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斩落红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刀斩落红尘-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一脸的浓重。



    何太医是很沉稳的人,即使是成功在望,他都不会轻易言笑。



    “如梦令”居然一下子爆炸了。一刀下去,最多把令一劈为二,可是如梦令却一下子炸成了无数个碎片。然后碎片借着爆炸之力,竟然一股脑的朝着邓霖呼啸而去。



    碎片看上去飞行的毫无规律,可显然却经过严密的布局。它们有的快,有的慢。一些是直飞的,另一些却是旋转着的,甚至还有弧线飞行的。



    屋子中顿时又弥漫了起来,一切归于虚幻,什么都看不清了。所有的一切,居然又编织出来一个新的梦境,这才是如梦令的终极杀招。



    满屋尘土飞扬,混沌不已,可是那一点墨绿色的光芒始终没有消散。在“如梦令”爆炸的刹那间,邓霖的手上又出现了那把墨刀,依旧夹在他的两个手指间。



    无奈的叹息声中,邓霖的手又是一抖。纤薄的小墨刀,居然同时划出了二十一朵巨大的刀花。刀花像是有灵性一般,居然四面八方的铺展了开来,围绕着邓霖的身边,形成了一层无形的保护伞。



    绿光大盛,二十一朵刀花居然瞬间吞噬了所有的如梦令碎片。



    何太医面如土色,邓霖的二十一朵刀花一旦出手,他就知道自己的“如梦令”已经被破了。



    他疾退,一掌虚暗而出,同时双手发出了六十三件暗器。



    他只有退,因为二十一朵巨大刀花已经汇聚成了一朵小花。小花的下方突然破开了一道口子,就像是一张笑脸似的,充满着嘲笑与讽刺,朝着何太医缓缓的飘来。



    何太医的脸色已经完全变了,刀花越是小,越是集中了能量,所以他不敢硬接,他只能边退边接。



    可是那刀花却诡异的突然消失了,何太极的所有暗器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后,居然同时垂直掉落了下来。



    居然是虚招!一向稳重的何太医满脸通红,他再也受不了了。显然稳重规避了风险,可是却丧失了机会。



    “如梦令”的威力极大,且从未失手过,邓霖接下后又哪有余力再出招攻击呢?何太医想到这里,刚想再行出招,可是眼前哪里还有邓霖的身影。正犹豫间,耳边却突然响起了邓霖的话语声。



    “唐君临,你好自为之吧。”



    本書源自看書罓
第283章 邓霖的救助
    蜀中唐门位居武林三大世家之首,却极其神秘。其弟子很少行走江湖,而偶尔碰到的,无一不是身怀绝技的高手。



    唐门依靠的就是他们的独门暗器以及独一无二的剧毒。



    自从唐老太太掌权以来,大力发扬唐门暗器的威力。使得唐门暗器早已经脱离了暗器的范畴,变成了江湖中人见人怕的明器。再加上那千奇百怪的毒,武林中人无不闻风丧胆,没人敢去招惹他们。



    唐门除了藏在幕后的唐老太太外,门中诸事都交给了五大长老打理,而其中唐君临作为五长老是最为神秘的一人。



    名义上他掌管着刑罚,可是却很少能看到他的人。所以人人都知道他他是五长老,可是却都没见过他的人。



    邓霖能认出唐君临是因为他的“如梦令”。因为整个唐门只有他一个人会使用“如梦令”。



    唐君临极少使用如梦令,连唐门的几大长老都没有看到过。可是他们跟江湖人士不同的是,他们至少听说过。



    唐尽忠作为外门唯一的长老,在蜀中唐门的地位也算是极高的了,他当然知道唐君临的“如梦令”。



    而邓霖作为他的儿子,在唐门的时候曾经谈到过唐君临。那时候唐尽忠就提醒过邓霖:“‘如梦令*无*错*小*说 m。qulEdU。’极其复杂,变化极多,是唐君临最倚仗的独门暗器。”



    邓霖一向记性很好,他懂得什么事情该记,什么事情该忘。所以在看到如梦令后,他就准备好了后招,二十一朵刀花同时使出需要消耗极大的内力,可是为了保险,邓霖在所不惜。



    邓霖知道自己需要时间。他来这里的任务绝不是跟唐君临的缠斗,而是保护朱高炽的安全。所以他必须紧跟着朱高炽。



    他来到这里绝不是偶然,为了解开谜团他已经深思熟虑了好几天。



    之前所有的线索都表明敌人的目标是前太子朱文魁。而朱文魁在宫中显然不好下手,所以必须要引他出宫。



    朱棣做事雷厉风行,绝不会轻易放朱文魁出宫,现在恰巧他御驾亲征出去了,所以他们选定了现在这个时间点上。



    可是纵然劫持了朱文魁后又能干啥呢?邓霖百思不得其解。



    最容易想到的把朱文魁当作傀儡,然后扯旗子造反。可是论当今的局势,天下兵马尽在朱棣一人手上掌握,何况朱棣本来就是马背上的皇帝,如今的永历江山并不是靠他继承来了,而是靠他打下来的。长年的戎马生涯下来,朱棣百战百胜,闯南走北,天下已经没有人有胆量跟朱棣在战场上一决雌雄了。所以邓霖马上否定了这种猜测。



