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晋荣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后来听说在集体的讨论的时候,大家都闪烁其词,没有一个人敢于提出撤退转移的想法,最后还是做出了坚守的决定。”
戴晋荣的表情有些痛苦,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并不奇怪。在一个极左的环境当中,任何一个人,哪怕是在讨论的时候,也不会轻易说出撤退这个词,因为这意味着逃跑和怯懦,一旦有人追究起来,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如果知道最后的结果,相信当时会有人做出不同的选择,毕竟那一次的台风强度太大,已经并非人力可以抗衡。
由于时过境迁,时代久远,当时的戴晋荣又只是普通学生,对很多内情也并不是很清楚。发话的这位老领导的本意或许也并非是为了批评新滩驻军的那位白团长,也可能是希望大家以后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要再受左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决策。
但也许这位老领导并没有明确地表达他的这一层,又或者是有人故意曲解他的意思,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位领导将那些话的目的就是为了批判,总之这位领导讲话以后,在军区和军队当中就出现了更多批评的声音,于是对新滩驻垦军队与死难人员的表彰嘉奖都不了了之。
“关于嘉奖的事情,当时并没有人知道,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当时确实有过嘉奖,似乎只有团以上干部才知道,后来就出现批评的声音……”
戴晋荣摇了摇头,说道:“为了这件事,近年来我和几位当年的同学跑过很多部门。当年驻垦团所在的军已经整体撤并,番号都没有了。所以要对那些同志进行追认的话,必须要大军区一级做出批示才有可能,我们跑了很多次,但是上面要么是推诿,要么就说正在查,但是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处理意见告诉我们,私下里又警告我们不要继续在这件事情上面纠缠。”
“阻力还是很大?”包飞扬问道。
戴晋荣点了点头:“当年发话的那位老领导虽然已经不再掌权,但是影响还是很大,他当年提拔的那一批人不少都已经位高权重,想要让下面的人质疑甚至推翻那位老领导曾经讲过的话,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件自寻死路的事情。”
包飞扬缓缓点了点头,戴晋荣亲身上访过,所以对这件事有着更加切身的体会。这件事其实已经陷入一个死结,由于牵涉到重要领导,下面的人不敢轻易表态,甚至都不愿意将这种事情主动汇报上去,而戴晋荣等人的级别又不够,没有办法向更上面的层级进行汇报,而且作为一九六八年的大学生,这些人往往都拥有体制内的身份,也不能够像普通上访户那样无所顾忌。
更令人沮丧的是,他们连哪些人是那位重要领导的支持者都不清楚。
种种原因,导致八二一事件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
“戴老师,你们既然为这件事跑了这么多次,那么肯定有一些这方面的材料吧,能不能将这些材料给我?我来向上面的领导反映。”包飞扬说道。
戴晋荣看了看包飞扬:“你可想好了,真的要掺合这件事?我现在的情况的你也看到了,虽然我觉得自己更适合现在的工作和角色,但是你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包飞扬摆了摆手:“戴老师,你就放心吧,我知道应该怎么做。这么跟你说吧,我会首先向市委薛书记汇报详细情况,薛书记是军队出身,在军方也有些关系,薛书记对这件事也很关切,我想他有了这些详细的信息以后,至少可以了解到更多我们这个层次可能无法了解到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章多方关切
“另外,我还准备找机会向省委王书记进行汇报,王书记同样也是军人出身,我会尽量争取他的支持,只要王书记支持,我想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一个向大军区领导反映情况的机会。”包飞扬说道。
“你说的是省委王虹锋书记?”戴晋荣眼睛一亮,充满希翼地盯着包飞扬。
包飞扬点了点头:“对,就是王书记。”
“那倒是,你跟王书记应该很熟,我记得王书记曾经多次强调望海模式、望海经验,你肯定是能够在王书记面前说上话的。”戴晋荣有些激动地搓了搓手:“那就好那就好,不过,如果王书记真的答应帮忙,还是让我们去向大军区领导反映情况好了,毕竟我们才是当事人嘛!”
