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大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序然没有说话。因为,他不知道皇上接下来要说什么,同时,他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

    这时,皇上换个话题:“你的恩师是杨尚书,而大家都知道杨尚书是太子的心腹大臣,但是听说你好像并不刻意亲近他们,同时,你也没有刻意靠近其他的权贵,难道你的心里就听一个人吗?这样做官可不好啊”。

    李序然急忙说道:“不,其实,一直以来微臣的心里只有一个天,也只听一个人的,那就是皇上。

    黑虎山那个案子是这样,王天远那个案子是这样,泰州府金矿的案子也一样,皇上说怎么做,微臣就怎么做。因为,微臣相信,皇上是最公正的,微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请皇上明察”。

    那知皇上说道:“不要明察了,这一切朕都知道了,不然也不会专门叫你进京了,你听皇上的没错,但现在朕的身体不行了,你要好好的辅佐将来的皇上现在的太子”。

    “微臣遵旨” ;李序然说道,他怎么感觉有种托孤大臣的感觉,可是自己只是个小小的二品官,怎么可以受的起呢?

    皇上说道:“朕已经命太子亲自去过北江省和你们南江了,这两个省对大清国来说太重要了,朝廷计划对这两个省进行一些改革,到时你的担子就更重了,希望你能坚持你的原则,坚持你的理想,就像自己在牢房里写的那篇《铁窗赋》一样,做个好官,做一个走正道行正义的好官。

    一直以来,朕都想和你说说话,现在这样就挺好,咱们君臣敞开了谈,朕的心里也舒服多了,去吧,记住刚才说的话,你的路还长着呢,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呢,朕要休息一会了”,说着,皇上闭上了眼睛。

    “微臣谨记皇上教诲,请皇上保住龙体,微臣告退”,看见皇上没有睁开眼,李序然慢慢的退出去了。

    出了宫之后,李序然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感觉浑身都快要虚脱了,还好没出什么事。

    现在,他的心里有两件事:皇上同过和自己的这次谈话之后,可能会对康王有进一步的处罚,因为,皇上必须要保证太子能更加顺利的继位。

    而皇上今天和他以这样的方式谈话,大概就是想通过他来更详细的了解一下自己的皇子,同时,也为自己对这些皇子的安排更坚定一下信心吧。

    有一件事就是皇上真的不行了,但是他李序然还不能多说什么,否则别人还会认为他是拍马屁,故意关心皇上的安危呢。

    哎,官场上,假的东西太多,有时真的东西真正拿出来的时候,别人反而不相信了,这真是太可悲了。

    皇上毕竟和自己有些来往,尤其是在南江的牢房里,更是罕见的君臣之对话,皇上对李序然的影响和教导是很深远的,就像是静远大师,这些人可能影响到他的一生。

    现在,他只能将皇上对自己的这份知遇之恩放到心底,好好的南江省干出一番成绩,也算是对皇上的一种报答吧。

    离开皇宫后,太子也召见了李序然,太子非常客气和他一起用膳。太子对李序然在南江的盘龙岭的安排大加赞赏,同时也嘱咐李序然好好的干,南江和北江会有更重的差事要办。

    李序然也就是像上次一样,委婉的表示了这些都是自己的分内之事,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同时,也向太子表明了自己一定会在南江省好好的干,觉不辜负皇上还有太子的期望。

    最后,太子亲自将李序然送出东宫。

    离开东宫后,李序然便去了刑部,还有都察院以及户部,他还有些书信要给这里的一些官员要送,有一驰和尘远的,也有司徒晋和董连平的,这些人都原先在京城的这几个衙门做事,自然有不少关系,不少故交朋友的。当然,还有梦盈给他父亲老友的书信。

    办完这些后,李序然再次来到杨尚书府上,向他拜别。杨尚书的夫人,也就是李序然的师母特意留李序然在尚书府吃了饭,同时,还拿出一个小盒子送给李序然。

    李序然打开一看,是一个小银锁,他师母说是给李序然孩子的长命锁,叫李序然务必带上。

    推辞不过,李序然只好拿上,幸好走的时候,他的太太静儿给他师母拿了些用泰州丝绸绣的一个刺绣,上面写着:寿比南山。

    他的师母很高兴的接过了他的礼物,直夸李序然好福气,娶到了这么好的太太。

    其实,李序然连这个师母的面也没见过,只是走的时候听太太说,到了京城之后一定要和师母说说话,因为,李序然当年在刑部的时候,他的师母对他是很照顾的,比起杨尚书的严厉,他的师母更加的细心,就像是一家人似的。

