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伏魔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屠龙伏魔记-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场众人一时面面相窥,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野利荣旺说道:“众位勿惊,张太师刚刚不小心弄湿了官服,换过衣服自会回来。”接着又对黄天赐说道:“这位将军年纪轻轻,武功如此高强,真是令人佩服,来我敬你一杯”。说完命人取过一盏大杯斟满了酒递给黄天赐,黄天赐那肯示弱,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野利荣旺道:“将军真是好酒量”。黄天赐道:“大人过奖了”。说完方才归席。众人又吃了几巡,尽已酒足饭饱,黄天赐怕在生事端,用手一扯邵良佐袍袖,邵良佐已知其意,这才带领众人告辞离去。待送走宋朝使臣,野利荣旺率众人回到集贤殿中,那武将径去殿中石柱上想取回单刀,连运了数回力气却哪里拔得出来,众人见了惊骇不已。

第十五章 王宫
慕容宛晴见黄天赐等人去了这么许久还没有回来,早已是心急如焚,已到黄天赐房间去过几遭,这时见黄天赐等人平安归来,方才放心。众人此时都已回房休息,慕容宛晴便缠着黄天赐将参加宴会的情形说了一遍,她听黄天赐说完,心中不无忧虑的说道:“你说那张元在西夏位高权重,你们如此戏弄他,他能甘心么”。黄天赐道:“不甘心他又能怎地,难道他还能吃了我不成”。 慕容宛晴嗔怪道:“你瞧你说的,人家是担心你么”。 黄天赐也知自己说话重了些,伸手拉过慕容宛晴一双柔荑说道:“我何曾不知你担心我,但此事你尽可放心,我即敢来西夏,便不怕那张元。若是凡事畏首畏尾的那就只能任人摆布,若真如此还不如回去抱孩子呢”。 慕容宛晴抽出手来,刮着脸说道:“没羞、没羞,你有孩子么”?黄天赐一把将慕容宛晴揽在怀里柔声说道:“现在还没有,不如我们马上就生一个出来”。 慕容宛晴脸上羞得通红,心头一阵鹿撞,连忙挣脱道:“哪有那样快,羞死人了,定是今天酒喝多了,我让人给你做碗醒酒汤去”。她生怕黄天赐再来啰嗦,忙走了出去,心里却感到一阵甜蜜。

  第二天清晨,众人吃过早饭,张元便已派贺从勖前来带众使者齐赴西夏王宫,黄天赐与王承恩也一道随行。众人来到王宫之外,但见正门紧闭,只有两边侧门留与人来往通行。邵良佐等使者来到门前一时踌躇难决。黄天赐对贺从勖问道:“邵大人乃天朝使者,为何你家大王不开正门,却只开偏门,是何道理”。 贺从勖一时也颇为尴尬,说道:“此事我却是不知”。黄天赐暗想定是那张元有意为之,便也不为难贺从勖,暗中运气,一字一顿的大声说道:“你家大王即认我大宋皇帝为父,天使持节来此,如万岁亲临。若你家大王待自己父亲便如仆役随从一般,只让其从便门出入,我大宋使者如何不能通行。”声音直透屋瓦,远远传出,声闻数里。元昊在大殿之内听到黄天赐言语,心中暗惊,连忙命人撤去各处阻障,大开中门迎接天朝使者。

  黄天赐与邵良佐等人步入王宫,但见王宫里边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亭台轩榭,古木奇花,不可计数。中间一条御道,两边甲士林立,戒备森严,众人一路来到大殿之上,殿内雕廊画柱,气势雄浑,文武群臣各立两旁。黄天赐见当中一张云床之上端坐一人,阔眉环眼,鹰鼻深目,魁梧雄壮,英气逼人,让人不敢仰视,想来此人就是元昊无疑。只听元昊说道:“你们见了本王为何不行跪拜之礼”。言语铮铮,不怒自威。众使听他一说,相顾失色。此时殿中众文武齐声喝道:“跪下”。宋使哪里见过这等威势,先后跪了下去。

  邵良佐见其他人皆已跪下,只自己与身侧的黄天赐还站在当地,便欲跪倒参拜。黄天赐一把拉住他,对元昊说道:“大王即遣使陈情,称愿归顺我大宋,我大宋使者持节在此,如万岁亲临,大王应先行施臣下之礼,何故安坐云床不动,还欲让我使者跪拜”。元昊闻言说道:“你是何人如此大胆”。黄天赐双眼直视元昊,昂然不答。这时贺从勖上前躬身答道:“此人便是黄天赐,一路护送宋朝使臣来到这里。”元昊冷笑一声,说道:“我道是谁那么大的胆子,原来是你,你到我大夏,杀我臣民,掳我军马,我还没找你算账,现在还胆敢在大殿之上咆哮,来人啊,给我拿下”。四下里立刻涌上八个带甲武士便欲擒拿黄天赐,只见黄天赐双臂一振使出跌衣十八沾的功夫,八名武士刚碰到黄天赐衣襟还没拿实,便四下摔了出去。