    三天前的夜探皇宫,使他无意间发现了何太医的异动,然后又从吴季伯处知道了试膳宫女的意外身亡,使他不禁大感兴趣。因为他找到了两起命案的共同点。



    何太医杀的是御膳房的瘦子,而瘦子这些天负责的就是太子的饮食。而皇帝出征,太子监朝,试膳宫女当然改为替太子试膳。



    两起命案的共同点有两处。第一,交集点都有太子。第二,两起命案都被掩饰成为了自然死亡。



    况且在追何太医的过程中,郑和居然也出现了,他有意无意的营救了邓霖和何太医,却也同时阻止了邓霖的企图。



    于是邓霖决定吃馄饨。



    吃馄饨当然不是因为他肚子饿了,而是他与郑和之间商定的一种接头方式。他一定要知道,明明何太医又问题,为何郑和会帮其掩护。



    果然两个人接触在了一起,马上就有了推断。



    原来郑和已经看出来何太医的问题了,可是他必须要将计就计。因为何太医绝不是主谋,在当对方的阴谋没有完全暴露出来前,就算抓住了何太医也无济于事,甚至有打草惊蛇的危险。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郑和认为他们已经没时间了。因为从御膳房的瘦子以及试膳宫女的暴毙事情上,表明敌人急着要毁灭证据。所以郑和推测太子很有可能已经中了毒。但是这种毒目前只是潜伏在太子身上,并不能发作。



    就像火药一样,要使其爆炸,就必须要有根引子把火引过去。一旦引子爆发,太子身上的毒就会并发。可是引子是什么?无论是邓霖还是郑和都并不知道。



    所以何太医会杀了瘦子以及试膳宫女,因为一旦太子死了,这两个人都将是证据。



    瘦子本来就是同谋,他提供太子的膳食,所以他肯定需要被灭口,只有死人是永远不会出卖别人的。



    试膳宫女并不知情,只是她也尝过太子的膳食,所以毒在她体内也有沉淀,当引子一旦被释放,她的症状将会和太子一模一样,这样会引发别人的猜疑。所以她也需要在事发前自然死亡。



    鉴于以上的原因,所以郑和决定忍。于是他巧借声势为何太医开脱掉了。目的就是为了让敌人赶快引发阴谋。



    郑和以上的推测得到了邓霖的首肯。回想起自己之前的每次行动,敌人似乎都能比他早一步,使得邓霖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



    就比如说去工部秘密仓库偷图纸的事情。如果没有邓霖手上的钥匙把锁消磁,敌人是万万不能得手的。可是这么精密的计划,怎么会在图纸上留下一个水印呢?这不是太过于粗燥了吗?



    所以邓霖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另一个理由:敌人是故意留下水印的,他们需要的应该是另外一幅图纸。



    在结合了何太医的事件后,邓霖大胆的猜测,敌人偷的应该是太子批阅奏折地方的图纸。敌人的目标是太子朱高炽,而不是前太子朱文魁。



    朱文魁根本只是个幌子。敌人希望所有人都把视线都移到朱文魁的身上,这样一来,太子身边的保护就会降低很多。



    于是两人计划将计就计。



    前太子朱文魁虽然是幌子,可是却必须安排大量人手,这样才会不引起敌人的怀疑。于是大批的御林军,大批的大内高手就真的被派了出去。



    而邓霖一个人却被郑和秘密安排在了太子的身边,用以贴身保护太子。郑和的任务便是就居中调度,想方设法找出那引子所在。



    小高子一直服侍太子,替换他显然最不引人注目。所以何太医在门口点倒的其实不是小高子,而是邓霖。



    唐君临一旦点到了“小高子”,顺势就把邓霖拖进了屋中,因为毕竟是在皇宫深处,他绝不能让外面的守卫看到倒在地上的“小高子”。



    邓霖隐忍不发,糊里糊涂的酒杯拖进了屋子里,然后凭着过人的身法潜到了柱子旁边,终于及时救下了朱高炽,并迫出了唐君临的真实身份。



    可是他深知凭着朱高炽的腿脚是跑不了多远的,而敌人绝不止唐君临一人。皇宫内,为了朱文魁的事情,虽然抽调走了大量的大内高手,可是仍然是守卫森严的。凭着何太医身份绝对到不了太子跟前,所以邓霖断定附近肯定有同谋。



    警报已经吹响,在大批大内高手或者郑和来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