    应酬完这些后,李序然便吩咐杜唐和安刚,应该回南江省了,耽误了这么多天了,他早就惦记他的南江改革大计了。

    几天后,他们回到了巡抚衙门,李序然便将在京城经历的事情讲给他们听,同时还将自己从京城带回来的书信和买的小礼物拿给他们,这可高兴坏了李序然的孩子,因为有些东西只能在京城买到,所以这个小家伙今天算是大开眼界,看着他的一堆玩具,他谁也不让靠近,把众人都逗笑了。

    李序然叫静儿把长命锁给孩子带上,这是他师母特意给拿的,千万不能把这事给忘了,这也是老人的一片心意。

    晚上的时候,李序然他们几个还有十三骑的人都在一起吃了饭,这种情况下自然要喝点酒,李序然感觉这一醉,京城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明天将继续他的计划吧。

    可是,京城的事情似乎没有那么容易过去。

    一个多月后,李序然接到消息:皇上驾崩了,太子继承皇位。

    李序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又来了一个消息,大意如下:

    为了加强统一管理,朝廷决定在南江省和北江省设立两江总督。着,南江巡抚李序然新任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节制两江境内所有的官员,掌管两省的民政、军政、司法等。
第一百零三章 高处不胜寒
    皇上终究还是走了,像他自己说的:万岁那只是个幻想,百岁就不错了,生老病死这个规律,谁也不能幸免。

    这时,李序然才明白了,为什么皇上派太子亲自来南江省和北江省实地 ;查看,同时,他们都一直在说这两个省有统一的计划,李序然的责任的会更加的重大。

    没想到这个责任就是把两江给了他,让他做了两江的总督。

    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是地方官的最高境界,如果说巡抚是地方大员的话,总督甚至可以说是一方诸侯了,列入了从一品的行列,用现在官阶来说就是有政治局委员衔的最高地方官,而且是真正位高权重。

    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巡抚相对重民政,而总督则偏重军政,两江境内所有的兵马都由李序然节制。这个年代,有兵权才是真正的有权、有实权。

    安排好宫里传旨的人之后,李序然一个人来到了城南的那座山上,每次遇到事情之后,他经常会来到这里,不管是起伏还是悲喜。

    看着远处的崇山峻岭和树木花草,李序然的心里变得更加的复杂起来。

    这时,他想起了静远大师,想起他说的话,当年静远大师让他选择三样宝物时他放弃了能看出前世来生的镜子,也放弃了最高权谋之书,而是选择了那张能解读他在凌云寺抽到的那根竹签意思的无字之纸。

    现在李序然又从小锦囊里拿出那张纸,每次遇到极其复杂的事情时,李序然都会打开它。

    但每次打开后,什么字也看不到,这次也不例外。

    李序然小心的把它收起来,他知道,一定是时间不到,当年,静远大师给他说过这上面有解读签文意思的字。那就一定有,而他同样说过:天机不可泄露,那就说明现在还不到时候。

    先帝毕竟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同时前段时间还召见过他。李序然知道:不是一般的官员都能有皇上单独召见的待遇,更何况是在皇上知道自己身体不行的情况下。

    李序然面朝京城的方向默默的望着,当年那个让自己写《铁窗赋》的皇上,那个担心自己的儿子相互残杀的老人,拥有最高权力的天子就这样走了,现在的皇上正是自己前段时间冒险绕过盘龙岭,安全送往京城的太子。

    记得先帝曾对他说过:头上只能有一片云,那就是皇上,但现在皇上换了一个人,而他。要辅佐新的皇上。

    皇上的意思是很深远的。

    如果皇上让他去屠杀百姓,让他去暗杀朝廷重臣,比如像康王那样,那他就不会去执行,那怕是不要头上的这顶乌纱帽。

    因为。先帝真正的意思是头上只能有一片云,那就是正道,最高权力只是一种象征和代表。

    新皇上有勇有谋,富有远见,深谙治国之道,李序然相信,他的改革大计一定会实现。因为,朝廷会支持他,而他也相信自己。

    李序然知道,从上次和先帝最后一次谈话中就可以看出先帝早就有设两江总督的想法,但是他先帝没有明说,而是让太子继位后再颁这道任命自己做两江总督的圣旨。目的就是让李序然明白:这是新皇上的旨意,给他的恩赐,让李序然感觉欠新皇帝的很多,希望他能好好的报答新皇帝。

    如果说这是深谋远虑的话,还不如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吧。

    同时。和李序然一起调动的还有部分如吏部、户部等六部、大理寺、都察院以及地方的一些官员。

    当然也有杨尚书,他继续原先的兵部尚书实职并加大学士衔,官居正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