第十六章 国师
黄天赐这才说道:“且慢,大王你是听何人所说我杀你臣民,掳你军马的”。 元昊没有想到八名武士还拿不住黄天赐,不由一愣。这时太师张元出班说道:“是我所奏,难道我说的不对么”。黄天赐见是张元便道:“我道是何人,原来是你这忘宗悖祖,屡试不第的穷酸秀才”。接着一指张元对元昊说道:“大王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鼠辈言语如何可信”。张元一听黄天赐所言勃然大怒,厉声喝道:“我对大王忠心耿耿,何言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今天你若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我便活剐了你”。黄天赐闻言一阵冷笑,说道:“就凭你,还是省省吧。你生在我大宋却不知忠君报国,叛逃到此,此为不忠;忘宗背祖,弃父母妻儿于不顾,此为不孝;即到西夏,不知规劝你家大王勤政爱民,却要你家大王屡兴刀兵,征伐四方致使西夏千万人,妻离子散,惨死沙场,此为不仁;你因屡试不第,便心怀怨望,引西夏军兵,侵犯父母之邦,以致汉羌失和,人民困苦,陷广大西夏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便是不义。你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只知为一己之私诬陷好人,陷害无辜,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事。我倒要问问你,我在何时何地杀你臣民,掳你军马”。张元听黄天赐如此一说,只气的满脸煞白,全身颤抖,半晌才道:“你……你……在瀚海杀我大夏军民一千六百余人,掳走战马一千余匹,难道还想抵赖”。黄天赐听了又是一阵冷笑说道:“不错,我在瀚海是率军杀了一千余人,那些是你大夏骑兵么?当时我曾问过贺使者,还要他遣散兵将放我等过去,当时贺使者亲口对我说,他们都是马贼,你家大王屡次派兵围剿,都奈何他们不得。若如你所说他们都是西夏军骑,那我倒要问问,他们拦我大宋天使杀我卫兵二十余人,可是你所指使。”张元听黄天赐这样一说,暗想:“若是说是我西夏军兵,无异于背信弃义,失礼在前;若说是马贼自己岂不成了谎报军情”。一时无言以对,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元昊也没料到黄天赐有此一说。这时野利荣旺上前说道:“既然贺大人亲眼所见,认得是马贼,便不会有假,定是太师误听人言,以讹传讹,已至有此误会,还请黄大人谅解”。忽听元昊说道:“既是如此本王便不追究此事,但朝廷即欲议和,何必遣使去问北朝,这也太不将我大夏放在眼里了吧。”邵良佐上前说道:“南朝北朝本是兄弟之邦,互通音信乃平常事,当今万岁兼爱天下,不忍百姓受战乱之苦,才有此议。大王即愿归顺,便应照汉文格式,称臣立誓,进奉正旦及乾元节,万岁可封大王为夏国主,且每岁赐白银两万两、绢两万匹、茶三万斤。”元昊道:“称臣立誓、进奉正旦本无不可,但闻黄将军勇武过人,只要他能胜得了我大夏国师,我便俯首称臣,其余诸事也皆可商议。”邵良佐道:“若是黄将军胜不了你家国师又当如何”。 元昊傲然说道:“他若胜不了我大夏国师,那便须留在我大夏国为我效力,至于其他么那也只能按我们说的办”。

  原来昨日晚宴之后野利荣旺连夜进宫,将宴会上所发生事情与元昊讲了一遍。元昊也没有想到黄天赐武功竟如此高强,不但没有让宋使屈服,反倒丢了自家脸面,暗怪张元无用。又想起黄天赐夜袭白豹城,火烧十万大军屯粮,又以两百护军杀败自己近两千骑兵,深以为意。野利荣旺便建议若明日杀黄天赐不成,可寻个由头让他与国师比武,以国师武功之高,即便不能将黄天赐当场毙杀,也可将他羁留西夏为西夏所用。元昊当场答应,这才有今日之事。

  邵良佐虽知黄天赐武功不俗但听到对手是西夏国师心里便有些没底,便说道:“大王此乃国家大事岂同儿戏,还请大王三思”。元昊闻言冷笑一声,说道:“怎么邵使者是怕了不成,我大夏以武立国,朝廷若要我称臣立誓,总要让我对大夏臣民有个说法。我大夏国威正旺如日中天,岂可逆天行事。若黄将军胜得了我大夏国师,我大夏臣民知道天道循环,自会赞同孤王称臣,若不然孤王也是无法可想。”

  元昊话一出口,宋朝使者知道此事再难避免,目光一齐向黄天赐望去。黄天赐暗想:“他所说国师极有可能是那日在延州范大人府中碰到的那个老僧,若真是他,自己拳脚之上并无必胜把握,若是比兵刃,自己仗着裂天刃之威或有胜算”。想到这里才道:“大王,你家国师与我比武,不知是要比拳脚还是比兵刃。”元昊不知这里的玄机,略一思索便道:“拳脚兵刃都要比过,直到分出胜负为止”。黄天赐一听这话,便道:“若如此,黄某答应便是,届时黄某若侥幸赢个一招半式,大王不要忘了今日之言”。元昊哈哈大笑一声,才道:“你道孤王是言而无信之人么”?邵良佐说道:“大王不知比武定在何时”。元昊说道:“三日后午时,在西郊校军场”。 邵良佐知道此事再说也是无益,便率众人告辞回到驿馆,自去准备。

  待众人离去,只听元昊说道:“国师可以出来了”。忽的从元昊身后屏风转出个老僧,身披大红袈裟,年约六十开外,须发皆白,双眼开阖之间,精光乍现,显见内功已到登峰造极之境。这国师不是别人,正是三十年前江湖六大高手之一的轮转法王。因与刀魔历恨天在泰山之巅比武不胜,自认为输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