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修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帝修仙-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自古以来,不论是学文、学武的、学道的等等,小的是为了光宗耀祖,出将入相,大的是为了济世救民,流芳百世。但是所有这一切只有为朝廷效力,才能实现其大小愿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郑隐听到封侯拜相也不会所动,果真是真正的世外高人,林易心中对他的敬仰之心,不由得更加重了几分。

    “家师和我不远千里,来到这长安城中,就是为了这关中的瘟疫,但见朝廷已有高人出谋划策,此次瘟疫控制得非常好,家师甚感欣慰,我们也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要不了几日我们就要返回了!”葛洪又在一旁插嘴道。

    “只是这一味地控制瘟疫蔓延,却无法治疗任由他们痛苦死去,却也不是办法,城东隔离所中哀声泣人泪下,每日都有数百人痛苦中死去,访遍城中名医束手无策!听说那太子殿下因此此事,因为多日未曾进餐,一筹莫展!”卫玠也插嘴道。

    “这位小兄弟却不用太担心,家师和我已经找到这瘟疫的源头,虽然那些已经得病的是无法治好了,但是过不了几天,关中就不会再有人生瘟病了!”葛洪又兴奋道。

    “大人讲话,小孩子插什么嘴!”林易忍不住瞅了一眼卫玠,十分兴奋地对着郑隐道:“敢问郑天师,小神医此话真假?”

    “稚川这孩子又多嘴了,真是让公子笑话了!”郑隐也是瞅了瞅葛洪道。顿了顿又道:“自古瘟疫,称为‘天刑’;认为是天降的灾祸,是鬼神作怪。我却不认为是如此,而是中了外界的疠气。此次瘟疫和传说中一种叫‘尸注’的病十分相像,此种病互相传染,并且千变万化。染上这种病的人闹不清自己到底哪儿不舒服,寒热淋沥,沉沉默默,腹痛胀满,喘息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挛引腰脊,举身沉重,精神杂错,浑身疲乏,精神恍惚,身体一天天消瘦,活不下半年。死后尸体传染更是厉害,若是不及时处理尸体,很可能乃至灭门!”

    “长安城中不知哪位高人,朝廷中下的那几条禁令,真是对症下药,尤其那死后立即焚烧尸体之举,更是免了这尸注的主要传染途径!尸注挟诸鬼邪为害,若要根治此次瘟疫,必须要烧了这第一个得此病的尸体,才能釜底抽薪,否则来年只怕这尸注依然会作崇!”郑隐顿了顿又道。

    林易回道:“看来,天师早已胸有成竹!不知是否还需要官府帮手,小生自会转告!”

    官府一直要祭祀祈天,请道士做法降妖除魔,林易虽不赞同,也未阻止,毕竟民风如此,他无论是何种身份地位,都免不得要入乡随俗,不过他却并不寄希望如此有多大的效果。他前几日,早已暗中观察过这些瘟疫病人,和后世的结核病十分相似。因此此次这瘟疫就是急性传染病,应该是微生物细菌感染引起的。这郑隐能够排除迷信,指出急病是外界的物质因素引起,这种见解已经十分不起了。至于他针对这瘟疫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只是后世那些简单的防疫常识,但是在生产力极其低下,连狂犬病都不认识的时代,自然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却是十分高深。

    “多谢公子美意,只是老叟刚到长安,还未查出这尸注源头!况且人多只会打草惊蛇,老叟和小徒二人足够!”郑隐回道。

    “那小生就替关中苍生先谢谢天师恩德!”林易知道这郑隐是真正的隐士,无论如何不会入世为官的,若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说客,反而惹其不高兴,就没有再啰嗦了,只是简单互相客气了几句,这才离开。林易能有幸见其真颜,知其姓名师承已经是机缘匪浅,只怕他这住所肯定不会告诉林易的,林易也有自知之明,只是心中却十分遗憾。
第五十五章 柳桥外失约 七里坡寻访
    到底是孩子心性纯真,短短时间内卫玠和葛洪已经打成了一片,成了知己好友,更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互相留下了连续地址,还约下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

    “殿下,你看这是什么?”卫玠走到无人之处,递给林易一张麻纸,轻声道。

    “牛黄、地黄、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林易默念道。

    “这其中无一不是解毒祛病,难道是治疗那瘟病的药方!”林易恍然若悟问道。

    “我是磨叽了好半天才从稚川那里要来的,葛洪说这药方只有一成救好的希望,因此他师父不允许轻易示人!若是不对症,反而无利有害,害了人命!”卫玠回道。

    “看来你的收获比我大!不仅是连他们的住址都得到了,还得到了个药方!”林易笑嘻嘻地摸着卫玠的脑袋道。不管怎么样,总比等死的好,即使只有一成也是希望。林易决定回去把这药方拿回去找那些名医研究一下,找那些病入膏肓的人先服用,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总比眼睁睁地看着死掉的好!而那些病症轻微的,就由他们自己选择吧,也省去了官府的责任。