包飞扬知道戴晋荣还是不希望自己冒险,他也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没有问题,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包飞扬从戴晋荣手上拿到满满一箱的资料,包括他们这些年搜集整理的当年牺牲者的资料,他们的亲人现在的情况,还有他们这些年屡次上访的材料,以及他们从档案室、图书馆等地方查询到的有关新港八二一事件的材料。
包飞扬简单翻了翻,然后重新将资料都整理好,他想了想,又道:“戴老师,这些材料你应该都有备份吧?那我就先带回去看一看,另外你也要做好准备,说不定薛书记会找你当面询问这件事的有关情况。”
戴晋荣犹豫了一下,薛绍华到海州的时候,戴晋荣已经调到淮戏团,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
“呵呵,包主任,你知道的,我是犯过错误的,跟我走得太近,对你没什么好处。”戴晋荣说道。
包飞扬盯着戴晋荣看了两眼,通过面对面的接触。包飞扬觉得戴晋荣并不像那种贪得无厌的人,他甚至有些奇怪,不知道戴晋荣当初为什么会犯错误。
“要是戴老师你真的徇私枉法,我肯定第一个站出来处理你。”包飞扬认真地说道:“不过你现在没有机会。过去的事情毕竟都已经过去了,这点担当我还是有的。”
拿到戴晋荣的资料,包飞扬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进行阅读整理,这些资料原本就经过了分类整理,虽然很多资料都很枯燥无味。不需要仔细去看,但是包飞扬还是在其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次日,台湖联合化工与宏达集团的一行人结束考察,离开了海州。在他们离开前,于海兰还是没有能够弄清楚于莉琼与新滩八二一事件的关系,不过孟茜答应回去以后会想办法继续打听。
至于孟茜的话有几分可信,也很难说,虽然于海兰已经代表开发区管委会向他们做出保证,一定会努力为这件事争取一个理想的结果,并且告诉他们开发区已经在开始行动。但是这件事依然可能会给别人留下一些负面影响。而他们也不能够解释太多,解释越多,越有可能会暴露出一些不好的东西。
随后,包飞扬又找机会向市委书记薛绍华进行了汇报:“我认为,这件事的症结还在于事情没有引起重视,至少我们现在都没有看到当年领导要求追究八二一事件的责任,而且就算八二一事件确实存在决策失误,也不应该影响对这一百多战士与学生的追认。”
薛绍华点了点头:“这样看来,这件事的症结还是在上面,如果上面不表态的话。下面也很难做。”
“对,所以我想问问,薛书记觉得应该找哪一位出来说话会比较合适?或者说谁能够在那位老领导面前说上话?”包飞扬问道。
薛绍华看了看包飞扬:“你是想找一位那位重要领导当年的下属出来表个态?”
包飞扬点了点头:“是啊,虽然说直接向上面反映也可以。但是这样做等于是将难题交给了别人。另外老领导年纪也大了,最近身体的状况也不是太好,总不好直接去麻烦他。”
薛绍华沉吟了片刻:“你说的也对,只是这事不好办啊,当年那位老领导位高权重,也留下过不少争议。他的那些故旧现在也都有不同立场,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对那位老领导十分尊重,你要他们站出来,恐怕也并不容易。”
包飞扬也不由皱了皱眉头,如果情况的真的如同薛绍华所言,那还真的会有些麻烦。
接着,薛绍华开始向包飞扬介绍具体的情况,最后他给出的建议就是最好的人选应该是现在大军区的刘远川将军,刘远川的职衔虽然不高,又是那位老领导的嫡子,人脉比较广,尤其是在那位重要领导留下来的几个圈子里面,大家都会给他面子,如果他愿意站出来打破这个僵局,事情便可以迎刃而解。
但是薛绍华也有些担心,虽然说包飞扬有赵家的背景,但是他和孟爽毕竟还没有结婚,赵家的家教也比较严格,从不允许赵家的子弟在外面打赵家的旗号办事,尤其是在赵根正将要扶正的关键时刻。
此外,刘远川将军所在的圈子与赵家那个圈子并不和睦,甚至还有一些竞争,赵家的旗号也未必会好用。
薛绍华摇了摇头:“傅老今年的身体不太好,否则的话,倒是可以想想办法让傅老出面转圜一下。”
说到傅老,包飞扬也想起那位一身正气的老人,不禁也有些黯然,但也同时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件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飞扬啊,联合化工集团那个于部长为什么关心这件事,原因你们查出来了吗?”薛绍华问道。
包飞扬摇了摇头:“我托宏达集团那边打听了一下,于莉琼的母亲是一九七零年到新港投亲的,但是他们原本在大陆的身份并不清楚,于莉琼到新港以后,应该改过名字,所以我们很难查下去,但是现在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可以确定于莉琼应该有跟她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与新滩八二一事件有关。”
薛绍华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又问道:“飞扬啊,这件事对联合化工集团的投资事宜会有多大的影响?”
包飞扬看了薛绍华一眼。想了想才缓缓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