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错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错位-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太困倦,马上就睡着了。

  早上起来,想到饭店再买一份牛肉当早饭吃,但饭店早上只有玉米馍。

  真后悔昨晚为什么不多买一份牛肉吃?

  可是,昨天晚上买肉吃时,想到自己身上只剩四元钱,要省着用,所以没敢多买。

  没办法,只好空着肚子赶路。

  希望前面路边会遇到饭店,能买上一份肉或菜吃。

  走了十多里路,就是没有看见买东西吃的小店,肚子开始感到饿了。

  步几步,就想坐下来息一下,喝几口路边山沟水,

  我就不相信这么远的山路,就找不到买饭的地方?!

  站起来,再走,

  近中午了,路上遇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是从后面来,追上我的。

  她主动向我打招呼:

  “你去哪里?”

  我见她面善,又是个老太婆,便放松警惕地说:

  “去丹金。你呢?”

  她说:

  “回家,就在前面不远。”

  她见我穿着,又问到:

  “你是外地人吧,从哪儿来。”

  我说:

  “从江口县”

  她说:

  “解放前,我去过,那是个好地方。”

  她又问:

  “是学生吧?还没有放寒假,怎么就出来了?”

  我说:

  “刚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去丹金看亲戚”。

  她高兴地说:

  “我们一起走,有人说话,走路不累”。

  我说:

  “我可能走不赢你。”

  她说:

  “慢慢走,我陪你走”。

  她背了个背兜,用一块花布盖着,不知装的是什么东西,看样子不重。

  她走得很快,向前走不到几步,总要停下来等我。

  有人说话,注意力分散,我没有感觉到肚子特别饿了。

  走了三、四里,我的饥饿感再次袭来,比以前更强烈,虚汗直冒,我坐下说:

  “我肚子饿了,想休息一下,你前面走吧!”

  她看了看我说:

  “这么早就饿了,早上没有吃早饭?”

  我只好实话实说。

  她听后充满同情地安慰我说:

  “没关系,我陪你,慢慢走,到前面想办法”。

  她的话立刻给我力量。

  一个老太婆,背上还背着东西,都不怕走,我一个大小伙子还怕什么?

  便挣扎着和她一道走起来。

  她问了一些外面的情况,注意力又被分散了,饥饿感开始淡下去。

  又走了二、三里路,见前面路边有一户人家,她高兴地说:

  “到了,进去休息一会”。

  我问:

  “你家到了?”

  她笑着说:

  “还远,要翻过这座山才到”。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见路边有一座高矗的山峰,有几朵白云罩在山峰上。

  我说:

  “这山太高了,我们不能同路了”。

  她说:

  “休息会儿,就分手”。

  我实在走不动了,虚汗又冒了出来,双腿软得快站不住了,真想躺到地上去。

  屋里女主人和她很熟悉。

  她叫我坐到火膛边烤火,自己走进屋里和女主人咕噜了几句。

  见女主人从厨房里拿了半袋玉米面出来,向木升子平平地倒了一升玉米面。

  女主人把玉米面递给她说:

  “借给你一升,过几天一定还我。”

  她接过升子说:

  “放心,我后天就给你还来。”

  见她非常熟练地把玉米面倒入面盆里,渗了些水,合了合,做成了两个半尺大小的玉米饼。

  她将火膛的红灰掏开,把生玉米饼放了进去,又用火灰盖上。

  约半小时,从火膛灰里冒出阵阵玉米馍的清香气。

  她用铁钳把烧好的玉米饼挟出来,放在桌子上,拍了拍上面的灰,

  两个黄晶晶的玉米饼呈现在眼前。

  我马上感到她要请我吃饭了。

  但她没动,过了会儿,饼可能冷了,

  她将两个玉米饼全部拿起来,重叠着一齐递给我说:

  “你拿去,路上作干粮”。

  我一下呆住了,不知所措,忙说:

  “不行,一升玉米面,有几斤重,我没法还你”。

  她微笑着说:

  “送给你的,不用你还!”

  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眼泪快流出来了,连声说:

  “谢谢!太谢谢了!”

  我和蔼地说到:

  “不用谢,算是我做件好事吧”。

  我深深地向她鞠了一躬,把玉米饼接了过来。

  她催我说:

  “你快走,边走边吃,这里到丹金还有60多里路,要擦黑才赶得到,路上要小心点”。

  我再次向她鞠躬致谢,她只是一再催我快走。

  那年头粮食比人民币重要。

  粮食是按月定量供应。

  如不到一月就把本月粮食吃完了,这月余下时间就只能饿肚子。

  我吃了她跟别人借的粮食,她要拿粮食即时还给别人,

  这月她吃什么呵?

