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不知道你姓什么?叫什么?之后我和你娘一商量,就叫你随我的姓了,取名玉兰。把你当成了亲生女儿,抚养到了现在。你还知道每年我带你去烧纸的那个坟头儿吧?那就是当年在雪沟里抱着你的那个妇人的坟头。至于是不是你的亲娘,这我就不知道了。我想应该是吧!”
杨玉兰没听老杨头儿把话说完,眼泪就掉下来了。抚养自己近二十年的爹娘,现在听说竟然不是自己的亲爹亲娘,她心里头不知是什么滋味?
老杨头儿和老婆儿看闺女掉眼泪,老两口儿也心疼,纷纷上前安慰起来。杨玉兰双膝跪到抱着爹娘放声大哭,老头儿和老婆本来是劝女儿别哭了,可这时候也掉下了眼泪,老头手扶着女儿的脑袋:“闺女,你不会怪爹现在才告诉你的身世吧?爹这也是没办法,根本就不知道你姓什么?叫什么?你叫我怎么开口哇?说了,只会让你的伤心呐!”
杨玉兰擦了擦眼泪:“爹,娘,我怎么会怪您二老呢?二位老人家这些年把我视如己出,把我抚养这么大,而我呢?偶尔还会使小性子惹二老生气,现在想起来女儿真是不孝哇!”杨玉兰说着有掉下了眼泪。
他们哭了一会儿,刘清云就在一边看着,他也没劝,刘清云认为他们哭出来,把话说清楚,只会有好处没有坏处,省得心里有个疙瘩。
等杨云兰和老头儿老婆儿止住悲声之后,杨玉兰上前一步给刘清云跪倒磕头:“仙长,您既然已经知道,玉兰并非现在的爹娘亲生,想必您一定知道玉兰的亲生爹娘是谁了?您能告诉我吗?我倒不是想要认祖归宗什么的?听爹刚才的话,双亲已经不在了,我只是想在清明烧纸的时候,能给他们烧张纸,以表我这做女儿的一份心,仙长能告诉于兰吗?”
刘清云听完点了点头,心说:这杨玉兰真是个有心的人呐!心地善良,又有孝心,既然她有这份心,那我就成全他吧!
刘清云想到这儿,把手抬了起来,屈指掐算了一番,凡人的这点儿事,以刘清云的道行还是算得出来的,他掐算了一番之后,不住的皱眉呀!看了看杨玉兰,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有点儿张不开嘴。
杨玉兰看出了刘清云的犹豫,她微微低头:“仙长,可是有什么为难的或不好的,有什么您尽管说吧?玉兰挺得住。”
刘清云叹了口气:“唉,杨玉兰,你之所以三次嫁夫没有成功,知道为什么吗?这些都是有因果的,在你刚出生不久就种下的因呐!你想知道怎么回事吗?听我给你道来。”
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生多凄苦 阴亲害难女
杨玉兰还真是有心的人,知道杨老头儿夫妇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之后,她跪求刘清云告诉自己亲生父母是谁?不为别的,只为在清明上坟的时候,能给二老烧张纸。
刘清云看她一片孝心,就为她卜了一卦,结果令刘清云有点儿张不开嘴,心里后悔,还不如找个说辞,不管这事来着。
杨玉兰看出了刘清云的为难,她微微低头,示意刘清云有话尽管说,不管结果怎样?自己都要知道。
刘清云叹了口气:“唉!真是前有因,而后有果呀!”刘清云也没隐瞒,就把自己掐算出来的事情和杨玉兰讲了一遍。杨老头儿和老婆儿在跟前也听着,听的他们是不断的摇头叹息,忍不住老泪往下直掉。
杨玉兰也是一样,脸色很是难看,最后她的眼圈儿一红,嘤嘤的哭了起来。杨老头儿和老婆儿本来想上前规劝几句,被刘清云拦住了:“让她哭出来吧!哭出来,这些事情就都过去了,憋在心里反而不好。”
老杨头儿和老婆听刘清云说的有理,就都止住了脚步,看着闺女哭得犹如带雨的梨花一般,暗自心疼。那说杨玉兰刚出生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她这么难过呀!