    “师父,刚刚那两人虽是衣着艳丽,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但也是一副侠义心肠,可师父为何对他们二人如此冷淡!”和卫玠恋恋不舍地离开后,葛洪忍不住地问郑隐道。

    “稚川,我教你的那些九宫、三奇、河洛、谶记之术,你无一有兴趣,一心都扑在这医道上,你若对这些略有精通,怎看不出这今日异常!”郑隐道。

    不等葛洪开口,郑隐又接着开口道:“今日那贵公子,日角龙颜,龙风之姿,龙行虎步,奇骨贯顶,河目海口,雄姿杰貌,乃九五至尊,人间有一无二的相,若是我没猜错的话,这人应该就是那当今大晋太子司马遹!”

    “啊!”葛洪长大了嘴巴,幸好刚刚还未曾失礼。

    “只是这攀龙附凤绝非我辈所为,他若是普通的世家公子,我却愿意和其做个朋友!这帝王之家,我们却只能敬而远之!”郑隐又接着道。

    “还有你今日为何还要救那叫狗儿的孩童,此子头尖嘴尖,六府俱削,满面黑气缠身!此子期限已到,绝活不过今夜子时,此生只会还债而来,今以完成,必早日投胎。即使你再有灵丹妙药也救不下此人,何必多此一举,节外生枝!那吴大夫妇两人却是阴德不浅,我观其貌只怕乃三子三女之相。”郑隐顿了顿又接着道。

    “师父,教训的是!”葛洪连忙点头示意。

    “不过你专研一道,也不是不好,贪多嚼不烂,以你天资,只要在这医道上肯下功夫,那张仲景、华元化在世也不过如此!只可惜,我这一身剑仙之术你却无法传授于你,不然你的剑术成就肯定是在为师之上。不过那丹道,你必须要精学,此为葛家祖传,当年师尊葛仙翁传授于吾,就是为今日传授于你!”郑隐又道。

    葛洪低头不语,心思似乎回到了遥远的过去,想到了那段往事,不堪回首,但却历历在目!

    林易和卫玠此次出门只是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静悄悄的来,静悄悄地回,以林易现在的修为自是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果真是无人发现任何异常。第二日,按照卫玠和葛洪约好的时间,林易和卫玠又是早早地感到了那地点。和前日一样,林易自然又是对外下了逐客令,那门外的大臣护卫,又以为那是林易在房中勤政苦学。

    “怎么搞的,明明说好了辰时三刻,在城南这座柳桥外见面,怎么现在都快到了巳时,还无人出现!”卫玠埋怨道。

    刘备三顾茅庐,方得到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只怕郑隐这样的真正的隐士不下给出真正的诚心,其人不会出山的!况且即使郑隐不出山,他的徒儿葛洪也是个绝世人才,无论医术学识,具是世间罕有,况且这葛洪出生于官宦之家,若是从小结下善缘,将来肯定会为朝廷所用!于是葛洪和卫玠约好要出去游玩,林易也迫不及待地跟来。

    “我早已说过,这师徒二人乃世外高人,绝番茄人,肯定会考验我们二人的诚心!古有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高士黄石公,经受过他三番五次的刁难考验,方得圯上受书,反秦佐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为后人所敬仰!”林易却是不慌不忙地对着卫玠道。

    卫玠自小熟读经史子集,自是对这段故事十分牢记。汉初三杰之首的张子房,可是无数读书人的追求的榜样典范。特别是其功成名就之后,不留恋权位,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番茄人能做到。

    “殿下,你看这是什么?”卫玠刚刚一时动气,踢走了脚下的一块石头,却发现下面竟然有张麻纸!

    林易接过念道:“叔宝老弟,吾有急事在身,恕今日不能赴会,改日定会登门道歉!稚川留。”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今日无事,何不去看看。况且我早有拜访这师徒二人之意,选日却不如撞日!”林易接着道。

    卫玠却是面露难色道:“他现在寄住在城外七里坡的一处的道观,只怕这时间来不及,若是被刘将军知道,小的肯定逃不掉一会责罚!若是让裴总管知道了,只怕革了小的这书童一职!”

    林易却必以为然道:“七里坡并不远,骑上快马来回一个时辰足够!你只管跟着就好,即使被发现了,那二人那里我也会为你遮掩开脱!”卫玠毫无办法,只能奉命从事。

    这附近林易和卫玠二人租上两匹快马,不多时就来到了这长安城南郊的七里坡。入眼所见皆是荒山野岭,孤魂遍地。幸好此时已快到晌午,只怕这里连个人影都见不到。好不容易遇到个行人问路,林易终于知道这七里坡原来是长安城外一处乱魂岗,难怪此处是人烟如此稀少。不过此地来历却不凡,原来是汉武帝当年所扩建皇家上林苑的一处遗址,后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