  一路上,我总感不安和愧疚,

  同时心中又充满了对她的感激和敬重。

  玉米饼的确是雪中送炭,是救命的呵!

  四十多年过去了,她的像貌已在我脑海中模糊,

  但两块黄晶晶的玉米饼,却始终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

  这是一生都不会忘掉的!

  距丹金还有20里左右,又遇到位同路人,是个女学生。

  从她的嘴里知道当天是星期天。

  她在丹金县中学上高中并住校,所以晚饭前必须赶回学校,晚上要上自息课。

  因为大家都是学生,有共同语言,肚子也装饱了,一路上有说有笑,走得如风一般快。

  我问她:

  “你知不知道丹金观音阁,它在丹金什么位置”。

  她笑着说:

  “观音阁,谁都知道,它就在我们去丹金的路边,距县城还有三里路,一会儿我们就要从它下面走过”。

  我又问:

  “观音阁有位姓魏的道士,你认不认识?”

  她扭头诧异地看看我说:

  “我不认识”。

  她的意思很明白:

  我都不只道,你一个外地人怎么知道庙上有位姓魏的道士?

  我不好意思向她说:

  魏道士就是我伯父。

  因为在那个年头,家里有人出家去当和尚、道士,就如同有家人去参加反革命组织一样可怕。

  是极不光彩,让人瞧不起的事情。

  别人会对你产生怀疑,提高警惕性。

  因人们都认为:

  和尚、道士们搞的是封建迷信活动。

  封建迷信活动就是搞反革命活动。

  女学生感到惊异,可能是怀疑我和当地道士有什么勾结,想搞什么封建迷信活动罢?

  傍晚,快到丹金县城了。

  她指着路边悬岩上一座庙宇说:

  “那就是观音阁,从这条小路可以上去”。

  我一下子停下来,高兴地对她说:

  “我到了,就在上面,再见!”

  她惊呆了,看着我沿她指的小路爬上去。

  我敲打庙门,大声叫喊:

  “伯爹,开门!”

  半天才听到庙里有响动,一个苍老的声音问:

  “是谁?”

  我大声说:

  “是我,是朝宏!”

  “哦,是宏儿到了!”

  老人高声应答说:

  “你等着,我下来给你开门”。

  过了十多分钟,听到门内拐杖着地的走动声,我非常激动地在门外大声问道:

  “伯爹,你睡了吗?”

  “我在床上打坐”。伯父回答说。

  门打开了,一个我完全陌生的老人,出现在我面前。

  我没有亲眼看见过伯父,只是在照片上见到过:

  一副仙风道骨,神采奕奕的样子。

  但现在我面前的怎么是个佝偻着腰的老翁?

  他头上没有道士们特有的发结,

  头发粘结成一块,如道士帽子,搭在前额上。

  为何这种装扮?

  伯父举着清油灯,照了照我亲切地说:

  “是宏儿吗?长大成人了!”

  声音有些哽咽。

  我动情地说:

  “是,伯爹你好?!”

  我终于看清了他的脸,跟父亲很像,只是鼻梁高些,鼻头尖点。

  我马上爬到地上向伯父磕头。

  伯父忙着:

  “别这样,快起来”

  他想用劲拉我起来,没拉动。

  他说:

  “我脚不方便,你自己起来罢!”

  我接连给他磕了几个头,

  他不断喊:

  “可以了!可以了!”

  我站起来,接过他手上的油灯,

  搀扶着他往庙里走。

  他问我:

  “吃饭没有?”

  我说:

  “吃了,我带了干粮,还没有吃完”。

  他走路不方便,一拐一拐的。

  我扶着他走过前殿、正殿、后殿。

  庙里漆黑,

  不知殿里塑了些什么菩萨,

  一盏小油灯,除能照亮脚下的台阶,门坎外,

  什么也看不清。

  伯父眼睛很近视,总是用手摸着走。

  但他熟习,凭感觉也知道那儿会有台阶、门坎,应该如何走。

  伯父的寝舍,有20平方米左右。

  靠里墙边有一张很大的老式黑漆木床,有细木雕琢的床头、屏风和床架,一条长长的踏脚凳放在床前。

  床对面,窗前放置了张长大的书桌,也是黑漆的,书桌上堆满书籍、纸张、笔墨。

  桌前一把藤椅,旁边地上有个铜火盆,火盆中木炭的余火还没有熄尽。

  床脚边靠墙处,重叠放置了三个红漆木箱,一大二小。

  伯父叫我把带来的糯米,连袋子放入上面的木箱中。

  木箱盖很重,有股木香气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