这儿咱们还得返回去一块,从杨玉兰的出身讲起,杨玉兰&;无&;错&;小说 {m}。{qule}dU。{}的亲生父亲也姓杨,他们家祖辈都是有钱的人家,使奴唤婢,穿的那衣服,都是起Lang头的。可有那么一句话,富不过三代,到杨玉兰他父亲这一辈儿,家道就开始往下滑了,杨玉兰的父亲一共哥儿三个,他父亲排在老二,人们都成为二爷。
杨玉兰的父亲,在十八岁的时候,娶的杨玉兰的母亲,两口子过得恩恩爱爱。可是就在他们成亲一年后,家里有事情发生了。杨家的当家人过世了,也就是杨玉兰的爷爷。当家主事的没了之后,哥儿三个说不到一块儿,也就过不到一起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分家另过。
杨玉兰的父亲分了不少的家产,虽说分了不少家产,也不能坐吃山空啊!得赚钱养活家呀!可奇了怪了,杨玉兰的父亲,不管做什么买卖都赔钱,家底儿眼瞅着缩水。要是就这样也就罢了,顶多两口子清苦些,少吃点儿好的,少穿点儿好的,不管怎样?日子凑和着也能过。可黄鼠狼偏咬病鸭子,家里莫名其妙的着了场大火,把家里的东西烧了个那叫干净。两口子真说得上是一清二白了。
连续不断的打击让杨玉兰的父亲接受不了了,一口气憋在胸口就病倒了。不管吃什么药都不管用?而且现在也没钱了,杨玉兰的母亲只能东借西凑给杨玉兰的父亲看病。就算这样,也只是坚持了不到俩月,杨玉兰的父亲两腿一蹬,撒手人寰了。
杨玉兰的父亲一死,杨玉兰母亲哭吧!有心跟丈夫一起去,可这时候去发现自己怀了杨家的骨血,自己还死不起。没办法,杨玉兰的母亲带着身子回了娘家,她怎么想的?把孩子生下来,是个男孩儿,就指着这孩子过日子了,她也没想过改嫁什么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到了瓜熟落地的时候,结果生了个女孩儿,杨玉兰的母亲一看就心凉了一半儿,可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的骨血,女孩就女孩吧!不管怎样?把孩子拉扯成人,我也就随她父亲去了,杨玉兰的母亲是这么想的。
杨玉兰母亲想得倒好,但架不住有人穿小鞋儿啊!不有那么句话吗?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杨玉兰的舅母不是个东西,也就是杨玉兰母亲的嫂子。这个女人可真够毒的,她看自己的小姑子在家又吃又喝的有气,再加上杨玉兰的舅舅是个面货,怕老婆。所以这女人是作威作福,在杨玉兰母亲怀孕的时候就没少刁难,别看身怀六甲,可家里的活儿,一点儿没少干,就算是在月子里,也让杨玉兰的母亲到井边儿洗衣服。杨玉兰的母亲受的那罪就甭提了,有心寻死,还有个孩子呢?只能暗气暗憋。
要说把事情做到这一步就够瞧了,这已经够毒辣的了。杨玉兰这舅妈可真够阴损的,就在杨玉兰六个月大的时候,她给杨玉兰找了门儿阴亲,咱没说嘛!这阴亲就是和死去的孩子成亲拜堂,是有钱的人家想出来的幺蛾子,说什么孩子在阴间不寂寞,自己也脸上有光,你别看我们孩子死了,照样能娶老婆。这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是谁出的这馊主意。
杨玉兰的母亲哭着叫着不答应,但是小胳膊拧不过人家大腿,寄人篱下吗?杨玉兰的舅妈也有说词,说什么吃她的喝她的,娘俩一点儿事不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和死人拜堂又少不了什么?还有五十两银子拿。话说得好听,五十两银子最后入她的腰包儿了。
在杨玉兰舅妈的逼迫下,杨玉兰就和一个死去的孩子成了阴亲了。这事是杨玉兰六个月大的时候发生的事,杨玉兰哪知道哇?可就算是这样,杨玉兰的舅母也没放过她们娘俩。
在一次无意的机会中,杨玉兰的母亲听见这毒妇和她的兄弟的一次谈话,这毒妇竟然伙同她的弟弟要把杨玉兰母女卖进勾栏院,杨玉兰的母亲姿色上佳,堪称是个大美人儿,翠花楼的老鸨子愿意出七百两银子把她们母女买下来。不冲别的,就冲杨玉兰母亲的姿色,杨玉兰长大了也次不了。长大了,那肯定是棵摇钱树,所以她愿意出高价买下杨玉兰母女。
杨玉兰的母亲听了之后,整个人都木了,从头凉到了脚。怎么回的自己的那小破屋儿都不知道,她回了屋儿之后,把自己的东西划拉划拉,现在也没别的了,只有几件儿破衣服,随即抱起一周多一点儿的杨玉兰,从后角门儿跑了。
幸亏她们母女逃得早,要是晚上一炷香的时间,她们母女就毁了。母女逃出来之后,杨玉兰的母亲一想,自己带着孩子往哪去呢?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呐!天下虽大,却没有母女存身之地。后来杨玉兰的母亲一想,干脆,把杨玉兰送到她大伯或她三叔家抚养吧!管怎么说?杨玉兰总姓杨不是,自己把杨玉兰给她的大伯或三叔,自己随丈夫去就得了。
杨玉兰的母亲是这么打算的,也是这么做的。但是等她带这杨玉兰找到她大伯和她三叔家的时候,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两家因为生意,全都搬家了,南下讨生活去了。
这一下杨玉兰的母亲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不过杨玉兰的母亲还真有横心,她一咬牙,带着杨玉兰南下寻亲,去找杨玉兰的大伯和三叔。一个女人,带着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南下寻亲?那时候可没有飞机火车,全靠十一路一步步的量,那能不受罪吗?一路沿街乞讨,忍饥挨饿,杨玉兰的母亲要来些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掰碎了喂给杨玉兰吃,时间长了她受得了吗?再加上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直顶到死,杨玉兰的母亲也没有把杨玉兰送到她大伯或她三叔那里。最后精神恍惚,一头栽进了雪沟里,说什么也没爬上来,冻饿而死。这就是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