   
  “国方向有斥候回报吗?”   
  “有,回报说国方面暂时没有动静。”   
  “有涿城的消息吗?”   
  “今天还没有接到涿城的消息。我们清晨出发,到现在已经走了六十里。斥候从涿城赶到方城,再从方城追上来,恐怕要到下午。”   
  李弘来回走了几步,然后对站在远处的颜良做了一个手势。   
  颜良立即从马背上的行囊里掏出地图跑了过来。李弘坐在草地上长时间地看着地图不做声。   
  “张牛角和孙亲都会考虑到我们要打他们的军需运输。”郑信坐在一侧说道,“所以不会轻易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